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日本1946 >

第30章

重生日本1946-第30章

小说: 重生日本19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支持,可三菱一旦与美国人合作,身份和位置就不那么纯粹了,那么政府不打压你不错了,怎么可能还会继续支持?

开个单章解释一下

    开个单章集中的解释一下最近书评和书友群里讨论最多的问题,这个单章跟今天正常的两更不冲突。

    首先说一下内番。这应该是书友群里被询问次数最多的问题了,最少有四分之一的书友一进群就是管我要内番的。说实话我在正文里加注说书友群里有内番,本来只是一个恶搞的念头,我又不是写矽统文出身的,也不是西风紧那样的专业人士,所以这种东西本就不是我的擅长,我只是写着玩的,所以实事求是的说写的不太拿得出手,所以就一直没在群里发。

    再加上我最近实在是很忙,半个月的培训,然后就是考试,如果这周不是赶上三江的话,我根本不可能每天两更,虽然只有四千字,但这都是我挤占午休和晚上的休息时间码出来的,不像平时,我可以上班的时候就把每天的两更任务完成。

    因此在这里郑重声明一下,如果是为了内番来进群的朋友,那就不用折腾了,起码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内,我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写内番的,能保证每天的更新任务就已经很勉强了。

    然后说一下书评里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也就是好多人对主角支援国内的不同看法。在这里,我要先说一下,从我在龙空发帖说要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说这是一本真实向的历史文,虽然限于我的能力,做不到完全真实,但起码我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为什么主角会是一个美国人?原因很简单,这本书的背景是放在二战后的日本,那么其实最合适的切入角度是写日本人,但可惜我个人接受不了一个日本人做主角,所以日本人pass。

    再就是有些朋友说为什么不设定成中国人,因为我觉得这个不靠谱,在日本和盟军的双重压力下,一个中国人想在日本有所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么写那就跟真实向一点都不沾边了,除非我的主角只想做一个黑社会头子。还有朋友说为什么不设定成美军内的华裔军官,但事实上那个时候华裔军官根本就混不起来,美军排外和种族歧视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华裔军官也得不到那些特权,比如可乐工厂就肯定建不起来。

    至于朝鲜人、台湾人,我觉得写起来既没什么意思,而且大家也没什么代入感,那么最后就只剩下当时统治日本的美国大爷了。

    而看这本书的除了少量的台湾书友之外,大部分都是中国人,那么我就没必要去写一个美国人如何在日本作威作福的故事,那样我估计大家也不一定会喜欢看,所以主角就不可能会是纯粹的美国人,或者黄皮白心的中国人。

    虽然我不能把之后的大纲和剧情走向说出来,但可以提一句的是,我最喜欢的近代历史写手是懵懂猪和大罗罗,看过他们作品的朋友这回应该多少有点信心了吧?

    我没有懵懂猪的实力,我的主角也不像郭守云那样生前就是一个诈骗犯,主角前世的工作就是我现在的工作,一家医院的小会计,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社会是怎么看的,但对我来说,虽然这个社会有不公平的地方,但大体上我觉得我生活的还是挺舒服的,所以我对这个社会和政府,没有什么仇视心理,我挺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的,即便给我移民的机会,我也不会走,当然了,我暂时也没这个机会。

    因此主角作为一个普通人穿越过去之后,他的心态在不经历重大打击之前,那他就是一个中国普通人,他的想法我觉得都挺正常的。好多朋友杞人忧天的觉得主角常常有支援国内的想法是愚蠢的、是难以原谅的、是作死的,是会被麦卡锡主义分分钟清算或者被中央情报局请去喝咖啡。但我要说,这玩意想想没有错吧?只要没去做,那无论怎么想都没有错吧!拿我自己来说,我有时候还yy做国家主席呢,但实际上我可能这辈子连我们医院的院长都当不上,但这不妨碍我yy吧,可这个时候蹦出来一个人对我说,你这么想是不对滴、是极其危险滴、是不合情理滴!换成您,您也会觉得恶心吧?

    这本书无论是在前期还是在后期,主角的首要任务都是为了自己而奋斗,其他的事情都是顺势为之,主角不是英雄也不是圣母,更不会为了什么理想或主义而去牺牲自己的一切,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什么毒点,也不值得大家为此争论不休。当然了,那些心怀叵测的人除外。

    之所以大早晨五点多写了将近一章这种近乎于诉苦的话,是因为我对这本书太重视了,我是真心想写好这本书,虽然我知道我刻画人物的能力很差,我查找的资料还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在一些情节设计上我也有任性的地方,但我还是想厚颜的说一句应该还是瑕不掩瑜,我主观上还是想把这本书写好,想把这个几乎从没有人认真写过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以及可能进行的推演尽自己最大努力写出来。

    开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会引起争议的准备,但我真的没想到大家会在这么两件事上争议这么大,从我个人来说,这两件事都挺没必要的,我更希望见到的是类似对于主角第一章月薪的讨论和搜集到的史料,或者对于即将到来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主角应该如何做,如何推演来提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还是得感谢大家,无论是褒是贬,能打出那么多字都是对我的关心,但是也请某些同学注意措辞和表达方式,反正我最近是以说脏话为由禁言了不少人,可能有误伤的,但我真的看不了我的书评区有骂人这种现象存在,无论是骂我还是骂有别的意见的书友。

    正文十万字,五千收藏,将近四千推荐票,这个成绩我是满足了,但提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这周的三江实在是太丢人了,一本书就一次上三江的机会,拜求大家别让我留着遗憾下三江,我这里做个承诺,如果这期三江结束之后我能拿到第一的话,那我加更十章作为酬谢!

