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60章

珠玉在前-第60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太祖连高能蓄电池都操心到了呢,还是不要辜负他老人家一辈子操的那么些碎碎碎碎的心。

    把内心的小本一收,孟约便去帮孟老爷收拾行李,因奥托曼帝国那边等不得,今日确定人选,明日便要启程,一刻也不能耽误。军情如险情,战局如火,竟是连让人脉脉温存的时间都没有,便要在城门挥手道别。

    孟约已经是第二个寒风凛凛的天里城门与人作别,上一次,她在鹿邑县东门外,与小美人们作别,这一次是送别孟老爷和王醴。孟约很不喜欢城门,也不喜欢城门外常见的垂柳,那些垂柳,尤其是冬天的柳枝,干干瘦瘦,仿佛很缠人,却谁也绊不住。

    “你要听吕先生的话,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忘记吃饭,多同阿许她们这些小姑娘一起出去玩耍,别成天闷在家里写写画画。衣裳料子来了,多给自己制几身衣裳,都已经是大姑娘,这么不爱打扮怎么行。”孟老爷虽有千言万语,临别时说出口的却仍只有这单薄的几句。

    孟老爷不是说不出来,而是看着孟约泪眼盈盈的样子,什么话都堵在喉咙里吐不出来。一想到头一次离闺女那么远,且一去就一年半载,孟老爷是怎么想怎么不舍。不舍得像是要离开门前种着老树,院里拴老狗,棚里养着鸡鸭的乡下大瓦房,怕老树无人照料枯了败了,怕老狗没人喂没人管饿了跑了,还怕鸡鸭被人吃掉,大瓦房被风雨吹倒,那叫一个无一处能放心。

    “给你准备的药丸记得吃,不许逞强,你是四十不是十四。”

    “好好好。”

    男朋友:……

    好歹让说句话?

    孟老爷眼见快要启程,到底还是贴心地留出点时间给一对小儿女依依惜别,王醴却是一腔惜别的心,都叫这父女俩给托堂成了一句话:“等我回来。”

    孟约一腔离别心,被王醴柔软的眼神勾到极点,眼泪说滚就跟滚豆子似的,打在她自己手上,也打在王醴手上:“你们可真讨厌,总是说走就走,连点缓冲都没有。”

    “我会尽快回来,孟伯父也会安然无恙回来,你在家……要好好的。”王醴几乎都有些哽咽,他曾无数次远行,也曾无数次归来,却从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恨不得被垂柳绊倒在尘埃里,不必再远行,又恨不得眨眼便归来,叫她不必倚门长望。

    “嗯。”

    言罢便要挥手作别,前方的车队已启程,王醴也要登上马车,不远万里前往奥托曼为使团作中译官。

    等到别时,才知聚有多珍贵,从前每天都能见着,只要心里想起,嘴里念到,就能见面。也是到别时,才知道,曾经为与她多见一面,也曾欣然到长夜不眠。也是才知道,那些流传千古的话别诗词,都不足矣描述出心中万语千言。

    临别时,孟约眼泪一擦,想也不过一年,不能让孟老爷和王醴一路上都要操心她。扬起脸,迎着冬日难得的明媚阳光,递去如天气般毫不带阴霾的笑脸,她心想:反正我有事情要干,忙得很,说不定顾不上男朋友呢。

    于是她的笑脸,在孟老爷与王醴眼里映刻成一路的灿烂,确实更能安下心来。

    转过背去,孟约笑还在脸上,便叨咕着自来水的事:“好像是铁管……不对,入户是铁管,城市间供水是水泥钢筋管道。前辈,你好坑啊,怎么能只画图,不写材料,你觉得这东西很简单是吧!可在我看来,难得跟天书一样,这么不负责任,怎么能好。”

    “虽然现在普遍用铜管,但铜不是会生铜绿吗?铁的话也会生锈呀,就是经过现代工艺处理,铁要生锈也跟天要下雨一样,拦不住,不锈钢倒是可以,只是……”大明有钢,甚至不锈钢的工艺也早已经被穿越者太祖搞出来,但一年到头在外洋打打打,越是好钢越不供民用,都得用来装备军队。孟约一下子,真没了主意。

