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79章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79章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达战场之后,谢艾不急与敌人爆发冲突,而是临河布阵,坐等时机。

    麻秋很快便发现敌阵中有个头戴白帽、一身儒装打扮的人,十分惹眼,正坐着马车巡视,打听之下才知道竟是前凉的统帅谢艾,不禁大为恼怒:“谢艾不过一个书生,穿戴成如此模样,是根本没把我看在眼里!我定教他为此付出血的代价!”

    一般作战时,主帅都是骑着高大的战马,戴着精良的头盔,而谢艾却故意乘坐马车,头戴白帽,脾气暴躁又自恃甚高的麻秋果断不能容忍,火速出动精锐黑矛龙骧突击队3000人,向谢艾发起突袭。

    谢艾左右的将士大为惊骇,他们对这批突击队早有耳闻,当面见到更是胆战心惊,纷纷劝谢艾赶紧骑马回到中军,以避其锋芒,谢艾却并不理会,反而走下马车,随手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阵前,淡定自若地指挥布置。

    黑矛龙骧突击队行至半路,被谢艾的举止唬得不轻,认定前方必有伏兵,紧急勒住战马,不敢前进,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

    而就在双方视线都集中在这批突击队身上时,谢艾已秘密派出将领张瑁沿小路绕到了后赵兵团的后方,切断其归路,估摸着时间已差不多,下令所有战鼓一起擂响,然后全军出动向敌人发起总攻,张瑁的部队得到信号,率先杀到敌阵。

    后赵兵团只听前方战鼓雷鸣,却被后方的哀号嘶叫牵住了神经,以为自己竟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顾不得面子里子的,再无斗志,拔腿就往后撤。谢艾自忖敌人已经入套,乘机进击,大破后赵军队,俘虏、斩杀一万三千多人。

    麻秋再度受阻,只得先退回大夏重整旗鼓,再做打算,枹罕之围则暂告解除。

    5月,后赵征西将军石宁的部队终于抵达前线,与麻秋共集合部众12万人进驻HN兰州以南),二人商议决定绕过枹罕,从旁边的小道向姑臧进发,料想枹罕的守军必不敢轻率出军救援,于是派将军刘宁、王擢向晋兴、广武、武街等地,不断推进,大军直抵曲柳。

    张重华只得下令让曲柳附近的将军牛旋前往阻截,却不想牛旋居然南下逃到桴罕去了。姑臧城大为震动,张重华迫不得已,准备御驾亲征。

    谢艾坚决劝阻,行政参谋官索遐也说:“君王是国家的领导中心,不可以轻率行动,于战局不利。”

    张重华无奈之下再任谢艾使持节、全国剿匪总司令长官、代理首都卫戍司令官,任命索遐担当执法将军,让二人率领骑兵2万人前往曲柳应敌。

    这时前凉将领杨康,在沙阜力挫刘宁,刘宁暂时退守金城,石虎则再派征西将军孙伏都和将军刘浑,率步骑兵2万人跟麻秋会师,对前凉实施最后一击,大军直接渡过黄河,占领长最城。

    敌军锋芒已露,谢艾于是树立大旗,宣誓出军。临行前忽然刮起西北风,军旗顺风指向东南,索遐惊喜地告诉将士们:“风神已颁下号令,大军将直指敌营,上天的旨意如此!”将士们虽然并不怎么相信,却也一扫出战前的紧张心情。

    谢艾此时驻屯在神鸟,后赵将军王擢率先发起攻击,被谢艾的先锋击退,无奈选择退守。

    接下来的时间,后赵将领进行多番挑衅,但谢艾都以防御攻击为主,等到8月3日,料想敌军已然懈怠,谢艾正式对后赵发起大规模反攻,最终将后赵兵团打得溃不成军,麻秋仓皇逃回金城。

    石虎接到战报之后,虽觉愤怒,但无奈却更多一些,对左右的太监大吐苦水:“从前我率领一支军队平定九州,如今用九州的力量,却被桴罕一个小城困住,他们那里有人才啊,不可以贪心。”

