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刘备复汉-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荆州牧、江陵王刘表与江东积仇日久,只需使江陵王牵制江东,孙权又如何能够尽心尽力的夺取胶州呢?”庞统此计一出,顿时令刘备笑颜逐开。
殿前的众人无不称妙。
“好!士元此计,足以解决江南一代的隐忧!”御史大夫陈宫带头称赞道。
“不错!真的不错!”说着,刘备从龙椅上站起来,倒背双手,来到群臣面前,沉声问道,“详细的计划便‘交’给光禄阁中的诸位了!明日,还请诸葛爱卿和庞爱卿陪着那周公瑾来见我!只是,孙权要封吴王,也太奢望了!就封一个吴侯好了!”
“臣等遵旨!”
午夜,皇宫深处,政合宫。
丞相徐庶、御使大夫陈宫、左光禄勋诸葛亮、右光禄勋庞统、大将军关羽、骠骑大将军张飞、车骑大将军颜良、卫骑大将军文丑等人正陪着章武大帝刘备,吃着夜宵。
“陛下,臣等这样布置妥否?”诸葛亮恭敬地请示道。
“吃,别歇着!一面吃一面说!”见诸葛亮放下酒樽,刘备微微一笑,劝道,“你们布置的很好!一个很好地布局!只是那蔡瑁恐怕不是周公瑾的对手呀!”
“陛下说的极是!然而,江陵王麾下除了此人,哪里还有人可以胜任呢?”丞相徐庶在一旁无奈的说道。
听到这里,刘备抬头看了看在座的众位,忽然一笑,说道“既然如此,便让他去好了!不过,孔明、士元,你们可要帮一帮江陵王呀!”
“臣等明白!”
……
次日,诸葛亮、庞统带着周瑜来见刘备。
“久闻江东美周郎,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陛下谬赞!陛下谬赞!”听到刘备称赞,周瑜心中徒然升起一种莫名的恐惧……
“哈哈……”见周瑜诚惶诚恐的样子,刘备哈哈大笑起来……
收住笑声,刘备立刻变得一脸严肃,双目炯炯的看着周瑜“汝与汝父同耶?”
“陛下,吾父乃吾父,吾乃吾,何来同耶?”
“汝父,大汉名臣。汝亦汉臣,何来不同?”
“吾父贤良,而吾愚鲁!”
……
一番言语试探之后,刘备见周瑜对答如流,面无惧‘色’,心中了然,遂颁了圣旨,令其返回江东。
时下,江陵王刘表也在朝面圣,闻听天子圣旨,赶紧接旨。
可是,这道圣旨竟然如此沉重,令他实在不敢接领。
“王兄,还不接旨!”刘备端坐在龙椅上,沉声问道。
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刘表应声答道“臣,臣领旨!”,说着,接过太监手上的圣旨。
而同在殿前的周瑜见刘表领了讨伐胶州的圣旨,心中十分气恼,抬头瞪着诸葛亮,眼中透出一种想要杀死诸葛亮的寒光……
然而,这里不是他的地盘,他自然翻不起什么大‘浪’……
离开了皇宫,他满腔怒火的投江东而去。
江东,吴郡。
“什么?要我听从刘表的指挥?!真是欺人太甚!”吴侯孙权揭底斯里的叫喊着,似乎一腔怒火无法发泄一般的叫嚣着。
“主公息怒!为今之计,只有暂时委曲求全,听从他们的指挥好了!”老将军黄盖在一旁劝道。
“公瑾,你说,接下来当如何?”孙权在黄盖的劝说下恢复了理智,向周瑜问道。
周瑜看了看身边的众将,这才看向孙权,十分郑重的说道“主公,当派大将统兵前往。只是,统军大将当谨慎,万万不得受人手柄!”
