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千年军国 >

第494章

千年军国-第494章

小说: 千年军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换了称呼,却并没有什么恭敬的意思,而且这守门人说罢,也不理会杜衍,从旁边叫了一个人过来盯住所谓的“太学生”,便拉过路边一匹驽马骑上马背便向院内跑去。

    便是谈不上什么狂生,杜衍也感到很是无语,不过人处矮檐下,他又能如何?

    好在时间并不久,守门人带着另外一个侍卫模样的人回来了。

    “少郎君,某家主人要见你,这是主人侍卫合萨尔,他会带着你去见主人!”守门人只是交代了一句,便不再理会杜衍,自顾自忙去了。

    被称作“合萨尔”的是个棕色头发的壮汉站得笔直,这厮比杜衍高壮了至少半截,他随手扯过身边驽马的缰绳,用不是很流利的汉话瓮声瓮气地说道:“少郎君,上马,随某身后!”

    半点没有客气的话语,声音更如同生铁与皮革之间的摩擦,杜衍没有丝毫办法,想要开口却发现对方根本不是汉家子,想要用之前生存的技能比划?翻手看看白皙的拳头,再看看马背上的那厮,顿时一阵气馁。

    没奈何,只得踉跄爬上马背,好在前面合萨尔牵着缰绳,这驽马并不难驾驭,杜衍这书生也不是真的文弱,还不至于从马背上掉下去。

    而且,杜衍这书生的心态也着实不错,行进了没多远就调整好的心态,甚至有余暇左右旁顾。

    杜衍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背后支持他求学的那位富翁丈人家里就有诺大庄园,不过那是江南园林式样的曲径通幽之景,他也随同窗各家游走,见过不少高官显贵穷奢极欲的豪华庄园,更因为求学太学见识过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但,任一处所在都没有眼前此景那么生机勃勃与……秩序井然。

    明显是新修的笔直通道,虽没有青石铺地,却没有常见的尘土飞扬;通道上人流如梭,粮车隆隆,却彼此毫不影响,甚至没有人胡乱的大声嘶嚷;可容数马并行的通道两旁,是整齐划一的新挖好的树坑,再远处或是已经开始翻耕的田地,或是夯制得如同镜面一般平整的校场,那上面甚至看不到一颗指头大的碎石……

    除却年纪大的白首老翁,路上或两旁忙碌的人们各个腰杆绷直,仿若之前入口那里士卒手执的长矛,更与众不同的是,即便本该是平常普通的农夫,即便是寻常的妇人,也在腰间绑带处斜插着一柄腰刀定睛去看便可轻易看出那上面新制的痕迹,那……可不是寻常宋人该有的装备。

    再走一段路,是一排并不起眼的木屋,那里的空地上有些让他看不出名堂的玩意儿,当杜衍想要仔细打量的时候,一阵清脆而童稚的声音念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七八座,**十枝花。2”远远的传了来,带着北方官话的读音,虽然稚嫩,却别有一番童趣。

    马匹脚步加快,杜衍刚想提问便把话语咽了回去,因为又一片生龙活虎的景致到了他的眼前。

    数十个魁梧汉子打着赤膊,双手执矛,正在鼓点中一下一下的连环挥舞,每到五下刺击之后便齐声呼喝,声音洪亮,阵阵武威宛若实质般凝重而肃杀。

    而沿途路过的杜衍即便不通什么武艺,也能能够清晰分辨出其中几人动作的笨拙,那几人分明是与之前守门人一样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

    灵州人这是想做什么?想要凭借这些农夫震慑一方?还是对宋国朝堂有所图谋?亦或已经知晓那石家长公子的图谋,试图阻挡?还是……

    还未曾见到“卫四郎”本人,山阴学子杜衍已经被他所见所闻弄昏了头脑。

    ……………………………………

    注:1太学,北宋仅次于国子监学的高等学府,此时隶属于国子监学,但招生模式比国子监学扩大了太多,但仍只限于八品以上官员子弟和庶民中的优秀人才。杜衍其实不是太学的正式学生,顶多算是旁听生,他对守门人的话语不过是“扯虎皮拉大旗”。

    2一去二三里,取自北宋邵雍诗歌《山村咏怀》,这诗这个时候还未出现,却是适合培养儿童学习的启蒙诗文,对于猪脚来说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

    附:感谢书友“孤星夜”的微信红包打赏!