    其实铜管供水是完全可以的,也不像孟约想象的那样容易生铜绿,早期的城市供应自来水都是用铜管,比起铁管和pepvc管,铜管的靠谱程度相当高。

    孟约折腾好一段时间,才发现铜管靠谱,这个架空的大明铜储量相当惊人,毕竟国土面积前所未有。再加上日常器具多用钢铁,铜在民用上很占优势,孟约派仆从去作坊下单订铜管,作坊速度简直惊人,当天下单,第二天就送了几根样管来。

    “会不会太厚,这样厚有点费材料。”

    卢昆阆:“左右便宜,厚点耐用。”

    吕撷英:“为师就不给你塞钱了,回头长平里的人家,为师都替你摆平。”

    卢昆阆:那个说不塞钱的,倒是别给你徒弟一匣子金灿灿的海珠叫她打首饰啊!

    “哎哟,美得很,一想到再过段日子能用上太祖心心念念却没用上的自来水,就觉得人生特有奔头。”吕撷英如是说。

    孟约: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的东西还多了去了,先生等着我做带翅膀小天使。

    忽然间,孟约又想起一件事:“有自来水话,浴室就可以好好修一修啦。”

    之前也想要弄浴室,可没自来水,加上没热水器,孟约一时没想好要怎么弄。不过《太祖手稿全录》里有土办法,不但可以解决洗澡用的热水,冬天还能用来取暖。

    “浴室固然要好好修,但只需交待下去,你那故事可得赶紧画,最好开春前画完,待到春暖花开,正好德麟班开箱上新戏,岂不正好排你的新画本。”

    嗯,这个完全可以。

    ps:

    穿越回现代的太祖(假设是已经成功施行宪政数百年的架空大明)

    自信满满打开电脑,搜索明太祖:让朕看看,史官们不给看的小黑本上是怎么为朕歌功颂德的。

    然后搜索出来如下巨著

    《闺门令》,从侧面详实描绘太祖奇异美妙跌宕起伏恢宏壮阔生涯。

    太祖:名字怪怪的,女主视角吗?

    点开:……

    瞎了朕的狗眼!

第一零五章 太祖秘史

    在朝堂上,依旧为机械化水深火热时,长平里正在铺设管道。

    水从现代已不复存在,甚至没有听闻过,但南京本地人十分推崇的雁泉山引过来。时下南京讲的是一个“最爱雁泉美”,需知,南京虽不是泉城济南,城里城外的泉水可不少,时下人却独爱雁泉,不是没有道理的。

    雁泉甘冽至极,好喝得孟约都觉得,用来冲厕所太浪费。但又没有铺设两路管道的道理,无他,太浪费。卢昆阆与吕撷英为这,跟工匠和长平里其他几户人家商谈许久,仍是无果。

    吕撷英来问刚巧画累了坐一边歇着不知鼓捣什么东西的孟约:“年年,你看当如何?”

    孟约:直供矿泉水和城市供水的矛盾,现代人可没类似的苦恼。

    “雁泉量丰不丰,足不足供应整个南京饮用,暂且不说整个南京,只说内城。”孟约一边说,一边没放下手里的棉花,思考着怎么才能提高棉花的吸血量,另外,还要用什么给带翅膀小天使穿上衣服。不能漏底不能侧漏,还得紧紧巴着不变形不移位,孟约创造小天使的时候,简直要给发明小天使的人跪下。

    就一个卫生棉而已,居然有那么多学问,简直不科学!

