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299章

珠玉在前-第299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吕撷华比孟老爷只小不到十岁,真论起来,此时入阁为首辅也正当年,真等到五十岁再来当,便是吕撷华身体特好,也至多十年。十年时间,未必能够把宪政扶到路上来,任其自行向前驶。

    “年年,我们可以能要准备一下,没准要提前回南京。”

    “怎么了?”

    “叶阜安的案子可能很棘手,不管是官家还是咱大舅,恐怕都会把我给记起来。”不是王醴自大,委实是宣庆帝做为《缉凶令》的铁杆粉,自打知道后边是他画的后,就对他的探案能力大为赞赏,理由是能把案情写得这般鞭辟入里,深入浅出,探案自不在话下。

    况且,之前还在督察院时,王醴就曾办过几宗大案,那时在宣庆帝那里也很留下了一些印象。

    至于大舅,不用别的理由,自己人用着放心。

    孟约:“那我们还用回济南吗?”

    “自然要回,地方事务需得略作交接,明日便回谯郡罢,回谯郡后再使人回泛园去拾掇一番。”

    “好。”

第五三零章 先揍一顿再说

    虽要赶回济南,倒也不必火急火燎,买次日的车票,带上仨孩子,孟老爷得在工学院处理几天积下来的院务。赶到济南后,王醴顾不得夜深,连家门都没进,只把孟约和仨孩子送回家,便赶往律法司,皆因律法司有下发的文书,比从旁人嘴里听来的要细致许多。

    孟约把孩子哄睡,便在糖糖挂着粉色菱花帐的雕花小床边思量,实话说,她担心《三醮》世界崩溃已经不是一回二回了,但这回格外忧心。且,她是越想越怕,越怕又越禁不住去深思。

    男主角成为首辅其实只是《三醮》结束章的几句话带过,叶阜安做首辅,与宣庆帝相爱相杀地推进宪政的过程,却担负着串连起大部分剧情的重任。虽然在《三醮》里着墨不多,但这就跟太祖这个穿越得,跟大明这个大背景一样,再不多写,也是一切基于此。

    关键人物扑街啦,怎么办?

    “真该把抚长离劈到这里来,看看她能怎么收拾这烂摊子。”孟约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就是穿书者遇到了原作者,当时孟约就想,甭管别的,先揍一顿再说。

    “吕大舅这么能耐,应该不至于搞不定吧?”叶阜安还时不时扯一下后腿,吕撷华必然不会啊,而且吕撷华和宣庆帝素来君臣得宜,更重要的是,吕撷花出身士族,看人从不带有色眼镜。

    叶阜安好名且邀名,吕撷华则是一身职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那这样的话,因为叶阜安而无法在朝堂一展身手的门阀子弟,终于可以圆回到和剧情一样,不拘门第,皆入朝堂。”貌似这样一想,又圆回来了,可以算是世界的自我修正性作祟吗?

    给糖糖留一盏小灯后,孟约回到自己屋里,左思右想一塌糊涂,索性不再去想,沐浴罢出来时,王醴竟已经回来:“师兄,我还以为你今天晚上要彻夜处理公文呢,怎么这么快回来?”

    “只看了关于叶阜安的文书,旁的没看便回来了,南京城里现在说什么的都有,官家和内阁诸公为平复言论,许这几天就会发调令来,调我回南京。年年明儿稍收拾收拾,我们随时得启程。”王醴拿了帕子,给孟约绞干头发,拿来吹风机,给孟约吹干头发,才去沐浴。

    次日,王醴在律法司,便是一边处理积存的公务,一边将同两名副使做交接。副使们也不多问,上官交待,他们就接着,至于别的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壤湖园这边,孟约倒没什么太多东西要收拾的,孩子长得快,大部分衣物都可以不带,带起来麻烦的衣物家什并厨房里各样干货粮油米面,回头叫留守壤湖园的仆从送到济慈院去。常年跟着他们南北东西的仆从们也不必多带,回头衣裳箱笼,都公费置办。

