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他改变了大明 >

第138章

他改变了大明-第138章

小说: 他改变了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让汪应蛟感到奇怪的是,皇帝培养的会计人才数量似乎有点多。

    汪应蛟当然不会知道,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皇家产业需要的会计人才缺口有多大。

    不止如此,朱皇帝还准备往东厂里塞一大批的专业会计。他给东厂的定位,以后会越来越倾向于廉政公署,查账当然是必备的技能。

    待叶向高退下后,朱皇帝把汪应蛟留了下来。

    “汪爱卿,朕先前告知你的事情,很快便可以开始。”

    汪应蛟闻言,脸上露出了纠结的神情,顿了一会才开口说道:“皇上圣明,此番定要将这批贪官奸吏一网打尽。”

    “汪爱卿切记,此事万不可走漏了消息,也不可手软。国家财计如此艰难,正是多了这许多的硕鼠。若不能将此辈一网打尽,重整法纪,社稷倾覆也只在旦夕之间。”

    皇帝这话说得很重,汪应蛟立刻就把心中那点退缩的念头抛掉了,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不听我的,就是要颠覆大明的江山社稷,他哪里还敢反对。

    “臣谨遵圣命。”

    这两年多来,被手下的胥吏坑了不止一次,暗亏吃了一大堆,这位户部尚书早就是恼怒异常,他现在巴不得把整个户部衙门的胥吏都清理一遍。

    让汪应蛟稍微有点纠结的是,这一次,很明显的,皇帝可不是要他只是清理一批胥吏,户部里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官员,也一样在清理名单之中。

    要干掉一大批的文官,多少会让汪尚书脸上有些挂不住,也会让这些人的朋党对他群起围攻。

    好在,最近一年,吏部尚书周嘉谟的遭遇,让汪应蛟吃了一颗定心丸。汪应蛟可是很清楚,那位吏部天官,从京察开始,得罪的官可是比他清理一个户部多了很多倍,这大半年来,几乎所有派系那么多官员的明枪暗箭,都没能伤了周尚书一根毫毛。

    有个看上去英明神武无比的皇帝罩着,汪应蛟这种还比较正直的官员,自然也敢放开手脚做事。

    当然,这不是朱皇帝真有那么英明神武,如果他没有外挂,众口铄金之下,他也难免会怀疑周嘉谟。周嘉谟这个人,能一路官运亨通地升上来,当然也不是海瑞那样的圣人,那些攻击也不全是捏造。

    不过,只要周嘉谟现在不犯大错,对于这种愿意赌博投靠当孤臣的官员,他当然是要死保的。眼下这么个环境下,有能力做事,也愿意做事的官员,实在是不多。

    天启三年的秋收,很快结束,各地上报的灾情,和去年差不多,总的来说还算是个平年,各地收成虽算不上有多好,但也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徐淮一带的河堤经过加固,也算是没有决口。

    这一年里朱皇帝也没闲着,在他督促下,吏部和都察院总算是完成了对天下各州县依旧在加征辽饷地区官员的处理,一大批的人都被剥夺宦籍,少数特别恶劣,不是被胥吏欺瞒,而是自己做主继续收辽饷的,则都被重处,统统被判了死刑。

    好吧,这会不比国初,对那些管不住胥吏的无能县官,也没可能严肃处理。剥夺宦籍,还是皇帝三番五次施压的结果。

    今年马马虎虎的收成和光复辽东的喜讯,让大明看起来又能过上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

    不得不说,大明的百姓真是统治者们最欢迎的奴役对象。朱皇帝不过是真正免去了辽饷,就让大部分的百姓们都发自内心地觉得,当今是真圣天子。

    不过,朱皇帝明白,这样的平年,今后不多了。

    朱皇帝之所以急冲冲地要对勋贵下手,除开这帮人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用处,以及眼红他们的家财之外,自然是看上了这些勋贵们手里的庄田。