    (本章完)

第135章 清谈当政() 
东晋安西将军桓温把成汉的亡国之君李势送往建康之后,为了稳定成都的局面,又待了一个月才班师返回江陵。

    因为远征军一共只有一万人,加上战场上损失一部分,只剩下六七千人,想要完全占领偌大的巴蜀,其实比较困难,实际上就在桓温攻陷成都不久,成汉政府副行政长官王誓、镇东将军邓定、平南将军王润和将军隗文等人,就先后聚众起兵,反抗东晋,每人都几乎拥有一万人的兵力,桓温亲自攻击邓定,又派袁乔攻击隗文,全都取胜,接着让益州督导官周抚,镇守彭模,并成功击斩王誓和王润。

    虽说化险为夷,桓温也意识到成都不能久待,等料理完了城中的善后事宜,终于决定还是先回家再说,具体的治理方案,还得先让朝廷加派人马才能实施。

    此次伐蜀可以说大获全胜,仅一万人的兵力攻克成汉都城,这等成绩足以让东晋举国上下欢腾起来,桓温也由此威名远扬,南北皆闻。

    除了显赫的战绩,桓温还有一个重大收获,那就是李势的女儿。

    李势长得肥头大耳,但他的女儿却是貌美如花,桓温本年不过35岁,发现这等美女,当然不肯放过,立即决定纳她为妾,可又不敢让正室司马兴男知道,于是回家后就在城郊另建一座私宅,把李姑娘藏在里面。

    从此之后,桓温经常夜不归宿,但到了白天,对妻子却是疼爱有嘉,司马兴男经常独守空房,岂有不怀疑的道理,于是派人四处打听,最后得知丈夫居然敢金屋藏娇,一时醋劲上来,带着十几个丫头,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般兵器全都带上,气呼呼地就要收拾这个讨人厌的狐狸精。

    当她们撞开大门,闯进李姑娘的房间时,李姑娘正在窗前梳头,飘逸的秀发如瀑布一般,白晳的双手比水晶还要亮丽,扭过头来,楚楚动人,超凡脱俗,宛若天仙下凡,看到来人,不知是何状况,眉头一蹙,更显娇羞,司马兴男竟看得呆住了。

    随行的丫头赶忙先介绍了一顿自己的主子,李姑娘伤感地说:“我本来不愿意在这里,只是国破家亡,身不由己,如果公主要杀我,我绝不怨恨。”

    司马兴男心头一软,丢了手里的凶器,一把抱住李姑娘,动情地说:“我一个女人看到你都不禁心生怜惜,更何况桓温那个老家伙!妹妹以后就搬到府上居住吧,孤身一人在此,终究多有不便。”

    两人之后情同姐妹,倒成了一段佳话,成语“我见犹怜”便是由此而来。

    桓温进京面圣的时候,朝局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动,著名的清谈大师殷浩已成功步入权力中枢。

    实际上,庾氏兄弟是清谈家们迟迟不肯出山的最大阻碍,因为性格不合,志趣相悖,即便出山也不会受到提拔重用,因此当庾翼一死,殷浩终于松口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装模作样,一经邀请,便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346年3月20日,会稽王司马昱下诏让顾和任中央政府行政长官,殷浩任建武将军、兼京畿卫戍总司令。

    顾和的母亲刚好于不久前去世,便坚决辞让,并对他的亲人说:“虽说古人有时脱下丧服出任国家官职,但那是因为他们的才干,足以承担时代的托付,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也那么做,却只能使孝道有亏,伤风败俗。”

    顾和是江东名门顾氏的后裔,算不上清谈高手,但有此背景已足够上位了。

    当时的人都对他这一风度很钦佩,于是殷浩也学习顾先生,坚决辞让,但他既没丧母,又没丧父,实际没有半点充分的理由拒绝,单纯只是为提升自己的价码而已。司马昱不得不特地写信给殷浩,说:“国家正处在穷困,危险艰难,都已到顶点,你见识深远,是治国的大才,足以引导我们,渡过难关,如果执意退缩,只图满足自己个人的愿望,我恐怕天下大事,也就到此为止了,你肯不肯担任官职,影响国家的兴衰存亡,国和家都是一样的,你应深切考虑。”

