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良田-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后小憩一会儿,下午陪着潇潇做会儿针线,还别说这潇潇年纪小小的,可一手鱼骨绣和平绣针脚排列整齐均匀,绣在手帕上的兰花栩栩如生,生动有灵气。
颜小月看着潇潇的手帕,惊讶道:“潇潇,你这绣工可真好!”
“教我女红的是徐先生,她以前是绣房的一等绣娘,后来眼睛不好就来府里教学,只是我这学生愚笨,到现在才会平绣和鱼骨绣,钉线绣学了半年还没学好呢。”潇潇自责道。
颜小月安慰道:“你已经够厉害了,我连平绣都没学好呢,平时都是金绣帮我准备的。”
潇潇正色道:“女子德、言、容、工,这工主要通过女红体现,所以外祖母在我五岁时就请了徐先生进府,徐先生说要我及笄前学会五种针发呢。都不知道能不能学好?”
颜小月看着潇潇,感叹着这豪门小姐也不容易呀,安慰道:“你这么努力,肯定没问题的!”
第二十七章 贵 人
颜小月在杨府一直呆到亥时末,正打算告辞时,一小丫鬟快步进来请安道:“奴婢见过小姐。小姐,老爷回来了,叫小姐带客人去建安堂呢。”
杨潇儿惊讶道:“父亲就回府了?”随即高兴的对颜小月说道:“姐姐,我们一起去见见父亲吧,你放心,我父亲人可好了,你不用担心。‘
颜小月无所谓地点点头,她还真没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第一,她救人在先,这次之所以会来杨府也是喜欢这个女孩子,第二她又不图杨家什么东西,虽然看起来杨家家境很不错。
出门仍是坐软轿,行了一刻钟才到地方——建安堂,修得十分磅礴大气,颜小月正在打量,耳旁杨潇儿小声的介绍道:“这个府邸是以前的郡王府,后来皇帝陛下登基后就把它赏给我爹爹,只是家里人少,整个府里关了一大半,只用了建安堂和我的潇湘院,还有一个小花园。这会儿爹爹应该刚散衙回来。”
颜小月稍稍呆了一呆,看来得重新评估杨家了,能得皇帝赏赐宅院,还是削王爷,看来身份不小呢?一想到这府里主人姓杨,颜小月突然想到一个人,会不会是他呢?
跟着杨潇儿进了会客厅,主位上坐着一个三十左右的大叔,五官端正,一脸正气,按潇潇年纪来算她爹应该才二十八岁,却已蓄了八字胡,让整个人更显成熟了些。杨潇儿上前抱着父亲的胳膊,开心道:“爹爹,你可算回来了,这就是女儿的救命恩人呢,您不知道,小月姐姐懂的可多了,女儿好喜欢姐姐。”
“小月姑娘是吧。”可能是对着女儿的关系,杨默承整个人神情轻松了颇多,看着挺有慈父样子的。
颜小月乖巧的行礼,“小女子颜小月,杨伯伯叫我小月就好。”
“呵呵,那行,小月啊,老夫在此郑重的给你道谢,谢谢你救了潇儿。”说完站起长身作揖。吓得颜小月轻身术都用上,迅速跑来。
颜小月一脸受惊的样子,有些怕怕的开口:“杨伯伯,您这样真是折煞我了,我跟潇潇说了救她们真的只是举手之劳,您在这样以后我可不敢登门了呀。”
杨默承也没继续,转了个话题,“呵呵,那行,老夫就厚颜了。小月听你口音像是皇城那边来的吧,到这来是走亲戚吗?”
颜小月心里在有了成算,对着杨默承认真的说:“嗯,也不是走亲戚。我现在住在皇城西区那边,家里做糕点生意的。我这次到南方来是听说这里的茶叶好丝绸多,想来看看能做什么生意?”
杨默承诧异道:“就你一个人?”
