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九州河山皆华夏 >

第252章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252章

小说: 九州河山皆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等。皆是各安其位、井井有条。一万大军败而不乱,向北撤去,担任后卫的清军撤出营寨之前还点燃了预先准备好的柴草等易燃之物。不多时,大火愈演愈烈。

    庞岳一面下令士卒灭火。一面派出飞虎、刚锋、破军三营前往追击。不求杀敌多少,只求将其赶远即可。

    逃敌、追兵逐渐远去,硝烟尚未散尽,营寨中的欢呼仍在继续,湖广镇官兵们将清军来不及撤走的军旗尽数砍到,湖广镇的虎符军旗则被竖到了最显眼的位置。

    “大帅,此寨一破,清虏为我军设下的困局也就不复存在!接下来。便是我军继续施展身手的大好时机!”张云礼展开笑颜,大松了一口气。

    “不容易啊!全赖三军用命。我等才得以破此困局。”庞岳看了看四周呐喊欢呼的将士,也是不禁面露笑容,“但目前也还没到可完全松懈之时,只要荆州左近的鞑虏还在一日,我军便算不上真正获胜。留下烈火营、华山营看着此处,我们继续向北。”

    “遵命!”

    。。。。。。

    傍晚,几名哨探风尘仆仆,自山中小路南来,小心翼翼地绕过忠贞营的营垒潜回城中。这正是尚可喜先前派往喀喀木军中报信之人,他们带回了一个算得上过时的消息:喀喀木、沈志祥部营寨失守,现已往北撤退,明军则紧追不舍。

    湖广镇与喀喀木、沈志祥军交战之地距离不过十里,尚可喜仅凭一双耳朵便早已判断出大致战况,获悉这条军情不过是最后确定了心中的判断而已。

    北面喀喀木军败退,意味着掎角之势已去。先前率军去偷袭明军营寨的许尔显也无功而返,还差点遭到营寨中守军与前去支援的忠贞营兵马的合围。虽然荆州水师小胜一场,打退了湖广镇水军扬威营,击沉其部分战船。可扬威营撤得及时,损失不大。而荆州水师也不好离开大本营追击过远,实际上对整个形势来说并无太大意义。

    将种种军情汇集起来看,尚可喜有些担忧地发现,荆州城恐怕也不再像自己之前所想的那样固如金汤。人无远虑则必有近忧,他尽管很不希望看到那一幕的出现,却又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在正式军议召开之前,尚可喜首先召集了许尔显、班志富等部将前来议事,这些都是他多年的铁杆心腹,当年还未投清时便在他的麾下。若论亲近、可靠程度,自然绝非张勇等外人可相提并论。

    当尚可喜用大大咧咧的语气轻描淡写地向众位心腹讲明了当前的形势,并稍显委婉地表示荆州并非固如金汤之后,许尔显有些不以为然:“王爷为何如此说?喀大人和续顺公虽然暂遭失利,可实力犹存,而伪明贼军因我军在其身后也定然不敢追击过远,过不了多久还是得返回。到那时,喀大人、续顺公之军亦可再次南下与我城中守军相互呼应、两面夹击。故伪明贼军再怎么折腾还是逃脱不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这就好比套在他们头上的一道铁箍,越是挣扎箍得便越紧。”

    “我原本也是如此认为,但依目前的形势来看,那庞贼的力气可是不小,掰开这道铁箍恐怕也并非难事。”尚可喜一边把玩着翡翠扳指,一边道,“你方才所说也不无道理,但是否曾想过,若是庞贼遣一偏师挡住喀大人、续顺公南下之路,再以主力压上、来攻荆州,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孙子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荆州一面临江、城池牢固,内有我万余大军驻守,外有优势水军以为遮蔽。伪明贼军不过三万之众且水师孱弱,纵使全军压上,又能为之奈何?况且,庞贼若遣偏师阻挡喀大人之军,也不过是筑寨据守。试想,以喀大人万余之军攻伪明偏师所守之营寨,以伪明贼军两万余主力来攻我荆州,何为难,何为易?届时,伪明贼军顿足城下,喀大人之军再冲破阻截南来,形势依然是有利于我军。”

    尚可喜笑道:“老许啊老许,你和老班的想法真可谓是异曲同工,胆识、勇气也颇有相似之处。有你们这两员勇将相助,真是我的福分!不错,遇敌正该如此,镇定、沉着、胸有自信。正所谓将为一军之胆,若是为将者不能做到如此,又何谈鼓舞军心士气?”

    说到这儿,尚可喜笑容稍敛,轻叹一声,意味深长地道:“我也知道,有时候我尚某人的确有点瞻前顾后,说得难听了,也可叫做杞人忧天。可当今天下未靖,我也不得不多加小心。眼下在坐的都是跟随我多年的老人,我对大伙儿也可算得上推心置腹,有些在外人面前不足道的话,在这里说说也无妨。当年,你们跟着我反明归顺大金,为的是什么?虽然各人的想法或许有所不同,但总而言之,无非‘安稳’二字。这么些年浴血厮杀、风风雨雨都闯过来了,如今眼看天下即将一统,我等安享富贵之时也已为之不远。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岔子,那未免太不值当。因此我这杞人忧天,为的也是咱们这些同生共死多年的老弟兄都能落一个安稳的结局。”

    尚可喜这番话一说完,众位心腹部下无不深受触动。许尔显更是连连告罪:“王爷恕罪,末将并无此意。”

    “行了,你这是干什么?”尚可喜笑着摆了摆手,“今日把大家聚到一处,并非为了那些虚套,而是为了踏踏实实地做些预先的谋划。当然,正如老许和老班先前所说,目前这局势远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可俗话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要是为了日后的安稳,即便是杞人忧天又有何不可?”

