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105章

兰陵风流-第105章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周边的骑兵队伍跑,哪边人多就往哪边跑,完全失去了统一的指挥。

    萧琰的队伍却是如臂使指,二百四十七人宛如一个整体,随着她的方向前进,而指挥不畅的吐蕃兵根本没办法对他们形成包围,反而一次次的被他们冲垮。

    七八个回合后,吐蕃人士气越来越低,他们感觉到了疲累,这种疲累从心理影响到身体,他们驰马的速度在减慢,挥矛的速度也在减慢,这使他们伤亡的人越来越多,尽管只是二百多骑唐军在冲阵,但给他们的感觉却是没法阻挡。

    吐蕃人的战斗意志在不断削弱,很多吐蕃兵希望唐军的锥阵不要往自己这边冲,也有吐蕃兵在唐军凿穿过来时往旁边躲避,不敢与唐军正面相撞。失去了战斗意志的吐蕃骑兵就是一般散沙,更加无法阻击萧琰队伍的凿穿,当吐蕃人的千夫长死在萧琰的陌刀下时,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知道是谁大喊一声“跑啊”,临河的吐蕃兵都策马蹚水而过,离河远的吐蕃兵便往湖边跑,想绕过大湖逃回去。

    萧琰只率队追击了两圈便回马,向正在进攻高坡的吐蕃人发起进攻,仍然是凿穿战术。

    虽然在坡地上驰马速度受到影响,但吐蕃人同样受到影响,凿穿仍然有效。

    而坡地上的吐蕃骑兵受到下方溃逃吐蕃兵的影响,加上唐军坚守他们攻不上去,也没了心思再战,都拨马往坡下分散逃。

    萧琰率着骑兵队伍在后面追赶,将吐蕃人像赶鸭子一般赶下河,又用箭矢射死了不少,若非骁骑兵的箭壶多半已空,蹚水而逃的吐蕃人恐怕还要多死一些人。

    高坡上的唐军都有种目瞪口呆的感觉。

    这坡上还有七八百名吐蕃骑兵吧?

    于是二百多人的骑兵将一千六七百人的吐蕃骑兵给击溃了?!

    这边吐蕃骑兵的溃败,直接影响到高坡另一边的吐蕃人士气,当坡上的唐军敲击进军的鼓点时,吐蕃军队中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麒武军主将没有下令大举追击,因为步兵居多。只命令数百骑兵向前追出一里地,射了几轮箭就回来了。他们的目标本来就是阻击吐蕃援军而不是歼灭,吐蕃人撤退他们就圆满完成了任务。

    萧琰和曹光宗没有率队追击,策马上了高坡,向指挥此战的麒武军主将——右副军主吕直茂行礼。

    萧琰因为暂时率领第四团,便先行礼道:“静南军第十一营第一团校尉萧琰见过吕将军。”

    吕直茂眼中掠过异色。

    曹光宗随后道:“骁骑军第一营第四团校尉曹光宗见过吕将军。——奉曹将军令,第四团随萧校尉行动,协助吕将军阻击吐蕃援军。”点明此战是萧琰指挥。

    吕直茂呵呵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萧校尉有勇有谋,凿穿战术运用得神乎其神,不愧是大都督之子。”

    萧琰听四哥萧琮说过,麒武军的右副军主是二哥萧璋生母的兄长,她心中便生了几分谨慎,行礼道:“这有赖于曹校尉麾下的骁骑勇猛,不然这凿穿战术也无法应用得当了。”

    曹光宗赞道:“是萧校尉的凿子头当得好,这凿穿才能如剑之锋锐,如水之流畅——这一仗打得痛快呀!”

