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66章

顾盼成欢-第66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一想到呆会儿就能正大光明的见到顾青未,宁致远就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如此急切的想要见到顾青未,除了深埋心底的思念之外,也因为宁致远想要确认一件事。

    他想知道,欢颜是不是如他一般有了之后几十年的记忆。

    如果欢颜对前世之事一无所知,他必当穷尽一生之力待她好。

    如果欢颜与他一样,以他所了解的她的脾性,只怕她会恨不得永远不要见到他,那,他该如何让她心甘情愿的再次嫁给他?

    宁致远很茫然。

    可是,不管怎样,既然他已经重生了一次,再怎么艰难,他总是要努力的。

    在宁致远如此想着的时候,宁景昌夫妇已经与老太太、顾锦源和秦氏寒暄开了。

    纵是私底下再怎么立场不一,总也得维持住表面上的平和,更别提宁景昌夫妇今天是专程前来道谢的,态度别提有多诚恳了。

    略闲谈了几句,顾锦源就领着宁景昌去了外院,楚静姝和宁致远则留在了延寿堂。

    按说宁致远已经十六岁,且是外男,是不应该留在内宅的,可楚静姝既然想满足宁致远那天的小小愿望,也就故意对老太太和秦氏的怪异目光视而不见,她们总不会开口赶人吧?

    “……老太太,大夫人,这次遭此一难,若不是贵府大老爷和姑娘们,我们一家必无幸理,说贵府对我们一家恩同再造也不为过,无论如何,还请收下我们一家的谢意。”楚静姝的姿态放得很低。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是楚静姝一个当朝长公主如此放低了身段小意恭维。

    老太太与秦氏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然后秦氏笑着开口:“长公主客气了,就算是换了旁人,见了那些恶徒光天化日之下行凶,只要有能力,也定是会出手相助的。”

    楚静姝面上笑容不变,似乎对秦氏话中的推脱之意半点不曾察觉,在她的刻意装傻之下,屋里的气氛倒也能算得上热络。

    过了许久,就在宁致远都要开始不耐烦时,楚静姝才道:“老太太,大夫人,怎么不见贵府几位姑娘?这次犬子能捡回一条命,也多亏了贵府的几位姑娘,如若不然,犬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这个做母亲的只怕也会随他一起去了。”

    “正好犬子也在,不如就把贵府几位姑娘请了来,也好叫犬子当面好好谢谢几位姑娘的救命之恩。”

    宁致远精神一振的时候,老太太和秦氏却略微皱了眉头。

    宁致远已经十六岁,早就到了该守男女大防的年纪,他来见老太太与秦氏倒没什么,毕竟她们都是长辈,可让他见顾家的姑娘?

    楚静姝大致也能猜到老太太和秦氏是什么心理,忙道:“老太太,大夫人,犬子不是那等无礼之人,想见见几位姑娘也是着实感念几位姑娘的相救之恩,若不让他当面道了谢,只怕他日后都无法睡得安稳了。两位请放心,有两位看着,他断不敢有任何无礼的举动。”

    楚静姝已经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若是仍然拒绝,那岂不就是摆明了在怀疑定国公府的家教以及定国公世子的人品?

    哪怕老太太和秦氏确实不怎么信任宁致远,但这毕竟不能拿到面上来明说,于是只能差了延寿堂里的丫鬟们分别往各位姑娘的院子里去报信儿。

    顾青未接到信儿时,正在未明居里绣一个荷包。

    深蓝的荷包上面绣了一丛傲立的青竹,绣工或许不能算顶好,却将那丛青竹绣得极为有风骨。

    荷包是被闵哥儿硬缠着要的,顾青未对这个前世不曾有过的幼弟本就极为宠溺,不过绣个荷包而已,自然不会推拒。

    “祖母那里有何事?”放下手中已经快要绣好的荷包,顾青未问道。(未完待续。)

第121章 相见

    来未明居送信的是延寿堂里的大丫鬟翡翠。

    五年过去,从前老太太身边的紫苏、紫竹、紫云、紫菱四个大丫鬟早已经配人嫁了出去,然后从原先的二等丫鬟里提了四个做大丫鬟,翡翠就是其中之一。

    能成为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翡翠当然不会是个愚笨的,至少,她是个极会看眼色的,知道七姑娘是这府里姑娘之中最得脸的。

    冲着顾青未福身一礼,翡翠也不隐瞒,道:“回七姑娘,老太太那里有客到访,是以特意唤了七姑娘过去与客人见见面。”

    顾青未轻“哦”了一声,也没继续追问,唤了画屏与秋岚过来替她更了衣,就随着翡翠一起去了延寿堂。

    延寿堂里这时人可不少,除开老太太几人,各房的姑娘们也都尽数到场,便是出嫁归宁的顾青芙,也被请了来,毕竟,要说救宁致远的人,顾青芙也是其中之一。

    五年过去,顾家各房姑娘们大多都到了待嫁的年纪,所以从今年开始,除了才七岁的顾青绘,其他人倒也再不用去荣庆堂里读书和学规矩了。

    虽然延寿堂里人不少,但顾青未一跨进房门,第一眼就看到了立于楚静姝身后的宁致远。

    在此之前,顾青未从未想过,她会这么快的就与宁致远如此正面相对。

    如果早知道前来拜访的人就是楚静姝与宁致远,就算是装病,她也绝对不会离开未明居半步!

