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383章

贞观帝师-第383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呵,今日召见诸位,实乃朕心中甚慰,特意叫诸位来一同高兴啊!”李世民对众人说道,然后又看向了夏鸿升:“夏卿,且将今日之事令诸卿知道。”

    “是,微臣遵旨!陛下,诸位大人,经过鸿胪寺的日夜谈判努力,终于使得薛延陀妥协,只能接受大唐的条件,从此永为大唐臣属,纳贡牛两万头,羊两万头,貂皮两万张,草原良马五千匹,养马人一千,另有黄金珠宝无数。此后每年照此一半之数向大唐纳贡!”夏鸿升适时的向李世民说道:“臣恭贺陛下,大唐之威,天下臣服!”

    “嘶……”太极殿中响起了几声吃惊的倒抽冷气的声音来。

    “牛两万头,羊两万头,貂皮两万张,草原良马五千匹,养马人一千……这……”房玄龄有些吃惊的看着夏鸿升:“薛延陀怎会应承下来如此之多?!”

    “此后每年照此一半之数纳贡!岂不是说来此后我大唐每年都可从薛延陀处得来牛万头,羊万头,良马千匹?!陛下,此举大善啊!”

    “哈哈哈哈……”李世民见众人吃惊的样子,禁不住朗声而笑,笑声回荡于整个太极殿中。

    夏鸿升趁机又向李世民说道:“薛延陀答应如此数目的条件,所图者却是大唐对其开放兵器贩卖,其沾沾自喜,殊不知买到的只不过是我大唐淘汰掉的兵器罢了。陛下,微臣以为,该是召回莒国公,来给薛延陀人继续讨价还价了。”(未完待续。)

第533章 也就十年

    (给大家解释一下,昨天石肆上班的村里大停电,一直停到今天下午才来电,不好意思。)

    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下,李世民接见了薛延陀的使臣,并接过了薛延陀主使,薛延陀特勒,薛延陀可汗夷男之弟扎古,递上的薛延陀国表书,当庭册封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随后,又赐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以宝刀及宝鞭,并训曰:“卿所部有大罪者用剑斩之,小罪者用鞭鞭之。”

    此举,不仅代表了大唐承认薛延陀是一个独立于突厥之外的国家,而且,还向世人宣布了薛延陀乃是大唐的臣子之国,是为大唐附属。

    另外,皇帝宣布,对薛延陀可暂开兵器贩售之举,准许薛延陀从大唐购入百炼钢制兵器,以示宗主之义。此举令薛延陀使节无不激动不已,痛哭流涕,匍匐于地,感念陛下恩德。

    之后,皇帝下令宴请群臣及薛延陀使者。

    “兄弟,听说薛延陀一事乃是兄弟领着鸿胪寺的人促成的,又是大功一件!”觥筹交错之际,段瓒偷偷溜到了最后,到了藏在柱子后面躲酒的夏鸿升身旁,说道。

    皇帝接受他国归附,宴请群臣乃是盛事,是以勋贵皆到,即便是没有实职,可夏鸿升依旧是大唐县侯,自然有资格站在殿中。

    “也就十年。”夏鸿升摇了摇头,笑了笑,同段瓒举杯碰了一下,呷下一口酒水,说道:“十年之后。段兄将近而立。正是博取功名的最好年纪。届时当可率大唐兵锋所至。荡灭薛延陀!”

    段瓒吓了一跳,赶紧两边看看,幸好宴会氛围颇为活跃,没人留意到夏鸿升和段瓒,更没人听见夏鸿升的话。

    “兄弟,莫不是喝醉了罢!”段瓒也学着夏鸿升的样子就地坐下靠着柱子,压低了声音问道。

    “薛延陀归附,突厥腹背受敌。颉利惊惧之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示之以弱,遣使称臣。可如今突厥的使节被拖在夏州,即便到了长安,也终究结局已定。此路俨然不通,突厥内部又会对大唐此举感到震怒,本就混乱的突厥内部如今已经再也承受不了内讧了,是以颉利唯有将突厥人的怒火从自己身上引向大唐,先下手为强啊。这一战,怕是就在眼前了。而如今以大唐之国力。荡灭突厥并不难。你想想,突厥一灭。岂不是薛延陀一家独大?”夏鸿升转头看了看正在群臣之间来回敬酒的扎古,对段瓒低声说道:“有朝一日,薛延陀就会成为今日之突厥,到时候,又是少不得一战。”

    段瓒想了想,点点头,眼睛里面开始放光:“是这么个理儿,可这十年,是不是太久?”

    这骨子里面渴望上战场建功立业的人,一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如同父辈一般的扩土开疆,建立灭国之功,就有些收不住臆想了。

