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晋无敌铁军 >

第39章

东晋无敌铁军-第39章

小说: 东晋无敌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58章 娶个媳妇() 
“这已经非常不错了!”籍戡道:“我们才训练了一个不到,能做到现在这种地步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如果想要做到进退始终如一,如臂指使,没有三年五载,根本不可能做到!”

    “要这么久吗?”高敬宗一脸难以置信的道。虽然没有当过兵,可是在高中的时候却参加过军训。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学生**练得********,可是却可以做到动作整齐流畅,表现比死军将士强得不是一点半点。可是高敬宗却忘记了,后世高中生都具备了一定文化素质,至少东西南北,前后左右分得清楚。但是这个时代的士兵基础素质太差,甚至连左右脚都不分清,如果短时间能训练出后世学生军训那个水平才是怪事。

    况且,学生参加训练训练内容非常简单,无非是站军姿,蹲下、起立、立正、稍息、前后左右四面转向,三大步伐。可是死军将士训练集合结阵,只是他们训练内容中最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则是戈矛进攻、盾牌防守,弓箭压制射击,戈、矛、刀、盾、弓弩诸兵种联合协同作战。

    一听死军训练成精锐之师需要三年五载的时间,高敬宗就满脸凄苦之色。不是在后世看穿越小说,人家主角都是简单训练,立即成军,横扫天下、所向睥睨吗?为何轮到自己偏偏就不行了?

    “高先生不懂军务,情有可原。”封雷这时又过来补刀道:“高先生,你可以听出战鼓声中传达的三十二类命令吗?”

    “鼓声?命令?”高敬宗疑惑的道:“这是什么东西?”

    封雷在这个时候抢过木槌,然后敲响战鼓。此时鼓声节奏陡然一变,变成节奏快疾,几乎木槌每重击在鼓面上一次,然后就会轻击数次。这个节奏让人感觉热血沸腾激情在燃烧。封雷虽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可是校场上的军官开始纷纷大喝:“有敌袭兮!”

    众戈矛手则齐声吼道:“有敌袭兮,矛兵进前,有敌无我,死不休战……杀杀杀”

    死军瞬间爆发出来的杀气,这让高敬宗这个雏鸟感觉毛骨悚然。

    接着,封雷的鼓声节奏又是一变,高敬宗听得分明,这似乎是四长一短,然后校场上的弓弩兵百人将则大声喝道:“巽丙受阻,弩兵支持!”

    上千弓弩兵整齐仰卧倒,然后用双脚登紧弩臂,手上的护指套则拉动弩弦。脚张弩有一个类似步枪的机括,只要把弩臂张到一定程度,机括就会勾住弩弦,这个时候,弩兵起身,装弩矢上弦待发。

    高敬宗知道古人记录方位的术语。巽伐表东南方,丙就如同现在的四。应该是代表射程,或发射角度,不过高敬宗并不清楚。然后仅仅十息之后,弓弩兵向目标发射弩矢。

    “咻咻咻……”的破空声不绝于耳。很快东南方的地面上就像长了一丛杂草。

    鼓声可以传达命令并不算奇怪,毕竟后世有电报,电报说出来原理并不太复杂,像摩尔斯电码国际通用救援信号SOS就是“滴滴滴、嗒嗒嗒、滴滴滴。”高敬宗看一幕,简直是目瞪口呆,原来中国古代人这么聪明,居然想到了采取使用简码的方式传达命令。

    事实上现在军事旗语,也是中国发明的。早在北宋时期,禁军将军聋哑人杨信,他虽然是残疾之身,却异常聪明,为了改变了他不能说话、听到声音,无法传达军令。就以手语为原形编了一套旗语,渐渐推广开来。

    封雷敲打战鼓的声音又变,这个时候高敬宗听到反而淡然了,这次封雷传达的命令是“左右两翼,交替掩护,朴刀跳荡(白刃战肉搏的意思),直取中军。”

    只见闻令死军将士,有些慌乱的展开进攻队形。

    ……

    封雷敲了足足半个时辰的战鼓,喘着粗气对高敬宗道:“我刚刚用战鼓动传达了三十二种最常见的命令,你现在知道了吧,光让这些将士能听懂战鼓传达的命令就有多难了吧?”

    “我这不是不知道吗?”高敬宗有点不好意思的道:“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训练一支精锐大军到底有多难!”

    籍戡傲然道:“这套以鼓传令的方式,是先帝(冉闵)所创,你知道当年为何我们大魏军可以以少胜多,横扫诸胡,无往不利了吧?”

    高敬宗点点头道:“战场上主帅传达命令,既使是快骑传递,如果战场范围达到方圆十里,那么命令延迟至少有一柱香的时间。就算是再精锐的部队,从接道命令,到彻底执行恐怕也需要近一刻钟的时间。古人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旦失去主动权,就会处处被动,焉有不败之理!”

    “高先生高见!”籍戡道:“我们魏军就是依靠这个鼓声命令,随时可以根据战场上的形势进行调整。只要中军十二面牛皮大鼓齐响,可以声传十里,而敌人则永远比我们慢半拍,我们魏军占据了这半拍优势,就牢牢的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除了这个鼓声传令密法,我们大魏还有一招克敌法宝。”封雷朗声道:“等将来咱们有机会,我们死军定教那些胡种知道,步战守战他们不是我们汉家儿郎的对手,就是骑战,我们汉人也是他们的祖宗!”

