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家的战国-第6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一次黑田家进攻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进攻还分成了几路人马在进行,虽说这和黑田家不希望浪费任何的进攻力量有关系,也和黑田家之前面对的分成好几路的敌人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不过黑田家面对的局面,实际上和历史上丰臣秀吉进攻北条家的时候倒是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就比如和历史上的丰臣家一样,将自己的大军分成几路人马,来慢慢的压迫北条家的防守实力。
但是当年猴子进攻北条家的时候,他麾下的大军可是有二十余万人之多,可以非常从容的分成数路大军,而且都有能力压迫北条家的各路守军,并且能够使得北条家因为巨大的防守压力,将大部分的人马聚集在小田原城之中,而不能够去救援各个地方的守军。
但是这一次黑田家的进攻却有所不同,首先他们的人数完全和历史上的丰臣秀吉没有办法相比较,仅仅只是五六万人,仅仅只是当时猴子人数的零头而已。
而且黑田家分成三、四路大军之后,每一路大军的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花房正幸带领去进攻伊豆国的人马,才仅仅只有三千人而已。
而且井手友氏所带领的人数最多的一路大军,还被拦在了相模国的外围,因为北条家的军师多目元忠的能力,使得他们这一路大军完全无法逾越箱根山天险,一直到现在都不得寸进。
这也就使得整个黑田家的北路大军,也就是黑田利高和真田昌幸他们所带领的人马,一旦遇到北条家拼了命的,将大量人马压上来的情况,在人数上并不会占有特别多的优势。
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说北条家真的再压三万人过来的话,很有可能黑田家还要处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从而被对方内外夹击,将他们完全给击败。
于是真田昌幸和黑田利高两个人,在紧急的商议之后,决定先对这个地方的北条氏房的人马发动一次进攻,就算是不能够将对方给完全击败,只要能够多给他们造成一些杀伤也是好了。
因为此时在他们心中已经隐隐觉得,这一次有可能不能够压制北条家了,简言之,这一次黑田家的对于北条家的进攻,到了最后是有可能会失败的,而且一旦他们这一路顶不住,失败几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情。
黑田家这一次的进攻实际上是非常凶猛的,非常简单,黑田家目前带过来的远程的各种火器士卒就足足有六千之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除此之外还有数百人的骑兵,当然现在因为是需要攻击对方的存在,所以这些骑兵暂时还是用不上的。
第六十九章凿穿
黑田家这一次的进攻实际上是非常凶猛的,非常简单,黑田家目前带过来的远程的各种火器士卒就足足有六千之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除此之外还有数百人的骑兵,当然现在因为是需要攻击对方的存在,所以这些骑兵暂时还是用不上的。
黑田家几乎是将自己所有的远程火力全部都用上了,而且所有的这些远程火力还都是不计较弹药消耗的,他们在对着北条氏房一方的人马,在倾泻着自己的最大战斗力。
而这样不计成本攻击的结果就是,黑田家一方将北条氏房的人马,死死地压制在了狭小的营地之中,而且在将其外围的营地栅栏,全部给捣毁一空之后,开始非常冷酷无情的射杀其大营之类的士卒。
北条家武藏国一方的守军,绝对不会接受这样单方面的屠杀,他们拼了命的对着黑田家的士卒这边冲了过来,而且几乎是不要命的在进行着冲刺,就算是身上中了对面的攻击,也要拼命的往前再挪几步,又或者是为自己身后的同伴挡住对面更多的进攻,这样才慢慢的倒下去。
虽说黑田家的远程火力确实是非常的强大,但是在面对对方这样悍不畏死,而且连绵不绝的进攻情况下,黑田家远程士卒到了最后也还是被迫撤退了,最后仍然演变成了近距离的肉搏战。
我们之前已经多次说过,武藏国的北条家士卒实际上是非常悍不畏死的,他们有着非常强大的战斗力,以及个人的武艺,同时为了武藏国的安全,也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
而黑田家这边士卒则是拥有非常精良的武器装备,同时也有着非常严格的军事训练,还有非常默契的军阵的配合,所以综合这些原因之后,两边倒是能够打成平手。
不过打成平手对于北条氏房一方绝对是不利的,因为现在他们的人数是处在绝对劣势的,而且他们是作为防守的一方。当他们不断的有人倒下之后,北条氏房实际上是非常着急的。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他忽然从南边得到了一个消息,也是从后方北条家的小田原城传来的消息,那就是小田原城守军终于出动了,有大量的士卒前来救援,而且这一次前来救援的人马数达到了三万人左右,这是让北条氏房和北条氏邦两人非常欢欣鼓舞的事情。
于是北条家一方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麾下所有的人马,当他们听说北条家竟然派出了三万大军来援救他们的时候,无论是钵形城中守军,还是在城外的大营之中的士卒们,都是欢呼雀跃。