    北直隶土地兼并,主力不是士绅,而是勋贵和外戚。大明的勋贵和外戚,占据的庄田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5万顷,外戚又没啥实权,占田规模当然是没法和这些很多传承超过200年,掌握着京营和京卫诸多权力的世袭贵族比的。

    北直隶远超其他地方的土地兼并,让农民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生产积极性,还导致不少田地抛荒,进一步扩大了粮食缺口,千里运粮在各方面上的巨额损耗,也导致大明背上了极为沉重的负担。

    干掉这些勋贵,北直隶的农业潜能才能得到释放。

    为了配合整治勋戚后的北直隶治理,朱皇帝在年内,陆续将那批被他调动到徐淮的能吏全都调回了北直隶。

    李邦华升任顺天府尹,淮安知府曾樱调任保定知府,徐州知州刘铎署河间知府,徐州管河同知林日瑞署真定知府

    这期间,他又发现了一批能力不错的县官,也都补充到北直隶各州县。这帮人虽说未必个个都清廉,但起码有一点,办事能力是不差的。

第207章 68。冬训() 
“向左转,立正!”

    大兴县一处皇庄公用打谷场,一名缺了半只手臂的青年,拿着手里的鞭子,对着另一名青年怒吼道:“你这憨货,哪边是左?”

    一个高壮的青年,被抽了后,也没敢生气,只是摸着后脑勺,想了半天,依旧伸出了右脚。

    然后,他就毫无悬念地又挨了一鞭子。

    “那是右!”

    训练的间隙,残疾青年无奈地看着这队庄户,对身边的一名管事抱怨道:“这帮傻货,春季农闲那会,俺都带队教了的,学了这么久,还是分不清楚左右。”

    这名管事笑了笑,说道:“俺听闻,分不清左右才是常事哩。徐大你从前难道不是一样。”

    “俺和他们不一样,教官抽打了俺十几天,俺便学会了。”

    “慢慢来吧,总能教会的。”

    “唉,俺要是不受伤,便留在辽东了,何苦整日对着这一帮傻子。”

    “你是命大,被建奴砍了一只胳膊都活下来了。”

    被叫做徐大的青年,闻言不由露出了感激的神情,“那是俺们营将爷喜欢俺,把将官才有的那啥急救包给俺用了。那一战,俺们小队,可是死了三个。”

    “你这傻货也是命好,废了一只胳膊,都能娶上媳妇。俺家里是宣府的,”这管事说着摇了摇头,“那边的兵,那叫一个惨。”

    “全靠圣天子怜惜,抚恤的银子都实发了,给了俺份看门的差事。不然,俺这日子也难。”

    这管事有些羡慕地问道:“皇上的亲军,今年还招人不。俺有个兄弟,和俺一样,考学不成,不是个当老爷的命。字都认不全,不过胜在胆子大,也想给圣天子当个亲兵。”

    徐大摇了摇头,一脸爱莫能助地说道:“俺和管招兵那帮文职的官老爷不熟,这事帮不了你。”

    这管事只得叹了口气,不再提这事。

    秋收之后,声势浩大的皇庄和各处工坊的冬训也随之正式展开。

    由于人手吃紧,新军退下来的伤残士兵都被调了过来。

    同时,这段时间,朱皇帝也把京卫中那些没什么背景的低级武官都调入勇卫营,同时接受军训。

    对于皇帝这次规模过于巨大的预备役训练,由于有去年的先例,一开始也没人多说什么。

    今年的夏秋税上缴,以及现在的军训,让文官们感觉,皇庄都有成为一个新的编制巨大的卫所的趋势。让不少人甚至早在私下里认为,还不如直接设几个亲军卫所。

    不过,却是没有人敢真在朝堂上提出来。

    皇庄这玩意,毕竟是皇帝的私产,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很快,文官们就发现了一个让他们生气的事实。

    叶向高很快找上门来,质问道:“不知皇上为何囤积数额巨大的军服?”

