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李家庶子-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黑闼这时笑道:“不正因为李神通这种无能之辈,才让我们接连攻城略地吗?”
同时,刘黑闼心中还想道,无论是李隐,还是李世民,他早晚都要与之会上一会,看看到底谁才是当世的第一用兵高手。
八月初九夜晚,李神通将黎阳仓城的城门打开,先将一箱又一箱的财物搬出城外,准备登船离开此地,返回长安过太平的日子。
但东西刚搬到一半,忽然之间,火光通明,杀出了数不胜数的人马,李神通等人还未反应过来,城门便已被敌人抢夺而去了……
李世绩正卸下盔甲,准备入睡之时,猛然听得四周一阵喊杀震天,知道事情坏了,慌忙重现穿上盔甲,召集兵马。
但这时,窦建德的大军已大举入城,开始攻占各处要道,李世绩见大势已去,只好带了几百骑兵出了黎阳,逃过了黄河,黎阳要地,遂被窦建德所攻占。
是役,窦建德俘虏了李神通、同安公主、李世绩的父亲李盖以及出使此地尚未返回长安的魏征。
几天后,李世绩又因为父亲被俘的缘故,返回黎阳投降了窦建德,卫州的其他城池,在得知黎阳陷落的消息后,也纷纷投降了窦建德。
至此,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除了恒州、罗艺控制之地,高开道控制之地,没被窦建德攻占之外,其余的地方,已全为窦建德所有了。
窦建德是大度之人,对于俘虏的李世绩、魏征等人,并没有多加为难,他任命魏征为起居舍人,任命李世绩为左骁卫将军,让他继续守卫黎阳,当然防范的手段窦建德还是有的,他把李世绩的父亲李盖带在了身边,作为人质,所以李世绩虽有心归唐,却不敢弃父独自离开。
鉴于窦建德的声势,之前归降了大唐的滑州(原东郡)刺史王轨的一个奴仆,将王轨灌醉后,将其杀害,然后携带王轨的首级到窦建德处投降,想以此邀功。
但窦建德却道:“奴仆杀死主人是大逆不道,孤王怎被能接受他呢?”随即下令斩了那位奴仆,将王轨的首级送回滑州。
滑州百姓深受感动,当天就请求投降,此后,附近的州县以及占据了数州之地的徐圆朗等人,都望风归附。徐圆郎原本是在今年初的时候,向李渊上表请求降唐的,还被李渊封了为兖州总管,爵鲁国公,但现在一见形势不对路,立马就改换门楣了。
值此天下位定之际,像徐圆郎这样占据数州之地,在数个大势力之间摇摆不定的一方诸侯,仍有许多。
八月二十四日,窦建德返回洺州,修建万春宫,将夏国都城迁到洺州,窦建德还将淮安王李神通安置在下博,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但李神通却一直害怕窦建德哪一天会将他杀害,所以一直惴惴不安。
李渊在得知河北五州被窦建德攻占,李神通、同安公主、李世绩等人被俘虏的消息后,大为震惊,连忙派人带礼出使窦建德,要他务必不能为难李神通等人,并下令在新安的李世民,想办法营救被俘的那些人。
但因为中间隔着王世充,河内郡又为李密所占据,所以李世民也是鞭长莫及,无计可施。
因为大唐此时的颓势,许多原本投靠大唐的地方将领官员,都产生了别的心思,八月二十六日,唐梁州总管、山东道安抚副使陈政被部下杀死,部下携带他的首级投奔了王世充。
不可否认,虽有李隐和李世民的极力支撑,但现在的大唐,实乃处于最虚弱之时,能否支撑过去,许多人心里都是没底的。
在长安的李渊,为了加强军事的动员能力,以应对高强度的征战,将关内划分为十二道,均田制、府兵制为基础,设置关内十二军,关内诸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军,十二军均取天星的名称,由车骑府统领。每军将军、副将各一人,选择素有威望者充任,督察农耕与战备。
十二道以及十二军分别为:万年道的参旗军、长安道的鼓旗军、富平道的玄戈军、丰泉道的井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豳(bin,一声)州道为招摇军、麟州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宜州道为天节军。
第234章 山丘遇险()
李渊所置关内十二军,自然仍属于中央卫府管辖,但却将原本有些零散的各军,都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编制,大为增强的军队的战斗力。
之后,李渊又改杨广的鹰扬郎将为骠骑将军,鹰扬副郎将为车骑将军,原本的鹰扬府,自然也随之成为了骠骑车骑府。
军有坊,置主一人,以检查户口,勤课农桑,确保府兵制的有效运转。
通过一系列的改制,大唐的战争潜力再次提升了许多,并迅速的运转起来,支持着河东、中原等地的战争。
当初刘武周的军队肆无忌惮的纵横河东之时,河东的州县都遭了劫掠,没有粮仓,百姓惧怕侵扰,聚居在了城堡中,这使得李隐屯军柏壁后,征集不到东西,军粮全靠永丰仓支撑。
李隐无奈,只得发布王令晓谕百姓,李隐在河东威望无人能及,百姓一听说他率军前来后,无不前来归顺,由近及远,前来的人日益增加,然后唐军逐渐征收粮食,军粮因此充足。
在李隐于柏壁厉兵秣马这几个月,并非是什么都不做的,大军虽坚壁不战,非主力部队的将佐,则找空子绕后抄掠宋金刚的各种物资,所以宋金刚的军势开始出现了衰落之势。
