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刘备复汉-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邳城中,陈登、乐隐、臧霸等人见到刘备果然从徐州借着兵马,都在城外相迎。
待众人回到下邳郡府之中。
刘备对陈登、乐隐二人说道:“今曹操矫诏已发,想必袁绍定然引兵前往。某不能落了他人后尘,不日也将出兵。常言道:兵发万里,莫舍根基。吾出兵在外,家中不得误了发展。元龙随我出征,元奇先生,留守在家,一切大小事情你自当斟酌!”
“是,主公!”
“若是有事不决,汝可向陈老先生问询。”刘备对乐隐说道。
接着,他又吩咐黄忠、魏延、周仓、孟凡、裴安、希杰、张继等人留守下邳;使关羽、张飞、臧霸、昌郗、尹礼、吴敦、孙观、孙康等人点起下邳屯田兵两万余人会同宗保的一万兵马,前往陈留,寻那曹操会盟。
于此同时,渤海太守袁绍得到矫诏,也聚集麾下文臣武将,引了兵马三万,离了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三人汇集一起,商议之后,使曹操做了檄文,传往诸郡。
檄文大意如下:“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檄文发出之后,各镇诸侯纷纷起兵响应。
大军齐聚洛阳城外。
都有哪些诸侯呢?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兵马两万人;
第二镇,冀州牧韩馥,兵马三万;
第三镇,豫州牧孔宥,兵马三万;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兵马三万;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兵马一万;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兵马一万五;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兵马一万二;
第镇,山阳太守袁遗,兵马一万六;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兵马两万;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兵马一万五;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兵马两万;
第十二镇,下邳太守刘备,兵马三万;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兵马两万;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兵马三万;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兵马两万;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兵马三万;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兵马三万。
诸路军马合在一起,近四十余万,声势浩大,足与董卓抗衡,且不知能否击败董卓?
。。。
第110章 诸侯会盟推袁绍,董卓聚将遣华雄()
plsl;
;;
第章诸侯会盟推袁绍,董卓聚将遣华雄
且说十七路诸侯加上曹操一部,合共十路诸侯,齐聚陈留,在野外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曹操遣人屠羊宰牛,大会诸家诸侯。
毕竟是曹操发起的矫诏,又在陈留之地,这东道主主持盟会自然不为过。奈何,曹操人卑言微,难以服众,诸家诸侯纷纭议论,却难以定下进兵之策。
一时之间,厅堂上乱乱糟糟,早已没了一个清静。唯独刘备冷眼看着一众诸侯,不时回头与身后的关羽、张飞、陈登低声说个一两句。
良久,河内太守王匡止住众人纷争的声音,大声言道:“今日我等会此结盟,都是为了国家大义,自当推选出一名盟主;由盟主统一发放示令,规划进兵之举。”
听到他这样说,众诸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王匡本是袁阀的门生,早与袁绍、曹操商议好,准备推举袁绍来做盟主。
是故,曹操接言说道:‘操以为当推举袁本初做盟主。众所周知,本初兄一直都是反卓的主力。当初若不是袁门势大,本初兄恐怕连洛阳城都难以出来。而后,又奔赴渤海,募兵训练,无时不为匡扶社稷着想。再者袁门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乃是汉朝名相后裔;文韬武略无所不通,自当为盟主。”
“孟德谬论。绍才疏德浅,岂能担当此重任?”袁绍连连推脱。
陈登在刘备耳畔说道:“主公,快快劝说袁绍接受盟主之位。”
见陈登提醒,刘备会意:“本初兄,在座众人,唯有汝曾统领西园诸军马,自然只有兄最为合适。我等都是为了社稷,汝莫要再推辞了!”
众人听刘备如此说,也是纷纷劝慰。
袁绍这才接受。
第二天,曹操派人筑起三层高的高台,四周边上插上五方旗帜,上面更是摆上白旄黄钺、兵符将印。
一切整顿放好,众诸侯请袁绍登台。
袁绍整衣冠悬佩剑,昂首挺胸登上高台,来到香案之前,焚香而拜。祭拜之后,他打开盟书,高盛宣读:“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完之后,一旁有壮士端上清酒,摆上短刃。
从袁绍开始,歃血入酒。
众诸侯都被袁绍慷慨的气势、激昂的言辞所打动,一个个涕泗横流的喝完了血酒,完成了示盟之约。
众人拥袁绍下台,旋儿升帐而坐。
诸侯各依爵位年龄在两旁坐定,曹操因其为起事之人,故大家又推他做了副盟主,坐在了袁绍左侧,两旁恰恰一面正好位。
左手侧:袁术、韩馥、王匡、张邈、张超、公孙瓒、刘备、张扬。
右手侧:孔宥、刘岱、乔瑁、袁遗、孔融、鲍信、马腾、孙坚。
众人坐定,曹操使人摆上酒宴,与众人共饮。
酒过数巡,曹操便说道:“如今我们既然已经拥立了盟主,各位就要听从调遣,共同匡扶社稷,千万不要以强弱计较了!”
