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宋-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之所以装糊涂,分明就是想把自己以及其他皇亲国戚当枪使,让他们先去和贾似道拼一个你死我活!
这叶应武,还真不是一个吃亏的主儿,早晨大宗正刚刚把他和贾似道凑在了一起,中午叶应武就借着贾似道的手反过来把他们这些皇亲国戚推上来,刹那间杨亮节已经不知道选择叶应武是不是正确。
这家伙的心狠手辣和随机应变程度,远远超过了贾似道,如果不是在临安的根基过于单薄,贾似道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叶使君,不可操之过急。”杨亮节急忙上前讪讪的说道,“这熙春楼既然谢绝宾客,必然有其苦衷,毕竟是这西湖边上一等一的酒楼,来往的也都是达官贵人,除非真的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否则不会这么莽撞。”
“有要紧的事情,那敢情好啊!”叶应武笑着说道,一挥衣袖,“正好天武军的儿郎们每天闲得发慌,倒不如去帮帮忙,打打下手,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杨亮节顿时脸色一白,这叶应武好狠的心肠啊,他可不相信天武军去帮忙,这些沙场上的鲁莽汉子去了,最大的可能是三下五除二把熙春楼给拆掉,而且最后叶应武肯定想尽一切办法把这罪名栽赃在杨亮节头上。
是杨亮节劝说叶应武去的,是杨亮节来找叶应武诉苦!
不信,不信你们去打听打听,西湖码头上谁不知道这位杨将军和叶使君在画舫上密谈了好久。
玩党争或许叶应武还没有这等本事,但是玩舆论,贾似道和杨亮节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当初在临安叶应武就是通过大搞舆论让江万里他们得以退出朝堂,这一次自然也可以再来一遍。
看着叶应武,杨亮节苦着脸说道:“叶使君,还请消消气,还请消消气,某会让熙春楼给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的。另外某与大宗正商讨过,不如就在今天傍晚,与这翠旖舫上重开宴席,叶使君意下如何?”
“好啊,”叶应武微笑着点头,“杨将军有心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
ps:第二更晚7点
“在这次翠旖舫上重开宴席,难保贾似道不会下手。”看着杨亮节远去的身影,叶应武拍了拍身边的栏杆,“原本以为能够让杨亮节这些皇亲国戚先去探一探深浅,没想到这位杨将军也不是痴傻之人,死活都是不上当啊,到最后某也只能被卷了进来。”
春日的暖阳洒在身上很是舒服,站在叶应武身边的吴楚材迟疑片刻:“使君,那贾似道真的会用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那咱们也不能看着贾似道欺负到头上,大不了使君直接带着天武军把葛岭后乐园给他围了!”
看着咬牙切齿的吴楚材,叶应武无奈的一笑。要是自己能够这么办也就好了,可是到时候这无名无分在天子面前动用大军,而且进攻的对象还是当朝平章军国事贾似道,那就算是找得到贾似道什么罪证,最后被当做是乱臣贼子的还是他叶应武。
在你自己的本分职能之内飞扬跋扈,不会有什么人管,但是如果飞扬跋扈超过了你自己的职能,那么就不是飞扬跋扈了,而是乱政谋国。
叶应武在临安除了五千天武军士卒之外还没有别的能够掌控的力量,如果悍然动手的话,胜算实际上并不大。对于叶应武来说,不到最后关头自然不会轻易动手。对于叶应武来说是这样,对于杨亮节来说何尝不是这样,身为大宋禁军的统帅,他也不是不能在朝堂上直接把贾似道拿下。
但是无论是对于叶应武还是对于杨亮节,这个乱臣贼子的罪名是摆脱不了了,就算是能够再进一步,登临大宝,也难免会落下“得国不正”的名号,毕竟这是在宋代,是立国三百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王朝,对于百姓舆论的管辖也是最为宽松的,这种朝堂上动武的事情一旦传扬开来,失去的可就是民心!
对于大宋的百姓,君前可动口不可动武,无论是对着谁动武,哪怕是奸贼贾似道都是形同谋反。
“贾似道有胆量和咱们玩阴的,是因为这是临安,他的皇城司玩阴的玩的过咱们。”叶应武微微皱眉,看着远处的湖光山色,“某其实只是好奇,贾似道能够玩出来什么花样,尤其是那个被杨老统领看作眼中钉、肉中刺的杨正,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使君,照末将看来,怕它作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那贾似道能够弄出来什么刀光剑影,百战都儿郎绝对眉头都不皱一下,必然会护得使君周全。”吴楚材索性大大咧咧的说道。
或许是在百战都磨炼的时间长了,当初那个梗着脖子有些执拗的瘦小年轻人,此时不但人黑壮了,甚至就连性格都变得豁达起来,换句话说是胆儿变得越来越肥了。
叶应武缓缓点头,现在只能希望自己不会棋差一着。
——————————————————————
尚未等到黄昏时辰,西湖码头上就已经陆续热闹起来,从钱塘门外一直到远处的白堤,每隔一两丈就有一个迎风摇曳的灯笼,将整一条环西湖大道照的灯火通明,宛如白昼。
来往的车马上全都是临安中各处豪门的标示,而可以看得出来赶车的车夫都不是等闲之辈,一辆辆马车在石板路上飞驰,总能够巧妙的躲开对面飞快驶来的马车。