秋风飒爽,大雁已开始南飞,天空之上,不时的传来响亮悠远的鸟鸣之声。
唐军营寨大门打开,李隐带着上千轻骑离营而出,他这时要亲自带轻骑兵去侦察敌情。
作为一军主帅,出于安全考虑,自然是不能亲自前去侦察定情,但李隐艺高人胆大,而且久静思动,所以便偶尔任性了一回,没听众将的规劝,亲自带着轻骑兵出了营寨。
前行到某个地点后,随从的骑兵四下分散侦察,李隐只在一名穿铠甲的士卒护送下,登上山丘,眺望四周的环境。
过了一会后,李隐有些犯困,便在山丘闭目小憩一会,以等候那些四散侦察敌情的骑兵返回。
那名甲士原本在一旁护卫的,但过了一阵子后,他也有些打盹了,最后索性也躺在了草地上。
危险于是就这样慢慢靠近,有一队地方的侦察兵,刚好发现了李隐,他们虽然不知李隐的身份,但见他的穿着,便知身份不凡,所以从四下悄悄的向李隐与那名甲士包围过去。
李隐二人这时原本毫不知觉,若被敌军合围,李隐的小命只怕休矣,但这时,恰巧蛇追老鼠,碰到了甲士的脸,甲士惊醒后,一眼便见到了敌影,于是慌忙叫醒了李隐。
李隐与甲士二人一起快速上马,才奔行了百余步,就快要被敌人追上了。
在这万分紧急之时,李隐马速不减,忽然一个急转身,以大羽箭搭在强弓上,“嗡”的一声响起,大羽箭飞射而出,直向了敌人的骁将而去。
只听一声惨叫声响起,大羽箭从那名骁将的心脏处贯穿而过,那名骁将瞬间跌落下马,敌方骑兵见此,顿时胆寒,不敢继续追杀,纷纷退去。
敌方骑兵退去后不久,李隐所带出来的那些侦察轻骑也陆陆续续的返回了,程咬金也在其中,他见了四周有些的纷乱情形后,立即脸色大变,上前道:“将军可是受了惊扰?”
李隐摆了摆手,“一些小毛贼罢了,不足挂齿。”
刚才的情形,其实可谓是凶险无比,李隐怕若是传出去的话,以后再要像现在这样出营的话,房玄龄、宋正本等人只怕就要以死相逼了,所以才装作是没事一样。
程咬金眼珠转了几下,已是猜透了李隐的想法,他并未点透,大声骂道:“那些毛贼,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来惊扰将军,以后要是让俺老程碰着了,非得好好教训教训他们不可!”
李隐见此点了点头,暗道程咬金果然是会做人的。这其实也是李隐此次出军营,诸将不带,却独带程咬金的原因所在。
集齐人马后,李隐便带人快速的返回了军营,他还真怕那些被他暂时吓跑的人,会再度返回,那可就不太妙了。
李隐这担心并非没道理,在他离开此地后不久,地方主将宋金刚竟亲自带了大队人马到了那里,见到李隐已离开后,神情悔恨无比。
原来那些围击李隐的人返回营寨后,向宋金刚交代了事情的经过,宋金刚细加盘问下,便觉得骑兵所描述的人,跟自己的大对头李隐十分相像,于是立即点齐人马杀了过来,但可惜却扑了个空。
宋金刚重新返回军营后,立即找来画师,将李隐的肖像画下来传遍全军,以免得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之时,却像不久前那样,白白的失去将李隐击杀的大好机会。
李隐返回军营后,继续从容不迫的策划起对付刘武周的方略来。
对付刘武周,李隐还有一个杀手锏,雁门关现在可是仍在李隐手上是,周安于雁门关上,驻军一万多人,时刻威胁着刘武周的后方,而雁门关以北,还有塔布部落等与李隐交好的势力,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力量。
刘武周准备南侵之时,便曾想过雁门关的威胁,但无奈雁门关不仅乃天下雄关,还是李隐经营多年的所在,要想攻下来,没个十万人马想都不要想。
所以刘武周与宋金刚一开始的计划,是全占河东之地后,才围困雁门关,让其弹尽粮绝,不攻自破的,但无奈李隐一出潼关,河东的形势便开始逆转,以致雁门关的问题仍未能解决。
当然,刘武周自不会就此对雁门关放任不管,让其侵扰后方。刘武周现在已派在几个月前在雀鼠谷大败姜宝谊和李仲文援军的将军黄子英,率兵三万,屯军于勾注山附近,监视雁门关的一举一动。
另外,为了防范雁门关以北的诸部落响应李隐,刘武周派人数次出使突厥,请求协助,这时处罗可汗已下令南迁了数支大部落到娄烦郡的北部,对塔布部落进行牵制。
然而虽有这些应对措施,这时随着李隐的一声令下,雁门关以及塔布布部落的骑兵,依旧是能寻隙出击,侵扰各地对刘武周的控制之地造成了较大影响,只不过没那么肆无忌惮罢了。
第235章 独孤怀恩()
除了让非主力部队的将佐,则找空子绕后抄掠宋金刚的各种物资,并让雁门关的军队和塔布部落侵扰刘武周后方外,李隐还将目光看向了石州。
石州的“突利可汗”刘季真是在反叛后,归属了刘武周的,但李隐因当年与稽胡各部落有过歃血之盟,所以对石州也是能有所作为的。
这时,又该轮到李隐帐下口才最出众的辨士方宏方展图出场了,他曾孤身入稽胡营地,将稽胡人劝降,对稽胡人倒也不陌生。
刘季真乃野心勃勃之辈,李隐没想过能将他劝降,但刘季真之弟、拓定王刘六儿,却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据李隐这些日子得来的情报来看,那刘六儿是个没什么野心的人,而且仰慕汉化,与他哥哥刘季真关系也不怎么好,应该较为容易拉拢。
果然,在方宏出使石州不久后,刘六儿便派人向李隐请降,李隐将这消息传回长安后,李渊下诏任命刘六儿为岚州总管,刘六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