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569章

水乡人家-第569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初专给方无悔买了一盒子桃核雕的小玩意,个个精致的不得了,她开心地拿给清哑看,说“爹买的”。

    清哑教她:“爹买的东西,孝敬祖父祖母和小叔婶婶。”

    方无悔忙拿个枣木做的痒痒挠送给严氏,道:“爹买的。”

    严氏乐得满脸笑容,夸她孝顺。

    无悔又拿了个黑黝黝的扳指,也不知什么做的,送去给方瀚海,“爹买的,孝敬祖父。”方瀚海接过去,嘴角微翘。

    然后送一套梳篦给高云溪,说“爹买的!”

    再送一只笔筒给方则,说“爹买的!”

    再送篦子给方纹,也说爹买的。

    孩子们自己抢自己喜欢的,根本不用她送,但她也不忘对他们每一个人叮嘱强调一句“我爹买的”。——你们要记得这人情。

    众人听到后来,都忍不住笑。

    高云溪不可思议地问清哑:“她怎么这样亲近大哥?”

    女儿不是都和娘更亲一些么。

    清哑微笑道:“他爹宠她。”

    都宠上天了!

    高云溪道:“你不吃醋?”

    清哑忍不住白了她一眼。

    高云溪咯咯笑了。

    ……

    次日早饭后,圆儿使人来回清哑,说冬管事来了,清哑便交代适哥儿和弟妹好生跟爷爷学认字读书,她才出去。

    冬管事便是冬儿,刘虎死了,她婆婆一千两银子将她卖给清哑,她不喜人叫她刘虎家的,更不喜人叫她刘寡*妇,别人又不好称她闺名“冬儿”,便都叫她冬管事,反把她娘家和婆家的姓都忘了。

    冬儿是为乌油镇研发中心的事来的。

    她向清哑回道:“证据是没找到。不过……”

    说到这她停下,神情有些踌躇。

    清哑疑惑地看着她。

    冬儿道:“就是四月间,福儿人很不对劲。”

    福儿?

    福儿是清哑从五桥村带回去的,很淳朴的一个乡村女儿,清哑觉得她不像心里藏奸不安分的人。

    福儿前年嫁给竹器坊一位姓马的管事。

    冬儿道:“奶奶,这事我也只是疑惑,并不敢确认。那段日子福儿魂不守舍的,虞姑娘还跟我说过呢,猜想她有什么难处。这事我既知道了,若不告诉奶奶,倘若真是她,那便是我经管不严。奶奶听了,再仔细查一查,也别冤枉了好人。”

    清哑点头道:“我知道了。”

    又问:“还有什么异常?”

    冬儿道:“别的也没发现什么。”

    清哑道:“那你先回去吧。这事等我回去再说。”

    冬儿便告辞了。

    清哑把福儿的事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太可能,便暂时丢在一边,等方初回来再说,看看天不早了,便往严氏这边来。

    到这边,听丫鬟说严大奶奶来了,太太在小花厅见她。

    严暮阳中了秀才,严家也不打算热闹。八月他还要参加秋试,若中了,明年还要参加春闱,有的是热闹的机会。但无声无息也不好,严家便准备七月初十举行家宴,严氏是姑太太,自然被邀请。

    原本下个帖子让人送来就行,梅氏却讨了这趟差。

    她是冲清哑来的,为的是严暮阳的亲事。

    严暮阳的学问文章,连碧水书院几位极有名望的大儒都称赞,说他若不出意外,明年高中是稳的,就看能不能夺得状元了。

    儿子前程远大,梅氏当然高兴。

    高兴之余,又操心起他的亲事来。

    严纪鹏一直瞩意和郭家结亲,她却想娶娘家侄女梅如雪,最后抵挡不住公婆一齐反对,才把这念头歇了;现在见严暮阳前程远大,她又想娶一位有背景的官家女儿,反正是看不上郭巧儿。

    她这次是有信心的:严纪鹏居然让严暮阳考科举,严家近几年的产业也有意收缩,不像从前锐意拓展,说明严家要收手了,要子孙转向仕途发展。那么,严暮阳还要娶郭巧儿吗?