    吕直茂哈哈笑起来,“两位都是英勇之士,此战当为奇功。”

    山坡下蹄声渐近,出去追击的轻骑兵回来了,领头的骑兵营将身着耀眼的明光铠,身躯挺拔健硕,气势凛然,脸上覆着金色面具,狮首形状。他目光望向山坡,看见戴着银色面具的萧琰时眸底闪过锐光,眼神有些晦深。

    萧琰看见他时眉毛扬了一下。

    萧璋,她的二哥。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陈庆之,谥“武”,这位是历史上的牛人,神一般的将领,他的军队都穿白袍,称白袍军。有他率军加入的战斗往往出现神转折,而且胜利得让人莫名其妙,下面的兵士不知道怎么就打胜了。成神的战役就是北伐之战,只率领7000人,攻克32座城,而且孤军深入硬是把北魏的国都洛阳给攻陷了,真的很难想象,怎么打下来的啊?连洛阳城中童谣都唱:“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就是赞这位牛人啊。其后,北魏外出平定农民起义的三十万大军回师围攻要夺回洛阳,这位陈神人驻守中郎城阻击魏军,凭着5000人守了三天,每天11战,战战得胜,打得北魏名将尔朱荣不得不撤军。但这么个神人,居然是个射箭、骑马都不行的文生,厉害吧!老毛读了陈庆之列传后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

    有虫请指出~

第一百章 羌塘会战(六)() 
“兄弟”俩的目光远远对视。

    萧璋策马往坡上走;先向吕直茂禀报追击情况,再与萧琰“兄弟”叙话。

    但在国公府这些兄弟中,萧琰和萧璋是最不熟的。她和萧琤那是从小打到大的“仇人”,和萧玳也有拳拳到肉的切磋“情分”,但和萧璋只是在除夕祭祀和家宴上有过照面,说的话加起来不到十句;萧琰又是个直觉敏锐的;感觉这位长兄看她的眼神就像是在估量一块玉的价值,即使和颜悦色,也像是戴了一副面具。相比起来;萧琰宁愿与萧琤、萧玳相处,即使这两人一个跋扈一个狠戾,但至少喜恶真实,不虚假。

    这会在战场上见到萧璋;萧琰心中没什么“兄弟”相见的欢喜;当然也没有讨厌;按规矩行礼叫了声“二哥”,便无多话。

    吕直茂当着萧璋将她夸了一通。

    萧璋面具下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最初对萧琰还有几分拉拢的心思,但见她与承和院关系密切,就歇了这心思,此刻听吕直茂称赞她有指挥天赋心里就起了忌惮,哈哈一笑,拍了下萧琰的肩头,仿佛很高兴的样子,声音爽朗道:“十七弟成材了,为兄甚是欣慰啊。”

    萧琰心道这话听起来,好像她这个二哥多么关心她似的。

    她只能呵呵了。

    与萧璋说了几句话,萧琰便与曹光宗下了山坡,回骁骑军整队,一部分打扫战场,一部分仍然保持着准备战斗的姿态。萧璋的骑兵营也驰过来五百骑,与骁骑军一左一右,面向西北向,持弓牵马而立。如果骁骑军和重骑营追歼的吐蕃军逃向这边,他们随时能战斗阻击。

    这时西北方向的马蹄声已经越来越近,渐渐的能看见最前方骁骑军飘扬的旗帜。

    萧琰舒了口气,骁骑军和重骑营必定是追歼胜利了,即使有逃逸的吐蕃骑兵,那也必定是散骑,不足为虑。

    三军会合后,各自清扫战场,然后收兵回营。

    此战唐军分三个战场,共歼灭吐蕃军一万三千余骑,掠回牛羊七八万头,唐军损失四千余人,比起吐蕃军,伤亡要小得多。

    这场大捷下来,参战军队均有奖赏。

    萧琰此前在原州杀敌有功,授从九品上陪戎校尉,后来又在小沙海以箭助攻杀欧罗顿帝国三名登极境高手,授正九品下怀化执戟长,再之后在雪山助清川郡主杀吐蕃洞真境宗师,这次记功较高,萧曈越过从八品,直接报了正八品下怀化司戈,递报河西大都督府,但兵部最后批下的授阶告身却是正八品上宣节校尉,据说是圣人亲批。