    话说到这份上,也没人再提不同意见。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尚可喜则集思广益,一套预案很快便大致拟定。

    等到这一非正式的议事结束,尚可喜唤来门外侍候的戈什哈:“晚饭后去通知张参将前来,本王要召开军议,请他来共商城防之事。”

    “嗻!”

    。。。。。。

    次日天一亮,湖广镇主力便又回到了荆州城下。

    昨日下午攻破清军城北营寨之后,庞岳令飞虎、刚锋、破军三营继续追击。虽然清军队形不乱、防守严密,没再让湖广镇占了多少便宜去,但心有余悸之下也不敢停下反击,向北一直被撵出了二十余里。

    随后,庞岳在荆州以北三十里处选了处紧要地势,让华山营抓紧构筑了营寨,并令陷阵营、从泰山营中抽调出的近千火铳兵以及烈火营的少数炮兵就地防守,负责拦截可能南下的喀喀木、沈志祥军。未得命令,不可后退半步。

    等一切安排妥当,再度回到荆州城下之时,庞岳多日来的忧虑算是去了一半。只要再攻下荆州,尚可喜便真就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回到城下的当天上午,庞岳并不急着发动进攻,只是下令各营抓紧休整、做好战前准备,并特意找时间接见了华山营营官陈贺。(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武昌

    “参见大帅!”

    “免礼,坐吧!”庞岳示意陈贺坐下,“华山营中将士们士气如何?这段时间以来,你们的任务颇多,可不太轻松啊!”

    “大帅放心。营中所承担的横竖不过是些铺路架桥、构筑营垒的活,比起上阵杀敌的其余各营袍泽来可要轻松太多了。将士们的士气也一如出征之初,不曾有半点堕落。”

    “这就好!”庞岳点点头,“前日总参谋司转给你的那几份预案你都看了吧?预案中给华山营划定的任务是否已经清楚?”

    “回大帅,已经看了。之后末将又召集营中千总以上军官,仔细对之进行了分析,任务也都已明白。”

    “按总参谋司的意思,此次我军攻打广州城,如果能沿用当初在广州所使用的破城之法,那是最好的。不仅所需时日短,全军的伤亡也能尽可能降低。对此,你是如何看待?”

    庞岳所说的在广州所使用的破城之法正是爆破法。当初,面对广州雄城,庞岳并未下令强攻,而是先让华山营进行土工作业,挖掘地道至城墙根下,再以火药爆破法在北城墙上弄出一个大口子。如此,湖广镇大军才得以在短时日内以最小的伤亡拿下了广州。

    “其实,在总参谋司还未正式下发预案之前,末将便已考虑过此事。那日趁着一点空闲,末将也曾亲自去了荆州城周边察看了一番地形。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荆州城毗邻长江,城池周围沟渠众多。护城河也远比广州的护城河更宽、更深。若要在此地进行土工作业,恐怕并非易事。更何况,我军现在也不好肯定。荆州城中的清虏是否已经获悉了当初我军攻破广州的详情,是否会采取反制措施来破坏我军的挖掘进程。”

    听罢,庞岳若有所思。

    既然有了上次攻打广州的经验,他当然希望此次也能将这一成功经验复制过来。可根据之前亲眼查看到的荆州周边地貌,又听到陈贺如此一说,立马意识到,自己的这一美好设想怕是要落空了。

    不能采取这条捷径。那就只能以堂堂之法取城。虽然在前天的试探性进攻当中,湖广镇各营表现出了娴熟的配合程度与足够的战力,就算强攻也未必不能破城。可如此一来。伤亡未免又会加大。

    “大帅也不必担心,虽然采用爆破之法不易,也并不意味着我军拿城中鞑虏没办法。前日,我军进行了一番试探性的进攻。不也打得鞑子惊惶不已?即便此次攻城不能采取挖掘地道的捷径。华山营全体将士也必会如同前日一样,配合其余各营袍泽,以堂堂之法拿下荆州。叫城中鞑子死得心服口服。”

    庞岳微笑不语,沉吟了一会儿,又问了问陈贺对其余几套方案里华山营任务的见解和分析。一番询问下来,心中已大致有了个底。

    “你准备的不错。”庞岳道,“下午我军便会发起第一轮进攻,稍等些时候我军将再召开一次军议。确定最后的方案并分配任务。我刚才已经派人前去通知,你就先在这里稍等。做些准备。此番攻城,华山营肩负的任务可谓举重若轻、不可或缺。到时候在军议之上,肯定也少不了你这内行的发言。”

    “大帅过奖,末将可不敢当!”陈贺谦虚地笑了笑。

    不多时,帐外脚步重重。湖广镇各营营官以及高一功等忠贞营主要将官陆续赶到,前来参加攻城前的最后一次正式军议。

    。。。。。。

    荆州城外战云密布,数百里外的武昌、汉阳亦是黑云压城。

    仅一江之隔的武昌、汉阳两城,城外皆已密布营垒。站在城头放眼望去,只见红旗招展,人影绰绰。萧瑟、森冷的杀气笼罩其上,喷薄欲出。

    罗绣锦也算是阅历丰富、久经战阵,但仅仅观看了几眼,也不由得心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压迫感。

    昨日,明军水师在南边长江江面上击败武昌水师,之后便水陆并进直抵武昌、汉阳城下。三万余大军便就在城外扎下营寨、扼守要道,人吼马嘶之声直传入城中,士气之旺盛不言而喻。

    反观城中清军却是士气低落,先前的几次军议之上,张国柱、魏守职等数镇总兵或一言不发、支支吾吾,或以准备不足为由百般推脱、躲躲闪闪。为将者尚且如此,军中士卒更是可想而知。

    罗绣锦虽百般无奈、怒其不争,却也只能审时度势,放弃主动出击的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