第一百一十节 书生与将军(上)

    说是临近年节,多半人都在忙于筹备节日,但对商人来说,真的没什么比生意更重要,更何况灵州人开出的粮食收购价格何止抬高了一两成?

    千里奔波只为利!能趁着年前的几天时间赚上往年数月乃至半年的利润,谁还在乎什么年节庆典?

    货物送到灵州人的仓库,自有人手交接,顺路拜访一下灵州来的财神也是理所当然,因为难保会遇到另外的财路毕竟,没人嫌弃自己家中财富更多不是?

    于是,罗开先这处新设的会客房子外面,除了从不同门道贴上来的来访者,就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商人,真真的可称为门庭若市。

    而当杜衍跟着口舌笨拙的合萨尔来到终点的时候,见到的并不是他想象中的兵器阵仗,也不是什么专门给他这个学生文人下马威的野蛮排场,而是挤满了的等候厅屋的乌压压一片人,这些人里即便以他这个太学插班学子的眼光也能分辨出至少半数都是各种不同势力的联络人和豪商富贾。

    不论是心中的忐忑,还是先来后到的常理,杜衍都不敢在灵州人的地方放肆,而且他那个所谓太学学生的身份,无论对于一方势力还是一方大贾,都拿不出手。

    他所能做的,只能是遵守这庄院的秩序等,顺便整理一下自己因为入院所闻而有些混乱的思绪。

    好在罗某人处理事务干脆爽快,约莫一个时辰,等候厅堂里面开始点起蜡烛的时候,除了杜衍之外所有访客都已告退,门口的守卫呼喝了一声,“太学学子杜衍?”

    “俺在!”杜衍赶忙站起身,按他所知,以为守卫会有什么交代,便挺直了身体等着。

    孰知离他不远的守卫只扫视了他一眼,打开了身旁的门,手臂一抬,虚虚一引,闷声闷气的挤出一个字,“请……”

    没有提醒注意事项,没有礼仪提示,甚至没有最常见的搜身……这些都是面见大人物常有的惯例,但是灵州人一样都没做,杜衍心中有奇异也有一点点鄙夷,那是所谓文人礼教带来的一点点自矜,不多,但同样存在。

    进入宽大的屋门,迎面的是一面木质屏风,上面带着镂空的仙鹤云纹图案,还算精致,但很显然不是什么珍贵物事,再绕过屏风,一个像他在太学旁听的厅堂般大小的房间出现在他眼前,不过这个房间里没有那么多的桌椅,七八只牛腿蜡烛之外,最显眼的却是一张硕大的桌台,桌台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和几只……鹅毛翎?翎毛插在样式有些古怪的翠玉瓶子里,杜衍完全看不懂。

    桌台的周围,几张显然是新制的高背椅子,椅子上面都铺设着厚厚的皮毛,桌台后方一把显然是主人使用的椅子上更是罩着一张完整的黑熊皮,这把巨大的椅子后面,是足有整面墙宽书架,上面搁置着各种书籍,书名当然是看不到的,但是很显然,很多书籍是这里的主人经常翻动的,另一部分则很新,因为房间里并没有什么血腥或胡人特有的膻腥味,反而飘散着纸张与油墨的馨香,这却是杜衍所熟悉的。

    “你是太学学子杜衍?”一个低沉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杜衍匆忙转身,却正是他曾远远瞟见过的“卫四郎”。

    心中暗叹对方身材的高大,杜衍却也没乱了手脚,强自镇定下抱拳行礼道:“山阴学子杜衍,见过灵州卫四郎!”

