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行天梯-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娘肆无忌惮哭喊着五爷,你可要给老三做主啊!他疯疯癫癫个人,怎么遭受得住公安局的人整!几个人嚎天哭地,看得出有虚张声事的成分。不过几个人还是听蒋书记的话,哭喊着退出蒋书记办公室。
蒋书记这才对来人说各位领导大驾光临,请坐请坐,慌着给袁书记、吴局长握手,拿烟端茶杯。
蒋副乡长见状一缩脖子溜出办公室门,吴局长给身边的人递个眼se,两人跟了出去。
袁书记坐下问:“刚才那些人好像是在向蒋书记哭诉冤情?”
蒋书记愣怔下说:“农村大娘不懂道理,给她说不清楚。”
袁书记说:“听她的话好像是在说昨晚工地上有人放火烧炸药房的事情?”
蒋书记心中大惊,袁书记是纪委书记,昨晚有人放火烧炸药房的事他已经知道了,联系到蒋副乡长惊惊慌慌的神se,难道这事与他有关系?他心中骂蒋副乡长不成器的东西,嘴上对袁书记说:“有人放火烧工地炸药房我也是上班才知道的,听说派出所抓到了犯罪分子,我正准备了解下情况呢!”
袁书记正se道:“这事县委很重视,早上在家的常委临时召开了会议决定了两件事,由我通知大地乡党委!”
蒋副书记知道怎么回事了,自己在乡上这么些年,这次被侄子害得连防守也来不及,他额头上不觉冒出了汗水。
袁书记拿出份文件,念道:“蒋正才同志因涉嫌主谋放火焚烧炸药房一事,暂停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职务,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待清楚自己的问题,接受组织外理。乡长助理齐昊同志任乡党委委员、代理副乡长职务,主抓修渠引水改旱地为水田工作,工程必须在耕生产到来前完成。”
袁书记停住话,蒋书记见没有免他的职,感觉自己仿佛处在风口浪尖上,一阵疾风暴雨过后终于稳住了身体。在大地乡作了这么多年的书记,如果为这事给免了职,他在亲人、老百姓面前丢不起这个面子!他战战兢兢表态道:“我坚决拥护县委决定,同乡党委、乡zfu班子同志一道,坚决在耕生产前完成修渠引水改旱地为水田的工程!”
县里出面势如破竹,蒋书记虽然还是蒋书记,可他在大地乡多年形成的势力土崩瓦解,一夜之间,蒋书记看上去老了十岁。
齐昊现在是乡党委委员、代理副乡长,成了名正言顺的乡级领导,也是名正言顺的工程前线总指挥。
蒋书记经过侄儿主谋放火焚烧炸药房事件后,虽然还是党委书记,但在乡上一呼百应的局面彻底打破,许多人不声不响站到黄乡长、齐昊这边来了。人往利边行,蒋书记没有办法控制势利的人。
蒋书记是聪明人,他清楚再不支持修渠引水,下一步县委有可能免他书记的职务,于是他来个顺水推舟,以突击工程确保耕生产前完成工程为由,除了留下少数人在乡zfu值班外,其他人全部上工地,工地更加热闹了。
陈书记亲自到工地调研,蒋书记、黄乡长陪同,陈书记叫上齐昊四人在工地走了一圈。
回到工地指挥部简易办公室,陈书记问齐昊:“工程完工后,全乡可以搞多少亩土改田?”
齐昊看着黄乡长,黄乡长说:“陈书记问你呢!”
蒋书记脸上很不自然,以前陈书记来到乡上调研都问他,陈书记说老蒋是老农民,家和县的陈永贵,农业生产不问他问谁?可现在农业生产的事情问齐昊,他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齐昊尊重目光看着蒋书记,蒋书记说:“陈书记jing通农业工作,回答提问可要考虑好啊!”
齐昊转脸陈书记:“按照黄乡长的要求,山下的五个村一次要改水田四千亩。”
陈书记转脸黄乡长:“这个要求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因地制宜?”
黄乡长说:“山下四个村有九千亩土地,我们把容易灌溉的土地改造成水田,下年根据水稻收成情况再决定土改田计划。”
陈书记点点头,转脸问齐昊:“测没有测算过经济效益?”
齐昊胸有成竹表情回答说:“测算过,每亩田按五百斤稻谷计算,比起种红苕、土豆,实际可以净增一百六十元的经济效益,全乡四千亩水田,全乡一年就可以净增六十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呢!”
陈书记点点头:“看来山区农业不能再用老一套干了,得走改革创新的路子,你们现在搞的土改田,既可以说是创新、也可以说是试验,不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说,农民前些年饿怕了肚子,现在刚刚解决温饱,再也经不起折腾!”
齐昊准备说我们是经过科学论证,不是蛮干,想想这话还是不说为好,长出了稻谷还怕没有说服力。
蒋书记忙接话说:“陈书记讲得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是农民,最了解农民……”
“土改田工作不仅仅是你们乡上的事情,也是县上的事情,做好了,县上推广,做砸了,不好向群众交待。”陈书记打断蒋书记的话,“我回去给财政讲讲,叫他们再给你们拨十万元,确保耕插下秧苗,我是担着风险支持你们的,你们要明白我的意思。”
吼吼,收藏、推荐票砸来哦!