袁绍也说道:“绍虽不才,既然承蒙诸位推为盟主,自然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国法,军有军纪,还望诸位约束部下遵守,切莫违反!”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服从。
见众人如此,袁绍大喜,说道:“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尚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者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好一个袁绍,果然不俗!
一上来便将粮草这个肥缺给了自己的弟弟。看来,他还是对袁术这个嫡出的弟弟很有些讨好的诚意呀!只是不知道袁术领不领情了!
听到先锋一职,刘备看向身后的陈登。
见陈登摇头,他将双眉一沉,低头不语。
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离座站起,大声言道:“某愿为前部。”
见有人站出,袁绍大喜:“久闻文台英勇善战,武艺超群,足可担当此任!本盟主便封你为前部正印先锋官,前往汜水关,为我联军打开通往洛阳的通路!”
“末将领命!”孙坚答应一声,带着四部将黄盖、程普、祖茂、韩当,引领本部兵马杀奔汜水关。
汜水关的守将得知诸侯兵马来犯,大惊,立刻差人星夜赶往洛阳丞相府告急。
自从独专大权之后,董卓日日娇纵在宫中群妃、宫女之中,在宫中摆下宴席,与众女共乐,哪里还有空来理会朝政?
李儒接到告急文书,哪里敢担搁,匆匆赶往宫中,来见董卓。
读罢文书,董卓大惊,赶紧离宫,回到相府,召集诸将商议。
董卓让李儒将告急文书向诸将讲述一遍。
温侯吕布冷笑一声,挺身而出,言道:“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
也是,吕布武功高强,莫说一般武将,便是一等一的猛将也难说有哪个是他的对手!
然,他的话音刚落,从他身后走出一人,高声说道:“杀鸡焉用宰牛刀?区区关外诸侯,不劳温侯亲往,吾斩杀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好大的口气!
董卓抬头观看,此人身高九尺,虎背狼腰,豹头猿臂。正是凉州关西人华雄!
“果然是我凉州英杰!区区孙坚,有华雄足以败之。吾加封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你看如何?”董卓知道这个华雄的底细,十分放心。
“定不辱使命!”
“好!”董卓点点头,又言道:“胡珍、李肃、赵岑听令!”
“末将在。”三人出列。
“本相命你三人为副将,同华雄一起前往汜水关。”
“是!”
四人辞别董卓,引大军直奔汜水关。
且说众诸侯中,济北相鲍信寻思着孙坚抢了前部先锋,惟恐头功被他夺去,便暗中派遣他的弟弟鲍忠引了三千兵马,抄小道直奔汜水关下讨战。
华雄刚刚入关,便听到有人来讨战,勃然大怒,遂引骑兵千人冲出关来。
摆好阵势,鲍忠便看到对方骑兵冲来,心中大惊。
明知对上骑兵要吃亏,他可不会硬碰,拨转马头,便欲带着麾下步兵撤退。
奈何人家华雄所部骑兵,哪里容得他逃走?
华雄马疾刀快,追上鲍忠,手起刀落,便将鲍忠斩于马下,生擒、斩杀将校极多!
华雄连夜派人将鲍忠的首级送回相府,董卓加封他为汜水关总兵都督。
孙坚引兵来到汜水关前,听闻鲍忠被华雄所斩,大怒,遂引兵挑战。
华雄在关上瞧得清楚,只见关下孙坚身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好不威风。
孙坚在城下也看到了华雄,却听他骂道:“华雄,助恶的匹夫,还不出关来降?”
华雄冷笑一声,便欲出关迎战。
一旁副将胡珍拦住,言道:“区区孙坚,何足挂齿?待末将擒他!”
华雄也不阻拦,分给他兵马五千,让他出城迎战。
见关上有人引兵而出,孙坚部将程普,持矛而出,直逼胡珍。这程普可不是普通战将,他可是孙坚麾下的第一猛ja。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擅用一条铁脊长矛,勇武而有智谋。
胡珍自以为武艺高强,可是那也要看跟谁比!
遇上程普,他自然算是到了辈子的血霉!交手三五十回合,他便感到吃撑不住了,慌忙间没有照顾全面,被程普一矛击中了护心镜,没有把持住,跌落在马下。
程普纵马上前,又补上一矛,将他的小命就结果在了汜水关前。
程普取胜,孙坚立时击鼓,挥军杀了上去,直接杀到了关前。
华雄果然枭雄,面对胡珍战死无动于衷,果断吩咐守卫士兵摘弓搭箭,等到孙坚兵马赶到关下,竟然不管敌我一阵射杀。
看到关上箭如雨下,孙坚只得引兵退回,在梁东屯附近按下营寨,使人向袁绍处送去捷报,又派人向袁术处催粮。
见孙坚催粮,袁术本欲派人送去。
却被麾下粮草官劝住:“孙坚乃是江东猛虎,若是他打破了洛阳,杀了董卓,到时候可就是除狼而又得虎也。今天若是不给他粮草,到时候他的兵马定然会不战而散。”
袁术本就是短谋之人,听了他的话,便不给孙坚发粮草。
军中缺少粮食,孙坚十分苦恼,更是无法约束士兵,故兵士自乱。
早有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