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219章

重铸清华-第219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使的意思是?”桂良问道。

    “就是对两国的军事支出和相关死亡战士的抚恤金进行补偿,”圆脸公使还没说完,陈孚恩就连连冷笑了起来,“好像贵国已经战败了,不是吗?额尔金伯爵先生如今正在通往北京的路上,被关在囚车里呢,贵国到底有没有和谈的诚意,战败了还想着叫我们如同旧年一样赔偿军费?”边上的许多和谈大臣都脸露不屑之意,这样的话确实没有诚意。

    “如今贵国已经战败了,还想着从中国索要这些赔偿款,”陈孚恩得势不饶人,态度咄咄,“若是万一我们大清国战败,那岂不是要割让几省了?”

    费列罗的脸刷的红了起来,不好意思地瞪了那个大言不惭的英国公使,这话听起来的确无耻的很,陈孚恩继续厉声说道,“我们还未曾向贵国索要历年来因贵国等无耻攻打大清国所带来的损失,单单不说死了多少士兵,就看各大炮台,修复一番就靡费无数钱粮,还有天津被掠走的银子,天津到通州到京畿一路被杀死的老百姓,这些损失无法用钱估量。中国还未曾要求赔款,贵国等倒是开始倒打一耙了起来!”

    圆脸公使见到陈孚恩的态度很差,忍不住就要反驳起来,恭亲王连忙虚按一下。制止住了双方的辩论争吵,这样狗屁倒灶的事情吵起来,根本就无法解决问题,“好了,公使先生。咱们既然和谈也要拿出点诚意来,既然是我们大清国胜了这么一次,那贵国总要让一头,除却继续购买火枪火炮用于国内平叛之外,贵国也要认真想想,为何中国要购置军舰,培训这些也罢了,为何要每年达到一千万两白银之多?”

    龚澄在低声翻译,“不过是为了全贵国之颜面罢了,贵国远道而来。凡事和为贵,”恭亲王的一番话皮里阳秋,大家确都是明白了,这一年一千多万两银子,可远远比什么一次性的军费赔偿多了去了,天津条约里面英国不过是拿了200万两,法国才拿了100万两白银而已,如此大动干戈,靡费军费无数,国内早有怨言。如今恭亲王的话里意思都听明白了,要是不动军火能赚到钱就是最好,两国不远千里而来,难道还是为了攻灭中国?不过是钱一字而已。“不过丑话说到前头,”恭亲王的脸色转为正色,“我也把中国的底线说给你等听,在本月底之前,一切军舰部队均要退出中国领土领海,还大清国一个海晏河清!”

    大堂内的其他人默默无言。只有恭亲王严肃的声音响起,“若是月底尚未结束战争,签订条约,视为对大清国不尊敬,我们大清国必然要和贵国等死扛到底!”

    那个圆脸的公使听到龚澄的翻译,默默点头,“我可以代表英国接受停战请求,”这时候公使还是倨傲地用了“请求”两个字,恭亲王虽然听到了更加傲慢无礼的龚澄的翻译,可到底没有发作,“有关条款我认为需要援引中国和美国的条款,并在相关的优惠程度上更加具体深入一些。”英国公使看着急切的费列罗,“我相信法国公使也是这个观点。”

    “这是自然,”恭亲王点点头,“请贵国等速速将谈判文本告知我等,凡是割地赔款之外诸事,均可洽谈,若是英国使节不嫌弃,在沿海港口选一个为英国法国优惠港口亦是可以的。”

    “那请问有关购买军舰的事?”费列罗连忙插话,把刚刚英国使节端起来的架子一扫而空。

    “原本是优先一国,可实在是不知哪国海军较为优秀,”恭亲王脸上露出了苦恼的表情,“所以实在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还需和三国公使共同商议才是,总要利益均沾才好,不然三国又有议论纷纷,俄罗斯吗?无需管他了,这等小人之国,就知道趁火打劫,前些日子还提出为中国调停,代价是外兴安岭一带土地须割让给俄罗斯,故今日不许俄罗斯公使参与和谈,并勒令其速速出京才是正理,所以,三位公使先生,有关军舰以及水军训练一事,”恭亲王拍拍手,一脸无可奈何,“还请三国定下调子,再和我等商议不迟。”

    恭亲王成功地让三个国家闹成了一团,喝了口茶,中国人鱼贯退下,将谈判场所让给了三国公使等一干人,三国公使叽里呱啦地用鸟语开始争论起来,华若涵清楚的明白美国现在并没有在中国火中取栗,在英法两大巨头中间虎口夺食的本事,只是抓住恭亲王所说“托美国公使代为购买”的虎皮扯大旗,一口咬定此事由我做主,英法两国公使除了相互攻击之外,又对着美国人的抽头行为十分不满,三国闭门磋商了整整三个时辰,才对有关军舰购买事项进行了无耻的分赃,三天之后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美北京条约》除了通商、关税、传教、外交、战俘等事宜进行了约定之外,针对中国建立海军一事,中法英美四国再另行签约《中**舰购买章程》,其中规定“章程生效之后,由美国舰队运送中国士官前往英国考察学习,所购买之军舰均由美国舰队运送至中国,由中国支付不超过船舰百分之五的运送费用,此外第一年一千万两的份额,由英国认购600万两,法国认购300万两,美国认购100万两,一年一商定认购份额。”(未完待续。)

    ps:  没月票就一日一更了。哎。

六、寒风瑟瑟(上)

    就在英法美三国和中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的当日,俄罗斯公使朱罗毕夫忿然出京,出京的时候宣称“这样的耻辱要用血来洗刷”,不过这时候几个签订条款的人均没理会这种失败者的叫嚣,在合影之后,三国使节对于条约之中获取的权益十分满意,围着恭亲王说了好阵子的话,法国公使,接下来可能是法国驻中国大使的费列罗对着中国这位皇帝的亲弟,尊敬的亲王非常感激,围着恭亲王说了好一阵子的恭维话,最后却又是说出了自己的忧虑,“亲王阁下,我当然非常确定这次的和谈和条约都是有利于两国外交关系的进展的,但是我又有一点点的担心,”

    “哦?公使先生请说,您在担心何事?”

