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410章

大穿越时代-第410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例而言,现代那些电影明星的绯闻和丑闻,依靠网络媒体或许能瞬间传遍全球。但明末那些风流才子在南京秦淮河的风流韵事,到了湖广和山东恐怕就已经无人知晓了。

    即使是在这个被众多穿越者大幅度改变了的时空,出现了海南岛穿越者创办的《临高日报》,但内容也偏重于社论、政策宣讲和科普常识,新闻只占据了极小的版面,而且在海南岛以外也没有常驻记者。所以,除了少数已经发生很久的天下大事之外,《临高日报》的新闻版上主要刊登的也只是本地事件,以现代的标准,其时效性几乎堪称悲剧。幸好《临高日报》在这个时空没有竞争者,才没有遭到诟病。

    所以,在跟老爹与后世政府部门接触之后的一个星期里,郭逸在广州的生活依然很平静。除了几个相熟的缙绅在拜年时略微谈起这一节之外,一切都跟往常那样风平浪静——没人把这当成什么大事。

    不过,这种因为信息滞后而产生的虚假平静,此刻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被海参崴之行推迟了一星期的“天地大冲撞”,在今天即将到来。

    ※※※※※※※※※※※※※※※※※※※※※※※

    虽然黄石大帅一度请求飞艇编队在泉州降落,好把他的老婆和女儿给接上来,但作为本次行动现场最高指挥官的郭教授,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就拒绝了他的要求——如今最重要的是完成任务,不是惹麻烦:这么一支空中编队突然降临在十七世纪的明朝城市上空,天晓得会折腾出多少匪夷所思的混乱来。

    于是,又过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庞大的飞艇编队终于抵达珠江口的南端,临高穿越者元老院辖下的香港海军基地,与这个中国南方的穿越者势力进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当即激起了巨大的骚乱——伴随着当当作响的警钟、呼啸升天的信号弹和声嘶力竭的叫喊,二十多艘“雪茄烟”、“白萝卜”和“长面包”出现在碧海青山之上,于蓝天白云之中缓缓游行,堪称遮天蔽日,一时间几乎覆盖了整个天空。

    诸位地上的蚂蚁们,看到如此多巨大的飞船穿梭天空,大多立刻就感到头脑发晕,纷纷爬到山顶、屋顶、钟楼、灯塔、桅杆上争相观睹——即使他们已经在穿越者的协助下提前进入了蒸汽时代,但翱翔晴空依然是不可思议的梦想。少数清醒的人,则跟遇到外星飞碟的现代人一样,试图与对方取得交流和联系——比如王秋就注意到,在地面一座瞭望塔的顶端,正有人努力地挥舞着两面旗帜,不知道在发什么信号。

    “……地面上的家伙似乎是在向我们发旗语,内容的话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学过这玩意儿——不过,在后面的几条飞艇上,应该搭载着一些海军的人,需要用无线电询问一下吗?教授。”

    俯瞰着香港岛上犹如蚂蚁窝被灌水一般的嘈杂乱象,王秋饶有兴味地对郭教授问道。

    “……不必那么麻烦了,虽然我也不懂海军旗语,但想来也知道,这肯定是在询问我们的身份之类。”

    郭教授撇了撇嘴,“……如今也到了该展示我们身份的时候了——小王同志,马上草拟一份明码电文,用临高县穿越者的常用频率发出去!告诉这些一无所知的家伙,我们已经来了!”

    “……呃,请问具体的电文内容该怎么写?”王秋一边用驾驶台的触摸屏幕调出通讯软件,一边问道。

    “……嗯,就说: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来接你们回家!”郭教授想了想答道。

357。第357章 、八方风雨会琼崖(二)

    第四十八章、八方风雨会琼崖(二)

    崇祯五年正月初七,海南岛,临高县,博铺港

    眼下的博铺港,正是一派熙熙攘攘、空前喧嚣的热闹景象,数以千计的各国帆船,硬是挤满了偌大的港湾。所谓“千帆云集、桅杆如林”的形容词,若是用在此时此地,当真是一分半点也没有夸张

    随着澳洲和美洲的三个穿越集团的联合外交远征舰队,携带大量资金和货物,在五天前抵达临高县的博铺港,外加跟着过来的一大堆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甚至丹麦商船——足足两万多来自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亚和东南亚的外来人口,和来自全球各大洲数十个国度的各种稀罕商品,一下子涌入临高的市场,让这个本来就非常繁华的港口城市,瞬间就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

    于是,在博铺港临时扩建的大广场上,迅速出现了一个人声鼎沸的巨型集市,行走着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肤色的人群,还有来自于不同大陆的奇妙动物,并且充斥着各种口音的叫卖声。

    更有甚者,在集市的大门口,赫然还被好事的穿越者挂起了《1632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夸张牌子。

    不过,从集市上出现的各色货品来看,如今的博铺港集市,也确实是当得起“世界博览会”这个名头:

    “……上等美洲酸枝木(红木)待售!质地绝佳!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美洲海獭皮、熊皮!毛色油光发亮,厚实浓密!您看看,我可没骗你,绝对是上等货色吧!”

    “……从南大洋捕猎炼制的上等鲸油!点灯与食用皆可!点燃后有异香扑鼻,可益寿延年……”

    “……美洲东岸国特产,南美印花羊驼毛毯、羊驼毛皮大衣便宜卖喽!”

    “……非洲象牙、犀牛角,上好天竺香料、西域宝石挥泪大甩卖喽!”

    “……新到西洋音乐闹钟、八音盒、留声机,造型精美,乐声悠扬,请诸位千万不要错过!”

