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波-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章 谋求军职仲通进官场 明争暗斗林甫失上宠(三)()
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杨国忠还站在舞厅外等。已经快到吃午餐的时候了,唐玄宗这才想起上奏的事来,对高力士说道:“国忠还站在门外吗?叫他进来,什么事啊,这样急。”
杨国忠上前以臣子礼参见唐玄宗,杨贵妃在旁边说道:“中午的家宴已经准备好了,就让我哥哥在餐桌上向皇上汇报吧。”
唐玄宗说道:“贵妃安排得好,就在吃饭的时候说事。林甫有好长时间没有面见朕了,是不是心中不快?”杨国忠说道:“听说病了,七十岁的人了,说倒下就要倒下。”唐玄宗看了杨国忠一眼,若有所思。杨贵妃看在眼里,赶忙说道:“皇上是龙体,虽然过了七十,仍然健旺得很,与凡人不能比。林甫不行了还有我哥哥呢,皇上不用担心朝政。吃饭啦,按时吃饭就能养好身体。”
饭桌上,杨国忠说道:“我查了今年各地交来的租税,都是超额完成,现在朝廷的钱财多得不得了,节余甚多。”唐玄宗说道:“租税多了,老百姓的负担不是重了吗?那不就苦了百姓。”
杨国忠说道:“自从将上交租税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条件后,各地的官员都能忠于职守,重视生产,百姓安居乐业,生产的粮食多得吃不完,都涌跃上交国家的租税。昨天我到京城中巡查,连续看了几个酒店,个个爆满,食客一拨接一拨。东市和西市,顾客挤满了通道,行走都十分艰难。现在京城的繁荣,市民富裕,各个方面都是好得很啦。”
唐玄宗高兴得很,对杨国忠说道:“这些都是户部、御史台、太府寺和京兆尹的工作。看来你做得不错,比他们强多了。”
杨国忠说道:“这都是皇上英明,官员和百姓拥戴皇上的结果。但有一处不太好,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担任工部尚书之后,已经到京城上任几年了。剑南现在缺了节度使,南诏有些不大安份,已经闹事几次了。皇上应该任命一个有能力的节度使,压住南诏人,不让他们造反。”
唐玄宗说道:“这个提议不错,你可有人选,推荐给朕。”杨贵妃说道:“我哥哥原来就在剑南军镇干过,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就让他兼任好了。”
唐玄宗看了杨国忠一眼,他知道李林甫已经老了,认为杨国忠是接他班的最佳人选。让他担任军队职务,考察一下他的能力也好。便笑着说道:“国忠是从剑南出来的,再回去任职不大好吧。”
杨贵妃说道:“不是到剑南去担任节度使,而是住在京城,以京官为主,兼管剑南的事务。”唐玄宗说道:“剑南的事很多,你忙得过来吗?”
杨国忠立即跪下:“启奏皇上,臣一定尽职尽责,做好工作。为皇上分忧,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出力,越累心里越舒服。”唐玄宗看了杨贵妃一眼,对杨国忠说道:“起来吧,你既然想建立军功,就试试你的能力。高力士传朕的旨意,任命国忠兼任剑南节度使。让翰林院马上拟旨。”高力士回应一声,去了翰林院。
任命杨国忠担任剑南节度使的诏书刚刚下达,杨国忠立即向唐玄宗上奏:“启奏皇上,鲜于仲通在剑南与章仇兼琼共事很长,一直是他的谋士。在剑南军镇有很高的威信,臣奏请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副使兼营田副使,知节度事。请皇上恩准﹗”
唐玄宗接到奏折,皱着眉头说道:“鲜于仲通是何人物,他与兼琼共事,朕怎么不知?以前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杨国忠说道:“启奏皇上,鲜于仲通是成都人,一直做做章仇兼琼的谋士,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任命,但做的是是出谋划策的事。那时候他参与剑南军镇的大小事务,而且能力出众,甚得章仇兼琼的重视。臣到章仇兼琼手下做事就是他推荐的,不然的话,臣也来不了京城。”
听了杨国忠的话,唐玄宗心里明白了,他想朝廷的官位可不能让你拿来报恩,仍然没有批复。杨贵妃在旁边说道:“既然我哥哥推荐,一定有些能力,节度使推荐他信任的人作为副将,一定要他信得过的人,这样合符情理,皇上就准了吧。”
唐玄宗拿着奏折没有吱声,高力士说道:“他既然是剑南的人,皇上问问章仇兼琼就知道了。”“让章仇兼琼进宫来见朕。”唐玄宗对高力士说道。“是﹗”高力士立即出了皇宫,传达唐玄宗的口谕。
章仇兼琼匆匆忙忙进了皇宫,唐玄宗正等着他。“工部尚书章仇兼琼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唐玄宗抬了一下手说道:“平身。鲜于仲通你认识吗?”
