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风波 >

第473章

盛世风波-第473章

小说: 盛世风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怀仙接到史朝义的圣旨,嘴角上露出一丝阴笑。裨将朱希彩说道:“元帅乃应天皇帝的得力干将,手下有三万雄兵,如何听那小儿的命令?”

    李怀仙说道:“史朝义愚笨之极,关键时刻帮了唐朝,燕朝完蛋了。我们占领蓟城和平卢,见机行事。”

    朱希彩说道:“元帅此计甚妙,先掌握实力,在乱世之中就有了话语权。属下建议,立即进军蓟城,占领之后再上奏讨封。”李怀仙右手一挥:“就按你的计划行动,组织军队,向蓟城进发。”

    高如震杀了张通儒之后,忽闻探子报告,李怀仙带领大队人马,正向蓟城奔来。高如震感到事态严重,考虑如何抵御李怀仙的军队。紧接着又来一名探子报告,说李怀仙离城池已经不远了。“来得好快。”高如震大惊失色。对阿史那玉说道:“李怀仙此来不怀好意,我们怎么办?”阿史那玉说道:“蓟城兵少,难以抵敌他的大军,不如与他讲和。合兵一处对抗洛阳和长安,只是不知他们是否愿意。”

    高如震说道:“蓟城城高,工事坚固,我欲抵抗,将军以为如何?”阿史那玉说道:“将军要战,我愿相助,但有没有能力击败李怀仙,要深思熟虑。”二人正在计议如何对敌的时候,李怀仙的军队已经到了城下。

    高如震和啊史那玉立即带兵迎敌,刚出城门,未及列阵,李怀仙的军队就到了。军队准备不到位,军士们见来的是燕朝军队,都不愿出战。高如震不敢交战,亲自走到李怀仙的面前说道:“得知元帅到来,末将出城迎接,请元帅进驻蓟城。”

    李怀仙说道:“皇上驾崩,国家动荡,本帅进驻蓟城,管理蓟城之兵,实为社稷安全。”朱希彩、朱泚、朱滔三人站在高如震的身边,李怀仙带领二万大军进驻蓟城,高如震不敢动弹。

    李怀仙进入蓟城帅府,派遣手下军队,迅速接管了蓟城留守的各个要害地方,控制了全城的防御。

    朱希彩向李怀仙建议:“高如震对元帅不服,存有异心,应该尽早除之。”李怀仙说道:“我军接管城防,可有阻碍?”朱希彩说道:“阿史那玉没有不良表现,高如震表面上拥护,内心之中似乎不快。”

    李怀仙说道:“洛阳方面有何信息?”朱希彩说道:“张通儒杀太子和皇后,以及高如震杀张通儒、李猪儿的事,还没有上报洛阳,史朝义还不知道蓟城出了事故。”李怀仙思考了一会,对朱希彩说道:“通知城内六品以上军官,明天在元帅府开会。”

    军官都到了蓟城帅府,所有人的兵器都放在门外才能进入大厅。高如震最后一个到达,在解兵刃的时候,迟疑了一下。

    朱滔说道:“元帅府开大会,将军不能带兵器进入,这是惯例,李元帅都不例外。高将军为何迟疑啊?”高如震放下佩剑,昂首赶往。

    人都到齐了,李怀仙说道:“应天皇帝驾崩,传位于显圣皇帝,朝廷派前宰相张通儒担任蓟城留守。张通儒许逆,秘密杀害皇太后和前太子,实为大逆不道的行为。高如震杀死张通儒和李猪儿,本是为国除奸。但他私下行事,不上报朝廷,也是叛逆行为。为整顿朝纲,严明军纪,现将高如震推出去斩首,然后上报朝廷。”

    台下的军官一个个毛骨悚然,不敢吭声。高如震想逃,朱泚、朱滔两兄弟早就站在他的身后,听到李怀仙的命令后立即上前。一人捉住他的一只手臂,动弹不得。

    高如震立即向李怀仙求情:“元帅开恩哪,末将对元帅忠心耿耿,天诱其衷,末将死心塌地永远跟随元帅,鞍前马后,为大帅执缰坠蹬。”