    高敬宗点点头道:“籍叔,封叔,我想过把练兵的瘾,不知道你们二位能否成全!”

    籍戡立即警惕道:“高先生,你想干嘛?”

    “我曾偶得兵家先贤吴起兵法,知道魏武卒是如何训练的!”高敬宗吹牛不打草稿,也不带脸红的道:“把部队交给我训练几天,我给你重建一支魏武卒!”

    “什么?”籍戡不可思议的看着高敬宗道:“你重建魏武卒?”

    高敬宗点点头道:“难道不行吗?”

    封雷道:“你行吗!”

    “请把吗字去掉!”高敬宗道:“最多半个月,我还你一支与吴起时代一般无二的魏武卒!”

    “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三十年来,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本章完)

第59章 极品装逼() 
魏武卒是春秋战国时代与齐技击、秦税士、赵骑士并列扬天天下的四大强军。根据《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意思是说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魏武卒的人员选拔及其严格,能成为魏武卒一员,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是很优越的。故而,魏武卒都是强悍的精兵,战斗力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成为当时世界上步兵最为精锐和彪悍的军队。

    魏武卒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曾在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但是魏武卒却是昙花一现,仅仅三十多年存在在历史上,最后被高唱道“赳赳老秦,复我河山”的秦军一战而全灭,成为永远的历史。虽然魏武卒已经成为了历史,不过魏武卒却成为每个人统兵将领心中念念不忘的执念。

    “让他试试?”籍戡心中产生了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思。反应军队交给高敬宗一段时间,他也玩不废,最多是让死军将士吃点皮肉之苦。

    “我看行!”封雷道:“谪仙神医太神了,他往往可以做到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或许他真能成!”

    目前死军三巨头的陆永华向籍戡使一眼色,道:“你就是不同意也不行了,你看看吧!”

    只见此时,高敬宗大步上前,进入校场中间的点将台上。话说高敬宗此时卖相不错,身子挺拔,气度不凡。高敬宗刚刚登上点将台,下面的死士将军开始疯狂了。死军全军共两千七百人,除了卫队两百人,正兵战卒则是两千五百余人。这些士兵百分之九十都是冲着高宗敬才参加死军的。

    “谪仙神医,谪仙神医!”看到高敬宗走上点将台的将士都竭斯里底的吼叫起来,很快就形成了连锁反应,全军将士集体沸腾了。高敬宗对众人大都有施血活命或收留之恩,在这个质朴纯真的年代,这些将士自觉向高敬宗为了上来。

    “谪仙神医,谪仙神医!”…………

    这些将士看着高敬宗的眼神充满崇拜,充满狂热。“谪仙神医”这四个字是他们内心里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如果高敬宗让他们此刻去死,他们也不会产生半点迟疑。

    直冲云霄的声音,让高敬宗有点感觉不好意思,毕竟他这个谪仙神医是冒牌的,甚至他的医术连一个半吊子江湖郎中都不如。只是机缘巧合,他才混到如今这么大的名气。

    高敬宗双手往下一压,兴奋、激动而狂热的死军将士这才慢慢冷静了下来。高敬宗清清嗓子道:“今天我来告诉大家几个好消息,第一就是我决定在谪仙谷建立一座学堂,在场诸位现有子女,或将来成妻生子,都可以免费入学。”

    “好”校场上立即传来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南北朝不像是后世,在这个时代,知识和文化都掌握在士族门阀手中,寒门子弟根本就没有读书学习的机会。就算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都没有机会。好吧,就算自学可以成才。但是却也没有当官的机会,就算不当官,想去做生意,那么没有后台,也被门阀吃得连骨头都没有。

    现在高敬宗免费教他们的子女读书,且不问以后能不能学到高敬宗的医术,就算学到万一,也可以改变面朝黄土背朝的命运了。自古以来中国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和爱护,绝对超过大多数民族。

    有人的兴奋的问道:“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高敬宗笑道:“我已经委托新安商盟购买笔墨纸砚和各种书籍,如果顺利的话,咱们谪仙谷学堂将在一个月后开学。”

    众人又是一阵欢呼,可是高敬宗的所作所为,在籍戡眼中简直就是胡闹。高敬宗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为将之道。所谓为将之道,其实非常简单,一曰权、二曰威,三曰智、四曰机。首先必须有权柄,然后才有能有兵可带,也得有威信,能让士兵服你。至于智和机,就是指头脑和经验。一个是天赋,一个是后天可以学习的。一个没有头脑的将领,可以做主一曲军候,最多也是一营校尉。一个没有经验的将领,可以通过多打几仗,经历多了,经验自然也有了。

    高敬宗通过籍戡授权,权柄有了,高敬宗施人众人,威信也有了。只要有头脑和经验,绝对可以成为一名不错的将领。但是高敬宗却如此不堪,居然自损威信,实在是朽木不可雕也!

    就连封雷也忍不住冲高敬宗直摇头:“真是太不着调了!”

    可是高敬宗却没有这个觉悟,而是又大声道:“除了诸位的子女将来可以上免费学之外,其次第二个好消息就是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