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712章

水乡人家-第712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方初仿佛随口问冬儿:“你家小宝也来了。若你放心,就让他留在京城,跟适哥儿一起读书——我们为适哥儿兄弟几个请了老师。若你怕他小,不放心,你便带去奉州。你看呢?”

    冬儿目露惊喜,急道:“那就请大爷和大奶奶费心了。”

    方初笑道:“这也没什么费心的。又不是单为他请的老师。”

    又道:“虽说我们会派人伺候照顾他。你还是要留个贴心的人在旁照顾,知道他脾气习惯,可以照顾的更稳妥。”

    冬儿道:“这个当然。我留两个人给他。”

    清哑也对冬儿道:“你放心,我会照看他的。我先觉得这样不行,孩子离了亲娘不好。后来他说,你在奉州事忙,未必有工夫照料他;还有教育问题,小宝到了上学读书的年纪,找一个好的老师很重要,再说小孩子在一块读书也活泼些。我就想问问你的意思。”

    冬儿感激道:“大奶奶太费心了。别人想跟着小伯爷一起读书还求不来呢,我还能不舍得?都说慈母多败儿。我正要叫他早些学会独立。”

    清哑听了,放心地笑了。

    虽然让母子分离很残忍,但有远见的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都知道取舍。她前世,那些父母家长想方设法也要将孩子送去好学校,买房的时候都要考虑入学因素,或者让他们住校。

    冬儿心中却另有一番思量。

    清哑是真心为她着想的,纯粹从孤儿寡母的角度为她考虑。

    方初这样安排却很有深意。若她今日不留下小宝,只怕方初不会全心信任她,就要另外采取措施节制她;相反,她将小宝留在京城跟着适哥儿一起读书,对小宝的成长有好处,也令方初放心。

    她并不怨恨方初无情,也能理解他。

    因为她家只剩她和儿子两人,清哑又将她的卖身契还给她了,若她在外做出对方家不利的行为,方家要防范她很费手脚。(未完待续。)

第1116章 在奉州怀上的

    此事定下,冬儿又将带来的人名单奉上。

    这是方初传信给圆儿,让他从清园挑选的,有小子有丫头。

    方初挑了二十个小子,交由黑风管理,随牛二子一道去奉州。又挑了八个丫头交给冬儿。这些丫头都是和紫竹一批训练的,方初让她们跟在冬儿身边保护她,因为冬儿掌管方家技术,身份重要。

    冬儿见了更加谨慎、感激。

    清哑又对她道:“你先回去休息。明天带你去慈善中心看展览。”

    冬儿忙答应,和牛二子退下,各自回去准备。

    当晚,冬儿免不了对儿子小宝仔细叮嘱、谆谆教导。

    小宝虽然舍不得娘亲,但小孩子心性,想着娘不在跟前,少了人管他,且能和方无适等人一块读书,便很开心;又听说奉州离京城并不远,娘会找机会回来看他,更无牵挂了。

    次日,清哑命巧儿带二嫂和冬儿去慈善中心看展示。

    第三日,牛二子、冬儿、黑风一行便去了奉州河东县。

    郭大有也先派了管事前去,自己要晚一步才出发。

    睿明郡王很快得到消息,即命关注方家在河东的动静。

    二月十五日会试结束后,无数人都在等待会试结果。

    蔡大人和龚大人等问了严暮阳考的内容,都认为他高中是一定的,就看能否中会元了。于是,他依然不能放松,依然要准备三月初的殿试。方利也是一样不敢懈怠,也要继续用功。

    二月十八日,王家有位太爷做七十大寿,是王瑛祖父的弟弟。方家很给新妇脸面,不但方制和王瑛去了,因清哑坐稳了胎,严氏怕她闷,也让她跟方初一起去王家贺寿,特地叮嘱王瑛照顾嫂子。