    这样一来,殷浩已是志得意满,把他的言行举止和国家存亡并列一起,还图什么呢,这已是最高价码了,于是坦然就职。

    殷浩不知道庾氏兄弟虽然没了,但桓温仍是务实派的领军人物,二人的矛盾终将爆发。

    实际就在桓温征服成汉政权的第二年,殷浩就率先发难,竭力在朝中宣扬桓温的野心,认为外敌虽除,但内患却刚刚产生。殷浩可是东晋清谈势力的领袖,其余的清谈家们自然唯他的马道是瞻,也纷纷在国内肆意造谣,声称桓温不是久居人臣的人,一定会借着伐蜀的余威危及朝廷。

    所谓积毁销骨,朝臣们无论是不是清谈派的成员,都已对桓温心生忌惮,甚至民间都已开始流传相关的轶事奇闻,所以桓温虽立此奇功,但朝廷的封赏却迟迟不能到位,一直拖了半年有余。

    348年8月,政府还是不得不要走这一步,但具体如何封赏却成了大问题,原本司马昱打算封桓温为豫章郡公,政府官员却普遍认为如何高了,要是桓温收复洛阳,到时候该如何赏?司马昱无奈只得擢升桓温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比豫章郡公要次一级),擢升谯王司马无忌为前将军,擢升袁乔为龙骧将军,封湘西伯。

    宰相何充早于346年正月去世了,皇太后的父亲褚裒又一味地避嫌,于是当下的朝廷完全由会稽王司马昱作主,而司马昱的智囊团是一批清谈势力,也即东晋政府已完全沦落到清谈大军之手。

    为了与桓温对抗,司马昱特邀京畿卫戍总司令殷浩,与他一同参政,殷浩则把征北将军府秘书长荀羡和前江州督导官王羲之,全都拉拢过来,擢升荀羡为吴国郡长,王羲之为护军将军,作为自己的羽翼。

    荀羡是巾帼英雄荀灌的弟弟,凭姐姐的关系,再加上长得帅气,谈吐优雅,基本上是年少成名,十几岁的时候更是娶了司马衍的女儿寻阳公主为妻,堪称人生赢家,后因清谈与殷浩结交。不过他倒也是有趣的人,结婚的时候因不想做皇帝的亲戚,居然想到逃婚,后被府上的官员追回。

    王羲之的名气比荀羡更大,虽也喜欢清谈,但他成名却不是因为清谈,而是写得一手好字,又是王导的侄子,免不了被人奉承巴结,在清谈界的地位也挺尊贵。

    其实作为当事人,桓温完全是躺着都中枪,他只是本着一腔赤诚,为国家削平周边的威胁,却不想因此成了众矢之的,既感无辜又觉愤慨。

    (本章完)

第136章 黑暗侵袭() 
同样打了胜仗的前凉,战后的影响倒也没有多少积极的成分。

    张重华远不如他父亲那么勤于政务,对于治理国家更是没有半点灵性,一不小击败了后赵,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可不止是靠着三两场战争就能解决的,外交归外交,内政若不打理,比外交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

    他若肯听劝,自己笨点倒也无妨,偏偏张二公子最喜我行我素,臣子提些好的建议固然也知道好歹,但也只是表示感谢,完全不加实施,浸溺在赌博和下棋之中不能自拔,教那些进言的人完全没脾气。

    说他是张二公子,因为他还有个哥哥张祚,但他是嫡长子,因此得以继位。

    就在枹罕之战不久,张重华突发奇想,准备做一件先辈们从未做过的大事,决定去掉“代理”二字,自称真正意义上的凉王。

    “代理”二字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是个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