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

第27章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第27章

小说: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还是从劈拳上去找。

劈拳练到高深之处,那就不是一劈了,而是鲁班大师两手做斧,循环往复而劈之,这个一般人是学不到的,这是所谓的“连环劈”是也。那才是标准的用法。

许多人是练不到这一步的,因为如果练不到“摘肩膀”的形意劈劲,“强练”打法是会对后脑有震击的。练之伤身!

不是师父藏私货,而是你身体的条件达不到耳。

形意拳诀曰:“要想长生不老,就得还精补脑!”这个脑其实指的就是后脑。

这个“后脑”在武术甚至在道家,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搏击对后脑也是很重视,那就是不准“击打后脑”。

呵呵!其实后脑在修道中,也是绝对有意义的。这就不是现代搏击能看透的东西了。

“窜步”之后就是一“顿”,紧接着就是“金鸡食米”了。外家拳就叫“黑虎掏心”就是打心窝的一个“摞手崩”。

左手做掌按扶在右手腕部,这个左手是候补的,就是崩拳之后,还要补充打一掌的。

然后翻身做个“金鸡抖翎”,这个各家的差距就大了,有的是“鸡掉腚”使劲向后座,有的是原地转身切掌。

各家虽然在姿势上区别很大,但是在内在的要求上那可是高度的统一,那就是这个式子是要求整劲的,全身启动,全身发力。

下面就是“金鸡上架”了,“金鸡上架”就是上手一劈,底下藏着一“膝”耳,手上的劈掌也是整力,身形一动意为先,最后在做那个“金鸡报晓”也就是个“挑”打。

这个“挑”的力比较奇妙,我的经验是这个只限于我个人,你可以和以后的“蛇形”那个“挑”做比较着练,比较容易体悟那个力道。

当然如果你有老师,那么你就老老实实的照你老师的办法去练习,我这个是自己说着玩的不要相信啊。

呵呵!这些东西还是自己体悟去比较好,都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鸡形的进步,藏着“二龙戏珠”,那是取敌人眼睛重创面部的姿势,这个的基本功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练“手插画”的方法,手上没有功,你的力量达不到指尖,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这个动作最最要注意的是,你的大拇指别捅不着敌人,把你手指橛折了,呵呵!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个手啊,要是用“戏珠”啊就得紧靠,“并拢”别把手指头自己“别断”了。具体怎么练自己想想吧。

这个鸡形四把,我讲的不是很细致,因为在网络视频很多,我没必要写的这么细致,浪费笔墨了,没见过的搜下就有了,对照着一看就明白了不是?

“鸡形四把”其实不能涵盖鸡形的全部打法,当年父亲传我的鸡形还有“膀打”,这是我这支独有的东西,一是练力,把“浊力”换成“轻灵”的“羽劲”,一个是体会鸡形的“进步”,雄鸡“进步飞追”的时候,是用翅膀扇风的,这样可使脚底轻灵加快速度,二是能保持平衡,使进步紧快如风。

这时候鸡是“用头领身”在“进步”,头为一身之主,这个形要多看,慢慢的体悟其深邃的内涵。

鸡在群斗之中是怎样的转身?

鸡的头部是怎样的躲闪?

在争斗中又是怎样的怒发冲冠?

有时候看看《动物世界》、溜溜动物园,比自己傻练强的多,万物皆有可取之势也。

下篇再说鸡形的内在的东西,今天先简要的说个形吧。

雄鸡一唱天下白,雄鸡实为凤种,内藏羽化神通,诸君不可小视,当勤加习练以求“通悟”也!

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49 拳剑江湖

今天是父亲节,临近晚间忽然有动笔的想法姑且操刀写个四十九章吧。慢慢的记忆闸门开启,多年前的往事不期而至。

而今物是人非,当年的那些高手汝今尚在否?

不由唏嘘感叹岁月无情人生苦短。幸而有国术让我远离人情世故,在十丈红尘中,虽布衣粗食,然内心充实,人生得一知己尤为快也。

拳为知己如影入行,剑为知己琴心剑胆,形意拳学以足慰此生。

四十九章已经写到了金鸡报晓,感觉还是快了粗了。未能将形意拳门的东西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

传说李洛能祖师教拳,五行六象就毕业了,许多学生是学不完这些十二大形象的。现在各支系传承的完整十二形象,是晚一辈的弟子们在一起促成的。

形意拳门其实在那个时候,各个支系已经有了相互的渗透和融合。为今后形意拳门的广传天下做了铺垫。

写这个的目的,不是为了和各个支系抬杠,谁有谁没有,谁和谁学来的,到今天已经没有意义,反正各支系都有了。回忆这个的目的是再一次提醒大家,别贪多千万从根子上学,叶子摘的越多,品种越丰富,其实你的眼越花,只有从根上找,才能寻得源头才能有所得也。

形意拳是内家拳门,它有它自己的道理,你明不明白,道理都在那摆着。怎么从根上练呢?

如果没有老师,那么你就要从最喜欢的拳架练下去。比如你喜欢劈拳,那么就无限的去重复它,别贪多别求快,其实你劈拳练通了,别的拳也就明白一半了。

形意拳门的东西是“互为基础”的,练哪个都不算错误。

比如《天龙八部》中的大理段家“一阳指”,他一个手指就捅死你了,其余的九个手指不练又如何?

其实一根手指练成了,其余九个手指还能难吗?

明白到此我们再逆向思维一下,形意拳中除了你最喜欢的拳,还有你最不喜欢的拳。

比如我最讨厌龙形了,我从心里就不打算练。其实你错了,你为什么极端讨厌龙形呢?

