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84章

珠玉在前-第184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医师会来吧?”

    “嗯,逢六便来,今儿十六。”

    “正好给爹看看,夜里又开始咳嗽了,听仆妇说昨天都没怎么睡好。爹,你还是得多注意身体,别成天忙里忙外,却连饭都顾不上吃,医师给你配的茶,你也没好好喝。”

    医师过来,先给孟老爷看,重点责问一番,最后改了药方,重重地道:“孟院长,你再这样不遵医嘱,回头我可不来了。”

    孟老爷任是工学院院长,医师当面也得乖乖听着:“是是是,你说得是,打今儿起,我一定顿顿不落。”

    “真能做到才好,来,阿孟姑娘,我给你瞧瞧。”医师说着示意孟约伸手。

    医师隔段时间就来一趟,孟约伸手伸得多了,也就没什么感觉。催生这种事,听太多,她也压根没再放心上,有句话说得好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医生,我最近老感觉晚上有点睡不踏实,是不是秋燥闹的,我得吃点什么,桂花茶成吗?”孟约去年秋天就喝过桂花茶,秋日喝了润燥最好,又易得又喝着顺口,还不用跟成药一样,定时定量喝温热的,在水壶里撒一把,热水一冲,凉的热的都喝得。

    医师摇头:“先不忙说吃什么,我好好切了脉再讲。”

    医师如常切脉,如常收手,如常叫王醴伸手,待收手才道:“皆康健,恭喜阿孟姑娘和王知州,心想事成,阿孟姑娘有孕了,虽则日子还浅,但确是滑脉无疑。”

    孟约:不好意思,我没听清,劳驾你再说一遍。

    孟老爷也是先一怔,片刻后才满面喜色:“全赖您调理得当,回头请您吃酒。”

    孟老爷一开心,都用上了“您”。

    医师也没多留,拿了孟老爷厚厚红封便出府,留这一家子在家慢慢品咂这份喜悦马上要当爹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呢。

    这份喜悦来得太过突然,在他们甚至都快习惯“催生大军”时,这喜便如同自天外降下的。此时此刻,王醴的心几乎被医师的话撞击成一地酥脆的饼渣,完全无法拼凑出任何语言行动来表达内心的巨大欢喜。

第三二二章 世界变好或变坏的根本

    其实不仅王醴这新晋当爹的没缓过劲来,孟约也没怎么回神,这消息简直如同闪电,忽然之间劈中她,嗯,也不仅劈中她,还劈中她师兄,劈中她爹。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间有点害怕,孟约怔怔地坐在椅子上,皱眉出神。此刻,她不由得想起远在现代,已无法亲近的家人,深深幽幽地叹口气,好似又明白为什么会害怕了:“师兄,我们真的可以为人父母了吗?”

    那样重的一份责任呢……别小看一个孩子,那可能是一整个世界变好或变坏的根本。

    王醴本来还挺笃定,甚至早已经想好,将来要怎样教导儿女,被孟约这样一问,他也没法再确定真的可以。原来被击大的喜悦击中同时,还有沉重如山的重压加诸于身,生命大约也是始于责任和使命的。

    “怕什么,你不也好端端的长大了,你们这些小孩子,就是容易想太多。”什么事在孟老爷这里,都从来只有一个说法简单!

    本来还担心得不得了的小夫妻俩立马“哦”一声,觉得好像也没之前那样担心了,毕竟小甜甜(孟小约)就很好嘛。即使是在《三醮》原著里,孟小约也是个很靠谱的美少女,孟约觉得,所有能把自己的人生经营的很好的人,都是很棒的人。

    左右有能把女儿成功教得很棒的孟老爷在,孟约顿时不再担心,同时,她还遥想了一下,假如孟小约替代了她,在现代大概也能过得不错。嗯,也最好能过得不错,不然她多愧疚得慌,毕竟她穿书后的生涯,简直是躺着都能赢的一副好牌呢。

    孟约终于诊出滑脉的消息,不过半天工夫遍传谯郡,人人再看孟约都是一脸笑:“恭喜阿孟姑娘得偿所愿。”

    孟约:嗯,终于不是催生大军了,真是谢谢你们在我没怀上的这段时间里,不断催促我们啊!