    “在下担心的是有关于条约这种政策的延续性的问题,我从龚哪里得知,中国人有句话叫推动政策的人要是不在的话,政策也会消亡,如今我们四国友好的局面,不瞒亲王阁下,”费列罗看着恭亲王诚恳地说道,边上的龚澄无奈的翻译,“我非常担心,要是您不再继续处理有关外交的事情,中国对外国,特别是英法两国,从今天开始的友谊怎么能维系下去,我表示持着怀疑态度,要知道在行宫管理中国政事的那个大臣,就对我们十分的敌视,英国的巴夏礼先生不就是吃了他的亏,才一直被关押到现在嘛。”

    又是这个龚澄在煽风点火,不过幸好早就和皇后定下了主意,恭亲王微微愠怒,瞪了龚澄一眼,却也依旧解释说道,“当然,政策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延续,公使先生,你无需担忧,有件事要通报一下给诸位公使。”几位公使都走了过来,听恭亲王要说些什么,“我们皇帝陛下已经同意我上奏的折子,就是要设立一个专门对等接洽各国事务并办理洋务的衙门。朱批下旨就准备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我虽不才,但是皇帝陛下已经下命叫我筹备此事了,虽然别的事儿我管不上,洋务的事儿。诸位放心便是。”话里的潜台词就是洋务的事儿,肃顺说不上话,全由恭亲王全权料理了。

    华若涵喜笑颜开,连那个开始板着脸的英国公使也露出了微笑,对于他们来说,就需要一个柔和且善待外国人的开明权贵当政才是最好的结果,费列罗连忙拍胸脯,“请亲王阁下放心,有关各国的事物,只有您在的时候我们才能好好商议不是。放心吧。”

    如此谈笑了一番,又说起了战俘的交付事情,恭亲王向各国使节表明,“最近这些日子天气已经冷了起来,有些战俘已经受伤了不少时间,需要好好照顾,我认为还是留到第二年开春再有各国接回才是,你们以为如何?”

    些许的战俘不会受到任何人关注,反正那些外交人员已经被放了出来,英国公使放弃了一个专属通商口岸的特权才让战争指挥犯额尔金伯爵提前放了出来。大人物都已经返回,包括灰溜溜精神萎靡的巴夏礼,这些小兵们无人理会,英法两国巴不得中国人再提供吃住一段时间。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这中国可比国内传闻野蛮落后的样子好太多了,这么人性化的想法,费列罗是想不出来的,英法公使点头同意了,并准备将此事写入备忘录。

    “贵国等的俘虏已经无事。此事已经了了,大清国被你等俘走的人,也该遣返中国了。”、

    “胡福,不要径自叹气了,老大人最近几日神气很是不对,蓝老哥临死的时候,不是告诉咱们过吗?吃一家的饭,要忠心报主,咱们老大人总算是好人啦!”

    “许庆,这还要你多说吗?这当然该忠心报主的,但根本不是这回事,我告诉你,”另外一个中年男子低沉的声音响起,“米快没有了,就算咱们每日就的吃稀饭,扣着吃饭,可出来这么些日子,米快没有了,你也总看的出来,”那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变得焦急了起来,“这怎么办?老大人是不会吃洋鬼子的东西的!你不听他老是说,‘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饿死于首阳山之上’吗?没米吃的话,老大人老大人该怎么办!”

    那个中年男声隐隐有了哭声,另外一个人连忙叫他打住,“轻着点,别叫老大人听见了,那可真了不得了!这加尔各答,到处都是黑炭一样的阿三,说话和鬼叫一样,半句话也听不懂,不知道什么地方有米卖?从前我们在广州时常吃的籼米,听人说都是安南印度贩来的,等那个英国人回来了,咱们问问他去。” 许庆和胡福在这里头低声商量,忽听得内间里面一声咳嗽,一个老年男子苍老的声音在哪里喊胡福了。

    “胡福,米没有了吗?”

    胡福和许庆对视一眼,并肩一起进了里间,只见内间家徒四壁,除了一只破木床之外,就没有别的家具了,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的老年男子披着衣服窝在床上,手里握着一卷书,原先封疆大吏,威震天南的气势在叶名琛的脸上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脸的倦容。

    “是的,大人,米还有一点,不过不多了,”胡福垂着手回道。

    叶名琛把手里的吕祖经合了起来,和气地吩咐道,“你们两个在商议添米的事儿吗?不要这么去做,洋人的东西我是不会去吃的,自从离开了中国,来到这印度,我就已经有死志,皇上,哎,我对不起皇上,士可杀不可辱,先贤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米完了,我也没必要活了!”

    “大人,”许庆差点就哭了起来,“万万不能这样想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那天我在香港,我们一起在船上看风景,蓝忠用手指点海水,他的心思我明白的,无非叫我为国尽忠,一死了之,啊,我为什么苟且活了下来,不过是心里还抱着一丝幻想,听说他们要把我送到英国去,听说英国当朝的是一位女王,做国王的总是明白事理的,我要面陈女王,质问她,为什么两国合约交好,英国人却是背信弃义,悍然无故发动战争,我要她良心触动,真心悔悟,向我们皇上道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