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228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228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滅世天风?打赏了?100?起点币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滅世天风?打赏了?100?起点币

    妄想的神大人?打赏了?10?起点币

    感谢~

    凤舞韵梦?投了?1?票

    剑主冥尊?投了?1?票

第三十二章:扩军飞熊营

    “敢问殿下,这交易所,要如何加入?”又是刘允升抢了个头。

    骆江伦更是豪气干云,当下就开口高呼:“殿下,我新田骆氏愿意将方才所述的银子钱粮都报效上去,作为加入之资!”

    听此,刘侗一扫之前的犹疑,直接高呼道:“殿下,我麻城刘氏与麻城四家愿意报效银四万两,粮四万石,作为加入交易所的加入之资!”

    相比两个家中都有商贸产业的豪族,贺逢圣作为纯粹的士绅家庭对这其中的弯弯绕了解少一点,一开始并没有理解朱慈烺所言这个交易所的价值。一个可以买卖的地方,似乎并不值得用至少十万两的金银换取一个准入的门槛。

    一旁的朱斐然见此,倒是低声细语在这位老人耳边仔细说了几句,顿时让贺逢圣恍然大悟。

    朱慈烺是什么身份,监国太子,江南地区真正的掌控者,更何况大军驻扎此地,湖广上下一家安危都取决于朱慈烺一念之间。

    这样的尊贵地位朱慈烺肯定不止于弄一个小小的批发市场就满足,这个交易所的资格实际上是一场湖广士绅的排位赛,一个粮商资格的认可。

    进入交易所,当然可以享受到朱慈烺所言的重重前人完全提供不了,不可替代的服务。

    可不进入呢?

    那就意味着被排斥,意味着商贸的成本大增,更意味着与朱慈烺的远离。

    这一进一出,便是巨大的差距,足可以让一个原本只是三流的粮商登上顶尖大商人的地位。反过来也是一样。

    想到这里,贺逢圣也一咬牙,想要喊出一个足够肉疼的数字。

    只不过,朱慈烺却在此刻开口道:“交易所的会费嘛这肯定是有的。但同样。却不是这么一个价格。诸位报上来的这些所谓报效,孤想了想,收了嘛这便是违背了孤建立交易所之初的信念。可不收,诸位定然会为难。既然如此,孤便做了主,立一个规矩。这些钱粮一律折算成恒信商行的银票。开成账户余额,而实物便抵押在交易所内以备交易。诸公以为如何?”

    朱慈烺都说得这么妥帖了,众人还能如何说,顿时纷纷大赞道:“殿下思虑完备,吾等叹服。”

    就这样,交易所的规矩就这么算是定了下来。

    每家每户,一家最低出现银一万两,粮米一万石作为准备金抵押进交易所的账户内。当然,这个账户还可以以恒信商行的账户作为户头。取出来的银票也是可以用的。只不过众人都是不约而同地传出了一个消息:两万两的准备金,不到最后关头不动。

    这样一来,许多没什么实力的小商家就被挤了出去,要么选择退出要么选择合并。

    至于这个交易所的主席,最后众人推选的时候,却是在朱慈烺的示意之下推举了楚王世子朱斐然。

    这个结局十分出乎众人的预料,但却也算得情理之中。

    因为,朱斐然紧接着便宣布搬出楚王府。更是交出了楚藩之中绝大多数的土地。

    伴随着大明商品粮食交易所的城里,武昌的商业顿时繁华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在战乱频繁的时候,整个湖广的粮价却因为商业流通有了缓缓的下降。

    刘侗坐在金碧辉煌的前楚王府,现大明商品粮食交易所包间里,将贵如黄金的大红袍茶一饮而尽,看着眼前固执的族侄,无可奈何地道:“侄儿啊。你何必这个关键时候犯迷糊呢?当兵,堂堂湖广世家,不去当官,竟然要去当一个大头兵!听清楚,听清楚啊!你可是锦衣卫世家。你父可是五军都督府都督,就凭这一身官皮,让你去哪个镇里当不了一个参将,你却要去当一个无级无品的大头兵!”

    刘允升看着躁怒的叔父,眼中流露出一抹歉意,但很快他就振作了起来,看着刘侗道:“叔父!若我仅仅只说殿下亲卫营那一身大红军服威武雄壮,是真男儿的装束恐怕您也不信。可若换个说法,侄儿却是真的愿意跟随殿下打天下!前些时候,武昌陆军学校的典礼叔父不也去看过?殿下所言,孩儿历历在心,实在不愿意在这铜臭味中度过此生了!”

    刘侗闻言,也不由想起了那天的情形。

    朱慈烺对于武昌陆军学校的举办比起交易所的开办显得更加有热情,在那里,朱慈烺举行了一场凯旋仪式庆祝亲卫营击败张献忠,随后便宣布了武昌陆军学校的举办。

    这实际上是朱慈烺对随军武校的下放。

    原本,朱慈烺的随军武校是跟着皇家近卫军团的主力移动的。在此前,朱慈烺在哪里基本上大军也是跟着去哪里。

    而今,军团建制已经庞大,战兵两三万,辅兵无数。朱慈烺此刻又已经上任监国,在去哪儿都带着这么一支庞大的军团显然就不现实。那么,这个时候随军武校显然也已经到了固定编制的地步。

    最终,朱慈烺选择了将随军武校的安放地点放在了武昌城。

    而此刻,那些学习成绩突出的随军武校学子也已经到了毕业的时候。距离去年十月到朱慈烺在京带了大批学子入学到现在已然十六年五月,期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

