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299章

明末求生记-第299章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嗻,恭送陛下。”

第524章 春狩() 
    “嗖!”利箭疾射而出,正中一只狍子,狍子挣扎着跑了几步,轰然倒下,翻滚了几圈之后,躺倒在地。

    “主子好箭法。”远处有人喝彩,随后一群马飞快靠近,有人从马背上侧身伏下,用手一抄,将猎物挑上了马背。

    领头之人身形雄壮,带着皮帽,从鼻孔里呼出的白汽缭绕不绝,气息有些急促,看来打猎的时间不短,有些乏了。

    此人看着跟在他身后十余骑马背上的收获,虽然每匹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几只狍子麋鹿,或是兔子野鸡,但还是微微摇头,显然不太满意。

    紧随其后的一个骑士轻声说道,“主子,不早了,要不还是回去罢。”

    领头人眯着眼睛向西看了看,太阳已经落下去了一半,点点头,一扯缰绳,率先向山下跑去。

    这一带是山林,若不能尽快走出密林,天黑后赶路就有些麻烦。

    “主子不必担心。”刚才开口劝说的汉子紧随其后,“打猎收获的野物虽然不多,但这些天累积下来,也还过得去,粮食多少能省下来一些,撑到下次范家来辽东没什么问题,算算日子,范家商队这两天也该到了。”

    被称作主子的,正是后金四大贝勒之一,镶蓝旗旗主阿敏,而开口劝解之人,是他的一个心腹额真,名唤达吉布。

    自阿敏在盛京死里逃生之后,麾下种田的牛录被尽数罚没,身家一落千丈。

    剩下的牛录零星散布在辽西的山林草原之间,以行猎、打鱼,放羊牧马为生,没了田地,也就没了不花钱的粮食进项,整个镶蓝旗的日子一下就窘迫了起来,说是举步维艰也不为过。

    冬末春初之际,飞禽走兽熬过一冬,都是精瘦精瘦的,本不是打猎良机,要是碰上冬眠醒过来的黑瞎子,忙着寻找食物充饥,性情凶残,十多人也未必能顺利对付。

    奈何眼下粮食日渐稀少,身为旗主的阿敏,也不得不出来打猎,获取些野物度日。

    女真人自号骑射无双,后世有专家称其渔猎起家,故而勇猛无敌,但实际上却是几不像,做的事情不少,却都不怎么精擅。

    打鱼行猎比不上再往北,被他们称作生女真或是鱼皮鞑子的大小部落,这些人是后世赫哲人和鄂伦春人的先祖,世代打鱼打猎为生,在这方面,女真人拍马都赶不上。

    生女真之所以不是女真人的对手,被其不断蚕食奴役,归根结底是武器和军事素养的落后,骨箭皮衣对上铁箭铁甲,射中对方十箭也未必能有多大杀伤力,而自身只要中了一箭,则多半就是重伤。

    再加上老奴几辈人跟着李成梁东征西讨,将明军的先进战术都学了去,甚至青出于蓝,打这些开化不久的部落,简直不要太轻松。

    放羊牧马不必说,自是比不上草原上的蒙人。

    真正让女真人发展起来的,前期是种田,后期自然就是武装抢劫了,在老奴的前几辈人,他们就学着汉人,在平地种粮,虽然什么平整土地,施肥养地等等的都不懂,全是靠天吃饭,但仗着辽东那肥得流油的黑土地,却也有些收获,至少比那些打猎捕鱼的部落要强。

    有了粮食,人口自然自然慢慢增多,实力渐渐凌驾于其他部落之上。

    后金各旗所属的种田牛录,早期是围着他们历代熟田所建的村庄,在将盛京等地收入囊中后,自然也笑纳了周围的田地。

    种田牛录中不但有田地,更有会种地的女真人。

    当然,在大规模地将辽东汉人奴役之后,种田一事,主要是役使汉人来做,但牛录中仍有不少懂行的女真人。

    阿敏不是没让掳掠而来的汉人在自己地盘上开荒种地,可是连年大旱,除了靠近水源之地有些少得可怜的产出,剩余之地都是绝收,没有水,汉人就是再能干也没办法。

    听了达吉布的劝慰,阿敏鼻孔里轻哼了一声,“范家来人又如何,咱们手中金银已然不多,想要多换些粮食,还得我亲自出马敲打他们,当真憋屈得紧。”

