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585章

水乡人家-第585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都来买了再转卖,岂不坏了幽篁馆的口碑和名头。

    所以,一般买到好作品要么送人,要么自己珍藏,绝不肯轻易转卖,若被人知道了,要遭到耻笑,下次再来买,也买不着了。

    半个月内,清哑连续举办两次书画展览。

    为了这书画展,她精心安排准备:

    首先,下帖子请老熟客和知名文人学儒来撑场面。

    其次,茶水果品点心任意供应,随意取食。

    其三,备有纸笔伺候,若有兴趣的可留下墨宝,幽篁馆将会根据原稿制作成竹丝画,免费回赠给本人。

    其四,有专门识字懂行的小厮,会将客人评论意见记下来,反馈给东家,酌情改进。说的精妙的,东家还会酬谢。

    有人要问了:若都留墨宝,幽篁馆免费制作,岂不亏本?

    这有个缘故:世人都重脸面,这样宾客云集的展览集会,若书法绘画不够精妙,谁好意思当众留墨宝、还让幽篁馆帮你制作?

    既然敢留,那必定是有些底气,且能拿得出手的。

    幽篁馆免费为这样人制作字画,对方获得名气,幽篁馆获得利益和口碑,双方是双赢。

    清哑第一次举办书画展,大获成功,众人打听得织女进京了,这书画展是她亲自举办的,纷纷向赵管事提议,要求再办一次。

    于是,清哑几天后又举办了一次。

    因方初病愈,只手臂上的伤还不曾好,已不碍事了,她便和方初一道现身幽篁馆展厅,听那些文人学儒评论字画,向他们请教,态度十分虚心恭敬,又痴迷认真。

    巧儿也扮作少年,带着适哥儿在人群中听讲。

    清哑听得大开眼界。她一直致力于将绘画融入竹丝画和织锦、织布,便命人将几幅织锦作品拿出来,让众人观看、点评。这几幅织锦不是用来做衣裳的,是她研制样品时织出来自己留存的。每一幅都可当做画来珍藏,也可镶嵌屏风。

    这一展示,立即引起轰动。

    有一幅《烟雨江南》,活化了水乡春色,翰林院几位老学士赞誉它是集绘画和纺织于一体的传世奇作,要购买去放在翰林院展示。

    清哑毫不犹豫地点头,说翰林院不同一般地方,老先生看中她的织锦,那是她的脸面,因此就赠送了。

    几位翰林学士都十分欣慰,收下了那幅《烟雨江南》。

    只这一次,清哑在大靖文人圈中赢得了极高声誉,再加上她虽行的是商贾买卖,却不黑心谋利,反为社稷百姓做出诸多贡献,以及她和方初传奇的爱情,都令人对她油然而生敬爱之心。

    顺昌帝就是在这时候和林世子来到幽篁馆,只见幽篁馆一排五开间大小厅堂,包括后面抱厦厢房,全都挤满了文人学子,不由吃惊。

    二人隐在人群中,在各展厅转了一圈,更吃惊。

    ********

    谢谢所有正版订阅支持的朋友们,你们的支持,是原野坚持的动力!(未完待续。)

第901章 惜才

    当看见清哑方初被那些文人围着,指点墙壁上大幅织锦《烟雨江南》,他不禁担忧:若不能谨慎处置玉瑶长公主,等郭织女怒斩织机的事传出去,只怕御史们要纷纷弹劾,天下士子都要群起抨击。

    方初一心多用,游目四顾,忽见顺昌帝和林世子来了,忙扯了清哑一下,低声耳语道:“皇上来了。”示意她过去迎驾。

    清哑不想和皇帝对面,叫他去,反正她是女眷。

    方初怎放心将她留在一群男人中间,可又拗不过她,想了想,对七十多的许翰林拜托道:“晚辈有些事要去处置,拙荆在此相陪。今天来人众多,还望几位老大人照应拙荆一二。”

    许翰林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忙道:“你只管去。织女同我等在一处,不会叫人冲撞了。”他们都是年高有德的学儒。

    众人也都纷纷附和。

    方初对细腰和巧儿各瞅了一眼,挤出人群,又命小豆子等人警醒些各处照应,才去见顺昌帝。

    顺昌帝见韩希夷也在场,命方初叫上他一起,往二进院内书房说话。

    落座后,顺昌帝问:“怎么郭织女不来?”