肯定你身体上有最不符合龙形要求的部位,或者说是最不达标的部位。比如你的腰,没有“竖劲”蹲下起不来。或者脚下没劲“飞腾”不起来。

在周天的“循环贯串”之处,有“拘泥不合”之处,反映到你的大脑中,你的大脑才会排斥,不乐意练习它,这时候你就要坚持练这个形。

连着练着突然一通百通,自己觉得有很大的进步了,这时候才能去练别的。

你“最喜欢的式子”和“最不喜欢的式子”都是你自己的坎。

为什么说能自练形意的人都是了不起的呢?

就是这份“脑子”,这份“主见”,那是一般人学不出来的。

有人说是缘份、缘法,我不完全这么看,是这些深邃的道理,没有人系统的告诉你。

在80年代,那些形意拳的老师都是很有相貌的,那种气质是模仿不出来的。我当年最早的宋老师,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一看就知道是个硬邦的老头。

练这个功夫的人走路脚尖没有像外撇的,都是微微的内扣。走路的时候,小腹微沉给人一种“抱不起来”的感觉,我自己的经验啊,这个样子的十有八九是高手。

在外边高手通常不会练习很高深的套路,打拳很慢都是基础的东西,但明眼人一看就是有功夫。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在武道上混,该具备这个眼力和分辨的能力。一眼看去就能看个功夫大概。江湖中的许多比试是这么造成的。一方觉得自己的功夫稳稳胜过对方才会要求比试。

当然也有走眼的时候,有些人的功夫是渗透入骨髓的,外表看不出什么来,比试的结果就相反了。

在武林在江湖中,明知对手比自己高明,还硬要伸手比试的,或者是“寻仇”,或者是“大脑进水”兼而有之。

武者练的是什么?

“武”打开人的大脑,说白了就是找回了一些先天的自己,最要紧的是什么?

就是自知之明。

练形意拳自己要知道自己,说的简单其实真的很难。知“己”才能谈到知“人”。有了“知己知人”的功夫才哪到哪?

啥时才能练到知“心”呢?

未出手而明敌之“态势”呢?

练拳也是如此,脑子练进灵气的人,和你的混沌状态真是“云泥”之别。

我不是夸大其辞。

就说钻拳吧,我举这一个例子。钻拳在实战中,讲究钻即闪、闪即进。闪是动作快,进呢?

有几种进法啊?

你就会一种吧。呵呵!我要不告诉你,你这辈子也想不出来第二种。为什么呢?

你不摸大枪啊!

你会钻拳会钻枪不?

钻枪咋练?

有几种钻法?

现在放下枪用手钻,你能钻出几种呢?

还不会吗?

那就只能花路费来找我了,别说找我,打死我也不说。

形意拳门有刀枪剑棍之妙,如果精于形意拳的人,能练这四种兵器兼而习之,当你四种兵器能“通练”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又越过了一座山峰。

五行枪、五行棍、五行剑、五行刀、五行拳,都有互通之处,且各有奥妙不同。

一通而百通。五行拳的招,套上刀就是刀,套上剑就是剑。拳与兵器是一样的,会了拳就会了兵刃。

战场上用的都是千锤百炼的招式,一招半式生死立判。哪有功夫让你想那108式?

“拳与兵刃同”也,天下武功如此,唯形意一门也。珍之宝之啊……

如果刀、枪、剑、棍,各有不同套路招式,拳法又自成体系,请问你啥时能记下这些套路?

啥时能精熟?

啥时能上战场?

你留下这些精力,来深厚自己的功力好不好?

一路拳法有108式,你再努力一天练十遍,也不过是十次而已。

我的拳只有一招,我每天10000遍的重复。

天长日久那差距可就大了。

当你的一招,碰上我的一式,那么我的意思很明显啊。在战场上谁活下来的几率大些呢?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啊!

形意拳练的就是一招精熟之技。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也。

云深祖师就是如此,“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已。这路崩拳就是一下。如果这路崩拳有108式,还能打遍天下不?

这些都是拳剑江湖中深邃的道理,我今天把它讲述出来,今天是父亲节,我也在回忆我幼年在父亲面前练武的情景。转眼间青春不在物是人非,不变的只有那些“深奥”的拳理。在此面前一切都是浮云耳。

武林其实不是江湖,江湖道不等同于武林道。吾今日象《西游记》里的悟空,下山后远离菩提祖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远离经历江湖,只身面对、历经坎坷,如今回忆的却是那些下山前的岁月及深厚的师恩。

怀念我当年练掌的大树,夏天的阴凉及那树隙上方蓝天中,刹那飘过的一片浮云,如今都是我心头的珍藏。

今天我想说:师父我悟到了“斜月三星”是个“心”字……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50 金鸡抖翎 羽化之功

记得是夏天,那时候的人们是不用电子蚊香的,到了夏天家里找一些破布编成辫子一样的绳子,点着了挂在门口熏蚊子用。

家家的平房无一例外的挂着竹帘,讲究的人家在竹帘之后在挂个半截的布帘,权且遮挡一些隐私。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一九八几年的时候,天津卫的平房几乎家家如此。那时候的平房给我莫大的安慰。我有一间可以闭关的小屋,那是当年最大的幸事。

如今虽然家居宽敞明亮了许多,然人人都住在别人的头上和脚底。许多东西在楼房内是无法敞开练习的扰民啊。感谢上帝当年赐给我的卤煮…

今天说鸡形,上来罗嗦了一堆其实不是废话,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