    这样下来,倒没什么太多东西需要收拾的,只有一事孟约觉得麻烦,那就是孩子读书的问题。南京不是没有好的蒙学,是好的蒙学,不半道上招收插班生,就是宣庆帝半道上塞儿女进育英园,那也是找兰堂先生说尽了好话,还另许了好处的。

    想想,当皇帝的给儿女转学进个好学校都得费这么多事,自家孩子岂不是更得劳心费神。

    “阿,你在家照看一下阿煦和糖糖,妈得去找孔院长。”孟约找孔传铭倒不是为了儿女读书的事,而是她这就要走,明年肯定不能再继续去孔府书院授课,她得当面和孔传铭说一声。

    当然,如果孔传铭有门路,能给阿阿煦转学去个与育英园相当的蒙学,那就更好了。要命的是,育英园的教材是孔家自己编的,和别的蒙学虽然教的是一样的东西,但课程安排和进度,还有讲解的方式都有所区别。

    孔传铭听孟约讲了她要回济南的事,倒不是太意外,至于孟约略带不好意思地问济南有没有相熟的蒙学,可以让阿阿煦半道上转运去,孔传铭听了直笑:“阿孟姑娘莫不是忘了,孔府书院治学会下,有一百所蒙学,光南京便有三所。阿孟姑娘做为治学会成员,自然便宜行事,阿孟姑娘回南京后,可以带阿阿煦去三所蒙学看一看,喜欢哪所便读哪所。”

    孟约:哦,我忘了,我花小钱捐了个治学会成员。

    “哎呀,这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我还担心教材不同,回头阿阿煦会适应不了,这下好了,什么烦恼都没了。”孟约深深深深地感谢自己当初蠢蠢的行为,更感谢孔府书院当时能接受她的捐赠。

    孟约回去后,同王醴一说,王醴无奈道:“你问我也一样,我蒙学读的也是孔府书院治学会下的蒙学,离长平里还挺近。”

    “育蕾园?”

    “正是。”

    孟约:当初我吐槽过这个名字,据说来自太祖对小孩子的形容大明的花朵。

    “那回头先去这家看,父子同读一所学校,这可是佳话呀。”孟约笑道。

    王醴也笑:“让阿阿煦自己看吧,他们喜欢最要紧。”

    当年王醴自己是就近入学的,如今到自己的孩子,王醴则很同意孟约那句话是他们去读书,当然要挑所他们自己喜欢的学校。虽然孟约是为了回头孩子们厌学时,能一句“自己选的学校,哭着也要读到毕业”怼死他们。

    又两日,南京的调令如约而至,交也交接好,行装也收拾好,一家子当即便启程。并着人送信去给孟老爷,他们回南京去了,若济南的水电站无要事,可以不必奔波。

    上午的车,下午便回了南京,久别数年未归来,南京车站有了点小小变化摆摊卖食物的更多了,香气扑鼻,孟约没忍住买了一路,吃了一路。

    “阿孟姑娘,你可算回南京了!”

    “呀,要是早知道会碰到阿孟姑娘,我新买的绘本就不放书箱里叫仆从先挑走了,应该找阿孟姑娘签个章才对啊。”

    “阿孟姑娘,不是待几天就走吧,是回家常待是吧?”

    孟约正吃吃吃得无比开怀时,被钟爱她且好久没见着她面的粉丝们给认出来了。

    孟约:微笑,炸串就先不吃了,破坏形象,唉,我居然也有了偶像包袱。

第五三一章 防火防盗防少年

    南京土著们对孟约有种莫名的热爱,大约是因为南京的土著们最文艺?

