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日本1946 >

第184章

重生日本1946-第184章

小说: 重生日本19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东亚生产的电影,拍摄的质量很不错,尤其是《追捕》和《望乡》,不但故事情节很好,而且都很有意义,在中国也都很受欢迎,希望你们将来能够拍出更多的好电影!”(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 终于可以回国了!

    《追捕》是当初唐宁签下高仓健的时候就决定必须拍摄的片子,而且在他的亲自监督之下,《追捕》的质量也是相当之好,加之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演员们卖力的表演,无论是在日本本土还是在海外市场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而《望乡》的拍摄就麻烦的多,首先这个片子的创意最初就没有得到批准,毕竟这个题材实在是太敏感了,因为《望乡》反映的是1900年左右日本女孩流落南洋被迫出卖身体、惨遭虐待的故事。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国家机器开始全力运转,尤其日俄战争和一战的胜利,使得国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势的国家之一。但是,这种高度国家主义的制度之下,其实人民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为了所谓的“大和民族”复兴,为了侵华,全日本人民几乎是挤干了最后一点积蓄和人力物力,全面支持政府对外扩张。

    明治后期,天草的女孩就开始被大量拐卖到南洋去当x女,这样既可以给国家赚外快,又能富裕家庭和地方的走私大贩,自然得到了当时政府的默许。可是,战败之后,那一段血泪屈辱的历史,一直被日本政府有意回避和漠视,自然长期得不到公众的关注,那些九死一生回到日本的女人,也得不到应有的权利,只能被排挤在社会的边缘,在自己的祖国继续受苦。

    影片中,一个女性史研究专家三谷圭子想要把这段历史挖掘出来,于是孤身来到了天草做调查。但是大家都对这件事讳莫如深,在困境中,无意结识了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妇人北川崎,她主动接近并且走进了这个老妇的生活。这个孤苦的老妇人也渐渐打开心扉,向她渐渐吐露了这段辛酸苦难而被遗忘的往事……

    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细腻,那种撕心裂肺的场景并不多,但是慢慢的感情渲染和烘托,那种往事和现世的对比,十分强烈的打动了观者的心。我相信。之后的《艺伎回忆录》和《鬼伎回忆录》都从这部电影身上找到了许多灵感和创作源泉。

    七十年代的日本,早已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十分高了。但是,像崎子这样的人却依然得不到一丝的温暖,即使换了一个新的榻榻米和窗纸,也高兴的像小孩一样打滚,还笑道“这就像皇宫一样啊”。年轻的时候被国家出卖,年老的时候被国家遗忘。回到祖国,都没有享受过什么。哪怕一扇完整的窗户,一个没有漏洞的榻榻米。还是菊子那句话说对了,“不要回日本,没有好处的”。

    当五十年后,白云苍狗,圭子拨开密林来到菊子和其他**的坟前,吃惊的发现她们即使死去也不愿面对自己的祖国,这不是愧疚。而是恨和失望!想起破屋里孤苦无依的崎子,我们恐怕已经难以抑制自己内心深处那激烈的情感了。

    战争是少数人的野心。受害的却是参战各国的普通百姓。日本的年轻男人在战场上像野兽一样杀戮,他们的妻小父母却在忍受煎熬。无数的人为了国家奉献了一生,用一个个脆弱的脊梁去承担沉重的国器与历史,但是只有那些“重要”人物才会被记住,普通人奉献了一切却难以得到国家的回馈与偿还。

    这部电影的审核之路虽然非常坎坷,但最后还是成功的上映了。而且成绩还不错,尤其是在海外的收获比本土还要大,比如在中国就很受欢迎,当然了主要原因还是意识形态上的,这部电影作为日本本土拍摄讲述军国主义罪恶的电影。被当时的政府广为宣传,不过貌似那时这是不完整版的。

    唐宁自然知道这只是一个打开交谈的话题,不适宜往下深谈,便笑着说道:“您能喜欢我们公司的电影,我们真的觉得很荣幸,其实我也非常喜欢中国的艺术,我跟已经过世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是好朋友,而且去年还有幸去过中国一次,那里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邓xx爽朗的笑道:“既然有美好的印象,那就再去一趟嘛,马上我们就要改革开放了,再来中国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而且我们也希望有技术、有资金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发展建设。”

    唐宁立刻接话道:“真的吗?其实我的旗下不止是有电影公司和保险公司,还有很多的实业工厂和企业。”

    邓xx点头道:“恩,这个我知道,大名鼎鼎的唐宁大老板么,你在关岛和冲绳的产业很有名气,不过有些产业比如你在关岛的设施,就不适合去中国开办,不过其他的我们都无限欢迎,尤其是可口可乐和尼龙产业。”

    “真的吗?我可以去中国投资建厂?”

