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沉浮-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江省对责任事故划定了标准,重伤在3人以下或死亡2人以下,且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的责任事故就可以认定为一般事故。这种事故处理标准省里只做备案,具体由地级市以下z fu自行处置。
李昌奎在事故处理完后就返回了东泉县,并立即召开专项会议对此次事故进行研讨。
第六十七章 紧急营救(四)()
夜里,雨势渐渐变小,而东泉县委大楼依然是灯火通明。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李昌奎一次又一次地拍着桌子,对县委、县z fu的工作提出质疑,并严厉地批评了县长丁庆祥。会议快结束时,李昌奎提出了六点意见,一是将东泉县全部矿山企业关停整顿,开展安全大检查;二是迅速对狮头山矿难进行责任认定,对相关责任人一定要严肃追究,绝不姑息;三是立即启动死伤人员赔偿事宜,一定要妥善处置,决不能出现越级上访事件;四是对狮头山自然灾害进行全面评估,并责令国土、环保进行自然植被恢复;五是要全面排查全县居民危旧房屋,尤其要对桥北村房屋进行修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是要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强化措施,严明纪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会议结束后,李昌奎便返回了隆南市。吴江凯独自一人反锁到办公室,点上烟,眼神凝视着前方,手指在靠椅扶手上不停地敲动着,回想着今天触目惊心的场面。
过了一会儿,他把吸了几口的烟重重捻灭到烟灰缸里,拿起笔在旁边的便笺上写下了:资源开采,环境保护,石河镇,马国涛和沈桐几个字。写完后,他把笔往桌子上一扔,眼睛紧紧地盯着这几个字。
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本来就是个矛盾体,如果想要二者兼顾,就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合理适度开采,并特别注重环境保护,才能使生态环境系统处于良xing循环;才能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取所需的资源;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绝不能因开发矿业而置环境于不顾;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其结果是制约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从这个角度出发,吴江凯一直以来就提倡环境保护与资源开采统筹兼顾,决不能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环境保护,一旦遭到破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可能恢复,这种赤 裸 裸的掠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是不可逆转的,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石河镇的例子活生生的摆在面前,这简直是暴残天物,涂炭生灵。
资源如何开采,县长丁庆祥一直以来就与吴江凯有分歧。每每提及,丁庆祥总是拿出完成财政税收来向吴江凯诉苦,面对上级以及各个方面都需要花钱,吴江凯也甚是无奈。东泉县里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而石河镇暴露出的问题最为突出,也恰恰把这弊端再次摆到了桌面上。
吴江凯脑子里有一系列想法,但无奈却得不到付诸实施。来到东泉县一年多,他把县里各个部门的领导基本上都摸了个透,基本上都是一边倒,站到了丁庆祥一边。就连几个常委都不时地和自己唱反调。去年,虽然提拔了一批乡镇干部,目前乡镇的盘子很基本上控制在手里,可是县局几个重要机关的头头依然依附于丁庆祥,每每想到这,吴江凯就十分头痛。
按道理说,他是县委书记,县里领导干部调动还不是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可问题偏偏就出在这里。作为一个“新人”,根基不稳,很难服众。去年提拔了一批领导干部,都是众说纷纭,说什么都有。如果彻底来一次大换血,很有可能造成政局动荡,如果真是那样,自己的位子也很有可能保不住。
对于这个马国涛,他的事迹早就有所耳闻,甚至与丁庆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人断然不能继续再用。李昌奎在会上讲到,要严肃处理责任人,这正好是一个好机会,利用马国涛打击一下丁庆祥嚣张的气焰,也可以慢慢釜底抽薪,温水煮蛙,冷不丁地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做人,要不忍,要不就残忍。
可是谁来接替石河镇的烂摊子呢。吴江凯将几个能用的领导干部过了一遍,认为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蔡家全比较合适。第一,蔡家全不是本地人,属地感意识不是强烈;第二,此人从自己上台后表现一直不错,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听话;第三,此人一直干副手,但手段强硬,能力较强,只是一直郁郁不得志,如果重用这种人,一定会全力以赴。还有一点,此人貌似与丁庆祥那边没有多少瓜葛,这一点很是受用。想到这,他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打给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石福东。
正在这时,桌子上电话响起了。吴江凯倾身一瞟,看到是秘书谢天亮的电话,便挑了挑眉接了起来。
“吴书记,安监局局长周玉成见您。”谢天亮端坐在自己的办公室恭敬地讲道,一边还看着旁边坐着的周玉成。
吴江凯此时脑子一片混乱,便有些生气地说道:“我没和你说我今天谁都不见?”