第三十九章 苗不长穗()
陈书记的话说到这儿了,可见县上有不同的意见,难怪下面修渠引水改旱地为水田工作进行得风风火火,县委分管农业的张副书记、县zfu分管农业的杨副县长没有到过现场呢!保守思想、习惯势力是无形的,但往往无所不在、有时还强大得让人目瞪口呆,黄乡长、齐昊的心情不由沉重起来。
蒋书记目光一闪,的确也是,多少年来大地乡都种旱地庄稼,现在出风头搞什么地改田,一潭古井不波的水搅得波浪滔滔,成不成功还难说,已经弄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看来县上也有人反对这事,陈书记的话使他内心多少找到些平衡。
关键还在于,人家张副书记、杨副县长分管农业都没有提出搞土改田、陈永贵似的农民蒋书记也没有提出土改田,齐昊你算哪根葱、出什么彩?没事好说,有事枪打出头鸟的事情难免不发生。
县上的十万元很快到位,大地乡修渠引水改旱地为水田工程一鼓作气完成。
元月中旬水渠修通,山上的溪泉水终于通过新修渠道哗啦啦流进山下新开垦的水田。
由于农民是第一次种水稻,没有一点种植经验,齐昊分管农业,撒种、育苗、插秧、施肥、喷药、除草,哪个程序都要亲自指挥,他整天在田边忙得团团转,人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的。
黄乡长带领乡zfu全体干部职工在第一线工作,为的是改种工作一次xing成功!
农民说话了,农民说,原来乡zfu一年到头只知道农税提留刮宫引产,现在知道为农民富裕ri夜cao劳了!
水稻秧苗插下去后一天天成长起来,茎干和叶片笔直向上,在火红的太阳光下茁壮jing神,放眼望去,大山脚下绿油油一片,随风翻着浪,真是喜人啊!
稻子含苞了,开花了,稻谷长出来了,如果不出意外,丰收是肯定的!
问题却出来了,有近四分之一农户的秧苗长势好,有半人多高了,还在往上长,简直长疯了!可不知怎么的,就是不含苞,不开花,不长出稻穗来。
看着别人家田里,这些农户急了,找齐昊,齐昊也说不出所以然。
黄乡长问齐昊,怎么有的田稻苗长不出稻谷呢?齐昊说,照理说不应该出这样的事情呀,怎么会这样呢?两人给急得,一本种植水稻的书都翻烂了,就是找不出原因。
蒋书记的办公室平时冷冷清清,这两天热闹起来了,来找他的亲戚比较多,都是反映水稻不长稻谷问题!
蒋书记把齐昊叫去办公室:“怎么有的稻苗不长稻谷?”
齐昊着急道:“正在查找原因。”
蒋书记yin着脸:“陈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你们偏不信,怎么样,出问题了吧?”
齐昊着急道:“我再找找原因。”
蒋书记一下子火气:“还找什么原因,这明明是因了制宜的问题嘛!我看找原因事小,考虑可粒无收农户一年的生计才是大事情!”
近千亩田颗粒无收,农户血本无回,吃饭成了天大的事情,齐昊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他走出蒋书记办公室,来到水田边,对照书本栽培技术,结合土壤肥力认真比对,觉得不应该出问题。
齐昊看着不长稻谷,只长秧苗的水稻,眼前突然一亮,会不会是稻种原因呢?但他马上就给否定了,稻种是农办从农业局种子公司买来的,不应该有问题。
不过,齐昊还是准备回去问问农办主任。
见齐昊来到田边,村里出来许多人,齐昊正要走,他们把齐昊堵在田坎上,一个妇人拉住齐昊哭喊道:“你干的好事,千百年来种旱地都过来了,你拗起要土改田种稻子!稻子没种成你到当官了,我家八口人颗粒无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吃啥子!今天你不打条子保证我一家八口有饭吃,整死我也不放走你!”
齐昊说:“大婶,这事正在找原因,相信我会给你一个说法!”
妇人横蛮起来:“我不要说法,要你保证我一家一天三顿有饭吃!”
“对,他今天要在这里给我们保证有饭吃!”有人乘机大喊大叫,“他只知道弄政绩升官,不顾老百姓死活瞎折腾,县委陈书记都说了要因地制宜,他和黄乡长偏不听,还打压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蒋书记!现在事情弄成这样子,还拿找原因搪塞,今天他不给我们写保证条子,我们就不让他走人!反正没饭吃也活不成,上面的人来我们也是这个样子!”
许多人跟着起哄,把齐昊推推搡搡弄到院坝里,围在核心。
齐昊不是不写保证条子,而是事情没弄清楚写保证条子有违原则,他大声说:“我们正在查找原因,相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到时候肯定有人要负责任!至于大家吃饭问题,相信zfu一定会妥善解决!”
有人吼道:“他说有人负责,谁肯给他负责!上面见事情闹大了下个调令,他一拍屁股走人,我们去找谁要饭吃?齐昊,个人弄出的事个人收拾,今天我们谁也不找,只找你解决问题!”
齐昊见给这些人说不清楚,不说话了,站在人群里听那些人叫骂不停。
随齐昊来的工作人员跑回乡zfu报信,黄乡长听了赶紧叫上派出所汪所长,汪所长留下一人值班,其余人全部出jing。
一下子来这么多jing察,黄乡长也来了,山旮旯里人一辈子生活在这里,事情做绝了zfu还怕找不到你的麻烦事,就算没有麻烦事,你要批不批地基、生不生孩子、承不承包责任地、还有挨邻宅近发生纠纷也需要乡zfu调解,想到这些,许多人就闪到一边去了。
不过,为首的几人还是逮着齐昊不放手,说齐昊不打条子坚决不放人,当然声音低调了许多,不像刚才嚣张的样子。
黄乡长说话了,黄乡长说:“齐乡长为了大家有白米干饭吃,哪里叫去哪里,你们看到过他有白天黑夜,他来时白白胖胖小伙子,现在又黑又瘦,你们还有没有良心?”
有人说:“我们都没得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