    吕撷英:“你在想什么呢,我说话你都跟没听见一样。”

    孟约:“噢,先生你再讲一遍,刚才我想别的事呢。”

    见孟约把手头的东西放下,吕撷英才又道:“雁泉水量极多,只供饮用的话,别说内城,连外城都能供上。可不还得洗澡冲马桶,作其他用,那肯定不够。”

    仔细想很久,孟约摇头:“不行,雁泉水美,就让她留在雁泉山吧。我们得找个水量足足的,用千八百年都不会枯竭的水源。”

    “比如长江……”

    “很可以。”现在的长江可不是现代的长江,长江里的水清澈无比,水边居住的百姓,依然是挑长江水饮。早年往后操心五百年的太祖就保护水源,对朝野上下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科普,是以,如今的长江水,仍还有人敢直接捧起就喝。

    当然,自来水厂还是要建的,不经过滤澄清的江水,孟约反正是不敢入嘴的。承担供水的供水站也要建,不过这些穿越者太祖都操好了心,倒不用孟约再去伤脑筋,照着太祖手稿建便是。

    吕撷英得到答案后就走了,留下孟约继续捧着棉花在那想小天使的问题,小天使琢磨累了,她就画画,画画累了就琢磨小天使。总之,她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不让自己有太多时间去思远,主要是想起来就想哭,她不喜欢别人哭哭啼啼,更不喜欢自己哭哭啼啼。

    “小姐,德麟班的桑姑娘来了。”

    桑姑娘是指德麟班班主的闺女桑蓉,桑蓉是替她那不方便进孟园催稿的父亲来的,一见就问孟约:“我的姑奶奶,您第一本可妥了,再不妥,我爹非发疯不可。”

    孟约很有种被编辑催稿的感觉:“妥了妥了,再不妥,你爹便要上城门高喊他知道谁是打鼓人,我敢不妥嘛。”

    “那就好,不止我们德麟班等孟小姐的绘本作开箱戏,陈先生还等着你的绘本写评书本,明年开堂第一场就讲你的本子。另有,你这本子到现在还没名字吧,快些取个名字吧,孟小姐,不日就要过年,您好歹让我爹和陈克甫先生他们不着急不上火地过个安稳年。”桑蓉是跟孟约催稿催熟的,催稿的套路张嘴就有,压根不带重复的。

    “你说叫太祖秘史怎么样?”不能怪她,上回的名字还是王醴取的呢,这回她是真想不到名字,她这是顺嘴一说,根本没打算叫这个。

    只要赶紧写出来,不管什么名字都不嫌弃的桑蓉:“甚好,大俗即雅。”

    孟约:我胡说的,叫这个不会被河蟹吃掉吗?还是说,大明皇室的河蟹,不爱吃这个!

    其实孟约是跟桑蓉说再想想的,然而,稿子给桑蓉,不等她再想,德麟班那边赶着紧锣密鼓排戏。不管孟约想什么,反正德麟班个个跟打鸡血一样,排着《太祖秘史》。

    焦头烂额的宣庆帝好容易大过节能封笔歇两天,听说喜欢的戏班在排开箱戏,悄没声的,也没知会谁,就领着侍卫和贴身内监往德麟班去探班。宣庆帝到德麟班的时候,桑班主正怒气冲天地朝台上演太祖的小生砸过去一把花生壳:“我看你演的不是太祖,是二世祖,赶紧给我好好下去琢磨琢磨。”

    宣庆帝:“排新戏不顺利啊!”

    “可不,恼死我也,《闺门令》时扮太祖的角儿是玉潮声,那是扮什么像什么,可惜玉潮声畏寒,一到天冷嗓子就有点紧,不然有玉潮声来排《太祖秘史》,哪有这么多事。”桑班主当是班里的谁,也没抬头,随口就答了。毕竟在排明年的开箱戏,门外重重守着好些小子,等闲谁都别想闯进来。

    偏宣庆帝不等闲,他坐下,内监便贴心奉上茶,宣庆帝喝口茶说:“玉潮声天冷唱不了,不还有常抱云?”

    德麟班虽是整个大明数一数二的戏班,也有请不来人物,活着便被尊为越剧宗师的常抱云,德麟班再怎么拉不出人来,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你倒敢想,那可常抱云,抱字辈的,也就剩下这么一个还能唱的,又能耐又字辈高还得宫中赏识,咱们可请不动,但凡请得动,金山银山我都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