叶应武站在画舫二楼,看着码头上的马车越来越多,两浙闽广察访使赵与柽和其弟赵与虑率先联袂而来,不过他们站在码头上倒是没有等着上船,毕竟虽然是赵家宗室,但是两浙闽广察访使放到外面是个不小的官职,在这临安却也不过就是一条不入眼的毛毛虫,所以这一对儿兄弟可不会这么着急进去,一旦被杨亮节以为是先去和叶应武套近乎,恐怕下一次就没有他多少事情了。
虽然杨亮节是赵家外戚,但是毕竟人家兵权在握,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虽然是赵氏宗亲,但是实际上这一对兄弟和之前宋理宗、荣王这一对兄弟没有什么两样,和大宋皇室基本上没有多少关系了,能够走到这一步完全都是凭借着自己的能耐,所以赵与柽兄弟虽然是姓赵,但是也只能默认一个姓杨的外家人来作为他们这些皇亲国戚的领袖。
毕竟三百年前一样的祖宗和当今官家的大舅哥,别看一个有血缘一个没有血缘,但是实际上还是国舅爷这个身份和官家更为亲近。
“杨驸马也来了。”叶应武晃着手里的酒杯,看着那一辆缓缓驶入码头的马车,忍不住笑着说道,转而走回舱内,“公主殿下,不走可是你自己选择的,到时候被你这些亲戚抓住了,某可坚决装作不认识,咱们公事公办,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赵云舒只是轻轻点头:“本宫躲到一侧厢房里面便是,那里本来也就是一些丫鬟杂役住的地方,就算是有事也不会有人过去的。本宫这些亲戚向来自视甚高,可不会走到这样卑贱人的住处,沾一身晦气。”
叶应武笑着说道:“也罢,既然公主殿下下定决心了,臣属也没有这个能耐阻挡,不过也不能让公主殿下饿着,某会吩咐人专门送一份餐饭。不过某还是很好奇,中午时候公主殿下可是很害怕和国舅爷照面,现在怎么对于这宴席又这么感兴趣了。”
赵云舒沉默片刻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坦言道:“你中午时候猜的一点儿都没错,实际上不用劳烦叶使君添柴加火,母后和国舅爷早就已经不太对付,毕竟国舅爷他们实际上不只是看贾似道不顺眼,而且看爹爹也不顺眼,一心想着能把贾似道推翻之后,重新立一个靠谱一些的官家,然后或是自己把持朝政,或者是还政,总之能够保证整个大宋依然可以在这些皇亲国戚的把持下安稳存在。”
叶应武明白过来:“杨将军是想要把你爹爹和贾似道一并拉下来,毕竟就算是扳倒了贾似道,只要你爹爹在龙椅上坐着,贾似道完全可以凭借你爹爹对他无条件的信任而东山再起、后患无穷。但是你爹爹一旦下去了,皇后娘娘可就不是皇后娘娘了,你母后自然不会同意,这是在让她为了赵家而牺牲自己。”
“本来不想说明白,”赵云舒轻轻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现在赵家皇室在临安前有猛虎,后有豺狼,结果还会分成两派,实在是让人感到好笑,“这也算是家丑了,可是就算是本宫不说明白,你叶应武也不是什么傻子,又怎么会不明白。”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叶应武看着码头上赵与柽他们和杨镇寒暄,忍不住笑着说道,“更有意思的是杨镇杨驸马站在皇后娘娘这边,国舅爷站在大宗正这一边,一个掌控禁军,一个掌控宫城,明明合起来的兵力足够让贾似道吃瘪,可是他们偏偏分作两端,互相牵制,谁都难有作为。”
赵云舒沉默不语。而叶应武摩挲着下巴:“不过对于大宗正来说,好像在龙椅上坐着的是他的衙内吧,为什么大宗正都这把年纪了还会和杨亮节他们站在一起,甚至还是领头人,按理说也应该和你母后互通有无才对。”
“爷爷也有其考虑所在,爹爹是什么出身,估计你也很清楚,”赵云舒一只手撑住桌沿,显然让她把赵家这点儿龌龊事情说清楚,也是一个心理上的考验,“当初爷爷根本没有打算让爹爹活下来,可是爹爹却出乎意料的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说是先皇膝下无子必须有人继承也好,说是贾似道这个奸相全力支持想要让爹爹当傀儡也罢,总而言之,在荣王殿下心目中,这个衙内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就不应该存在于世。”
“虽然这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他并不在乎。”赵云舒终于说完,仿佛说出这些话耗尽了她全部的力气。
叶应武的嘴角边泛起一丝冷笑,还真是让人感兴趣的宫闱秘史,原本当初入临安的时候他以为是自己和贾似道唱对手戏,后来全皇后和荣王依次出手,叶应武以为舞台上又多了一支握着正统的力量,可是现在才彻底弄清楚,全皇后和大宗正实际上根本就是貌合神离的两股力量。
原本叶应武没到临安的时候,临安是贾似道一家独大,这些皇亲国戚就算是有再大的野心,也只能按捺下来,可是等到叶应武出面,打破这个平静而诡异的局面时候,皇亲国戚们不但跳了出来,而且还暴露了他们这么多年来暗暗积淀的矛盾。
“真是好笑。”叶应武看着赵云舒,忍不住摇了摇头,“这样斗来斗去,难道就不心累么。”
这一场公公和儿媳的斗争,简直要比叶应武和贾似道的斗争还精彩!
赵云舒缓缓坐下:“这是因为人人都向往权欲的滋味。更何况既然爹爹不知道珍惜,他们自然不会介意走出这一步。”
叶应武点了点头,看着窗外越来越热闹的码头,不得不说还真是这么回事,三三两两到达的皇亲国戚,一些人围着杨镇,一些人围着杨亮节,都在低声交谈着。而站在他们前面负责迎宾的吴楚材和江铁两员天武军大将站得笔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某下去了,不能让宾客在外面站着。”叶应武笑着说道,“那边厢房已经收拾好了,厢房和大厅之间只有一层薄薄的墙板,公主殿下可以听得见大厅内说的什么,不过厢房内还是不要点烛火为妙,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