颜小月点点头,“我和四个丫鬟还有车夫一起来的,四天前才到,昨天就是去找茶树苗才遇到潇潇的。”
杨默承闻言,继续问道:“那你家大人呢?”
小月想了想,慢声说:“我父母双亡,还有一个哥哥在皇城看店。我来这里就是想要是能做生意就做,做不了就当是出来历练历练。”
杨默承感叹道:“唉,都是为生活所迫呀!只是没想到皇城里的日子也如此困难,不过你年纪小小就独自在外,你大哥在家怕也是担心不尽吧?如果有什么困难你大可跟老夫说说,也许老夫能帮你一把。”
颜小月不知道杨默承那翻脑补从何而来,疑惑道:“杨伯伯?你?”。
“我爹是岭南郡刺史杨默承。”杨潇儿小声的在小月耳边说道。颜小月惊讶的看着潇潇,虽然她来之前有些猜测,可没想到竟成真了。看着杨默承想要行礼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跪吧?颜小月又不太乐意,稍稍整理了一下衣服,屈身准备下跪,杨潇儿在一旁快速拉住,“这又不是府衙,不用行大礼。”
杨默承笑呵呵道:“是呀,小月姑娘不用拘束。还是说说你想做什么生意吧,让老夫帮着参谋参谋。”
颜小月一听,就明白杨默承看的意思了,这是要还她人情了。既然如此,那她也就无需客气了,有了刺史的帮忙,她的那些想法实施起来应该事半功倍吧。
“我打算开条南北货运,将这里盛产的茶叶和丝绸运到北方去。我翻阅了好多游记,都说岭南这里雨水多,良田十洼九涝,所以我打算找一座适合种茶的山地,将山下的洼地挖成池塘,塘基上种桑树,池塘里养些水产,然后弄一个丝织作坊,这样既能合理利用土地,还能组织妇女们做工,给她们生活一份保障。”颜小月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杨默承听完眼睛一亮,震惊的看着颜小月,脑海里不由得出现刚才小月嘴里展现的一幕。如果将积水的地方挖成池塘,这样就省得一下雨地里就涝渍严重,种上一年地却连肚子也吃不饱,在塘基上种桑树养蚕,即创造了经济价值还解决了岭南的一大难题。
杨默承高兴的打量着颜小月,越看越觉得这个小姑娘不简单,“这里的地形多低矮的山地,气候复杂,一到夏季雨水就特别多,有时候一下就了好几天甚至半个月,雨下得多水又排不出去,好多地方一下雨就涝渍严重,你说办法虽然还没实施,可却是比目前只是救灾要好多了,更何况还能解决岭南郡寡妇众多问题,唉,真不知你这小脑袋怎么想得到的?看来老夫真是老了呀。”
颜小月忙谦虚道:“看杨伯伯你这话说的,太寒碜我这小辈了。”心里却不无得意,这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的结晶呀,能因地制宜实施的典型案例基塘农业,这还是她读过的一篇报道时记下来的呢,放在这个时代可不就让人瞪碎眼球的,“这些都是在家时跟我大哥商量讨论出来的,能不能实施,具体要怎么做我还要出去逛逛,实地考察一下。”
杨默承想了想,问道:“小月,你现在还住客栈吗?”小月点点头。
杨默承转头对站在一边的山叔说:“大山,去客栈把小月姑娘的行李搬过来,然后派人将听雨阁收拾出来,以后小月留住那了。”
颜小月连忙阻止,“杨大人,这怎么好意思,哪能麻烦您呢?”
