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刘备复汉-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程普等武将无不击掌相庆。
江东吴国,吴王孙权传令三军,以周瑜为大都督,统领大军三万,直奔庐江。
再说江南另外一家荆州刘表。
人过六旬,刘表早已不复当年了身体日渐消瘦,精力一日不如一日
近些日子里,蔡氏在他耳边谈及最多的事情,便是立次子刘琮为世子,生怕日后刘琦掌权会对他们蔡氏不利
蔡氏乃是刘表后续的妻子,不是刘琦的生母。
而刘琮却是娶了蔡氏的侄女,从而得到了蔡氏的疼爱。这也是整个蔡氏财阀站在刘琮这一边的一个主要原因。
刘琮从小便对哥哥刘琦充满敌意,一心着想要上位。
因为刘琮生的机灵,比刘琦讨人喜欢,所以刘表十分疼爱他。
蔡氏财阀的当家人自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刻意的拉拢刘琮,不断地帮助他。
虽然,刘琦表面上看着不如刘琮,但是,他在底下也拉拢了不少人。
比如黄祖文聘等人。
后来刘备有意联结刘表,刘琦一派也是极力撮合。
更是利用这次机会,刘琦成功的从父亲那里得到了襄阳的统御权,并将文聘黄祖等人带走了。
刘琦等人一走,蔡瑁蒯越等人没有了竞争对手,便开始大张旗鼓的筹划帮助刘琮夺权的事宜。
老迈的刘表老眼昏花,哪里知道这些曾与自己征战荆州郡的老兄弟正在算计自己呢
本来蔡瑁在交州无为一战,刘表心中有些不悦。
但是,蔡瑁解释说程普从中作梗,又说章武帝本意便是要他们牵制东吴。
江陵王仔细思索,觉得有理,也便没有追究。
其实,他哪里知道蔡瑁引兵而归的原因,乃是得到了蔡氏的传书,知道了刘表近期的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这才引大军赶回
这就是人性最突出的表现。
要么说现在的人都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呢
其实,是从很早的以前,人们便已经形成了这种意识
有的人说儒家的教育让他们有了门阀之风
仔细思考,儒家学说其中的精髓却是被人扭曲了进行传承
什么精髓呢
儒家讲究孝道。在汉朝的时候,当官的首选则是举孝廉。
什么叫举孝廉呢
就是推荐乡里中以孝顺被人推崇的人来当官。
那个时候的人,都把这个扭曲了。
他们讲求孝顺,更讲求传承。
关键就在这个传承上。
只要有传承,那么就有了门阀。
有了门阀,那么就有利益。
有了利益,自然就有了竞争;而为了竞争,各种手段便层出不穷
所以说,在这个乱世中,蔡瑁身为蔡氏财阀的掌舵者,为蔡氏财阀牟取所谓的最大利益,也是很正常的。
更何况,现如今的他已经掌控了江陵王刘表手中的大部分军队,还联结荆州另外一个财阀蒯氏财阀的代表蒯越和蒯良兄弟。
而及中已经有三人故去,余下五人业已不管日常事务,除了时不时的陪一陪刘表,再无他是。顾众人却都已经被蔡瑁拉拢,成为了他们的中坚力量
唯独剩下襄阳的刘琦等人。
他们所要做的便是如何对付刘琦等人
在文聘和黄祖等人的协助下,刘琦管辖着两个郡襄阳和宛城。
襄阳兵马两万余人,刘琦和文聘共同坐镇;宛城驻兵一万五千人,黄祖率部坐镇;宛城和襄阳中间樊城也有一万兵马,守将是刘琦的堂弟刘虎。
近五万兵马,又有文聘黄祖二人相助,蔡瑁怎会不提防他呢
。。。
第275章 三分江南出吴地,再起兵马入始兴()
第章江南篇二东吴篇一
第章三分江南出吴地,再起兵马入始兴
东吴,自从天子章武大帝刘备册封孙权为吴王,天下诸侯皆称呼吴国为东吴。,东吴所距之地不过是扬州所属的四郡:吴郡豫章郡会稽郡九江郡。国都在吴郡的建业城。
若是论起地盘来,东吴还不如荆州的刘表。天子册封刘表为江陵王,天下诸侯则以江陵国称呼荆州。江陵国下辖荆州七郡:南阳郡南郡长沙郡江夏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国都设在南郡的江陵。
江南有此二国之外,还有一个交州。交州的最高行政官是汉桓帝时期设置的刺史的后裔士燮。士家在交州那绝对是一当一的大家门阀。他们已经连续三代世袭州刺史了宛然将交州当作他们的自己的国家来治理了。南海郡苍梧郡合浦郡郁林郡交趾郡九真郡和日南郡合计七大部郡,地盘似乎比荆州还大。
其中南海交趾合浦郁林四郡更是完全在士家人的手中掌管。
章武帝登基,士燮看到了机会,第一个跳出来称王,自称海南王,建国都于交趾。他册封弟弟士壹为大都督,士文为国相。
正是因此,章武帝刘备才下旨使刘表孙权出兵攻打他们。
可惜的是,蔡瑁从中作梗,使得首次出兵夭折。
他们兵马返回,可是士燮却不得不调兵遣将,做起了防范。
能够成为一方诸侯者,士燮又岂会是无能之辈
士家传承到如今,底蕴自然很深。
交州五大门阀:吴史张赖戴的门人士士皆都聚集其旁。而士家更是人才济济,文有士文士邸士干,武有士壹士武士颂。此外,士燮身边还有一对姐妹,是他的大小夫人,唤作司波娜司波兰。此二人那是苗山上的苗人,善射。
所以说,士家绝对的不简单。
吴主孙权决定出兵攻打交州,心中自然是算计好了。
一方面来讲,士燮称王算是竖起了叛逆的大旗。这个时候攻打他,顺应民意。更何况有先前的天子圣旨,他们这样做名正言顺。