    这一次萧琰立下战功,按军功记转数,授从七品下归德忠侯。

    从正八品上升到从七品下,看似只是升了一个小阶,但是从八品到七品,这在武阶中是一个坎。

    大唐的武阶是九品四十五阶,自三品及以下,都是一品分上中下三阶,从下至上,越往高阶,升阶要求的军功转数就越高,尤其是跨品的升阶,有时比同品内连升两阶的军功转数还要高,就如从正八品上到从七品下就是跨阶,虽然只是一小阶,但需要的军功转数却是正八品内连升三阶的军功转数之和,因为从七品是任职一营副将的最低武阶。

    萧琰此战战绩骄然,个人杀敌数仅次于曹元度和萧曈这两位习惯于一马当先的主将。当然营将以上的将领不是看个人杀敌和俘虏数,而是看团队战果,但团主、旅帅记战功是个人杀敌数与团队战果并重的。萧琰这两项战绩都很优秀,更重要的是她不仅是在己方战场圆满完成任务,而且在第二个战场也起到了牵制敌人的重要作用。这些战绩加总,就让她突破了八品到七品这个坎。

    然而,萧琰此战最闪耀的不是她的军功,而是她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指挥天赋,尤其将凿穿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让人吃惊,吕直茂赞扬她“击敌之弱,有陈武公之能”。且不论吕直茂的赞扬是不是有抬高的成分,但萧琰这一战,的确在军中出名了。

    萧璋心里有些阴沉,不明白母舅为何要如此抬高萧琰。吕直茂微微一叹,心想他这个外甥还是嫩了些,说道:“十七郎如今不过十六岁,少年英才,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年轻人志得意满,心气就骄,捧得越高,越容易摔跟头。”

    萧璋顿时佩服,“还是舅舅考虑得周到。”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有了萧璋在底下推波助澜,萧琰在军中的名气传得更盛,“天生将才”“陈武公第二”这些赞语几乎传遍军中了。

    这让她在十一营的声望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因为萧琰的指挥,第一团获得的军功在十一营是最高的,第一团的人出了大大的风头,收到其他团无数欣羡的目光,心里得意下操练时都吼得格外带劲儿,看着萧琰的眼神都闪着金光,仿佛看见了向他们飞来的无数军功和赏赐财帛,校尉就是他们的金主啊!

    许冲默有些担忧了,将萧琰叫来,隐晦的提醒她只是一战而已,不要骄傲。

    萧琰的眼睛一如既往的澄澈清亮,既不得意也不谦虚的道:“我离大将军的位置还远着呢,骄傲什么?”

    许冲默被她的回答噎了一下,这得多自信才能说出这种话啊?

    但能说出这话,表明没有被那些赞誉冲昏头脑,许冲默也就放心了,他可不想这个少年将才折毁在这些过高的赞誉中。

    有这种担心的不止许冲默,顾邃也提醒萧暎У溃骸熬卸允呃删脑抻率怯行┕恕!卑抵赣腥送贫

    萧暎а凵裼纳睿忠辛椒掷湟猓⑽⒌懔讼峦罚溃骸罢夂⒆有闹炯岫ǎ换嵋蛭蝗伺醺吡耍兔粤诵男浴!

    顾邃意思点到,便不再多说,倒是为梁国公如此相信十七子的心性感到惊讶,心想对这位十七郎以后还得再多几分关注。

    萧琰不知道这些暗里的弯弯绕绕,她对自己的名声传扬当然是心喜的,要想在军中升职快可不能默默无闻,但军中那些赞誉她听听也就罢了,并没觉得自己真的就是“陈庆之第二”了,至少现在不是。

    她的心思纯净,没有多的想法,只有坚持的目标,在目标没有达到前,一切赞誉都只是路边的繁花,可以欣赏,却不会因之沉迷而停止脚步,就如武道,别人再怎么赞赏也成不了自己的实力,只有努力,才能不断进步。

    萧琰对于自己名声大盛只是欢喜一阵便没放在心上了,除了最关心军功升阶外,她几日想得最多的是——战场上放冷箭暗算她的人是谁?

    但她此前与骁骑军的人根本没有交集,何来这样的仇人?竟然冒大不讳在战场上射杀同袍,这得多大的仇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