    “至少十年之内,薛延陀会老老实实的对称臣大唐,不敢有半分异动啊!”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你别忘了,突厥除了颉利这一块儿,可是还有一块儿呢,在更西边的地方,咱们姑且叫他西突厥。薛延陀一开始就与西突厥汗国交恶,所以才投靠了颉利的。有这个漠北大敌在背后的掣肘,夷男非但不敢挥师南下进犯大唐,更不得不与大唐和睦相处,以免落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另外,薛延陀还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痼疾——薛延陀是由从突厥一起叛出的数个部落结盟而建国,为了抵挡故国的讨伐,诸部临时共推薛延陀部落的族主夷男为国主。像这样的多部族国家,势必缺乏单一种族内部的那种向心力。而一个临时仓促组建的国家,也定然缺乏历史的积淀,且因缺乏传承惯性而导致部属的忠诚度不足。尤其是薛延陀奉行与突厥一样的部落联盟,这样的统治模式严重缺乏凝聚力,容易引发内乱。还有个更致命的问题是,薛延陀在建国时急速吞并了大量部族,部民成分异常复杂,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待到突厥被大唐所灭,其必趁势而急速扩张,这更增加了他治国的难度,并且加剧了内部冲突。所以啊,薛延陀虽然武力不弱,但却根基不牢,内部存有重大的隐患。夷男初立国,带着一支临时从各个部族拼凑起来的队伍,其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并不稳固,因此在他对薛延陀的掌控稳固之前,非但不敢对咱们大唐用兵,反倒还迫切需要咱们大唐来帮助他自己立稳脚跟啊。”

    “不错!”段瓒顺着夏鸿升的话,也想明白了,于是又道:“你这心思,真是深谋远虑了,竟然能想的如此长远!”

    夏鸿升笑笑,没有接话。长远?又岂止十年?

    “对了,陛下已经下旨飞鸽传书,叫莒国公不在拖延,速速带领突厥使臣回朝。”段瓒有对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一仰头喝尽了杯中的酒水:“这是要打仗了啊。”

    “是了,我看也该了。”段瓒说道:“突厥使臣一到长安,因其诚意不足,陛下肯定会断然拒绝。颉利遭拒,只怕就该动手了。也不知陛下会作何安排……”

    听他的话,夏鸿升就知道他是渴望着想要上战场了。

    “莫忘了我的话,两军交战,情报先行。你如今发挥的作用,于军中来说,可是比粮草更加重要。”夏鸿升劝他:“精准、快速、正确的获取情报,这就是你的战场,比骑着马上去用长槊捅人要重要且有用的多,容不得半点有误。不管陛下安排了多少路的大军,可都指着你这里的情报做出反应呢!”

    段瓒笑了笑:“也是,这节骨眼儿上的,若是换了个生手来,我也不放心。”

    “说到这里了,我得问你一下。”夏鸿升又道:“之前托你往各道散发的那些东西,可到了各地了?”

    “你说是泾阳书院的传单?兄弟托我办事,怎么会怠慢了。”段瓒笑道:“都用咱们的渠道给散出去了,如今估计除了岭南有些偏远之地外,其他各道,县不敢说,州里是一定都到了的。”(未完待续。)

第534章 大唐“文艺复兴”的标志

    “明日突厥的使臣就抵达长安了,朕准备让你去支应,你怎么说?”李世民头也没抬起来,一边拿朱笔在奏疏上面写下自己的批示,一边淡声说道。

    “陛下,这……微臣可是因为弄丢了突厥的使臣而被罢免了官职的待罪之身呐!”夏鸿升一张脸跨了,对李世民说道:“哪里还能再去支应突厥人?再说了,现在摆明着已经同突厥要闹翻,就算是微臣也从突厥嘴里面扣不出来东西了啊!”

    “谁告诉你朕要从突厥嘴里面扣东西了?”李世民这才抬起了眼睛,看了看夏鸿升,说道:“突厥人将会被安置到四方馆之中,朕也不会再指派谁去接待。你只是以自己的身份去应付应付他们罢了。再说,你弄丢了突厥的主使,难道不应该去表达一下歉意?”

    夏鸿升的脸上又垮下去了几分:“微臣弄丢了他们的主使,令他们没能早已薛延陀的使臣抵达长安,现在又去见他们,他们会不会杀了我!”

    “李奉让你给支应到哪儿去了?”李世民挑了挑眉头,斜眼盯着夏鸿升扫了一眼:“朕是白将他指派给你的?”

    “哦,那好吧。”夏鸿升点了点头:“微臣遵旨,那明日等突厥人到了四方馆之后,微臣就去拜访他们,替陛下探一探突厥人的口风。”

    “算你识相。”李世民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你如今被罢免了官职,朕替你物色了些个人物,想来定能对你胃口。他们已经动身。不日即将抵达长安。去你的泾阳书院——算是这回的赏赐。”

    这是又给找了几个老师?这倒是令夏鸿升挺高兴。

    “哎!微臣谢过陛下!”夏鸿升赶紧鞠躬行礼。又问道:“陛下能不能给微臣提个醒,让微臣也好有所准备。”

    李世民笑了笑,翻下了奏疏,说道:“秦汉之前,其学问可与儒学相提并论啊。”

    夏鸿升一愣,秦汉以前,那就是春秋战国了,同儒家相提并论……忽而。夏鸿升心中突然一动,脱口而出:“非儒即墨?!”

    墨家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墨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等语,这个杨指的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杨朱,墨指的就是墨家了。可以看得出来,墨家思想曾经的辉煌。

    “哦,夏卿倒是才思敏捷。”李世民笑了笑。又道:“看夏卿的样子,似乎是对墨家颇为了解了?”

    “的确是知道一些。”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

    历史课上面背过,大学的专业课里面也专门有诸子百家这么一块儿,里面墨家的篇幅很大。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同诸子百家里面的其他学术派别都不同,墨家是一个纪律十分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兼爱,即人与人之间平等;非攻,及反对侵略战争,节用,及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明鬼,及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以及天志,及掌握自然规律等。

    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从汉武帝之后便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灭绝。

    夏鸿升还记得,穿越之前才去镇中学听课,一个历史老师讲的公开课上说了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