孙权十分诧异的看着周瑜。
见孙权不明白,周瑜附身在孙权耳边轻声解释一番。
孙权才点点头,转身对程普说道“既然是天子圣意,某岂能违背?!便请老将军引三万兵马,随时整装待命,跟随蔡瑁征服胶州!”
“末将尊令!”
……
且说江东一事暂时安顿下来。
刘备就开始准备攻打曹‘操’的事情了!
高槐兄弟从并州回来复命,并向章武大帝刘备诉说了高干的忠心。
高干表示绝对不会让袁谭走上背叛的道路的。
可是刘备偏偏想知道袁谭的态度。
高槐兄弟二人对视一眼,说道“陛下,袁显思听闻孙权请封,也要陛下册封他为晋侯。”
“哼!”闻听此言,刘备笑了起来,“晋侯?!很好,丞相……!”
“臣在。”徐庶出班。
刘备脸上木无表情的说道“既然显思也想着要拜相封侯,朕便赐他此爵!汝速速派人前往!”
“臣遵旨。”
……
只是看到了孙权封侯的风光,袁谭哪里知道刘备在心中已经判了他们的死刑。
刘备心中杀机一动,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悦,依然与群臣探讨出兵之事。
征伐曹‘操’一事已定。
可是诸将相争,便是连诸葛亮和庞统两人也在不断地向刘备暗示,想要出征攻曹。这一切,刘备都看在了眼中,心下盘算不定。
是夜,丞相徐庶、御史大夫陈宫来见刘备。
“陛下还在为出征将领一事烦恼吗?”徐庶试探着问道。
看了看徐庶和陈宫,刘备叹了口气,说道“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然而,今,朕得二人,却苦于不知遣谁统兵!哎!”
别人都在为没有良谋而发愁,他倒好,良谋多了……
徐庶一笑“陛下是怕他们内生罅隙!其实,孔明与士元皆乃智谋之士,想必曹‘操’营中一时还无人可敌!陛下,老臣以为可遣大将军云长为主将,孔明为监军同参军事,最为合适!”
“可是翼德、公骥、不俊、士元岂肯不争?”
陈宫笑着说道“他们四人‘交’给老夫便是,敬请陛下安心。”
三人商定。
次日,刘备早朝颁布征兵令
先帝惨遭劫难,朕岂能让凶手逍遥法外。今,朕以太尉、大将军关羽为主将,左光禄勋诸葛亮为监军同参军事,遣良将三十员,‘精’兵十五万,征讨曹贼,即日启程。另召晋侯袁谭三日后亲自统兵赶赴洛阳。
……
第260章 秦朗自大设酒宴,马谡假计图夜袭()
上文书中讲到刘备派遣大将军关羽、左光禄勋诸葛亮带兵出征讨伐曹操。¥f,其实,这里面是值得研究的。
正如当初陈宫所说,安抚张飞、颜良、文丑和庞统的事情由他来做。、
这是为何?
咱们前文书讲过,这次出征可不是单纯的要讨伐曹操。现在这个曹操可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打败的!
更何况,只是出兵十五万!人家曹操在洛阳的驻兵就已经超过了三十万!
这次出兵,只是刘备向天下表决心的一个样子而已!
所以,他不会派遣拼命三郎一样的张飞和文丑,也不会让喜欢冒险的庞统前来。至于颜良,直接跟张飞、文丑躺枪了!
而如今的刘备可谓是兵强马壮,战将千员。
这一次派遣良将三十员,都是哪些人呢?
这些可都是响当当的行军良将、战阵英才。头一位前将军黄忠,第二位征西将军臧霸,然后是安西将军孙观、平北将军孙康、骑射将军曹性、奋骑将军侯成、扬威将军希杰、振威将军宗保。
杂号将军关平关羽长子、审荣审配的侄子、沮鹄沮授长子、朱汉、孟岱、冯礼、常林、臧艾臧霸之子、马氏五常长兄马玄、二兄马康、三兄马津、幼弟马谡、臧舜臧霸长子、臧毓臧霸三子、黄叙黄忠之子、孙毓孙观之子、孙田孙康之子、曹成曹性之子、侯元侯成之子、希望希杰之子、宗成宗保之子。
随军二十一员战将之中一共有十一位都是新生代。
此外随军的谋士还有马氏五常之一的四兄马良马季常、大夫沮授、主簿陈登等人。
这一次马氏五常兄弟五人全部上阵,可谓是令那些没有抢到的将军们心中嫉妒羡慕恨了!