    王瑛很高兴,说一定照顾好大嫂。

    曹家和王家也相识,曹静宜即将入王府为侧妃,要尊重、奉承王妃。王妃娘家长辈做寿,曹家长辈不在京城,宫中曹贵人命人送了贺礼不算,曹静宜也不顾待嫁之身,也亲自来了。

    她在内院假山旁碰见清哑和王瑛,正看迎春花呢。

    她很高兴,急忙上前招呼,向清哑行礼。

    清哑对曹静宜印象还好,这时略一打量她,更觉温柔可人,不禁暗自惋惜,这样一个好女孩儿嫁给睿明郡王做侧妃简直是一颗好白菜被猪拱了,但这是曹静宜的私事,轮不到她来多嘴。

    当下便微笑道:“曹姑娘好。”

    想想又补上一句“恭喜曹姑娘。”

    曹静宜即将入王府做侧妃,虽不是正妻,身份也不是一般妾室可比的,恭喜一声再正常不过,曹静宜含羞谢了。

    两人寒暄情形被假山另一边一个婆子看见。

    那婆子是睿明王妃贴身的嬷嬷,当下便沉了脸。

    那嬷嬷进去上房,寻了个无人的机会对王妃道:“……见面就恭喜,看着亲密的很。奴婢听说曹贵人在宫中很受宠,皇上很喜欢看她跳冰舞呢。曹贵人对人说,她的冰舞曾得郭织女指点。——宫中都传郭织女在慈善中心冰魄寒香湖上被刺客追杀时,嬉冰仿佛天舞,因此人人羡慕曹贵人。王妃再想想那《鹊桥仙》,这难道都是巧合吗?”

    王妃盯着自己粉色手指甲,看得出神,仿佛没听见一样。

    好一会才道:“所以我说她表面安静纯良,骨子里不安分。”

    嬷嬷道:“王妃见识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少时,等王瑛领着清哑、曹静宜进入上房,王妃一看见曹静宜,脑海中立即浮现“金风玉露一相逢”的词句,还有两个月下相依偎的身影,心又抽痛起来,不能保持之前的淡然。

    她却将目光投向清哑。

    清哑笑容恬淡,带着母性的光辉。

    她和堂上众人招呼,并未特别在意王妃。

    对睿明王妃,她尽到了礼数也就罢了。

    王妃比她身份地位高,又不喜欢她,她除了尽力避开,不知还有更好的应对方式,反正要她刻意奉承巴结肯定不行。

    王瑛知道王妃和清哑彼此不睦,和清哑拜见王妃后,借着替清哑引见别人的机会,不着痕迹地避开了。

    王妃看着这个侄女眼神闪了闪。

    曹静宜对王妃很恭敬,神态有些忐忑。

    王妃恰到好处地应对了她,不骄不冷。

    曹静宜觉得,王妃人真不错,不愧大家子教养出来的女儿,怪不得睿明郡王一个劲地夸她,说她贤良大度。

    另一边,众女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清哑。

    女人怀孕虽平常,但世人都讲究多子多福,因此怀孕对内宅女子来说,绝对是福气和喜事。王三太太等人先恭贺了清哑,然后又关切地询问清哑怀孕反应、饮食状况等。

    清哑一一都回了。

    有人道:“已经三个月了吧?”

    清哑点头道:“是。”

    王妃忽然道:“是在奉州怀上的。”

    清哑又点头道:“是。”

    这话没错,她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王妃只问了这一句,便不言语了。

    在场众人也都不太在意。

    只有王大太太和王四太太微微皱眉。

    怀孕这事只跟男人有关系,和在什么地方没关系。若清哑这次是单独去的奉州,王妃这话就耐人寻味了;但清哑是和方初一起去的奉州,一般人都不会觉得有问题。但王家两位太太却想远一层:奉州发生灾民暴乱,好多大户人家被抢劫,妻女被糟蹋,方家恰好是被抢劫的大户之一,那时候方初不在织女身边。

