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刘备复汉-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很多百姓加入了太平道。
光和五年夏,天灾降下,瘟疫横行。
张角假借符水、咒语,用医术救治了不少得病的百姓,从而名声大盛。
受难的百姓们更是趋之若鹜。
短短一个月间,太平道仅仅幽州一地便发展到了数万人。
光和五年冬,在弟子们的支持下,张角公布了太平道的教义,宣扬以“以善道教化天下”,自称大贤良师,称其弟张梁为大医。
太平道的教义更加突出了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再加上他们以符水、咒语治病而分文不收,故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
张角还派出主要弟子人分布各州发展教徒。
。。。
第72章 久平治安出贼盗,兴兵白登为破贼()
plsl;
;;
第章久平治安出贼盗,兴兵白登为破贼
天下百姓都受瘟疫所害,那么远在北方刘备驻守的平阴呢?
平阴的瘟疫倒是比别处要轻一些。
那个时候,交通受限,所以瘟疫的传播也收到了地域的限制。
那个地方冻死的人多了,那里便成了瘟疫的重灾区。
平阴县的百姓们经过了一年的休养生息,也都有了余粮。
四月天气突变,着实有些百姓受冻。
乡魁、里正听闻之后,纷纷前去帮忙、救济。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要质疑!
哪里还有这么好的人呢?
大家恐怕是忘记了。
前文书说过,经历鲜卑一战,平阴县百废待兴。
原来那些豪绅乡魁早已不知去了哪里?
新任县令刘备刘玄德重新从百姓中选出了乡魁、里正。
这些乡魁、里正都是贫困人家出身,又受刘备的影响,一直秉承邻里乡间的相互扶持。
所以,天降灾难,他们才不会丢下那些受灾的乡邻。
大冷之初,刘备立刻派出希杰所部骑兵,分散到各个村落,巡查受灾的情况。那些孤寡老人、孤儿寡母等等家庭,都收到了刘备派人送来的寒衣。
为了帮助大家度过乍来的寒冷,他专门派人进山烧炭,无偿的提供给大家。
在他的带领下,平阴百姓们安然度过了这个时节。
等到天气转暖,这就是别的地方瘟疫横行的时候,平阴地境却出现了新的一轮农耕。正是刘玄德组织了百姓们补种庄稼……
而粮种又是从县衙粮库中提出来的……
太平道的信徒邓茂只身来到平阴。
只一天,他便离开了这里。
因为这里没有人需要符水,也没有人愿意停下来听他讲什么道义。
平阴的和平、安详,击垮了他发展信徒的信心,所以,他不得不先行离开。
走之前,他四处打探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
他很好奇这个刘备到底是个什么人?
他听到更多的是百姓们对这个人称赞和推崇……
他来了,一无所获的走了。
但是有的人来了却一住不走,而且还是不是的搞一些破坏!
这是怎么回事儿?
这是邓茂走了十余天之后的事情了。
刘备正在府中陪着母亲和二叔刘元起闲谈。
忽然,假司马张继进来。
“什么事情让你这样紧张?”看到张继慌慌张张的样子,刘备十分不解的问道。
张继急促的回答道:“大人,境内出了一伙强盗,已经有四五个村子被他们祸害了!他们所过之处,尽夺百姓钱粮,捉走村中妇女,其他人或被捉或被杀。”
“嗯?!我境内的百姓不应该这样呀?!他们有吃有穿,为何要打劫别人呢?其中一定有古怪!你先下去召集其他人,我们去堂前议事。”在母亲和叔叔面前,刘备请了辞。
不多时,县丞陈弥、军司马希杰、假司马郑兴都跟在张继身后进入大堂。
“你们都知道这件事了吧!”刘备问道。
四人异口同声的说道:“都知道了。”
“按理说,百姓们有吃有穿,是不会去打劫别人的?可是,这伙强盗又是哪里来的呢?”刘备搞不明白,脸上一脸愁容。
陈弥上前一步,献计说道:“大人,何必自扰!那伙强盗在白登附近活动,一定是在那里有驻地。先派人去打探一番,再作打算也不迟!”
“是呀!大人,您不是常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且容我先去打探清楚再说!”军司马希杰说道。
看到一手带起来的军司马,刘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是呀!我这一着急竟然疏忽了!你马上派人去打探清楚。不过……”
忽然他停了下来,似有沉思……
四人不管惊动他,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忽然,他抬起头说道:“我们不能这样等下去了!俊立,你马上派人去打探消息,然后整顿兵马。我要赶往白登,阻止他们继续危害我的子民。”
俊立,是希杰的字。
“是,大人!”希杰立刻带着张继、郑兴二人下去准备。
“大人,那些强盗到底多少人?我们尚不知道。这样仓促出兵,岂不为了兵家之事?”陈弥谨慎的问道。
“此言差矣!君不闻,兵贵在神速。我们不能等到敌人得知我们要出兵打他的时候,那样敌人就有了准备。现在,敌人尚在边境活动,我火速发兵白登,定然会把他们一网打尽!”刚刚在心中合计,基本上有了定性,他才这样对陈弥讲。
行军打仗之事,远非陈弥所知。
所以听到刘备这样说,他便很知趣的闭上了嘴。
刘备简单交代了他一番,便走了出去。
来到校军场,他看到骑兵、步兵早已分队站好。
两千兵马看到他来到点将台,目光齐刷刷的聚在了他身上。
等他登上高台,希杰高声喊道:“参拜校尉大人!”