    方初忙回道:“小人见皇上微服前来,不敢惊动。若我夫妇二人同时离开,必定引人警觉,故此她就留在前边主持了。”

    顺昌帝嗯了一声,没再追究。

    丫鬟送进茶来,方初忙亲自奉茶。

    顺昌帝接过茶盏,问:“你伤好了?”

    方初道:“托皇上洪福,已经快好了。”

    韩希夷也托了一盏,送到林世子面前。

    林世子对他微一霎眼。

    他不明其意,感觉不大好,心下忐忑。

    顺昌帝喝了半盏茶,放下茶杯,正容道:“方初!”

    方初忙起身,应道:“皇上有何吩咐?”

    顺昌帝道:“玉瑶长公主任性妄为,你受委屈了。原本朕要处置她,但,朕有不得已之苦衷,无法处置。你,可能理解?”

    方初忙道:“当日小人就说,长公主不过是试探小人是否坚贞,后来放了小人。皇上想必已经责过长公主了,不必再处置。”

    顺昌帝道:“朕命她去皇家寺院修行。”

    方初就不好接话了,这不是他可以评判的。

    皇帝说是征询他意见,不过是做个样子。

    谁还敢对皇帝处置不依不饶?

    他不禁疑惑:皇帝到底有什么苦衷,不能处置玉瑶?

    顺昌帝又道:“至于那侍女和侍卫,还在查证中。你放心,不论牵扯到谁,朕都不会轻饶,定会给你满意交代。”

    方初便跪下谢恩。

    顺昌帝命他起来说话。

    韩希夷垂眸,不明白皇帝为何叫他进来。照说,皇帝对方初说的是皇家隐秘事,不该让他这个非当事人旁听才对。

    难道是玉瑶公主……

    他心急,不知有什么下文等着他。

    接下来,顺昌帝话锋一转,问起二人对革新的看法。

    韩希夷和方初对视一眼,均恍然大悟——

    原来皇上是为这件事来的!

    方初早斟酌过这个问题了,因此胸有成竹。

    他道:“皇上,我们织锦世家并不怕交出织锦经营权。近两年,方家、韩家等世家子弟纷纷参加科举,就是做好了入仕的准备。皇上推行新政,我等绝不会反对。不过,既然皇上问起,小人有句忠言。”

    顺昌帝道:“你说。”

    方初道:“士农工商,‘士’可是排在最前面。”

    顺昌帝问:“你的意思是?”

    方初道:“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士人管理天下百姓。我等商人,正因为受官府和朝廷管制,才不敢恣意妄为,时时如履薄冰。若是本该管理‘农工商’的官员亲自经营商务,谁来管他们?”

    顺昌帝如醍醐灌顶,心中一震,目光炯炯。

    这番话和清哑那天的又不同,直指核心和本质。

    韩希夷忙也接道:“皇上任用官员,就是要靠他们治理天下。他们手中有权,若再赐予经营的方便,后果不堪设想。”

    林世子点头道:“也乱了职责。”

    顺昌帝也点头道:“就是说,只要官府加强对商家管制就行。”

    方初道:“正是。”

    韩希夷道:“若朝廷出面经营,便本末倒置了。”

    方初又道:“皇上只看西北这些年的棉纺织行业,再看看江南的纺织行业,再对比两地百姓的生活,便明白其中差别。”

    西北棉纺织行业是被清哑奉献织机和棉布带动起来的,多是朝廷权贵在那边设立,大肆敛财,逼得百姓流离失所、卖身为奴;而江南多为民间锦商,织工凭手艺能获得合理报酬,所以百姓富足。

    顺昌帝不由想起靖安大长公主那天说的话。

    大长公主道:“你以为当初武皇帝(英武帝)就没想过朝廷出面经营织造局?武皇帝文韬武略,在位期间:朝中文臣武将荟萃,囊括四海,令万国来朝;经济繁荣,国力昌盛,‘英武盛世’长达三十年。如此英明神武,岂能想不到这个?