谢天亮轻轻地放下电话,对着周玉成摊了下手。
对于自己的秘书谢天亮,吴江凯是一万个不喜欢。来东泉县之前,吴江凯是市发改委的副主任,没有专职秘书。来到东泉县之后,吴江凯一下子成了一方诸侯,身边没有个助理还真是不行。原来县委书记的秘书刘思明倒也不错,但为了避嫌,吴江凯决定还是不用他,于是就分配到石河镇。县委办主任张立伟便推荐了谢天亮。
谢天亮一直就在县委办工作,负责信息编写报送,对于文字而言应该不是问题。可这个谢天亮自从跟着自己后,打着自己的旗号在外面狐假虎威,为别人办事,为自己谋利。每每几个人的会议,没有几天外面就传得满城风雨,这种人实在不适合当秘书。可看看周围的人,还有县委办的其他人,没有一个让他中意的。
这时,他看到了纸上写着沈桐的名字。沈桐此人他还是有印象的,公考第一,上次石河镇着火晕倒在地,随后又跟着许亭渊的女儿许夏一起吃过饭,今天又一个人在桥北村疏散群众,这一系列都给吴江凯留下极好的印象。可让他想不通的是,他既然公考第一名,为什么组织部门要把他分配到偏远的石河镇呢?对于人员分配,吴江凯全权交给组织部长石福东办,并交代所有公招干部全部下乡历练,为东泉县培养后备干部。
另外,许亭渊的女儿与沈桐又是什么关系?上次吃饭后吴江凯就百思不得其解。恋人关系?可是在场的人都说许夏的男朋友是省委组织部长的公子郑卫军。朋友关系?但看两人的关系不一般。许亭渊最近一段是热点人物,不管是上面还是下面都说他要来隆南市当市委书记,这一点他也询问过自己的老领导,但得到的答复是不确定。
吴江凯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让沈桐来担任自己的秘书,不知道可不可行。可刚刚想到,立马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沈桐毕竟还年轻,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如果让他担任秘书一职,还需要历练。此时,敲门声响起了,吴江凯猜想应该是组织部长石福东,于是就起身去开门。
“福东啊,来,进来坐。”敲门的正是石福东,吴江凯微笑地将他迎了进来。
坐定后,吴江凯开门见山地说道:“福东啊,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了,我决定……”
第六十八章 记者突访()
沈桐在安顿后桥北村的村民后已经凌晨三点多了。由于村里已经没法住了,在征得副书记秦书华的同意后,沈桐把几十户村民安排到镇粮站的仓库里。一大帮人要吃要喝,沈桐忙前忙后,快累了个半死。
秦书华本来是因为招商引资的事情请假的,当他得知镇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就匆匆赶来了。如果此时不露面,到时候追究责任,自己也躲不过这一截。
马国涛跟着吴江凯到县里开会去了,秦启华自然就成了石河镇暂时的最高领导。于是他把桥北村村民吃住安排好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狮头山。
当天晚上,县公安局以及安监局就查封了现场,拉起了jing戒线,并对几个企业老板进行了人身控制。马国涛的亲戚二蛮子也不例外地被控制起来。
县医院里,也是乱成一锅粥。几个重伤病人推进手术室至今还生死未卜,几个轻伤病人已通过处理,病情比较稳定,但情绪较为激动。分管卫生的副县长、卫生局局长、以及石河镇的几个干部一大帮被分成了几组,挨个做思想工作。蓝月忙前忙后,从病人到来至今还没有歇息过。
县z fu会议室,县长丁庆祥还在紧急研究着善后处理工作。按照市长李昌奎的意见,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几项工作:公安、安监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效控制,事情为调查清楚之前任何人不得靠近;信访、石河镇尽快联系死者家属,处理善后赔偿工作;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保证相关资金使用到位;卫生、医院要全力抢救重伤人员,决不能再出现死伤人员;宣传部门要做好正面宣传报道,密切注意各大媒体的动向,一旦有记者来采访,一定要想法设法妥善处置……
这一晚,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大雨在凌晨过后彻底地停止了,远处的天边甚至露出了几颗闪烁的星星,老天再次和石河镇开了个玩笑,也再次为石河镇敲响了jing钟。俗话说,风雨之后必见彩虹,然而对于石河镇来说,这又是一场灾难。
沈桐实在太困了,看着村民们渐渐都睡去,他也爬上了存放粮食的麻袋,伸了下懒腰,重重地躺了下去,很快就闭上了沉重的眼睛。
“沈干部,沈干部,你怎么躲到这里,快起来吃早饭。”桥北村村长李茂山嘴里衔着饼子,一手端着热气腾腾的蛋汤,另一只手使劲戳了戳还在沉睡的沈桐。
沈桐睁开眼,看了看周围,一下子爬了起来,揉了揉眼睛道:“茂山哥,村民们都有饭吃吧?”
看着沈桐如此关心桥北村的村民,李茂山也十分感动,便说道:“都有,都有,早上秦书记特意安排粮站食堂给大家做了早饭,你看,有蛋汤,还有烧饼,比在家里吃的还好呢。”
沈桐笑了笑,一下子跳了下来,环看周围围着一圈吃饭的村民,心里十分欣慰。这次动员群众转移,说实话真是不易。他没有接到镇里任何指示,就凭着自己对村民负责的态度,才安全帮助大家躲过了一劫,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一些村民看到沈桐突然从粮食堆里冒了出来,纷纷走了过来把沈桐团团围住,一个劲地感谢着沈桐。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居然把自己的碗递到沈桐手里,让他先吃。沈桐看到眼前的一切,眼睛不由得湿润了,他深切的感觉到,村民是多么的淳朴,想法是多么的简单,只要你真正为他们做了实事,哪怕是很小的事,百姓也会感激你的。
沈桐一天没有吃饭,此时才感觉到肚子在呱呱地叫,于是接过那老太太递过的饭,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的时候,还不时地与味看着他的村民进行眼神交流。沈桐吃的太快,一下子被噎住了,喷了对面一位村民一脸,沈桐尴尬的同时,众人却哈哈大笑起来。那村民也不生气,抹了下脸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一切被站在门外的秦启华看在眼里。
“沈桐,沈桐,你过来。”秦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