    同时,朱慈烺也在这里扩编了亲卫营,下放了一批亲卫营学子,加上军中抽调的老兵与飞熊营全营,组建了飞熊团。

    飞熊团的编制较少,总共只有三千人,却是朱慈烺瞩目打造全火器营团的试验地。

    这里有朱慈烺数量麾下各营团中数量最多的老兵,识字率最高的基层基层军官,以及最多的随军武校生。同样,朱慈烺也不担心飞熊团的未来。在武昌,大规模的招兵已经开始。

    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朱慈烺对战兵的招收极为重视,新兵一律进行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考核成功了才有机会被挑入飞熊团,不过的都打到武昌守备营中。

    对此,朱慈烺不仅提出了较高的身体素质要求,还倾向于招收那些好学爱读书的军人,惹得武昌城中不少百姓都以为朱慈烺要招收秀才一样。(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大明陆军学校

    伴随着高标准的新兵入伍要求,朱慈烺也依旧如往常一样,让军务司着力于对士兵地位与荣誉的打造。

    首先便是之前数次大战之中伤残的那些士卒。

    对于这些来源复杂,成分不一,素质各异的士卒,除了丰厚的抚恤金与伤残补助以外,朱慈烺出了大力气开办复原培训学校让他们可以在朱慈烺的系统之中找到新的职业。

    在朱慈烺系统中的工坊里实在有太多的岗位可以让他们找到工作。前提是他们拥有相应的素质。

    这个年代大多数士兵都是文盲,更有诸多恶劣习性难以适应城市生活,也难以进入工坊为工,更别提什么管理职位。对此,朱慈烺也不气馁,一口气在河南建立了许多的荣军农场直接发放土地。这一消息传出去后,全军士气噌噌噌上涨。

    军务司也有意在全国各处地方安置伤残退伍军人。故而,武昌这边前阵子也敲敲打打有了许多伤残士卒进入武昌,得到了原先楚王的田地。

    没有后顾之忧,又有一份可以安享后半生的照顾,皇家近卫军团军人的荣誉才不是一句空话。

    再加上那一身威武不凡的军装,一系列赫赫战功,自然惹得武昌场内少年郎热血沸腾。

    飞熊团每日新兵训练营的门前都是熙熙攘攘,仿佛大集市。

    识字有些文化的,甚至还有少数的童生秀才,以及家世不错的子弟如刘允升这样的,都纷纷奔向军校报名。

    就这样,在朱慈烺一系列的手段之下,湖广市面的经济开始复苏,军力亦是不断膨胀。谁都知道朱慈烺的权威日盛,这个时候投过去好处大大的。

    想到这里,刘侗也是没有了辩论的力气,道:“罢了罢了,但愿从一个小小的大头兵做起,真能成就一份事业吧。”

    “谢叔父体谅!”刘允升说着。没有着急解释自己要去的其实就是大明陆军学校。

    翌日一早,刘允升便赶到陆军学校报名。

    这里是原先是武昌守军的营地,后来官军破败,营地年久失修无人照看都成了菜地。

    朱慈烺来后修葺一新,又拨付了一批开封造的水泥等建筑材料在此营造了一批临时建筑作为陆军学校的营房,用以填补在新校区还未建造完成之前的需要。

    刘允升看着人声鼎沸的校门口,忽然感觉一股新生的朝气萦绕于心,让他感觉仿佛回到了十五岁的少年时期,感觉一切都如旭日初升有着无限的未来。

    就当刘允升微微发呆的时候。身旁,一个惊喜的声音响了起来:“刘兄,真的是你?”

    刘允升看着眼前来人,这是一个身材魁梧,带着寻常子弟不常有的小麦色肤色的男子。看着来人,刘允升惊讶道:“想不到是骆兄。”

    此人便是骆逸凡,骆江伦的儿子。

    “还有小弟呢。”这时一阵马蹄声急切响起,又旋即落了下来。

    刘允升与骆逸凡看过去。纷纷笑道:“原来是贺公子啊。”

    “可别打趣小弟了,今日啊。我可是有好消息的!”来人是个年岁约莫十五六七的少年。

    “张献忠残部败去!主力尽数击溃于湖南桃源县!大胜,大胜啊!”骆逸凡高呼着,陆军学校门前顿时欢呼声不断响了起来。

    “皇家近卫军团又得一大胜!”

    “张献忠主力尽数被击溃于湖南桃源县!”

    “大胜!大胜啊!”

    ……

    那姓贺的少年郎高呼着,冲进了陆军学校。

    刘允升与骆逸凡对视一眼,忽然齐齐出声道:“殿下莫不是就在学校内?”

    大明陆军学校。

    讲武堂。

    这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礼堂,广阔的地面上放着六百张椅子。而朱慈烺便站在主席台上,看着这空旷的椅子,看着门口在宁威检查下被放进来的一名一看就是今天才梳洗过,穿着短衫,露出身上几处伤患的男子。

    “殿下。李定国已经带到。”宁威轻声道。

    朱慈烺看着来人,起了兴趣:“李定国?闻名不如见面,久仰了。”

    相传张献忠就是因为李定国相貌不凡所以收李定国为义子,排行第二。

    今日朱慈烺一看,的确发现有的人的确是一看之下就能看到那一腔热血,看到那一身脊梁。

    眼前的李定国就是这么一个人,一身简单的短衫穿着,却仿佛一棵松一样站着,目光平视,竟是反过来打量着朱慈烺,气度不减,带着一份荣辱不惊的从容。

    “殿下客气了。从前李某不懂为何我大西军要败在殿下手中,就连义父再战,也依旧溃师湖南。今日,想来殿下是要给李某一个答案了。”李定国平静地说着。

    “啪啪……”朱慈烺微微鼓了鼓掌:“看来你现在依旧不服。我的确算得什么天才名帅,许多人也只是认为我仗着兵甲犀利获胜。所以想要服气,你还得懂更多的东西。不过没关系,我可以给你这个时间。我不打算隐瞒我的意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