章仇兼琼起身说道:“启奏皇上,臣不但认识鲜于仲通,而且与他关系密切。当时杨大人到剑南军镇任职,就是他向我推荐的。很有才能,理财是一把好手。”
唐玄宗说道:“国忠推荐他担任剑南副节度使,这人从没有在朝廷做官。能力如何?朕不放心。你对朕说实话,他能不能胜任?”
章仇兼琼难住了,他装着思考的样子在心中盘算。鲜于仲通没有做过官,能不能担当剑南节度副使的重任,他心里也没有底。但杨国忠事先对他说过,乐意卖个人情,慎重的说道:“启奏皇上,臣认为杨大人荐举适当,鲜于仲通足智多谋,又是蜀地的本地人,很适合这个职位。”
看到章仇兼琼十分慎重的样子,唐玄宗以为鲜于仲通是个人才,他不知道杨国忠在起草奏折之前,就找章仇兼琼商量过。当即在杨国忠的奏折上画了押,对高力士说道:“让翰林院拟旨,任命鲜于仲通担任剑南节度副使。”
李林甫闹病,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精力管朝中的事情。现在他的病情已经好转,虽然孙崇邈一再叮嘱他,要放弃名利,清静休养,但他不可能做到。得知杨国忠兼任剑南节度使的时候,气愤得不得了,将吃饭的碗摔在地上。恶狠狠的说道:“这斯可恶,简直不择手段。步步紧逼,明摆着要取代我的位置,不能容忍。不行,我要反击。”
他独自一人在院子里度步,面对杨国忠气势汹汹的态势,他不能坐视不理,眼看着他一步步的跑到他的前面,必须反击,要重新夺回他的地位。他脚下迈着方步,脑子里思量着从何处入手,打杨国忠一个措手不及。可是一下子抓不到杨国忠的大错,绞尽脑汁也没有反击措施。
李岫来到他的身边,跟在他的身后说道:“杨国忠的势头太猛了,他现在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您这首席宰相放在眼里了。”
第六十章 谋求军职仲通进官场 明争暗斗林甫失上宠(四)()
李林甫停下脚步说道:“是啊,他就是靠贵妃娘娘撑腰,皇上的恩宠。许多事情也不通过我,直接向皇上报告。皇上听信他的胡编乱造,已经将我架空了。前一段时间,他乘我闹病有机会,又进了一步。他虽然会执掌朝廷,但没有能力管理,肯定要出乱子。”
李岫说道:“您别小看他,他有一帮人为他谋划。”李林甫的身子抖动了一下,紧张的说道:“有那些人?”“翰林院的张渐、窦华,还有中书省的宋昱,吏部的郑昂等人,经常向他献计献策。”
李林甫说道:“朝中的大臣对他的呼声不错,原来是靠这一帮人来为他活动得来的。”李岫说道:“不只有这帮人活动,而且朝中的大臣都得过杨国忠的好处,当然要讨好他了。”
李林甫沉重的脸色,突然露出了微笑,回过头来对李岫说道:“是啊,我也得过他的钱,钱能通神。我们就从钱入手,他的那些钱究竟是从那里来的?不怕抓不到他的马脚。”
李林甫拉着陈希烈一起向唐玄宗上奏折,要求清查一下家底,了解朝廷的收入支出的情况。唐玄宗对李林甫说道:“爱卿有一段时间没来皇宫了,这是度支部门的事,要查也是国忠的事啊,让他上报一下结果就行了,何必兴师动众?”