    还是寻一门对他仕途有帮助的亲事更合适些。

    几年前,严家祖籍徽州来了一位叫王源的知府。

    这王源出自太皇太后的娘家,王氏一族。

    王氏一族自大靖开国以来,族**出了三十多位进士,举人秀才也不用数了。王氏还出过三位宰相,三位皇后,二品以上官员十位,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诗礼豪族、清贵人家。

    为何又说清贵人家呢?

    因王家虽是诗礼豪族,却从未出现权倾朝野、外戚专权、令朝廷忌惮的情形,王家向以诗书传家,非常懂得自律,故而能延续至今。

    这王源才名卓著。王源膝下二子一女,都很出色,尤其女儿王瑛,今年十五岁,生的花容月貌,才学还在她兄长之上。

    两年前,严暮阳回祖籍时,特意去拜访请教王源。

    王源试过他才学后,赞不绝口;又见他品貌出众,更加喜爱,对着严家大爷严予宽反复夸赞,说他“前途不可限量”。

    梅氏听严予宽说后,趁机劝他帮严暮阳求这门好亲。

    ********

    昨天872章发错了内容,已经改正了,但不会重复收费,用手机看的朋友将书从书架删除,再重新添加一次就能看到了,造成不便抱歉的很。谢谢妹子和汉子们投票打赏o(n_n)o~~(未完待续。)

第874章 激将

    若是从前,严予宽只怕还犹豫,这次却有些动心了。

    他也希望儿子能结一门好亲事。

    只是严暮阳虽是他儿子,他却不敢背着严纪鹏私自帮严暮阳定亲,严暮阳的亲事,是一定要经严纪鹏同意的,因此他只说会跟父亲提。

    梅氏想,跟公公提,公公肯定不答应。

    梅氏旧年底在王府见过王瑛一面,惊为天人,便以言语试探王夫人。彼此都是有体面的人,当然不能直白求亲,只说瑛姑娘这样好女儿,谁家娶了都是莫大福气,十分的含蓄。

    王夫人见她目露热切,心下明了。

    她是见过严暮阳的,对他人品才学也很动心,再一个缘故就是因为严未央了。

    王源曾和蔡铭同在云州共事过,王夫人对严未央印象很深。严未央嫁进蔡家一连生了三个儿子,不仅将内宅打理井井有条,三个儿子教养出色,且对蔡铭上峰下属之间联络关照,都处置十分妥当,蔡铭这些年官运亨通,她功不可没。

    有蔡家这样的姻亲,王夫人又觉严家家教门风不错,经商多年也没丢了读书人的根本,世家气度不减;再者她虽不重银钱,也知过日子没银钱不成,很多官员外面看着风光,其实人情往来捉襟见肘,严家豪富,女儿若嫁给严暮阳,将来根本不用为家计操心。

    她便也含蓄地夸赞了严暮阳一番,又说她家老爷如何看好严暮阳,必定是前途无量云云,隐晦地表达了心思。

    梅氏大喜,自觉这亲事有指望了。

    她便和严予宽来霞照,要说动公婆上王家求亲。

    严予宽才对严纪鹏提了个头,就被父亲堵回去了,只说严暮阳科考要紧,不许用“闲杂”事搅扰他心思,万事等春闱过了再说。

    严暮阳科考也没让回祖籍徽州,被安排在湖州。

    梅氏越发不安,思来想去,想到一个主意:从清哑这下手!