    紧紧抿着唇,顾青未在秦氏身后低着头站定,打定主意要把自己当成一根木头。

    “这位是安平长公主,那天你们救回来的,就是安平长公主的独子,所以长公主与宁世子是特意来向你们道谢的。”老太太只这般简略的介绍了一遍。

    顾家的姑娘们就没愚笨的,闻言哪里听不出老太太的冷淡,于是也都在与楚静姝行过礼之后闭口不言。

    明明有这么多人,偏生屋里安静到了极点,气氛一时之间便尴尬起来。

    若是一般人,自然能明白做主人的是不欢迎自己,识趣些的也就主动告辞了,但楚静姝乃是当朝长公主,生活在皇宫里的那些年她什么人什么事没见过,皇家公主可以是高贵不容侵犯的,但当她真的能舍下脸面时,她也可以是让人无可奈何的。

    依旧带着盈盈笑意,楚静姝视线自几位顾家姑娘面上扫过,嘴里的夸赞都不带重样儿的。

    “老太太与大夫人可真是有有福气,府上有这么几位比那带着露珠的花骨朵儿还娇艳几分的姑娘,可不像我那府里,拢共就致远一个皮猴儿,看得我都想抢上一个回去养着了。”

    堂堂长公主,在受到冷待时不仅没表现出半分不高兴,还如此夸赞家中晚辈,老太太和秦氏对楚静姝倒也有了几分佩服。

    而楚静姝,这番话说完之后,却是微偏了头,拿余光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宁致远。

    那所谓的命定之人她是没办法分辨的,可洞虚道长说得那般笃定,是不是,只有致远自己才能知道到底是谁?

    然后,楚静姝果然就发现了宁致远的异常。

    老太太作为长辈和主人,理所应当的坐了上座,秦氏坐在老太太左下首,而楚静姝则坐了老太太右下首,正好与秦氏相对而坐。

    而她的盼哥儿,这会儿虽然表面上看是目不斜视,直视前方,但他的正前方立着的,正是顾家大夫人的独女,顾家的七姑娘。

    楚静姝心里又是稀奇又是兴奋。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她的盼哥儿自会说话起就表现出了不同于普通孩子的聪慧,打从能走能跑开始就跟着父亲习武,后来更是在读书一事上展现出了许多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更是在少年时就有了才子的名声。

    世人大多都会把才子与风流联系在一起,可楚静姝却能肯定,她的盼哥儿这些年来绝对是洁身自好的,甚至在遇到某些想借他才子名声博上位的风尘女子时向来都是回避的,便是那些出身不凡的京城贵女们,也从没见他与谁多说几句。

    可这样的盼哥儿,今天竟然会双眼发直一般的盯着一个小姑娘看?

    这可真是稀奇了。

    托了宁致远的福,楚静姝也开始注意起顾青未来。

    顾青未自打进门就没开过口,只尽力将自己藏在秦氏身后,想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可秦氏到底是坐着的,又怎么能将她的身形完全挡住,所以不可避免的,宁致远的视线毫无遗漏的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带给她如芒刺在背般的感受。

    要是可以,顾青未真的恨不得将宁致远的一双眼珠子给挖出来。

    看什么看,莫非是认出她了,想要报当年那一掐之仇?

    顾青未如此恨恨地想。

    这时,楚静姝亦望向她,开口问秦氏,“大夫人身后这位,就是府上的七姑娘吧,果然鲜妍夺目,气度不俗。”

    顾青未仍垂头不语,心里去忍不住冷哼一声。

    她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说过,低头装了这么久的鹌鹑,楚静姝是从何看出她的气度不俗了?

    前世她与楚静姝也做过许多年的婆媳,有个身为长公主、在后来新皇登基后又晋为大长公主的婆婆,顾青未初时也是压力极大的,但相处了一段时间才知道,她的公主婆婆并不是什么难以相处之人,只不过自幼在皇宫里长大,性子温和中透着些冷漠,所以顾青未一直与楚静姝并不亲近。

    但即便是这样,当初在她生产后,没出月子就那样与宁致远闹了一通,楚静姝却是一直站在她这一边的。

    想到这些,顾青未对这位从前的婆婆其实是有感激的。

    不过,纵是这样,也不能改变她对宁致远那几乎要发直的眼神的厌恶。

    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暗暗转了转,下一刻,她便想出了法子。

    瞅了瞅站在身边的顾青绘,顾青未悄悄伸出手在顾青绘掌心写了几个字,然后向楚静姝回以羞涩的一笑,“长公主过奖了,小女姿容粗鄙,倒是唯恐会吓到长公主了。若要说明媚鲜妍,东边邻家有一女,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与她比起来,小女就差太多了。”(未完待续。)

第122章 好色与风流(月票160+)

    顾青未这话听着就是在自谦,可楚静姝却怎么都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倒是宁致远,听了这番话终于不再那般直直的盯着顾青未瞧,而是收回目光微低了头,那低垂的双眼里,分明是带着笑意的。

    楚静姝还没想明白到底哪里不对,就听屋里“噗嗤”一声,有人笑出了声。

    众人顺着声音来处望过去,原来是才七岁的顾青绘正捂着嘴笑得像只小仓鼠一般。

    生得白生生的小丫头,梳着可爱的双螺髻,发髻上系了两只小小的银铃铛,随着她笑得一颤一颤的,那两小小铃铛便隐约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只看这样的画面,便足以叫人会心一笑了。

    楚静姝自然也是如此。

    只有宁致远一个儿子,楚静姝对小女娃难免就多了几分喜爱,她温和地看向顾青绘,柔声询问道:“小姑娘,因何事笑得如此开心?”

    顾青绘又偷笑了两声,这才勉强将上扬的嘴唇拉直,她的大眼睛眨巴了下,没有回答楚静姝的问题,反而背起了书:“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股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没等顾青绘背完,楚静姝就知道顾青未的那番话有什么不对了。

    在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