    “阿孟姑娘第一胎想生个什么,姑娘还是小子?”

    这哪是想什么就能什么的,是本来是什么就什么,孟约对孩子的性别一点执念没有:“姑娘小子都好,我都喜欢。”

    “那王知州呢?”

    王知州可是老早想好,如果是儿子直接让姓孟的,倒不是嫌弃儿子,而是经过种种深思熟虑。不过,要是女儿,就是孟老爷再怎么眼馋,也绝对不会让的,他的娇娇小闺女,当然要跟他一个姓氏啊!

    所以,不管儿女,于他也都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如果要是能……先生个女儿就好了,一个像小甜甜的女儿,一样像小甜甜一样甜甜甜的小可爱。

    “女儿吧。”

    孟约:“为什么?”

    “看岳父与年年便知,父女之间,远较父子之间更为亲近贴心。”初为人父,还是小棉袄更好,而且小棉袄显然和儿子不是一个等阶的甜度。

    “那便先祝王知州心想事成。”

    然后,满谯郡都知道王知州“疯了一样”想要个贴心可人的女儿了。

    王知州:……

    申江:“知州,这要是生个儿子呢,不成你还嫌弃?”

    王知州:本知州几时说嫌弃儿子了,果然,言语这玩意儿如怪兽,一旦说出口再传扬开,便会让人认不出原样来。

    “也不至于,怎么会嫌弃,到底是自己的儿子,不过……可能会有点失望。”

    “既然已经怀上了,还怕将来生不出女儿来,必会有的。”

    “儿子我亦爱。”

    众人:听听这句“亦爱”有多勉强。

    孟约:我身边的脑补有毒人士都已经开始向师兄身边漫延啦,真是好了不起哟。

    不过,王知州现在光顾着紧张孟约,倒没顾上身边这一大群正在袭来的脑补有毒人士。听人说孕期苦,他也跟着担心,听说孕期这吃不下,那吃不下的,在孟约还仍旧吃嘛嘛香的时候,就开始忧虑。

    结果一直到年前,孟约依然一点不苦,也依然吃嘛嘛香。倒是王知州生生担心得略有点吃不香喝不美。

    冬日愈见严寒,眼看着年关将近,这是孟约第一次不必操心自家年怎么过。工学院上下都知道孟院长将升级成为外祖,十分体贴地早早就不给自家院长找事儿,让人能好好回家守着闺女。

    “倒像你妈怀着你的时候,你也乖得很,不吵不闹不折腾人。世人常道女儿更体贴,看来年年这回真要生个乖乖的小姑娘。”孟老爷也是一想到会生出个乖乖软软,跟孟约小时候一样的小宝贝,就心里美得不行。

    “那敢情好,正合王知州意。”

    孟约:“殿下,快过年了,你不回南京吗?”

    “工学院不给我个交待,我怎么会回南京!”这是又回头来跟工学院扯皮的晋王。

    孟老爷愣没忍住,悄瞪晋王一眼道:“扯也没有,如果说水电路轨的事,还能找到工学院头上,迁丁迁口后造屋置乡镇怎么能找到工学院头上来,工学院不管这个。”

    “综山川勘地理测水文,定个宜居之所在罢了,不找你们找谁,孟院长倒是给我指个明路,除了工学院还能找谁?别跟我说钦天监!”晋王才不受忽悠,钦天监不是没有能人,而是那群人……术数专精,问问天气还成,问建筑可能也不是不可以,问别的就还是算了吧。