    镶蓝旗位于辽东与草原交界的地带,是进入辽东的必经之地,每次范氏商队来辽东,镶蓝旗占着地利,第一个与汉商接触,连哄带吓地用那些从汉人手中抢来的金银珠宝绸缎,从八家粮商手中换取粮食,以此勉强度日。

    对此,黄台吉睁只眼闭只眼,并不太管,按规矩,是所有货物必须全数运抵盛京之后,由身为大汗的他先行处置,彰显他的大汗权威,然后再由各旗旗主、额真与商队交易。

    镶蓝旗此举分明是坏了规矩,可黄台吉的本意只是打压镶蓝旗,而不是将其灭绝,要是这个口子也堵上的话,就过犹不及了。

    自前年入关发了一笔横财之后,后金一直没有什么行动,镶蓝旗全靠渔猎放牧过日子,入不敷出,只能坐吃山空,金银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不能公然动手硬抢商队,手上所余财物,实在换不来多少粮食。

    更让阿敏忧虑的,是金银绸缎用完之后该怎么办,汉人已经有人饿死了,蒙人也过得异常艰辛,怨声载道的,只有女真人勉强饿不着。

    要是再不想办法弄些进项,就是女真人也得挨饿了。

    紧赶慢赶的,阿敏一行人总算在天黑前出了山,等回到所在牛录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还未进得牛录,远远就能看到一堆接一堆的篝火前后相连,竟然一眼看不到头,其间有人影晃动,人声、牛马声隐隐传来,比白天他们离开的时候热闹了许多。

    “商队到了?”紧跟着阿敏的达吉布惊咦出声,“这一趟倒是早了不少。”

    阿敏见了,心头也是有些轻松,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先把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度过再说,饿死的汉人他并不放在心上,可是每死一个人,种地干活的就要少一个,那点菲薄的粮食收获也会少一些,镶蓝旗的整体实力会更加衰落。

第525章 新的商队() 
    阿敏一行人进了牛录之后自行散开,各回各家。

    女真人的牛录格局,实际上与汉人的村庄差不多,住的不是蒙古包,而是土木结构的房屋。

    尽管阿敏身居高位,但所居屋舍也不过是一个大点的院落,等他回到家中,在马厩栓马之时,爱子爱尔礼来了。

    “阿玛,总算把你等回来了。”爱尔礼有些兴奋地说道。

    “不就是范家商队来了么,怎么这么沉不住气。”阿敏一边栓马,一边说道。

    “嘿嘿,阿玛,这次你说错了,来的可不是范家的商队。”爱尔礼笑道。

    不是范家商队,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人马?

    阿敏微微一怔,难道是大明又有大商家看上了边贸之利,要来趟这塘水?

    草原上行走的大明商人为数不少,大小商家都有,但是能与后金交易的,就只有以范氏为首的八家粮商。

    这是实力上的原因,财力不够的话,根本运不了多少货物到辽东,而且没有一定规模的数量,即便到了辽东,也是要亏的。

    还有黄台吉亲自指定的缘故,要是商家来的太多,其中龙蛇混杂,要是有大明的厂卫细作在其中,难免将后金的底细窥了去。

    这只商队既然不属那八家粮商,想要深入辽东交易,恐怕就不行了。

    “那。。。他们的粮价如何?”阿敏问道。

    是不是黄台吉亲定的商家,商家会不会亏,阿敏并不在乎,只要镶蓝旗能换粮就成,而且以这些汉商的尿性,初次交易,多半还会让点价,换的粮食就能多些。

    至于动手硬抢,这个念头只在阿敏心中转了一下就打消了,一个是塞外不动商队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个是阿敏还指望以后继续和这只商队交易。