    别说,文青们追起偶像来,真的又风雅又热情,还一点也不让人讨厌,只叫人感受到自己是真的被大家所喜爱着。

    因天色还早,孟约便同大家谈了谈天,说了说这几年南京城的变化。土著们竟有好多槽要跟她吐,重点吐槽的是不务正业的桑班主:“电影我们当然很爱,可戏我们也依然爱啊,桑班主可好,把德麟班放一边,专心拍电影去了。倒不是如今的戏排得不好,戏还是很有看头的,就是戏堂子里头的气氛远不如从前……说来或许是阿孟姑娘也不在南京的缘故。”

    众人:很好,现在你回来了,我们可以继续当着你面儿吐槽给你啦。

    其实孟约也挺想念的,她现在能明白为什么现代娱乐业日新月异,老式的戏院剧院却依然还有市场的原因。对寻常人来说是习惯,是回忆,对文青们来说是情怀呀。

    “可惜已经封箱了,首演得等明年正月呢。”

    “是啊!”

    孟约笑眯眯地听了一路大家对她的喜爱,还不时被大家投喂点什么,都不贵,皆是路边的小零嘴。仨孩子跟在后边可算大开眼界,大家投喂孟约时,也不会忘记爱屋及乌地捎带手投喂一下。

    登上马车,阿煦问孟约:“妈,为什么他们都爱你?”

    “因为妈会画好看的绘本,会编有趣的故事。”

    “我也想要大家都爱我。”阿煦哪里是想让大家都爱他,他分明是爱上了这种被投喂的感觉。

    因为孟约坚持,让孩子从大家普遍觉得不好吃,但有营养又健康的食物开始食用,所以小家伙是因为被美味包围才对此充满向往。

    阿:“你先从每天主动练习画画,不用催开始吧,想要大家都爱你,哪有那么容易。”

    来自兄长的会心一击,让阿煦默默扭头看他爹,当初是他自己选择要学画画的,最近不过是稍微有点懈怠,就被他爹怼到墙上去,这让阿煦有点小忧郁。更忧郁的是,他还离开了熟悉的壤湖园,还有同窗的小伙伴,这些都让他很不适应。

    长平里的泛园,对阿煦来说也很陌生,他虽然出生在这里,可是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去了济南,家这个字眼,从来是和壤湖园连在一块的。

    “爹,我们还回济南吗?”

    “可能要很多年都不回,阿煦要是很喜欢济南,等长大了可以去济南读书。”

    阿煦:谢谢,好容易才放假,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最近我不想听到“读书”这俩字。

    马车驶入泛园不多时,吕撷英便带了卢树安过来,卢树安如今长得比吕撷英还高,已是少年模样。对孟约和王醴还有些印象,见面便称师兄师姐:“树安越长越像先生。”

    孟约最欣赏吕撷英这款的美人啊,眉浓眼亮,英气十足,卢树安最像的地方也就是眉眼。

    吕撷英:“可惜糖糖太小,不然送你做女婿。”

    “可别提女婿的事,临回南京前,好些人说要结亲家,阿阿煦怎么说都没事,糖糖是万万提不得。师兄现在是自己都没爱够,怎么会给别人爱。”孟约边说边笑,拖着吕撷英的手进屋。

    屋子里热气扑面,脱下外衣,孟约和吕撷英坐下,任孩子们在屋子里自己玩。卢树安对于要做几个小孩子的临时看护人表现出极大兴趣,尤其是糖糖,怎么看怎么招人喜欢,他家就他一个,没弟弟也没妹妹。虽然阿他们兄妹三个论起来得叫他一声表舅,但也只小几岁,当弟弟妹妹看待完全没问题。

    “大兄道,你们可能不方便登门,叫我来同你们说说文节公的事。”

    王醴给几个小的把玩具取进来,便坐到孟约旁边,问道:“文节公的事先不忙说,大舅的任命是不是已经下来了?”

    “已下来,不过为敬文节公,明年开印大朝后才会正式下达任命。”

    任命下来了就大事已定,那便可以放心谋事,王醴点头,给孟约吕撷英添满茶水。

    吕撷英讲下发到地方的文书上没有的细节,一一与孟约王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