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极品董卓-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井栏虽然是有两丈高度,可是要相较于梓潼三丈高的城墙而言,即便是立在其顶也不可能与城头造成压制,如果想要在战时达成目的,就势必要将其底抬高上去,而这,也是董卓最开始担忧的地方。
不过,虽然说笨重是笨重了点,依这井栏的坚固,对士卒而言绝对是安全的,即便是火烧,一时半刻也绝对是烧不完的,更何况,远距离之下,泼油是不能泼到的,单只是敌人射来的零星火箭,对井栏的威胁实在是太小了,而一旦让董卓能让井栏发挥了作用,其威力绝对是益州军不堪承受的。
“德衡,这井栏既然能够用,别说是三百人,就是五百、一千,只要你能让它发挥作用,只管开口要,我让人专门调拨给你。”董卓一面说着,一面伸手指着面前的井栏道,才两米不到的身高,站在这两丈高的井栏跟前,董卓顿时觉得实在他压抑了,刚一说完,便转身走向远处。
“谢主公。”马钧听了大喜,转而紧步跟上再问道:“依主公看,这井栏还需造上几架?”
“如今这东西你已会建造,以现在的速度,造一架出来需要多长时间?”董卓脚步一顿,转头看向马钧询问道。
“五日可造一架。”马钧脚步也跟着一顿,下意识的出声回道,随即便见到董卓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起来,当即改口道:“若是赶赶的话,四天时间也可。”
“如此我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再造四架出来,人手不够就从军中调,必须尽快。”董卓说完,便转身看向一旁跟着的泠苞下令道:“从军中调派一千士卒过来,这里的一切皆由马钧做主。”
“诺。”泠苞脸色有些发僵,只是被董卓一对铜铃般的大眼瞪着,只得心虚的将头低下避过,喏喏应声。
董卓见了微微颔首,脸色顿时松了下来,走过泠苞身前的时候,当即伸手在其肩膀上拍了两下,在其耳边压低声音道:“为将者,当心胸开阔,战场才是你最终的驰骋之地,何必计较眼前得失,时间不等人,井栏建造事关我军接下来战事,不可有失,汝当谨记。”
泠苞脸上神色狂变,董卓话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虽年轻,却不是蠢笨之人,只能喏喏应声,索性他头颅垂低着,没人看到他脸上神色的变化,不过泠苞心中,却是将马钧恨了起来,他可不会单纯的以为,他与马钧挤兑这样的“小事”,董卓也会打探的一清二楚,在他心中,马钧已然被扣上了一个“告密者”的帽子。
对于泠苞脑中转动的念头,董卓不知道,也懒得去管,他要的,只是在建造井栏这段时间里平静无事即可,更何况在他看来,泠苞还只是一个轻狂的少年之人,对于马钧骤登高位有些嫉妒也是应该,只要没闹到要死要活的地步,也就由得他们自去了。
之后的十余日,因为忙着制造井栏,董卓这边顿时陷入到了安静之中。
对梓潼,董卓不是没想过打着严颜的名声去骗取关口,只是那天严颜寻死,失血过多的他虽然说没有丢了性命,如今却仍旧还在昏迷之中。
益州的人才,能让董卓看在眼中的人不多,似严颜这样的刚烈,正是他心中欣赏的,如今已然没了半条命,谁知道抬着其去梓潼城下折腾一圈后会不会将其折腾没了,董卓可不愿让好不容易才抓到手中的大将就这么挂了,而没有严颜本人出面,想要骗开梓潼的城门显然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在贾诩的劝说之下,董卓只得放弃了这个念头。
这一日,董卓打熬完身体后,才刚刚洗漱了干净,正要去看还在昏迷中的严颜的时候,贾诩从屋外匆匆走入。
“成都增兵了。”
“增就增吧,我们之前不是已经预料到了吗?”漫不经心的换着衣裳,董卓头也没抬的回道。
贾诩听了不由噎了一下,旋即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焦躁了,用力吸了一口气后才又道:“成都借刘焉遗诏之名,如今已经宣布四子刘璋继位益州牧。”
“……”董卓一惊,穿衣的董卓不由一滞,这才抬起头看着贾诩道:“消息准确吗?”