    抢来的金银绸缎用完之后,就得用辽东辽西的特产来换粮食了,比如东珠,比如人参,还有数量最多的兽皮,范氏收购这些东西,开的价向来不高,阿敏不太满意,一直没有拿出来,已经攒了不少。

    这些东西若价合适,以后好歹能有个进项,东珠人参不时能找到,兽皮则是最容易获取的。

    要是粮价让自己满意,可以警告他们,让他们不要再继续深入辽东了。

    “阿玛就是阿玛,一问就问在点子上。”爱尔礼拍了个马屁,“这只商队的粮价,差不离比范家的要低一成。”

    低一成?阿敏眼睛一亮,这意味着同样的金银,能换的粮食要多出一成多,别小看这一成多,数量一多,这一成多就不是小数目。

    范氏等人的商队,向来是不还价的,一律以同黄台吉谈好的价为准。

    “低一成就是一成,什么是差不离?”阿敏问道,爱尔礼含糊的言辞让他有些疑惑。

    “哦,是这样的,阿玛。”爱尔礼答道,“他们的麦子高粱不多,价格虽然比范家低些,但还达不到一成。”

    “怎么,莫非他们的粮食是以稻米为主?”阿敏微微皱眉,从关内的那些富户家中,也抢来过稻米,好是好吃,但是做起来麻烦,要用不少水,看来这只商队是大明南方某个大商家的了。

    爱尔礼摇摇头,笑而不言,神秘兮兮地从怀中掏出一物,递到阿敏面前。

    一股诱人的甜香悄然弥漫,阿敏刚吸了一口气,肚子里就“咕噜噜”地叫唤起来,不禁老脸一红,在外行猎一整天,就在正午之时就着凉水吃了些冷肉干,眼下着实饿了。

    “嘻嘻,”爱尔礼轻笑道,“阿玛,你尝尝罢,很好吃的。”

    阿敏接过物什,就着屋内传来的微光打量,外皮紫红发黄,有些地方已被烧焦。

    爱尔礼在旁边指点道,“阿玛,把皮剥开就能吃了。”

    阿敏依言剥下焦皮,露出了黄橙橙的肉,香气益甚,更加诱人。

    几口将其吞入肚中,自认为食量甚大的阿敏觉得已有了五六分饱。

    “此乃何物?”阿敏抹着嘴问道,口中仍在回味那股甜香。

    “商队之人称其为红薯,另外还有一种叫土豆的,此二物最多,能省去一成五的价。”爱尔礼道。

    一成五?阿敏有些动容了,这意味着更多的粮食,而且这玩意儿还容易吃饱。

    “走,阿玛,屋里还有土豆,你也去尝尝。”爱尔礼说道,“这只商队挺会来事儿的,知道咱们这里是镶蓝旗旗主所在之后,红薯土豆各送了一百斤给咱们,还有几十斤的茶,主事之人说今夜晚了,明天自会登门拜访。”

    “那。。。他们除了金银绸缎,其他东西还要么?”阿敏边走边问。

    “要,东珠、人参、兽皮都要,还有乌拉草,他们也愿意要。”爱尔礼兴奋地回答。

    乌拉草对辽东辽西各部来说,算得上一宝,到了冬天,用它来垫鞋,既干燥又温暖,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可惜汉人以往并不感兴趣。

    “是么?”阿敏一听,更加高兴,他这一路上还在发愁,如何增加收益,没想到回来就听到了好消息,真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

    东珠人参价虽高,但不算好找,兽皮多些,但也不是时时能有的,只有乌拉草极易获取,眼下这只商队愿意收,对镶蓝旗来说,无疑算是多了一个进项。

    不行,得想办法让这只商队就此停步,这等好事可不能落到其他旗身上,此事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