    李怀仙说道:“如诺是对我李怀仙不敬,你这样忠心耿耿,本可饶你,但你暗杀朝廷重臣,不向皇上奏报,国法不容。本帅不能因私废法,求情无用,推出去斩首。”

    史朝义接到李怀仙的奏折,对骆悦说道:“李怀仙控制了蓟城和平卢,虽然上书请求驻守蓟城,但口气十分坚硬,逼朕答应,不是臣子所为。”

    骆悦说道:“李怀仙现在进驻蓟城,得蓟城平卢两地兵马,总兵力不下五万。朝廷要抵抗唐朝的进攻,没有能力消灭他。不如任命他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守卫后方。将来再利用唐朝,让他出兵进攻太原,逐步削弱他的势力。”

    史朝义说道:“丞相拟旨,任命李怀仙为蓟城、平卢节度使,领兵西进,进攻太原。”李怀仙接到圣旨,按兵不动,没有带兵西进,而是镇守蓟城,收取赋税,巩固他的统治。

第一百五十八章 唐宫争斗两皇帝病危 燕朝分离众将军自保1() 
    胡风略地过潼关,马嵬除奸拒进川。

    灵武登基举大旗,两京收复唱凯旋。

    边将朝廷相猜忌,邺城围攻空回转。

    不尽艰难困成疾,病卧内宫向天怨。

    唐肃宗躺在病床上,张皇后端着一碗药进来说道:“皇上该吃药了。”上前将他扶着坐起来。唐肃宗半靠在张皇后的身上,喘着粗气说道:“朕的病是忧出来的,登基四年多来,没有过一天的舒心日子,几年的征战,败多胜少。虽然收复了两京,但洛阳又丢失了。然而叛军越来越顽固,朕用尽了心思,一连更换了几个宰相,年年平叛,调动全国的军队,搞了几次大规模的攻击,但都以失败告终。现在国力日益衰弱,百姓苦不堪言,而叛军越闹越大,何时才能平定啊?”

    张皇后说道:“上天派来这样一个魔王来扰乱社稷,合该百姓受苦。皇上不要过于自责。来将药喝了,病好了才能为江山社稷操劳。”

    唐肃宗吃过药,叹息一声说道:“朕这次感觉不对,病情日益加重,已经不能下床了,只能躺在病榻之上怨天尤人。朕不甘心,上天对朕太不公了。”

    太医来为唐肃宗把脉,诊断病情之后说道:“皇上忧虑过重,长期惊忧,积劳成疾。皇上的脉博弘旺,强劲有力,只要安心静养,定能好转。”唐肃宗说道:“朕做太子的时候就如履薄冰,当时李林甫、杨国忠两个奸臣不断的算计朕,长期处于惊忧之中,原本强健的身体,渐渐的变得弱不禁风了。这次朕的疾病再次发作,而且来势汹汹,很是担心。希望能尽快好起来,朕还要平定叛乱,重建大唐盛世。”

    内宫急坏了,几个御医忙得不亦乐乎。他们都知道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但都不敢说真话。开出大补的药方,维持精神不垮。

    张皇后说道:“皇上按太医的方子吃药休养,一定能好的。太医已经诊断,皇上虽然有病,但是生命力很强,只要静下心来休养,很快就会好的。”她甚是担心,她的儿子还小,要是唐肃宗有个三长两短,让太子顺利登基,她就要靠边站了。为了让皇上好起来,她整天坐在病床前,亲自为唐肃宗喂药。

    唐肃宗很感动,对她说道:“朕这次病得不轻,后宫之事甚多,皇后要担当起来,不要整天的陪在朕的身边。象喂药这种小事就由太监们干,不用皇后亲自动手。”张皇后说道:“皇上身体是天大的事,现在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了,臣妾盼望皇上早日康复,只有亲自服侍才能放心。”唐肃宗说道:“皇后如此贤惠,朕十分高兴,身上的病已经好多了,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痊愈。”