    “那你也不能大过年的,年都不让人过,非要这时候把人扯去天竺,谁不是一家老小的。殿下,这样吧,你让我们好好把年过了,等出元宵,工学院这边安排人跟你一道去天竺,你看这样行不行?”孟老爷既是不堪其扰,也是确实挂心着迁往海外的乡民,当然,这也是工学院上下的意思。

    晋王到底还年少,性子略急,想到的事就恨不得马上做好。跟工学院扯扯皮也不是没好处,至少,不像以前那样,什么事都急得要死:“好吧。”

    送走晋王,便已经是腊月二十四,一套过年的程序走下来,便是三十。这一年,孟约觉得生辰格外有意义,不止是她,孟老爷和王醴也这么觉得。因为今年,又多了个小家伙,同他们一起给孟约庆生,然后未来的某一天,小家伙会来到这世上,这家里便又要多一口人。

    孟老爷遐想着家会越来越热闹,王醴遐想着同他的小甜甜小可爱将人生的篇章谱写得更加曼妙动人。

    至于孟约:好困……

第三二三章 正义第一杀

    推算日子,孟约是九月中旬中的标,到春节时差不多三个半月,这样一来,医师算给孟约的预定产期就是七月下旬左右的样子。因时人仍很避讳七月半产子,医师是推算了又推算,只要不出意外,就能避开。

    “那要万一呢?”

    “避开七月十五也不是问题,阿孟姑娘放心。”

    孟约倒不避讳七月半产子,她是不想给孩子未来的人生造成麻烦,更不想孩子从出生日期就以艰难模式开始:“那一切就拜托医师了,我什么都不懂,可能以后麻烦你的地方还多,请你多担待。”

    “阿孟姑娘客气了,不过是医家本份,算不得麻烦。”亳州人对亳州闺女自然甚爱,哪有觉自家闺女麻烦的道理。

    毫州人不但对亳州闺女甚爱,还很关心闺女的“事业”,临走前,医师轻声问孟约《疾风令》什么时候开演。按说开箱戏,都在初几,可自从有了打鼓人,慢慢的就都习惯把开箱戏安排在上元日,这也不知怎么的,就自然而然生成了。

    眼看后天就是上元日,洪河班的水牌却还没挂出来,亳州上下都有点紧张。医师这也是出于担心,怕到时候跳票,大家伙可都很期待《疾风令》呐。

    “水牌要南京送来,今年的水牌是南京那边统一出的,因而要晚两天。”事实上,都是朱载宥画的,两边的水牌据风俗还略微有点区别。除画水牌,朱载宥还表达了对孟约死活不剧透的怨念,书商出完前两本再同下文,因等着吊足大家胃口,叫后边的好卖呢,也是为了戏院的票好卖。

    因而,眼下除孟约,没几个人知道这个故事会怎么反转,所以,孟约对《疾风令》开戏的期待不比任何人少。

    《疾风令》的第一场戏的水牌“风乍起”在正月十三日清早张贴出来,亳州老少看到这水牌终于安下心来,这才有工夫去琢磨,这块水牌后边意味着一场什么样的戏:“既然是风乍起,为何色调这般暗,浓云密布,压城欲摧,那边城楼还崩了一角。”

    “哟,你看得仔细,远处城楼崩一角都看着了。”

    “这……有点危险呐,第一个绘本谁看过?”

    众人:为保持神秘感新鲜感刺激感……我们都没看,买是买了,支持闺女嘛。

    “我买了,要不现在回去看。”

    众人:呸,说得好像我们没买一样。

    “但是看了,就没有神秘感了啊,我还是喜欢去戏院看,要是先看了画本,就好像提前知道了未来一样,没趣味了啊!”

    “要是真能知道未来,你真会认为是没趣味?”

    “那当然不会。”

    然后众人就“如果我能预知未来会如何”展开讨论,最后还是说到打鼓人的戏本《太祖秘史》上来,毕竟太祖在那里边是回到古代,知道未来的设定嘛。最后,大家给“预知未来”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