杨默承解决了心头大患,心情也舒畅,大笑道:“哈哈,不麻烦,你还是叫我伯父吧,难得潇儿如此喜欢你,而你要做的生意正好能帮我的大忙,本来还想着帮趁下你的,现在看来以后还要多多像你讨教啊。”
杨潇儿在一旁帮着劝说:“是呀,小月姐姐,你搬过来住我就有伴了,可以天天见到你,你就答应了吧。”
最后金慧跟着山叔一起去客栈取回了行李,在听雨阁安顿下来。
第二十八章 采桑村
一顿丰富的晚饭后,颜小月和杨默承,山叔一起去了书房,帮小月选了孟津城东南方向五十公里之外的一个村子,以前叫采桑村,现在是个无人村了。
岭南做为宗帝起兵的源地,一直无限制的支持着他的行动。从宗帝发动战争开始岭南郡的壮丁就越来越少,直到五年前抢渡庆河一战中,宗帝这边人数锐减,虽然战争一直在胜利,可接下来的战争还是继续,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了,不可能还能回头,所以只能不停的征兵,岭南郡周边的村子规模不断的缩小,到后来只能合村,两个或者三个村子重新组成一个新村子,搬到条件离郡府更近一些或者条件更好更大的村子去。采桑村就是这个一个被废弃了的小村子。知道这些颜小月也就没疑问了,约好明天一早去采桑村看看,回来再详细讨论。
翌日卯时初,金慧就叫醒小月,说杨大人已经准备好要出发了,颜小月一拍脑袋,这懒病真得要好好治了,用有生以来最快的速度梳洗打扮,咬两口点心就带着金巧赶去。刚到门口,就听杨默承取笑道:“小月还没睡好吧,对不住呀,老夫昨晚兴奋得睡不着,打搅你了。”
颜小月觉得自己的事别人比她还要上心,挺不好意思,回道:“刺史大人对政事如此上心,正是万民之福,小月敬佩都还来不及呢。”最后小月提议骑马去,能更快些,杨大人立马点头,怕是早有此意,只是不好开口罢了。
杨默承带着一队人马和颜小月沿着官道急奔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到了采桑村,采桑村就在官道北边不远处,从官道上看去是一个马蹄形盆地,南边敞开,其余三面被三座山包围着,最北边的山看得到的大概有四百米高,再往上都是烟雾缭绕,看不到顶峰,据昨晚山叔说有近六百米高。
都辰时末了山上还这么多雾,就这一点小月就挺满意的,多雾的天气能满足茶树对湿度要求大,忌烈日的生长习性。这时跟来的官员中有一人上前说道:“杨大人,这山上雾天多,光照少,能生产出好茶吗?”
后边连忙站出一人反驳道:“许大人,你是管辖司工判司,这农事不清楚,难怪不知道千叶镇贡茶中就有山巅的云雾茶了。”接着对杨默承躬身道:“刺史大人,下官看这里气候可以种茶,只不知道这里土质怎么样?下官还需进去瞧瞧。”
颜小月在旁边眼睛一亮,一听这人说话就知道是个懂茶事的,便默默的记下来。
“姜判司自便吧。”杨大人点点头,然后吩咐一人将整个盆地丈量一下,画出地图来。
小月带着金巧骑马进去,虽然已经是十月,雨水少了,可村子里没人,排水的沟渠也堵着了。一进村子那些低洼处到处积着水,这边一个水坑那边一处洼地的,行动起来特别不便,小月就看到那个许大人只站在边上指物画脚的。
村子面积比小月皇城的隐华庄大的多,就这谷地保守估计至少有三百亩吧。东西两侧的山很矮,不足三百米,村口东边一座山上种了些桑树,西边一座山没有规划杂树丛生的。慢慢悠悠的逛到午时,颜小月回到村口的大柳树下吃了点干粮,就听姜判司说:“刺史大人,北边山地高六百八十四米,云雾覆盖的高度有近三百米,用来种茶再好不过,只是山上生长了一片竹林,竹子根系发达,怕是不好清理,如果清不干净,只怕会毁了茶园。”
杨默承一听,认真问道:“哦,那能清理干净吗?”
姜判司回答:“能是能,不过得动手挖掉,还必须是深挖才行。”
“挖,说得轻巧,那得费多少人力物力呀?”许判司一听这话马上怪叫起来。
姜判司也没搭理他,只是说:“所以下官猜想或许正是有这样的原因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