    “此事,元辅便不必管了,朕自有计较。”

    “皇上,可是要将皇庄编为军卫?”

    朱皇帝闻言不由有些惊愕,首辅你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

    “朕并无此意。”

    “臣以为,皇庄其实也不妨编为亲军军卫。京卫军丁不堪用,京营则不说也罢,勇卫营禁旅终归数量太少。若是皇庄能编为军卫,也能一解京师无兵干弱枝强的窘境。”

    目标是彻底废除卫所制度,朱皇帝当然不会愿意再搞个卫所出来,直接就发问道;“先生既然知晓京卫为何不堪用,又何必再重提设军卫?”

    “皇上圣明。”

    叶向高当然清楚卫所这么个烂摊子糜烂的原因,知晓皇帝是不打算搞卫所了,也不再坚持。

    “先生以为,放任卫所这般糜烂下去,真个可行?”

    “君忧臣辱,老臣不能为陛下解忧,臣有罪。”

    叶向高一听,顿时就郁闷了,马上跪下,伏地请罪。卫所的问题,他是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皇帝大概也没什么办法,这么为难他,有意思么。

    “朕以为,军卫种种弊政,并非不能解决。满朝上下,都在怕,无一人敢担责。”

    叶向高一听头都大了,皇帝你是个什么意思,卫所这个大脓包,你不怕,你去捅一下试试啊。

    这样的话只是在脑袋里想想就是大不敬,叶首辅当然不敢这么说。

    “皇上圣明。”

    到了这儿,叶首辅发现,自己又被皇帝牵着鼻子走了,内廷在囤积军服这个事,皇帝分明是不想解释。

    不管皇帝是要干什么,叶向高这会也没什么办法阻止,最终他也无奈地放弃了询问。内廷到底有多少银子,外廷根本就搞不清楚,就算是内廷明面上的银库内帑,外廷也只有查看账目的权力,他能怎么办,面对一个太过有钱的皇帝,他实在是很无奈。

    叶首辅不知道的是,大明这位皇帝,手中有外挂,胆子自然就会大到他不敢想像,当今这位天子是真的准备捅一下军卫这个马蜂窝,

    秋收之后,建奴的备战工作也进入到了尾声,不少人连行李都开始打包了,鸭绿江一结冰,他们就要进攻朝鲜。

    看着大伙对进攻朝鲜热情高涨的样子,黄台吉心中却是始终都觉得有些不安。

    科尔沁人的做法,让他一度很想去攻打下科尔沁部,八旗中也有不少这样的声音。不过黄台吉却清楚,把科尔沁打残,只会便宜了林丹汗,和蒙古人的战争根本停不下来,只会让大明坐收渔人之利。

    在黄台吉看来,留着科尔沁不打,让大明因为科尔沁部和林丹汗反目才是比较好的选择。这位后金大汗和代善说明了利害之后,八旗才放弃了大肆攻伐科尔沁部,只是出动了小股部队,报复了科尔沁人一把。

    由于放弃了大肆报复科尔沁人,在秋收之后,八旗也正式决定出兵朝鲜。

    不过,黄台吉却是还没有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征服朝鲜,他很清楚,一旦战事不顺利,被大明包抄了后方,他们就要完了。

    对黄台吉这样的担忧,朱皇帝表示,他会解决黄台吉的后顾之忧的,等到建奴击溃了朝鲜官军主力,发现要彻底消化这地方十分困难的时候。

    那会朱皇帝也会十分贴心地发动起来,直接把辽西那些将门都干掉,同时解决京营、京卫和勋贵,让八旗上下都看到,大明马上就要陷入内乱,根本没有功夫去理会他们,让他们看到征服朝鲜希望。

第208章 69。辽东整军() 
在冬训进行前,朱皇帝也在进行最后的布局,无视了一些文官的反对,将援辽总兵祁秉忠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