马氏五常在当时也是十分有名的一个家族。
长兄马玄,字伯常;二兄马康,字仲常;三兄马津,字叔常;四兄马良,字季常;幼弟马谡,字幼常。兄弟五人之中除了马良,其他四人一个个武艺精通,马上马下功夫了得。尤其是那个马谡,不单单是武艺高强,更是熟读兵书战策,常常出入诸葛府和庞府,与诸葛亮、庞统二人探讨军事,深得二人的赏识。
而四兄马良,年幼眉白,却是兄弟之中文才最好的一个,所以人们常常说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行军之前,天子指定出征的诸将纷纷向主将关羽和军师诸葛亮请战,欲求前锋一职。
只是,诸家将领唯有马氏五常之中,文才武略相互兼济。
诸葛亮便向关羽推荐“马氏兄弟皆具文才,尤其马良和马谡二人。公可使其兄弟前往!”
平日里,关羽与马玄、马良交善,素知此二人的能力,遂说道“好!某便使伯常为先锋,其四位兄弟同领兵马五千人,前往洛阳!”
领了关羽将令,马玄兄弟引兵出发,直奔洛阳而来。
兵出虎牢,马谡指着遥遥可见的洛阳,对四位兄长说道“此去洛阳一马平川,敌军定然会早有准备。兄长们,我们万万不可莽撞行军!”
“出兵之前,孔明大人吩咐过,一旦靠近洛阳,万万小心!”马玄朝着马谡点点头,又说道,“幼常,吩咐士兵放慢行军速度,等前方探马的消息!”
“喏!”马谡答应了一声,便吩咐了下去。
不多时,前面探马奔来。
“前方可有敌军?”马玄问道。
“回禀将军,前方十里之外发现敌军前哨!”
“偶!有多少人?哪个领军?”马玄问道。
探马喘了口气,说道“大约三四千人,领军的将领是一个叫秦朗的人!”
秦朗?!
“四弟,你可知此人?”马玄回头问向马良。
马良点点头,说道;“秦朗,雍州池阳人,今曹操拜他为骁骑将军。据说此人手中一柄大斧,勇猛无敌,非常人所能敌也!”
“我也听说过此人。此人好大喜功,有勇无谋。但不知曹操为何会派此人在这里驻扎?!”马康在一旁说道。
听他们一说,马谡插言说道“哥哥们,我们与敌相距越来越近,然地形不熟,而敌将又是勇猛之辈。万万不可冒然前行!”
“汝有何策?”马玄问道。
马谡说道“请兄长暂且驻兵于此,待愚弟勘查一下地形。”
“好!仲常、叔常,汝二人在此统军相候。季常也随我和幼常前去。”说着,马玄带着马良跟着马谡前去勘查地形。
前方是一个土坎,过去之后,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川,直到洛阳城外。
真的是一马平川,怪不得当初失去了虎牢之后,董卓这老小子立刻就放弃了洛阳,而投西安去了!
在到洛阳中间的旷野中,一座联营旌旗招展,显得是那样的刺眼。
“他怎么没有将兵马布防在这里呢?那样的话,我们这些兵马少说也要折损一半!”年轻的马谡虽然有些浮躁,但是看事情的眼力似乎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底,“大哥,四哥,我们便将兵营设在这里。”
“可是这里只是一道坎,兵营设在前面还是后面呢?”马玄问道。
马良答道“设在后面,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