他们非常高兴,原来自己的主家北条家没有抛弃他们,他们还是被北条家记得的,仅仅只是这一点他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而且如果有了援军,他们有信心能够击败黑田家的大军。
于是在之后的战斗中,北条家一方发挥出了非常大的战斗力,而且抵抗得非常的顽强,这一点让黑田家进攻的士卒们非常的头疼。
只是北条家的人甚至像发了疯一样的,对着黑田家的人马展开了反击,一时之间北条家一方气势大盛,而且慢慢的将黑田家的人马在向后逼退,虽说他们的人马实际上比对方要少得多。
而就在北条家一方从营地之中反攻出来的时候,从黑田家的后方一只长龙忽然出现,正是由黑田家的客将戚英所带领的黑田家的骑兵。
这一支骑兵的人数实际上并不多,仅仅只有三百人而已,每一次出战的时候,这一支骑兵都是一人双马,以保证他们作战的机动性。
现在这一只人马在黑田家危机的时候,面对着北条家一方的人冲了过去,实际上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这个年代,骑兵面对步兵作战的时候,几乎就是如后来的坦克面对普通步兵一样的情况。
三百人的骑兵,快速的在原野上飞驰,并且笔直的撞进了对方的阵型之中,这个时候北条家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阵势,毕竟也就是进行一次反击,所有的士卒都零散着,在追赶向后慢慢撤退的黑田家的士卒,其实这些士卒是非常杂乱无章的。
在这个时候黑田家一方的骑兵出现的非常突然,他们快速的掠过这些零散的北条家士卒,有一些北条家的士卒,是直接被马匹直接给撞飞,或者是踩踏致死,相对来说被骑兵的武器直接一刀砍掉,或许比上面这种踩踏致死的情况还要好一些,至少在死之前没有那么大的痛苦。
紧接着三百人开始在戚英的带领下,形成了一个锥形阵,开始了对北条家大军的凿穿,三百匹马,三百个人,就仿佛是一道洪流一般,在北条家的人马之中不停的穿行。
这就是一道蛮不讲理的洪水,在山川之中开辟出一条非常笔直的道路,沿岸不管是什么样的泥土,或者是沙石,都会被他们给带入水中,之后让这一切都在洪水之中被吞噬,这就是骑兵能够起到的最大的作用。
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仅仅只是用了很短的时间,戚英所带领的这一支骑兵部队,就将北条家的一万大军给直接凿穿了,而且自己这边还没有多大的损失。
戚英亲自领导的这一支骑兵,对于北条家大军的凿穿的作战,实际上带给北条家的死伤人数并不多,整个过程之中死掉的北条家一方的士卒也就仅仅只有一、两百人。
但是这一、两百人的死伤所带来的效果实在是太大,北条家一方什么时候见识过这样的骑兵作战方式,而且他们也没有见过这样的高头大马,以及强壮的汉族武士,这三百人全部都是挑选的强壮的山东、河北一代的壮汉,所以仅仅是看上去就非常的威武。
正是黑田家的骑兵这一次的攻击,严重的打击到了北条家刚刚恢复了一些的士气,同时也带动了黑田家士卒们对北条家的一方攻击。
第七十章黑田家撤退
正是黑田家的骑兵这一次的攻击,严重的打击到了北条家刚刚恢复了一些的士气,同时也带动了黑田家士卒们对北条家的一方攻击。
黑田家士卒们能够通过骑兵造成的,这一段时间上的延缓,再次组织起了非常严密的阵型,对着北条家又防压了过去,并且完全的压制了对方的反击的形势。
经过这一天的战斗,北条家一方损失了将近两千五百余人,而黑田家一方损失的一千三百余人,考虑到黑田家有强大的远程攻击火力,以及那一次几乎没有损失多少人马的凿穿行动,黑田家实际上损失的人数和北条家是差不多的。
到了第三天的时间,本来黑田家还准备进行一次夜袭,但就在这个时候同心众忽然传来了消息,北条家的人马连夜赶路,已经来到了钵形城南边附近不远的地方。
这个时候黑田利高和真田昌幸就知道,自己这边真的不敢再继续停留了,立刻连夜带着黑田家的大军,开始向后撤退,并且离开了武藏国一方面的土地,返回了上野国国内。
而且黑田家大军非常快速的一分为二,真田昌幸在上野国一带进行部署,其麾下人马大约在两万人左右,这其中包括了之前留守在上野国的信浓国的国人,以及上野国的部分国人。
黑田利高则快速的带领大军连夜直接,返回前去了甲斐国的方向,并且堵住了北条家有可能对甲斐国进攻的方向,以此来保护已经被黑田家占领了的甲斐国土地。
在得知黑田家已经从武藏国撤退之后,作为北条家大军领军之人的北条氏照,立刻和北条氏邦、北条氏房两人汇合,两方汇合在一起之后,再加上从上总国和下总国前来会合的人马,北条家一方的人数也大概在四万人左右。
北条氏照在和自己的兄弟北条氏邦商议之后,决定这一次还是要和黑田家打一次,而作战的地点就选在了上野国的国内,怎么样都要让黑田家知道,他们北条家的厉害。
当黑田家一方知道北条家即将携大军前来的时候,真田昌幸已经在赤岩一带完全做好了迎敌的准备,赤岩的西面是八日见山,东南面是不动山,同时这里还是角田河的发源地,整个大山的山道之中,地形蜿蜒曲折,并且高峰林立,地形破碎,是一处非常容易进行防守的绝佳的地方。
真田昌幸之前在武藏国这边竟已经进进出出好几次了,在第一次进入武藏国的时候,他就已经对此处进行了非常仔细的研究,已经早就选好了适合于防御的阵地,所以现在选择这个地方也并不是非常的意外。
武藏国的整个北部都是非常多山的,能叫得出名字的就有真泽山、国师峰、十文字峰、松尾山、御狱山、八日见山、不动山、波风山等等等等,这些山地不但给予了武藏国国人,靠山吃山的资本,同时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