    张皇后说道:“皇上安康,万民之福,臣妾天天祈祷。上天为了众生,会保佑皇上的。”“内乱不除,朕还要撑下去。这些年与叛军战斗,但每次到快要胜利的时候,就出现波折。文臣与武将之间,将军与将军之间,都不能同心协力,是功败垂成的原因。朕还想重整朝纲,还有许多大事要做。上天不会不察凡家之事,让朕遗憾终身吧。”唐肃宗伤感的说道。

    张皇后握着唐肃宗的手说道:“不会的,上天也喜欢勤奋的人。皇上为了社稷,日夜操劳,已经感动了上帝。”她放下药碗,上前扶持唐肃宗坐正。

    唐肃宗想站起来,但浑身酸软无力,只好坐在床头上,振作精神说道:“但愿如此,朕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不能这样早就驾鹤西去。只是朝中的事太令人担心了,内外交困。叛乱始终不能除去,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中宰相意见不统一,有人要战,尽快剿灭叛军。有人要生息休养,扼制叛军扩展,保持太平,还百姓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叛军不除如何能安静呢?”

    张皇后说道:“朝中之事,臣妾本不该过问,既然皇上说到这时,臣妾只好如实上奏。李揆和吕諲两个宰相不和,意见分歧,经常打架。办事效率大打折扣。朝中的大臣也分为两派,办事时相互拆台。不改变这种局面,不说剿灭叛军,就是维护现状都很困难。”

    李辅国进入宫内说道:“皇后管理后宫,井井有条。为国奉献,慷慨解囊,将自己的首饰都捐出来支援朝廷度过难关。臣上奏加封皇后‘翊圣’”唐肃宗看了一眼张皇后说道:“辅国的提议很好,朕与宰相商议一下再定。”

    正在这时,太监董秀进来上奏:“启奏皇上,李揆在门外候旨进见,臣回复陛下有恙,让他缓些时候再来。”唐肃宗说道:“朕偶感微恙,经皇后调理,已经痊愈。正要召见他,让他马上进宫。皇后去处理后宫事务,朕要处理政事。”

    张皇后起身走后,李揆拿着奏折向唐肃宗上奏:“启奏陛下,丞相吕諲,让自己的岳丈楚宾担任卫尉少卿,舅弟楚震担任户部郎中,而且通过中介人尚言为他人求官。在朝廷中安插了许多人,违反祖制。臣奏请皇上下旨查办,吕諲不宜再任丞相,他任命的那些官员,重新审查。”

    唐肃宗看完奏折,对李揆说道:“你上奏的这些事,的确违反了朝廷的法典,调查过吗?可有证据?”

    李辅国早就想将吕諲搞掉,现在机会来了,立即说道:“启奏皇上,李丞相上奏,证据确凿。”唐肃宗说道:“辅国拟旨,罢吕諲丞相职位,降为太子宾客,御史台逮捕尚言,审查严惩。”

    李辅国走后,唐肃宗对李揆说道:“爱卿举荐何人为相?”

    李揆说道:“臣推荐萧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肃宗说道:“萧华曾经得安禄山重用,怎能担任宰相?”

    李揆说道:“昔日玄宗幸蜀,萧华被叛军所捕,因才气过人,得安禄山重用。后九节度使围歼安庆绪,他暗中传递情报,帮助朝廷。复归朝廷之后,对皇上忠心耿耿,办差不遗余力。担任秘书少监、尚书右丞期间,为官清正,忠于职守。破格提拔为河西节度使,在此期间,他联合周边小国,妥善解决边疆问题,调回朝廷担任中书侍郎,兢兢业业,政绩突出。臣奏请皇上,任命其为丞相。”

    唐肃宗说道:“爱卿门地、人物、文章,皆当代所推,故近人称为三绝。既然举荐萧华,其必有过人之处,朕准奏。还有一事,皇后贤能,宗室请加她“翊圣”之号,爱卿以为如何?”

    李揆说道:“臣观往古后妃,终则有谥。生加尊号,未之前闻。唐中宗景龙年间加号韦氏“翊圣”导致失政,韦氏专恣。今若加皇后之号,与韦氏同。陛下明圣,如果举行典礼,岂不是重走景龙之路?请皇上慎重。”

第一百五十八章 唐宫争斗两皇帝病危 燕朝分离众将军自保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