    “当然可以,不仅可以,我们还是无限欢迎,之前在松下的时候,我就跟松下幸之助先生谈妥了这一事项,今年松下电器就会在中国开始考察,而且还是83岁高龄的松下幸之助先生亲自带队,你们可以一起去嘛。”

    “太好了,您放心,我这就回去开始准备,跟可口可乐总公司还有杜邦集团商议到中国投资的事项,请您谅解,毕竟我做的是代理生意。”

    “恩,这个我明白,我期待着你的好消息。对了,我觉得唐宁先生的姓氏有很浓重的中国风格啊。”

    “呵呵,已经不止一位中国朋友这么说了,唐宁这两个字的确很像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不过这是我的姓氏,我的名字是托尼,所以全称是托尼…唐宁。”唐宁有些苦涩的说道。

    事实上,不仅仅是唐宁和松下,自从邓xx访日之后,中国出现了“日本热”,大批考察团涌入日本,大量的日本专家、学者被请到中国讲课,中日政府成员会议相继举行,官民之间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日趋活跃,两国间的经济、贸易、技术合作迅速发展。(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 蝌蝌啃蜡

    自从跟邓xx口头上达成了回国投资的意向之后,就开始有大批的中国官员跟唐宁商讨各个产业进入中国的问题。虽然唐宁极为迫切的想要回到中国,但这并不代表他会盲目的对国内进行投资和创建分厂,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很多产业起码在目前是不适合在中国发展的。

    电影公司、关岛的大型酒店这些娱乐业项目就不用说了,起码得到2000年以后中国才有这些产业的发展土壤。劳动密集型产业乍一看的确是最适合中国的,但是暂时也不行,因为现在才刚刚1978年,文化运动刚刚结束,中国人的观念一时还转变不过来,在基层民众的意识里,美国人还是属于阶级敌人,给美国人打工那跟汉奸差不多,所以估计即便开厂了也招不到人,只能等深圳开发的时候再去开发这方面的项目。

    而军工项目他是一点主意都不敢打,否则美国方面会分分钟教他做人,虽然他很想支援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想放弃美国市场,所以短时间内他也不敢表现的太过高调。几经选择和分析之下,唐宁发现目前最合适的项目居然还是他在日本发家时的第一桶金……可口可乐。

    虽然这个项目短时间内注定不赚钱,但是饮料这东西他敏感性低啊,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美国政府都不会在一个小小的饮料上难为人,而且他还可以借此慢慢的走进中国市场,等到市场发展成熟的时候,再大举进入。虽然唐宁计划的很好,但他没想到的是,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可口可乐也是波折重重。

    首先提出异议的就是可口可乐总部,虽然唐宁是可口可乐的亚洲总代理。但毕竟总部还是在美国,所以这种开拓市场的大事唐宁必须得到总部进行报备,时任可口可乐ceo的保罗奥克斯惊呼:“托尼,咱们是老朋友了,你也知道我这几年的心脏不是很好,你就别跟我开这种玩笑了好不好?到中国开办可口可乐工厂。天啊,这个想法太疯狂了!”

    唐宁不以为意的驳斥道:“疯狂什么?好像你们没去中国发展过似的。”这方面唐宁说的是事实,早在1927年可口可乐公司就在上海建立了分部,不过当时的中文名字可不是叫可口可乐,而是一个很挫的名字“蝌蝌啃蜡”。

    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于是。在第二年,上海分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易于传诵。 这是可口可乐步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然而。在2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

    因此保罗摇头叹道:“就是因为当年在上海开办过分公司,所以我才知道中国那里的生意不好做,中国人根本就不认可,而且那个时候的上海多开放啊,号称十里洋场,连那个时候生意都做不起来。就更别说现在了,百分之百会赔。”

    说实话,唐宁也非常认可保罗的话,这个时候去中国卖可口可乐肯定不赚钱,因为一般的老百姓哪有钱买这个。不过他实在是找不到另一项可以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的产品了,所以必须得尝试一下,如果可口可乐不行,那就得尝试更不适合的方便面和电饭煲了。

    于是唐宁继续劝道:“我也知道暂时肯定不赚钱,但是咱们的眼光要放得长远一点么,以后中国肯定是能够发展的起来的。而且虽然现在中国人不认可,但是其他国家的人都认可可口可乐啊,咱们在中国做不了中国人的生意,可以先做一下在中国的其他国家人的生意,这不就行了。还有,咱们可口可乐不是一直都号称全世界都可以买到么,没道理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度里连一瓶可口可乐都买不到吧。”

    保罗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倒也的确是个路子,不过我还是感觉不赚钱啊。”

    唐宁无奈的说道:“算了,这样吧,所有的设备和资金都由我来投,你给我个授权就行了,赔钱也是赔我的。”

    见到唐宁这样,保罗也有些尴尬:“托尼,你干嘛这样,我这不也是就事论事么,咱们商人肯定是不能做赔本生意啊,行了,就按你刚才说的,我这就给你授权,不过托尼,我始终都不明白,为什么你这么执着的一定要进入中国市场呢?”

    唐宁大有深意的答道:“我这是在给我的儿子们铺路,将来市场潜力最大的地方就是中国大陆,所以我自然要未雨绸缪。”

    保罗不解道:“没必要这样吧,你一共就两个儿子,东京、关岛、冲绳那么多的产业还不够他们俩分的?”

    唐宁摇摇头解释道:“不能这么想,坐吃山空终究会都败光的,总得给他们的将来找点事儿做,而且现在的这些产业虽然多,但并不一定都能坚持太多年,所以必须得提前有所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