    这才是正式的面对面,借着明亮的烛火,罗开先才看清这杜衍的面相特征,这所谓山阴学子面目清秀,身高顶多一米七多些,很明显的南方人身材,头发一丝不苟的挽在头顶,大冬天没带帽子,只系着一条青色书生头巾,脸上少有些菜色,身上衣袍还算齐整,但可以看出很久没有浆洗过,款式算不得奢华,顶多是比普通宋民好些罢了,最显眼的便是这杜衍的一双眼神,比之他所见过的众多人等,可称得上是难得的清正。

    瞬息间收回审视的目光,罗开先没有故作高深,以同辈想见之礼回了一揖,然后平伸手臂指向他那工作桌前的靠背椅子,一边回自己的座位一边说道:“请坐……卫某不喜虚套,恕某开门见山,之前某家属下传言,杜……郎君你有要事寻某?”

    面对“卫某人”这样一个比自己高了一头还要多的雄壮武人,杜衍心中深有一种猫咪遇到猛虎的危机感,但心中学识和和多年的儒家教育,让他硬着头皮也要坚持,所以,他的双腿几乎是飘荡一般挪到了座椅旁,勉强沾边坐下,才带着颤音回复道:“当着卫……将军面前,不敢称郎君,俺仅为学子,且非为有意欺瞒,俺并非太学上舍生员,实为辟雍之生……”

    未完……今天有事耽搁了,仅仅写了一半,明日补完!

第一百一十一节 书生与将军(下)

    稍停了一会儿,没用人开导,罗开先便反应了过来,暗暗嘲笑自己干惯了打打杀杀的粗活,一旦有复杂些的事情,就懒得花费心思。同时他也有些警醒,自己可从没想过当什么暴君,杀戮可解决不了人心相背的事情。

    当然,他心里也有些懊恼自己的疏忽。前几日,赫尔顿曾与他提起过盐帮和排帮之流,不过他当时忙碌别事并未在意,如今两相验证,倒是让他感触颇深这是个真实的时代,宗族、帮会、教派、商会乃至行会无处不在,正经是三教九流横行于世的时代,像后世所谓的什么斧头帮砍刀党之流,在这个时代纯属微不足道的存在,对比眼前这杜衍所说的盐帮排帮之类,则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盐帮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是暗地里统辖了一个行业的肿瘤式存在,至于排帮则是穷极思变的集合体,动辄数万人的庞然大物,两者都是不能让人忽视的。

    而自家众人眼下盘踞灵州,未来若要东进,必定会与这些帮会势力有所交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先计较一番却是非常有必要的。

    考虑了一会不得要领之后,罗某人收了心思,把目光投注到了眼前这位赵宋学子身上,“世昌你为宋人,某家却非宋民,那石保吉想要谋算某家,依常理你该与他站在一处,缘何前来报讯于某?”

    有人主动示警,罗开先自然很是高兴,但对方什么居心,他却并不知道,毕竟他没有什么读心术之类的异能,所以放开了语言直接发问,才是他的习惯。

    “将军初至汴京,便以雷霆之势惩治恶徒杨景宗,之后处劣势之中,却不自乱,反以强势武力慑服众人,前日将军入城才买,以将军之威势,却无仗势凌人之举,实为仁义之师,杜某不才,却也饱读经义,听闻有宵小之徒勾结城狐社鼠欲要谋算将军,自该秉义直行……”说了半天话,又见罗开先举止自律而不狂妄,初见时的畏惧便渐渐褪去,杜衍的话语从容了太多。

    常听人文绉绉的说话,罗开先也算适应了,所以这杜衍冠冕堂皇的话语并不难理解,待杜衍说后,他的嘴角勾了勾,回道:“秉义直行?某家也曾有读儒家经典,按某家所知,儒家经义之核心莫过于叫人心怀坦荡,勿行鬼祟之举……世昌你大言煌煌,却是虚而不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