“千真万确。”点点头,贾诩斩钉截铁的回道。
“怎么会这么快?”董卓低头,脑袋很快的转动了起来,刘璋继位,也就意味着益州内部的争斗已暂告一段落,起码在现在这个时候,益州的重点绝对是将他的入侵摆在了首位,这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只是在他心中,一个疑惑却怎么也抹不掉。
其实,刘璋继位益州牧的事情,在几天之前就已经成了事实,只是梓潼已经完全被封闭,想要将消息传递过来显然很难,而要从其他地方将消息转道,所要花费的时间就要多了,也是这样,一开始得到消息后贾诩才会那样急切。
“是刘范。”仿佛是知道董卓心中的疑惑一样,顿了片刻后,贾诩再次出声道。
第231章:清醒
刘范虽然也不算什么大才,可是跟刘瑁、刘璋相比,他却绝对算是“大才”了,起码在面对着如今益州的危局时表现出来的这种决断力,就远远不是两人能够抵得上的。
不过,无论是董卓还是贾诩,两人到底都不是常人,只是片刻的功夫,两人便将心思调整了过来。
“说说详情。”迤迤然坐下,董卓将身旁早已放好的茶水一饮而尽后,轻声说道。
“成都城中,以刘璋最得益州世家的支持,刘焉麾下的老人,则多靠拢在刘瑁身边,这次援兵梓潼,带队的人正是刘瑁,而刘璋继位益州牧,几乎是在刘瑁刚一带兵出城就开始运作了,如今看来,刘瑁已经被刘范放弃了。”贾诩的声音恢复了常态,低沉而森寒。
“这么说,这一次赶来梓潼的援兵,基本上都是刘焉的旧部了?”伸手在下巴处摩挲几下,董卓脸上微微有些肃然。
益州世家的实力如何,董卓心中没有多少在意,想当初刘焉都能战胜的人,董卓根本就不会怎么放在心上,真正让他在意的,是刘焉所谓的旧部,这些**都是跟随在刘焉身边多年的征战之士,其精锐程度,绝不下于他董卓。要知道,这个时候可不是历史上刘焉病逝的时间,益州也才刚刚安定了没多少时间,益州军的战力可不是历史上那安逸了数年的益州兵可比拟的。
“不错。”点点头,贾诩脸上也有些郑重。
接连的胜利,董卓军中也许有人会感到沾沾自喜,更少不了有人会得意忘形,可他贾诩却不会。因为董卓这个意外存在,贾诩的出山比之历史上早了十数年,可这却不会对他造成拔苗助长的坏处,如今已过四旬的他,无论是见识还是谋略都早已成熟,出山早了,他的成就比之历史上只会更加卓著。
旧部意味着什么,贾诩心中很清楚,即便不说刘焉未入川时已带其等征战多年,只是益州的战事,就足够让他们成为百炼之卒了,梓潼,等待他们的,必然会是一场硬战。
“赶去梓潼增援的敌军数量有多少?”沉吟良久,董卓再次出声问道。
“至少两万。”用力吸了一口气后,贾诩沉声回道,稍稍一顿之后,贾诩将眼皮略一上挑,看了一眼董卓后又出声补充道:“当初刘焉虽然平定益州,然其与世家的关系从来就没有好过,是以其旧部多被其分散去了各地镇守,迁治所往成都后,就只剩下了这两万兵卒,不过从成都反馈回来的消息可知,如今刘范已经开始发令召集兵马,只要时间充足,一旦各地的士卒被聚拢起来之后,突破十万之众不是问题。”
嘴角抽搐了下,董卓脸上不由露出一抹悔意,早知这样,当初他就不坚持让士卒进行休整了,不过一想到直到现在也没能清醒过来的严颜,董卓只能摇头叹息,即使是现在,他也还是舍不得用其一条命来换取梓潼。
只是,若是一般的城池,敌人多些也就多些,可现在他们即将面对的可是梓潼,其能够成为成都最后一道屏障绝不是说说而已,地利已失,若是在人手方面也被刘焉这几个儿子超过,益州想要一战而定,绝对就成了一个笑话。
“蜀道难行,就算刘范召集人手,各地的人也不可能立即赶到,如此看来,我们也不是没有机会。”低吟一声,仿佛是自欺欺人一样,董卓的话说的连他自己都没有多少信心。
贾诩没有再说话,不过在他脸上,却看不到多少颓然之意,所谓谋事在人,正是身为谋士他所要做的,战争的事情并不是说人多就可以的,以少胜多的事情古来已有,低着头,贾诩脑中不知再想着什么。
其实,倒不是董卓对没了信心,只是攻城之战,原本他们就处于弱势地位,梓潼险要,易守难攻,别说两万老卒,就是一万人,就足够他们受的了,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有巧可取的,硬攻起来,就算是他能入主梓潼,那损失只怕也是他不看承受的,而这,才是董卓忧虑的真正原因。
“刘范老成沉稳,若是其坐镇梓潼,主公只怕就要无功而返了,只是这刘瑁莽而无状,主公若是能够示敌以弱,依诩看来,将其诱惑出城必然不是什么难事。”良久,沉吟未语的贾诩忽然出声,稍稍停顿后,再又接着说道:
“更何况,刘范扶刘璋上位,是在将刘瑁踢出成都之后而为的,刘瑁心中必然不会信服,主公只需一面多家散布谣言用以挑唆三人关系,一面多派人手以言语刺激,刘瑁立功心切,不愁他不出城。”
“文和之策大妙,如今看来,也只能如此了。”董卓赞叹,不过在他心中,却是怎么也遮不住淡淡的遗憾,原本他是准备堂堂正正的来一场攻城战呢,现在这个样子,无疑成了奢望,就连之前一直在准备的攻城器械,也都成了无用功了。
征战杀伐两年的时间,无论是董卓还是他麾下的士卒,还从未经历过一场堂堂正正的攻城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过董卓对此到也没有太过执着,想明白之后,很快就将心神收拢了起来,而后将事情交到了贾诩手中。
来的匆匆,走的也是匆匆,接了董卓的任命,贾诩很快就起身离开,谣言怎么散步,该用什么话来刺激刘瑁,这一切都需要他来一点一点的完善,不过这些事情本就是他拿手的,到也不会耗费他太大的精力。
“仲康,去传令各军开始集结,两天以后出兵梓潼。”安静良久,董卓的声音才又在屋中回荡起来,许褚接令后当即走出。
事实上,也正与董卓估算的时间相差不多,两天的时间,贾诩几乎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前期准备。
因为梓潼封闭,许进不许出,想要将消息从梓潼传递出来是很难的,可是想要将消息放入城中,就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事情了,在贾诩有心的布置下,数条消息几乎同时在梓潼传递开来。
有人说刘璋继位,是与益州世家之间的妥协,而这妥协的条件,就是将以刘瑁为首的刘焉旧部势力清除出益州。
有人说刘璋性子懦弱,刘范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扶持其上位,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刘璋充作一个傀儡,用以达到他掌控益州的目的。
也有人说刘瑁野心勃勃,在刘范扶持刘璋之后,因不满愤而带兵出走梓潼,欲要献关求荣,借助董卓的力量除去刘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