台下两千兵马齐刷刷的跪倒在地,膝盖磕击地面的声音只有一个,却是十分响,如同重锤击地一般,伴随着士兵的喊声:“拜见校尉大人!”
这一声先比那跪地的声音,又不知强了多少倍,莫说声若奔雷也不为过。
行为一致,令行禁止。
刘备十分欣慰的看着台下一众士兵,高声喊道:“兄弟们,你们辛苦了!请起。”
还是一样的动作,还有一致的行为。
希杰一声高喊:“起身!”
“咔!嗒,当”三个响声,一气呵成。
刘备高声喊道:“兄弟们,近日来听说白登附近出现了强盗,已经破坏了几个村落。百姓们正在被强盗威胁,你们说,我们是不是该去救他们?”
“是!”洪亮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高昂的斗志,振奋了所有的人。
刘备感觉到,自己完成了一次十分完美的战前动员。
他走下高台,接过战马,翻身跳上,摘下战戟,便带着士兵们朝着白登方向而去。
再说白登这里的贼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原来,他们是并州吕布麾下的一个曲长,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被吕布打了二百军棍。这个曲长倒也算得上是个人物,竟然勾结了三五十人带着兵器、军饷,还整了不知道多少军粮,从吕布的军营里逃了出来。
逃出军营之后,他们才发现这外面还不如在军营内。
这外面正是瘟疫横行,四处没有粮食的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从张辽军营里呆过的士兵,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咱们到平阴去。前些日子,我在张辽的帐下时,见过刘备与张辽饮酒。听说平阴哪里没有闹瘟疫,而且那里的百姓们生活可就富裕多了!”
这位曲长一听,还有这么个好地方呢?!岂能不去?!
就这样,他们开始向平阴方向赶来。
曲长想到了平阴就有了粮食,多几个人就多几个帮手。
所以,这一路上,他可是没有闲着。
一旦看到流民中那些身材魁梧的人,他便拉拢过来,不断的壮大自己的队伍;等到进入平阴地境时,他的手下已经达到了四五百人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他竟然在乱民之中发掘出来一个宝贝。
什么宝贝?
一个人。
此人姓拓跋,名坤,字云野,出生于鲜卑拓跋部落,不过他的母亲是汉人。但是,他却不是在拓跋部落长大的。自幼父母都早早过世,他便整日过着非人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个过路的老人救了他,便把他带到了并州。
老人早已经过世,他便安葬了他,又给他守了三年陵。
哪知道刚刚出山,他又碰上了瘟疫,只好跟随流民大军开始流浪。
也许是上天不绝人之路!
他又被曲长碰上了。
曲长是因为看到他身上那柄丈二长刀,才意识到此人一定是个练家子,正好说服他过来帮自己。
就这样,曲长找上了他。
很快,曲长拼着自己忍饥挨饿,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终于将拓跋云野说服了。
很快,他们就赶到了平阴县的白登城。
白登城,说是一个城,是因为它真的像那些大城一样,修筑了城墙,城墙上有箭垛;挖了护城河,河内有河水。可是,它也太小了!
不过,这城中也有一屯兵马驻守。
这是刘备安排在这附近进行屯田的士兵。
饶是如此一个小城,却是令这些强盗不敢贸然进攻。
曲长根本没有带人攻打白登城,而是带着那四五百强盗占据了叶黄山。
再说刘备。
引兵行进途中,他见到了前来送信的探马。
看信报,他这才舒了一口气,对希杰说道:“看来这是外来的强盗!守卫白登的士兵没有把白登丢掉,实属万幸!”
“大人,白登的士兵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希杰问道。
刘备摇摇头,笑着说道:“没有!那强盗压根就没有攻打白登。他们聚集在叶黄山,倒是给我们留了一个好机会!”
张继不明就里,追着问道:“大人,他们留了什么好机会呀?”
刘备看了他一眼,带着一丝不满,说道:“让你平时多看看书,多学些观察地形,也了解一些风水之事。哼,现在知道问了?!”
说着,他便将一个十分军事性的问题讲了出来。
他说道:“叶黄山三面悬崖,只有一条进去的路。虽然说那山易守难攻,可是也并非没有破解之法。此山缺水……”
……
。。。
第73章 入平阴胡3称寇,困叶黄刘备收将()
plsl;
;;
第章入平阴胡三称寇,困叶黄刘备收将
且说刘备得知强盗们把据点按在了叶黄山,心头狂喜。
这是为何?
叶黄山,之所以叫叶黄山,是因为此山缺水,即便是万年老树也就只能长长黄叶子而已。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
行军打仗,安营扎寨,都要观察地形,巡查水源近的、易守难攻等等。
所以,当刘备将这个事情向他们一讲,他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一中十分崇拜的神色。
这叶黄山其实仅仅有三个特点,山不高,不过三五百丈;山不大,不过占地三百余亩。还有一个特点则是一路直通。也就是这座山只有一条贯穿整座的路,再无一条,而山的两侧则都是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