李林甫说道:“启奏皇上,朝中的议论颇多,杨大人的钱用不完,随意发放钱财给官员。臣认为这些议论对杨大人不利,清查户部和太府寺的账目,也是为了正视听,还杨大人一个清白。”
陈希烈也跟着说道:“杨大人随意增加朝中官员的奉禄,我就不明不白的得过他的钱,这不是小事。”
唐玄宗说道:“你们是不是对国忠有想法,他管的事很多,得罪人也多,难免有些闲话。既然你们宰相府一致认为要清查,那就按你们的意见办吧。由谁牵头啊?”陈希烈士说道:“启奏皇上,此事一般人牵头分量不够,臣认为李丞相牵头较为合适。”
唐玄宗也想进一步了解杨国忠,他虽然已经打算将朝政交给杨国忠,但杨国忠能不能承担得起,一直是他担心的事情。现在正好考察他一下,看看他的能力如何?立即说道:“准奏。”
李林甫抽调御史中丞吉温、侍御史颜真卿清查度支部门和太府寺的账目。审查的结果,账目清楚,收支平衡,库存的钱粮与账目相符。这让他不能接受,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杨国忠送给官员的钱是那里来的。
而这段时间,杨国忠根本就不把李林甫放在眼里,步步紧逼,向李林甫夺权的势头越来越猛。使得他坐卧不安,精神差点崩溃了。
好在孙崇邈用针灸治好了他的失眠病症,现在睡眠好了,精神状态良好,又能履行宰相的职责,处理日常工作了。他准备反击,虽然亡羊补牢,仍然要进行努力,想办法将杨国忠挤出京城。
任命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副使的诏书已经下了,李林甫拿着诏书,进宫向唐玄宗上奏:“启奏皇上,这鲜于仲通只是一个商人,资助了杨大人许多钱财。前些时杨大人要向皇上上奏,任命他为兵部侍郎,臣认为不妥,没有上奏。让他到剑南担任节度副使,是不是草率了些。请皇上明察。”
唐玄宗说道:“这事朕知道,鲜于仲通是个有能力的人,又是剑南本地人,先让他担任一段时间,如果不行,再换不迟。”
李林甫回到家里,他仍然不死心,拉着陈希烈一起向唐玄宗上奏折。李林甫跪在唐玄宗的身前:“启奏皇上,国忠兼职太多,吏部的事无心过问,耽误朝廷的事务。长乐郡太守张倚已经到门下省任职,臣与希烈举荐黄门侍郎张倚兼任吏部侍郎。”
陈希烈上奏:“张倚在淮阳、长乐担任太守八九年,对皇上忠心耿耿,三次考核均为上上之选。到门下省后兢兢业业办事认真负责,朝廷中没有几人有他这样的水平。臣建议让他到吏部兼任要职,为皇上分忧。”
“张倚的能力是不错,在御史台的时候,朕就十分满意。因为科考事件,贬到淮阳郡,后调到长乐郡。已经八九年了,他现在担任黄门侍郎,先让他干一段时间。刚进京又要兼任要职不大合适,你们对国忠有看法,朕能理解。国忠的兼职是多了一些,他年轻多做些事累不死他。林甫是吏部尚书,要把好关多带带国忠。”唐玄宗说后,向二人挥了挥手,不再理会他们。
李林甫还想上奏,但是唐玄宗已经起身,他没有说话的机会了,却仍然痴呆的望着唐玄宗。陈希烈拉了他一把,才如梦初醒,退出皇宫。
李林甫要去掉杨国忠的吏部侍郎的愿望已经落空,仍然在中书省坚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