    最后的最后还是请大家继续支持这本书,收藏推荐打赏一个都不能少!

第四十七章 报告老板

    虽然三菱现在无法进行工业生产,但作为日本的重工之王,也绝不允许有一个美国人肆无忌惮的在日本发展。尤其是松本雄田,更是将唐宁视作三菱今后最大的敌人,他认为如果再让唐宁这么无限制的扩张下去,没准都会出现一个新的财阀甚至会取代三菱的地位。

    基于这种考虑,松本这才策划了一次对唐宁的试探。没错,松本仅仅认为这是一次试探,他从不认为能够通过这么一件事就打垮唐宁,但他手上暂时没有更合适的牌可打,只能这么尝试一下,但唐宁的反应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原以为唐宁要么会兴高采烈的一口答应下来,要么就是一眼识破这个骗局,但唐宁现在的做法却是处于两者之间,虽然把竹上撵了出来,但却把资料留下了,这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配合松本此项行动的长友对此倒是不以为然:“松本君,你将这个美国上尉想的太夸张了吧,他毕竟只是一个毛头小子,哪来那么多经验,我觉得他只是不想给予竹上君好处,所以才把他撵出来罢了,你看着吧,用不了几天,他就会开始行动了。”

    还没等松本开口,竹上先皱着眉头说道:“我没有这么乐观,你们是没见到他接待我时的样子,从头到尾都没流露出一点兴奋的神色,好像这么一大笔他急需的物资对他来说一点诱惑力都没有一样。”

    长友好奇的问道:“这怎么可能呢?咱们可是按照他即将开办的新厂需求来编制的物资清单啊?”

    竹上点点头:“对啊,所以我才觉得这是最奇怪的。”

    松本摆摆手说道:“算了,既然饵已经下下去了,那接下来就看鱼到底上不上钩了,竹上君,这几天麻烦你要隐居一段时间了。”

    不过此时的唐宁可是没时间来管这种乱七八糟的事,他在忙着研究一份电报。这份电报是杜邦集团发来的,但发电报的人可不是他所熟悉的吉米,而是杜邦生产部的总裁马克,看了这份电报,唐宁不禁感慨难怪杜邦能发展成美国十大财阀之一,这里面果然有能人啊。

    电报里马克代表董事会大致上同意了唐宁与吉米洽谈的相关事宜,同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方式,那就是唐宁不需要以现金来支付原料和运输费用,可以采取代加工的方式来顶替原料费用。

    其实说白了就是杜邦看上了日本国内廉价而高效的劳动力,但又限于目前的形势,无法在日本国内办厂,所以来了一个偷换概念,将自己需要粗加工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交给唐宁来做,以此来顶替唐宁所需要支付的原料和运输费用,这样既使得军部不能干涉,毕竟唐宁负责的是军需项目,又成功使用到了日本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还能从中获得一部分利润,因为顶账肯定要比现金的额度要高一些。

    对此唐宁没什么意见,因为现在日本最廉价同时也是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了。这个并不是胡说,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都不低,起码在亚洲算得上靠前了,同时日本人还和中国人一样,非常勤奋,不像印度人那么懒。而且唐宁还知道,在后世,日式企业的工作纪律已经到了苛刻的让常人无法接受的地步,据说工人连上洗手间和接电话都必须得请假,但同时日式产品的质量也是享誉全球的。

    三天之后,唐宁回复电报,表示原则上同意该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就得双方见面磋商了,不过估计这次来的就肯定不是吉米那个花花公子了。

    由于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人员的到位,唐宁的四家新厂开始正式的招募员工,虽然在1947年的2月发生了多起工潮,也就是工人罢工,但对于唐宁没有任何影响,毕竟可乐工厂的待遇摆在那里,所以前来应聘的人排了老远。

    这次因为招募的员工太多,所以唐宁也加强了管理,招募了一大批落魄的退役军人作为保安队,然后又安排自己护卫队的预备役作为巡查组,其实也就是相当于宪兵,在五家工厂内部进行巡视,对于这些他一手培训和洗脑的孩子,他还是比较信任的。

    当然了,这么大规模的招聘,也难免会混进来一些心怀叵测的家伙,尤其是瑞士军刀工厂,由于唐宁是把他作为进军武器制造的桥头堡,所以在建设的时候格外花费了一番心思,因此混进来的人也最多。

    “报告老板,根据截止到目前的调查,四家新厂共混入了四十六名商业间谍(这个词是唐宁教给他的),就连可乐工厂的扩招也混进来了两个。其中军刀厂最多,共计有二十八名。从人员来源来看,三菱三井住友和其他同类小厂都有,但三菱最多,四家新厂都有他们安插的商业间谍。”现在升为唐宁保安队情报头子的小野汇报道。

    唐宁微微点点头:“不到五十人,比我想象的要少一点,对于这些人都调查清楚他们的背景和家庭情况了么?”

    小野严肃的答道:“老板,您放心,都已经调查清楚了,同时已经请松田组长派线人二十四小时盯住了。”

    此时的松田芳子已经改做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