    “但武皇帝却大力发展手工业和海上贸易,使大靖国力腾飞。

    “现在,你若是压制民间商贸,禁止海上通商,闭关锁国,且不说与祖宗制度背道而驰,若是因此导致国力衰退,你可就是罪人了。”

    顺昌帝审视方初和韩希夷,很是触动。

    听革新派和反对派争论,越听的多,越糊涂。

    这二人只三言两语,便让他心中透亮。

    他郑重问:“你们可想过出仕?以你们的年纪和才学,现在科举也来得及。‘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你们还年轻的很。”

    方初心一动,和韩希夷对视。

    哪个男儿没有凌云志,他们也不例外。

    然方初赔笑道:“只怕是心有余力不足。”

    今生,他只想隐在清哑身后保护她。

    顺昌帝道:“那你们可愿去西北军用织造局任职?”

    方初忙道:“朝中能人荟萃,我们算什么呢。”

    说着看向韩希夷,他应该也是不愿去的吧。

    韩希夷忙用力点头,表示和他共进退。

    顺昌帝道:“朝中能人荟萃,但精通纺织行业的却不多。”

    这是他委婉说法,其实就是没有,全是外行。

    韩希夷忍不住问:“皇上因何如此信任我们?”

    让他们两个商贾去管理,就不怕他们中饱私囊?(未完待续。)

第902章 赐死

    顺昌帝道:“你们织锦世家有的是银子,朕既然抬举你们做官,你们兢兢业业还来不及,怎会为了那些黄白之物贪污。你们又不缺钱。自然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方初和韩希夷皆愕然。

    静了一会,几人才一齐笑起来。

    方初目光一闪,道:“如此,小人推荐一人,皇上看合适否。”

    顺昌帝忙问:“什么人?”

    方初道:“敏妃的三兄长。”

    韩希夷一听,忙笑道:“蔡大人再合适不过了。”

    顺昌帝想了想,才想起蔡铭来,因问道:“他怎么就合适了?”

    方初笑道:“蔡大人的夫人是小人表妹,原是锦绣五少东之一,严家长房长女。”顿了下又道:“若是蔡大人担任此职,小人舅舅宁愿倒贴银子给女婿,也会告诫他别伸手墨贪;加上蔡家书香世家,门风持重,家教严谨,皇上尽可放心。”

    顺昌帝恍然大悟,笑道:“原来如此。”

    因对林世子道:“若这样,确是个合适人选。”

    蔡铭若是有疑惑,回家问夫人就行了。

    林世子抱拳道:“臣恭喜皇上。”

    顺昌帝面现喜悦。

    笑声中,方初想:“敏妃兄长得力,有人要急了。”

    又说笑一会,添了茶果,顺昌帝忽然放下茶盏,把身形一正。

    方初和韩希夷都不觉紧张,看出他有大事要说。

    果然,顺昌帝盯着韩希夷道:“朕已查明,谢氏与六年前的私造火器一案有关联。谢氏参与其中,曾资助钱财。谢吟月却贼喊捉贼,卖给朕一个人情,欺君罔上……看在她助了朕的份上,且家主谢明理已死,谢天护当年年幼不知事,朕便饶过谢氏满门性命,家产抄没,家人发卖为奴;赐令谢吟月自裁……”

    韩希夷脑子嗡嗡响,只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