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份后悔药-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骂,都已经被骂得皮实了。
在科学上,罗人雁是巨人;在婚姻里,他是绝对的矮子。但他觉得,确实对妻子女儿有所亏欠,因此从来不顶嘴,头一垂肚子一挺,劈头盖脸随便老婆骂。
“喂,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明天我正式回学校了呢。”
“啊,小锦,明天都回学校上课了啊?祝贺祝贺!几点啊?”
罗锦年的妈妈一把抢过电话:“怎么着?老罗,你还打算掐着点儿去不成?你就不能晚上提前点儿回来,帮她准备准备?从出车祸到现在,就没见过你几面,咱们闺女摊上你这么个奇葩爹,只能说算她倒霉,难道她是你充话费送的不成?!”
罗人雁在电话那头窘迫不堪,硬是一句接不上来。
正常的工作本来就忙,加上后悔药的研究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刻都要关注实验的进展,确实是抽不开身,都好久没去骑马了呢。
他研究后悔药,不光是因为有财力在背后支持和施压,更多地是源于自己对这个课题的狂热。
当一个人的梦想、兴趣与工作结合为一体,那么成为工作狂是必然的,自觉加班加点还不觉得累,关键还不要加班费!
已经可以自己慢慢行走的罗锦年,对于明天回到集体中去这件事,既兴奋又紧张,躲在房间里把玩着手机,手指在某个联系名字上转来转去,但还是没有按下去。
她曾经暗自下定决心,康复到能回去上学的那天,就向曲南休表明心意。只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嫌弃不够健康的自己?
少女的芳心初动,就像一朵缓缓张开花蕊的玫瑰。
被母亲保护得如同温室中的花朵的罗锦年,全然不知道她喜欢的人,比从前更加辛苦地奔波,手上不是烫起了泡,就是冻出了冻疮,人也比上次见面时消瘦多了。
曲南休正在摊子后面忙活着。由于动作越来越娴熟,看起来也越发像个专业个体户了。唯一的问题是,由于自己被迫吃的次数太多,现在对手抓饼一点儿胃口也没有了。
这时,走过来一对外国夫妇。
97 北京就像一张饼
这对外国夫妇除了“你好”和“谢谢”,就不会说别的中文了,幸好曲南休有上学时的英文底子。
原来是那位先生对花生过敏,他们想弄清饼的成分里有没有花生。
说也奇怪,西方国家常常见到各种各样的过敏症状,对坚果、花粉过敏的比比皆是,还有对芝麻、对鸡蛋过敏的,更神奇的是,竟还有人对西瓜、面粉和松树过敏。还让不让人愉快地生活了?
说起来似乎很搞笑,但过敏的后果其实是很严重的,就拿花生来说,轻则起痘,重则哮喘或当场肿成猪头。
曲南休自己就是对辣椒过敏,上次去见李汤霓的爷爷,老爷子用掰手腕和辣椒油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每次一想起那辣椒油,就觉得现在嗓子还疼呢,所以对过敏患者感同身受。
他用英文介绍了手抓饼的食材,告之没有花生成分,给别的顾客做的工夫,正好演示了制作方法,证明快捷卫生。
老外十分惊喜——北京街头一个普通的小商贩,竟也可以用英语交谈。中国发展得真是太快了!
他们哪知道,这位小贩是个漏网的学霸。
随着铁板上“滋滋”的响声,香气四溢,这对背包游遍全球、独独钟情街头美食的老外夫妇,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诱惑?当即掏腰包。
等待的工夫,争得曲南休同意后,他们取出身上背的“长枪短炮”,对着手抓饼“噼里啪啦”一通拍,也捎带上了大厨的侧脸。
丈夫消灭掉一个,马上再买一份,还说希望在自己的家乡也能吃到这样的美食。
曲南休美滋滋地想,我这算不算为弘扬中华文化做了点儿贡献?说不定有一天,我就把手抓饼摊开到北美和欧洲去了呢,到时车身上用拼音写着:qushou zhua bing(曲哥手抓饼),太酷了,哈哈哈!
接着又忧愁起来。
就算他的手抓饼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就算上了市,开了一百家连锁店,他也不会高兴到哪儿去,因为离他的梦想太远了。
人脑那个高深莫测的“宇宙”,才是他最有兴趣徜徉的海洋。
忙起来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不过大冬天的,在外面一站就是一天,的确很不容易,曲南休却没空叫苦,偶尔还能苦中作乐。
眼见着一位女记者,和一位扛着摄像机的大哥来到面前。
一开始,他还以为那么巧,是好久不见的小缺,走近了才发现,话筒上的电视台标志是一样的,人却不是她。
“你好,我是zhtv美食频道的记者,我们正在做一档寻找街头美食的节目。刚才路上遇见两位外国朋友,他们向我们节目组强烈推荐你的手抓饼,所以我们是特意过来找你的。请问我可以采访你一下吗?”
小缺是科技频道的,这两位应该是她的同事。曲南休想起小缺第一次提出采访自己的时候,自己连连拒绝,不喜欢成为焦点。
可现在正为生计发愁,若接受了采访,那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免费电视广告啊!要是付费在电视台做广告,没有几千下不来吧?而节目本身又是最好的软广告。
至于被同学或熟人看到怎么办,会不会被他们瞧不起,会不会丢人跌份,这些都不在曲南休的考量范围之内。
至于被家人看到怎么解释,曲南休一时没有想到。因为家人基本不看电视,一年到头看也只看个春晚,还是为了看本山和丹丹。
人该无私的时候要无私,该为自己计划的时候,无须顾及他人的眼光。曲南休答应了。
趁着没什么顾客,记者详细了解了食材和制作方法,之后随口一打听:“小哥,你做这行多久啦?”