    “……正宗澳洲特产,清凉解暑名物!桉叶糖、清凉油便宜卖喽!”

    “……天竺特产咖喱饭!唐三藏品尝过的异域风味!请看过《西游记》的客人们都来尝尝……”

    “……天竺舞姬!天方音乐!波斯肚皮舞!每日仅出演三场!过时不候!”

    “……南美古柯叶!西域阿拉伯茶!只需放入口中咀嚼,便可提神醒目、滋阴补肾……”

    “……现在举办正宗澳洲珍禽异兽大展!今日有鸵鸟竞走比赛,袋鼠拳击大赛,巨龟爬行比赛!请诸位看官踊跃下注,押中者都有丰厚奖品,未中者也有安慰奖一份哦!请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当这些异邦人在竭力推销海外各国特产之时,海南岛本地的商人也闻风而动,组织了大批丝绸、茶叶、瓷器等东方传统特产货物来进行交易,由于语言难通的缘故,经常只能彼此结结巴巴地打着手语讨价还价。

    其中,既有临高穿越者元老院控制的合作社和外贸部门的贸易代表,也有海南岛本地士绅豪门的商队。

    ——和这个时代大多数财主一样,海南岛上各家士绅原先的主要投资手段,也是购买土地。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能够种出庄稼来的上好田地,才是唯一稳定可靠的财产保障。要不就是把黄金或白银铸造成上百斤一个的大锭子,藏于家中地窖或者密室,让小偷即使摸进来也拖不走,当然若是碰上强盗就没法子了。

    不过,在与“澳洲髡人”接触多了以后,很多“亲髡士绅”的想法也在渐渐改变,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开始逐渐认同“髡人”的理财观念——只有流动起来的资金才是财富,藏在家里的金银不过一堆死物而已。而投资渠道也绝不再仅仅局限于土地一种,在对“髡人”政权的信心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本地富人开始进行商业投资,购买海船,雇用水手,参加海外贸易……虽然还只是一个萌芽,但已经颇为蓬勃兴旺。

    跟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其它穿越者集团,还有来自欧洲的“红毛夷”和矮小黝黑的东南亚土人之外,如今的临高县内还出现了许多包着白头巾的阿拉伯人——这才是东亚贸易真正的老主顾。

    事实上,早在遥远的汉唐时期,这些勇敢的阿拉伯人就驾驶着简陋的小船,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跟中国人做起了生意,尽管阿拉伯人买了这边的货物之后,最终目标还是要把它们倒卖给西洋人和非洲人,从中牟取暴利。但即使到了明末时代,很多岭南的华商还是习惯跟他们交易,因为双方已经是保持了上百年几辈子合作关系的老主顾,信誉上的加成非同一般。其中一部分阿拉伯人已在岭南居住多年,除了相貌差异,在语言,习惯等方面已与华人差别不大,只有在宗教方面的信仰依然十分顽固,后来都成了回族人。

    (现代分布在广西、广东的那些回族人,例如较为有名的白崇禧,基本上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副产品。)

    在此之前,这些世代从事国际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原本主要在广州这个岭南第一大商埠聚居。但随着临高这边被“澳洲人”经营得极为兴旺,各种“澳洲货”畅销国内外市场,还有“澳洲兵舰”横扫珠江,广州的阿拉伯商人自然也开始关注此地,不时有人试着来临高贩货和踩点。接下来,他们纷纷发现这里不但货物丰富,码头的装卸效率和实际税费额度也令人满意,于是就来得越来越频繁。

    尤其是此次千帆云集的“世界博览会”,早在各国舰队还在巴达维亚磨蹭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遍了两广(临高穿越者元老院外贸部门的杰作,因为接待这么多美洲和澳洲同胞的开销实在浩大,光靠财政根本吃不消,必须想办法做生意多少回些本)。于是最近这段时间来到临高的阿拉伯商人络绎不绝,其中既有从广州过来的“近邻”,也有跟着华美外交舰队,从阿拉伯半岛、奥斯曼土耳其、埃及、波斯和印度过来的远方旅人。从博铺港到东门市,到处可以看见一窝一窝的小白帽子钻来钻去。他们操着一口极为熟练的广东话讨价还价,或是拿起商品评头论足,其内行程度和砍价能力,绝对要远远超过那些来自欧洲的同行。

    临高穿越者元老院的贸易代表,在这些日子就接待了好几拨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大客户”,在这些穿越者之中有人曾经在现代世界跟阿拉伯客户打过交道,那些来自海湾产油国家的买主历来被认为是最佳客户——他们花钱大方,很少挑三拣四,除了在信誉方面偶尔会有点小瑕疵,其它的一切都很完美。

    但眼前这些阿拉伯世界的商业前辈们,却让穿越者们险些以为自己碰上了一群温州人——精明,算计,喜欢就每一个微小细节讨价还价,几轮谈判过后,每一个人都对这些斤斤计较的阿拉伯商人深感吃不消。原本设想的“狂宰沙漠土豪”的计划最终彻底破产,能够保住最基本的利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没办法,这年头的阿拉伯人可不是什么财大气粗的油霸,而是靠着在东西方之间往来贩货,与狂风恶浪搏斗,通过拼上自己甚至全家的小命,才能获得一点辛苦钱的苦逼行商。尤其是在大航海时代开启,欧洲航海家又挤占了他们的不少市场份额,如果再不精明一点的话,这日子如何能过得下去呢?

    虽然多少还是有着一些不甚如意之处,但临高的世界博览会还是热热闹闹地举办得相当成功,每一天的交易额度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都是天文数字。原本人口流动有限的临高县,也一下子变成了全球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