    王妃这话听去平常,细品又不平常。

    王大太太心一沉,和王源夫人对视一眼。

    她还记得严氏的指控,说有人故意陷害她儿媳。

    王源夫人很不悦。她女儿嫁去方家了,当然不想方家有事。就算方初这个嫡兄长倒霉,方制也落不下任何好处,反会被带累。

    当下,她装作无事,只和清哑谈笑。

    偏有位夫人对清哑道:“这真是万幸。奉州发生暴乱,织女这趟受了大惊吓,好在怀孕了,这是桩大喜事,不仅万幸,且是福气。”

    清哑想,这孩子是暴乱那天晚上怀上的,这是上天赐给她的机缘和礼物,她很是珍惜,因此点头道:“确实万幸。”

    一转眼,发现王妃正看着自己,正微笑。

    曹静宜坐在她身边,也眼含微笑。(未完待续。)

第1117章 正常男人该做的事

    清哑便想起郡王和曹静宜,算是乱世中成全的姻缘,就好像张爱玲笔下的倾城之恋一样,于是道:“曹姑娘和王爷也大喜。”

    众人纷纷应是,又向王妃和曹静宜恭贺。

    王妃瞅着清哑,嘴角优雅地勾起,十分迷人。

    她伸手拉住曹静宜的手,道:“确实大喜。郭织女大喜,我们王爷和曹姑娘也大喜。都是因祸得福。”最后四个字,说得很轻快。

    清哑不知为何,听了有些不舒服。

    她也未想其他,只想着在这场灾难中,那么多无辜百姓死了,她们却在这说“因祸得福”,实在是太讽刺了。

    因此她轻声道:“就是死了许多人。”

    曹静宜觉得王妃握着自己的手好像紧了一下,跟着又恢复正常,仿佛未发生过,王妃轻轻摩挲着她玉手,再未说话。

    奉州死的人中,不仅有百姓,还有贪官。

    睿明王妃的表兄于县县令也在其中。

    一时间,堂上有些静,都无人说话。

    从那夫人对清哑说“万幸”一番话开始,王源夫人和大太太同时心一沉,不知那人是有意还是无意,一面警惕戒备,唯恐闹出事来。待仔细一瞧说话人,原来是左都御史蒋志浩的夫人,才放下心来。这蒋夫人为人忠厚,且蒋大人与郭织女渊源颇深,两家交情不错,她应该不会针对郭织女,应该是真心替织女高兴。

    蒋夫人是“说者无心”,肯定有人“听者有意”。

    两位王太太不动声色地扫视王妃,王妃正看着郭织女。

    然后,她们就听见了郭织女对王妃和曹静宜恭贺。

    清哑恭贺王妃和曹静宜大喜,和王妃说她“在奉州怀上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听着没有任何不对,细想又确实不大对。

    纳侧妃是喜事,恭贺是应当的,王妃还要亲自操办喜事呢。然王妃也是女人,表面再贤良,夫君纳新欢也不会真高兴。清哑对王妃恭贺,等于往她的心上戳刀子、打她的脸。

    然后王妃说郭织女“因祸得福”。

    再然后郭织女说“死了许多人”。

    两人这一番不见硝烟的过招,令王家几位太太再次对清哑刮目相看,王源夫人想着等会还要叮嘱王瑛,对这大嫂尊重些,妯娌相处和睦最好,切莫在她面前耍心机手段。

    清哑除了最后一句话是故意说的,前面回答都很自然,根本未刻意和王妃过招。就这她也有些后悔了呢,觉得自己“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到底还是没忍住,何必说那句扫兴的话呢?

    接下来,她也不肯多话了,安安静静地坐着。

    等吃了席,她便想着回家,心里也猜方初会打发人来接她。

    果然不一会工夫,有个丫鬟来请她,说方大爷等她呢,回去还要喝安胎药。清哑便起身,向王家太太等人告辞。

    王瑛抿嘴笑道:“我猜一吃了饭大哥就会接你,果然不假。”

    又向她母亲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