曲南休有些腼腆地说:“一个月。”
“什么?”女记者有些吃惊,“看着相当熟练嘛,像干了好几年似的。”
“嘿嘿,这个本来也不难嘛。”曲南休忽然话锋一转问,“你当记者多久了?”
“呃,三个月,刚过试用期。”
“就是,也不长,彼此彼此。”
“呵呵。”女记者想,明明是我采访他,他倒提问起我来了,有意思,“你看起来挺年轻的,是怎么想起来做这一行的呢?大学生兼职创业么?”
曲南休实在不想再提那段让他火大的往事,更不想将那事通过电视屏幕宣传到千家万户。也不知怎么的,他鬼使神差漫无目的地回答:“北京就像一张饼,越摊越大,而个人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所以,我想借手抓饼来提醒人们。。。。。。”
说到这儿,曲南休心中大梦初醒般“咯噔”了一下:提醒啥呀?我这是在说啥?后面的话还没想好呐!
幸亏女记者悟性惊人,自己补充道:“提醒人们,为了维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大家吃完的包装纸,可不要随意乱丢哦!”
“呃,咳咳。”
后边的摄像大哥一头黑线,默默地放下了肩头的机器。
曲南休差点儿“咣当”一下躺地上——这女记者的脑洞可真大!记者都这么能琢磨吗?
也是,要不怎么采访别人呢?怎么拿石破天惊的问题噎死人呢?
女记者笑嘻嘻地对身后说:“摄像老师,不好意思,麻烦剪掉这段啊。”
不管怎么说,一个小商贩嘴里能说出这么有深度的话,还能用流利英文与老外交流具体问题,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曲南休无疑从女记者三个月内采访过的所有街头小贩中脱颖而出。
临走时,摄像大哥扭头对他撂下一句:“小伙子哎,你做好准备啊,我目测从下周开始你要火。”
曲南休心想,上火还差不多,一天都忘喝水了。不过生意有没有起色,就拜托二位喽。
所谓“下周”,就是这一期美食节目与观众见面的时间。
zhtv美食频道的收视率是3。9%,在美食节目中算得上一枝独秀,微博阅读量也突破了200亿。所以摄像大哥敢说这话,是相当有底气的。
被采访这事,算是平凡一天当中的小插曲吧,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日复一日机械重复的繁琐工作,可谁又不是这样呢?
路口的麻辣烫摊前,戴着袖套的大叔在油烟里忙活着;菜市场里,总有几位老奶奶,满怀期待地守着面前的一小菜叶子等顾客;电动蓬蓬车主,在地铁口扯开嗓门吆喝着拉人;清洁工人不厌其烦地扫走果皮纸屑,马上就又有人扔下来。。。。。。
无论生意好坏忙碌与否,曲南休都时不时会想起李汤霓,想她是不是下课了,会不会按时吃饭,会不会注意保暖。
虽然他有时也会想起罗锦年、金百合、小缺、齐梦思,但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其她女生,就像各种各样的色彩,让生活看起来更加缤纷美好,而李汤霓,是空气。想她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一天落下功课,就浑身不得劲。而棱花,也渐渐从空气变成了并非必须的色彩。
不忙的时候,曲南休又开始复习功课,或者拿过一本脑神经杂志来读。
手机响了,罗教授风风火火的声音传来:“小曲,我研制成功了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头盔,带上这个头盔可以让人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说它能把你不想要的想法全部去除,让你专注于一件事,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专注别的事情而减少后悔带来的痛苦,这离咱们的后悔药又近了一步!你要不要来尝试一下?
转眼,曲南休又坐在秘密实验室里了,这次,他的任务是打游戏。
在模拟战场上,他的表现不咋样,一会儿想到“这把枪不错”,一会儿又想“他们人多啊”,结果接连三次都被“恐 怖 分 子”轻易消灭了。
这时,教授给他戴上了经颅直流电刺激头盔。
说是头盔,其实轻薄、舒适,像一张网,戴上感觉跟没戴一样。
启动电流的时候,曲南休感到头皮微微发麻,微弱到可以忽略的那种。
接着奇迹发生了,刚才他想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统统从大脑中跑掉了,他只剩一个目标,就是要赢。
全力以赴战斗了三次,三战三胜!
曲南休高兴地说:“这个好,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事半功倍!”
罗人雁却对自己取得的又一个成就毫不满足:“问题是操作起来太复杂,要拖着一堆电线和设备。”
曲南休问:“教授,那个财团为什么要搭上这么多时间和金钱,来研制后悔药?难道是他们的老板有特别锥心刺骨的悔事?”
“猜得很合乎逻辑,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没打听过,”罗人雁眨了眨眼说,“知道得太多会遭雷劈的。”
“呃。。。。。。”
那自己知道的也着实不少了,还好曲南休已经习惯教授的讲话风格。
“小曲,你好好学习,早点考上研究生来帮我。”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罗人雁,还不知道曲南休被学校开除的事情。
曲南休犹豫了一下,暂时还没勇气说。
98 六度人脉
某豪华办公楼门外。
程六朝与一个西服革履的男人握手说:“秦先生,那这事儿就麻烦您费心了。”
那人拍了拍他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