    郭织女是出了名的心高气傲,若以言语激起她傲气,主动拒绝侄女和严家结亲,严纪鹏便无可奈何了。

    这如何激,分寸可要掌握好。

    郭家今时不同往日,不但和方家结了姻亲,清哑的名声更是如日中天,梅氏并不想得罪清哑,只求不动声色地暗示即可。

    再说清哑,听说梅氏来了心一动,也勾起一段心思。

    她自做了母亲后,想法与以前有所不同。

    当年严纪鹏向郭家提亲,她虽不赞成,那是因为严暮阳和巧儿年纪都小。这些年过去了,严暮阳的成长她都看在眼里,确是个难得的好男儿。好男儿是值得争取的,清哑便要为侄女争取了。

    再说,清哑也看出严暮阳对巧儿有情义。

    当下这社会习俗,都是父母之命、盲婚哑嫁的多,能相互看对眼再做成姻缘的,万中无一,她不想巧儿错过。

    至于梅氏的心思,清哑也知道,不过她不太在意。

    谁家没有个难缠的人呢?公婆姑嫂,总有不如人意的。

    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还有个唠叨的唐僧师傅呢。

    便是她当年,不也被方老太太嫌弃,方瀚海夫妇也不肯明着承认她吗,还是她自己努力,才取得了方氏一族的认可。

    她相信巧儿,绝对有能力搞掂梅氏。

    说到底,关键还在严暮阳身上,只要严暮阳有担当、有主意,对巧儿真心,这个女婿就值得郭家去争取!

    她问了严氏在小花厅见梅氏,便转了进去,只见严氏坐在北窗下的罗汉床上,梅氏坐在她右手边一张椅子上,正说笑。

    窗外流水潺潺,凉风透入窗内,丝毫不觉暑热。

    清哑招呼道:“大表嫂来了。”

    梅氏忙站起来,亲热地对她笑道:“刚来。正和姑母说呢,弟妹是个有福的,所以适哥儿才大难不死,将来更大福气在后头呢。我们在家说起这事来,谁不夸适哥儿聪慧过人,有勇有谋!”

    当娘的,永远听不厌人家夸自己孩子。

    清哑微笑道:“表嫂过奖了。”

    一面请她又坐下,叙些闲话。

    免不了大家又夸赞一番严暮阳有出息,清哑也说了几句。

    梅氏听了十分得意,看着清哑心想:“若非暮阳要入仕,其实和郭家结亲也不错。待会可要谨慎些好好说,别得罪了她。”

    想罢笑道:“话虽如此,但官场险恶,姑母最知道。咱们这几家,原本就是世宦之家,只因官商不能并重,才放弃做官,不是族中孩子没出息。现在阳哥儿要入官场,我难免思虑多了些。”

    严氏道:“这事有他祖父和父亲操心,你就别操心了。”

    梅氏笑道:“姑母说的是。侄媳也不懂这些。”

    然后便说严暮阳如何得王源夸赞,“就是太皇太后娘家的族人。”

    严氏点头道:“王家是书香世家,出了好几位宰相。”

    梅氏暗暗高兴,接道:“可不是,连皇后都出了三位呢,最清贵的。王大人有一女,今年十五岁,生的花容月貌,听说才学比她哥哥还强呢。侄媳想,若能为阳哥儿求得这门亲,可不是天作之合,且对他前程大有裨益。侄媳探了探,那边对阳哥儿也满意……”

    严氏那是什么人,立即明白了梅氏来意,心下一沉,因梅氏话题转得太急,她来不及阻止,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不等梅氏说完,她便截断梅氏话头:“人家夸阳哥儿,是阳哥儿值得人夸。没影的事,还是不要随意猜测。”

    梅氏一愣,便醒悟过来,红了脸。

    严氏这是敲打她:若将来两家亲事成了还好;若不成,她今日说这话,岂不成了王家想求严暮阳而不得,有损王家名声。

    当着清哑,严氏总算给她留了脸面,说得比较含蓄。

    她急忙补救道:“是侄媳妄想了!不如姑母帮着去说说。”

    说不说的都不重要,让清哑听到她这个想法才重要。

    郭织女知道了她想为严暮阳求娶官家女,还能厚着脸皮让巧儿嫁入严家吗?以郭织女的心性,定是不肯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