另一方面,上次是两家一起出兵。这一次就算是吴国一家,那么士家也不得不担心荆州江陵王会不会派兵趁火打劫。那么,士家必须要分出一部分兵马提防荆州方面,那么阻拦自己这方面的力量就会降低。
还有一方面,那就是士燮手下,论谋略能比得过周瑜难找一人,论武力能够胜过周泰凌统的除了士武,再无他人。
正因为如此,他仅仅派出了三万兵马。
是的,仅仅三万。
可是,不要小看这三万兵马。
这三千兵马尽出东吴精锐之兵,统军将领之中更是优秀人才比比皆是。与卧龙诸葛亮feg雏庞统齐名的美华郎周瑜周公瑾统领大军,麾下悍将不但有江东第一猛将的周泰骁勇善战的悍将凌统,还有老将军黄盖父子丑阎罗陈武hagjiag丁奉等人。
先不论周瑜周泰和凌统,单单丑阎罗陈武,就够士家的人头疼的。
这就是孙权的想法,当然也是周瑜的建议。
只是,孙权怎么也没有想到士家的底蕴比他想象要深多了。
当周瑜大军抵达边境的时候,士壹已经集结了五万大军拦在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上。
联营数里之宽,依山而建,侧有绕山溪流。
入山的大道被联营埋没。
这座联营可不一般,依山而下,三里左右筑起箭塔四座,箭塔之间更有塔阁相连,塔阁之上设有爱墙垛口。
看似一般的营盘寨门,却好似一座临时建起来的小城。
箭塔塔阁之上更有数不清的弓箭手,一个个握弓捏箭四处张望,谨慎之色尽显于面。
周瑜派出的先锋兵马,统军的将领那是老将军黄盖黄公覆,副将是黄盖的儿子黄炳。
“父亲,前面的城池似乎是新建的”绕过山路,黄炳望见远处的营盘,急忙对黄盖说道。
黄盖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不由得眉头紧皱,说道:“好一个依山筑寨呀”
“依山筑寨”黄炳不解的问道。
“不错他们这是借助山势,用山寨的形式把水源占领了看来,士家也有能人呀”黄盖感慨的说道。
“父亲,现在怎么办”见黄盖止住了行军,黄炳问道。
黄盖望了望身后的山坳,又看了看不远处被士家营寨所占据的溪流,说道:“暂时让士兵们停下来休息吧。我们现在首要的是找到水源没有水源,是万万不行的”
“好”黄炳答应一声,随后便派人出去寻找水源。
黄盖则派人去通知周瑜。
在孙权麾下这些将领中,黄盖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
身为孙坚时期的四位元老,他的地位也仅仅比程普低了一些,相对比韩当祖茂却又高出不少。何况孙权向来敬重元老。
如今,祖茂已经病故,国中元老仅剩程普韩当与他了。
而韩当业已不能出征,旧伤复发,使得这位老将军从孙权殿前回去便卧床不起。
本来,孙权并没有让黄盖出征,而是派他跟随程普在柴桑训练新兵。
老英雄非要与丁奉争先锋。
这丁奉口无遮拦的说了一句:“老将军,人老不以筋骨未能上阵杀敌的事情交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就行了”
就这么一句话,惹毛了黄盖。
黄盖硬是从丁奉手里抢过了先锋一职。
为此,周瑜只好请吴主孙权安排中郎将黄炳,也就是黄盖的儿子,同往先锋营。
其实,在周瑜的眼中,黄盖要比丁奉更适合先锋这个职位。虽然从年龄上讲,黄盖已过六旬,体力确实不如刚刚五旬的丁奉;但是,行军打仗的经验上,黄盖却远远强过丁奉。在军中,虽然程普也位列大都督,但是黄盖的能力却一点也不比程普差。
所以,黄盖十分冷静的分派着各项任务,有条不紊的命令体现出这位老将的睿智。
远处山寨上的士家将领,正是士壹。
“孙权派来的是老将黄盖。”士壹看向旁边的士颂,问道,“你可知此人否”
“黄盖,字公覆,乃是江东虎孙坚昔时的老臣。此人久经沙场,能征善战,是个难与之人”士颂回答道。
一旁的士武听不得他说敌人厉害,叫嚣道:“四弟也太看得起那老匹夫了区区一个老儿,某只需数百兵马便可取其性命免得你在此涨他人威风,灭自己的锐气”
“三弟休得鲁莽两军交锋,岂是能儿戏打仗自然要打打杀杀,却也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汝若是敢莽然出兵,休怪为兄不讲情面”士壹厉声斥责着士武。
唯有士壹敢如此。
见二兄怒斥自己,士武立刻吓得低下头,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却听士壹说道:“黄公覆乃是江东三朝元老,武功高强,汝等之中非士武不能敌也排兵布阵,也是颇有一番神通呀听说其子黄炳深得周瑜器重,所以,某不得不小心呀”
大将吴巨上前讲道:“大都督,不管如何我们也要先出去试探一番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呀”
“本都督正有此意只是那黄盖虽然年迈,却也是吴国有名的战将呀那一对双鞭敢硬撼华雄,我军中谁能与之一战”士壹叹了口气说道。
士武一听,把嘴一撇,就要说话,却被士颂拦住。却听士颂低声说道:“这一仗不是你能够去的不单单是去击败黄盖,而是要试探出敌军的深浅”
“这倒是,我可没有这个能耐”士武倒是有自知之明。
士颂呵呵一笑,嘴角朝着与士武并排的赖恭兄弟一孥,附在士武耳边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