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210章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210章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时势和人的关系,并不能单纯说时势造就了某些人,二者本是相互影响的,因为不同的人对时势的作用力,显然是截然不同的。

    拓跋焘对得起“雄才大略”之名,借着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以及难得的外部机遇,将带领国家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续写拓跋鲜卑的传奇。

    刘义隆身处不同的环境,自幼并不受重视,所以缺乏锻炼的机会,远不如拓跋焘那般早熟,但也有不少机遇环绕身边,主要体现在刘宋立国不久,刘裕打下的江山尚未出现大的裂隙,国内局势还很稳定,而且有徐羡之等一批精明能干的开国元老协助治理朝政。

    唯一的问题在于,刘宋的这批开国元老犯了一个极其低级且致命的错误,那就是过于自负,认为国家离不开自己,刘义隆更离不开。

    然而真实情况是,徐羡之等人固然是刘裕和刘义符时期的当朝重臣,但时过境迁,刘义隆这个编外人士突然上位,在他身边的一批亲信,好不容易枯木逢春,绝不可能容忍旁人染指大权,尤其是徐羡之等人。

    以王昙首和王华为代表的文帝嫡系,与徐羡之、傅亮等人之间的矛盾,在刘义隆进京的那一刻,就已趋于白热化,而刘义隆也并不打算从中协调,反倒认为只有清除了徐傅等人,自己才能完全享受到权力的荣耀。

    因此刘义隆身边的这一机遇终于就此消散,转而化作一大挑战,在刘宋国内掀起新一轮的乱局。

    这件事无所谓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各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也都有自己的理由,只不过凡是较量总会分出胜负,这一次刘义隆胜。

    就在颁下讨伐令的同时,刘义隆便下诏召见徐羡之和傅亮,准备趁着对方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在宫中加以诛杀。

    徐羡之走到建康西明门外时,谢嚼正在值班,赶紧派人飞报讯息,并前往阻拦半道上的傅亮,声称宫内将有非常措施。

    傅亮得到密报,立即借口说嫂嫂生病,回家简单收拾下行囊就逃出建康,但刚出城就被骑兵指挥官郭泓逮捕,押回广莫门。

    另一方面,徐羡之仓惶回到西城,乘坐宫廷出差的马车,也逃出建康,心灰意冷之下,步行到新林一个烧陶器的窑里,终于精神失守,万般无奈之下上吊自杀。

    刘义隆得知喜讯,立刻让立法院立法官拿诏书给傅亮看,并对他说:“因你当初在江陵迎接时,态度还算诚恳,当会饶恕你的儿子们不死。”

    傅亮读过诏书,心里反倒平静下来,没了之前的恐慌,说道:“我出身平民,受到先帝垂爱,授予托孤重任,废黜昏君,另立明君,全是为了国家的百年大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番申诉注定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刘义隆毫不含糊地下令将傅亮斩首,并把他的儿子女儿们全放逐到了建安。

    两名“首恶”轻易除掉,接下来就轮到荆州的谢晦了。

    谢晦毕竟距离遥远,且手握重兵,刘义隆并没有什么可行的策略,于是向檀道济征求意见。

    檀道济此刻的心情略感复杂,虽自认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但总觉哪里不太对劲,然而木已成舟,终究无可扭转了,略加思索,回复说:“当年我和谢晦同时北伐,得以入关的十项谋略,九项都由谢晦提出,他的计谋精明老练,很少有敌手,唯一的缺点是从没有亲自指挥作战,战场上的军事行动,恐怕他并不擅长,现在奉中央的命令讨伐,可以在他还没摆开阵势之前,就把他擒获。”

    刘义隆大喜过望,于426年正月17日,让王弘担任高级咨询官、宰相、主管朝廷机要、京畿卫戍总司令,让彭城王刘义康,担任荆湘八州军区司令长官、荆州督导官,让最高国务官王敬弘,担任政府左副行政长官,建安郡长郑鲜之,担任政府右副行政长官,然后正式准备领兵西上。

    辅国将军府军事参议官乐冏,再派人报告谢晦,说傅亮、徐羡之和谢嚼等人已经遇害,谢晦于是发布了傅徐二人的死讯,然后亲自东下迎战。

    谢晦不愧满腹韬略,发布号令、指挥调动,无不切实妥当,只用了几天时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投奔,精锐部队有三万人。

    然而他毕竟是地方官,要与朝廷对抗,本身已处在叛逆的位置,为了纸神这一先天不足,只能在道德上做文章,于是上疏赞扬徐羡之和傅亮的功勋德行,认为他们都是忠臣,而竟遭到横暴冤杀,足令天地变色,百姓寒心,先帝在天之灵也会痛心疾首,并解释说:“我们当初如果真的想长久掌握大权,不为国家着想,先帝仍有幼子,我们大可以拥戴他为皇帝,号令四方,谁敢说半个不字,怎么会逆流西上三千里,使宫廷空虚七十天,去迎接陛下的鸾旗!

    故庐陵王与少帝之间,早有嫌隙,是他自己死于非命。

    如无所废,何来兴起,我们几人何曾负于国家!定是王弘、王昙首、王华之辈,包藏祸心,挑拨出的灾祸,我现在将动员大军,用以清除这些邪恶之徒!”

    无论他说得多么合情合理,都无法改变“逆乱”的事实,刘义隆决不会因为三言两语而改变西征的决定,吃瓜百姓内心虽有一杆秤,毕竟也无力“主持公道”。

    而且这种局面的产生,说到底全是徐傅谢三人作茧自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何种结果都注定要自己默默承受。

    谢晦聪惠过人,自然知道大战避无可避,让弟弟谢遁为竟陵郡长,率一万人担任留守司令,自己率二万人从江陵出发,不日便到了破冢,旌旗招展,遮蔽天日。此情此景,谢晦倒是信心十足,忍不住叹道:“恨不得这是一支拯救皇家的勤王大军!”

    谢晦与益州督导官张茂度的关系不错,所以他打算写信邀请张茂度的弟弟、江州督导官张邵,一起东下“清君侧”。

    然而张邵根本不予理会,在他看来,谢晦的行动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实力有限,注定是一条死路,自己怎么会像蠢蛾子一样扑进火坑。

    刘义隆的处境就大不相同,振臂一呼,国内各处精锐都欣然应召,连檀道济都入伙了,足以证明此战的形势。

    2月11日,刘义隆让宰相王弘,与彭城王刘义康,坐镇京师,进住立法院办公厅,高级咨询官殷景仁,参与留守朝廷的各项工作,姐姐、会稽长公主刘兴弟,进驻皇宫,总管大小事务,然后挥师西上,向江陵突击。

    (本章完)

第344章 统万陷落() 
拓跋焘御驾亲征的同时,西秦和胡夏仍斗得如火如荼,丝毫没有意识到正有强敌环伺。

    426年11月初,胡夏的将军呼卢古和韦伐联合攻击西秦首都枹罕,乞伏炽磐被迫把首都迁到安定,并调走了大量防卫军,呼卢古得以轻松进入枹罕南城,西秦镇京将军赵寿生,率敢死队三百人浴血奋战,才终于击退呼卢古。

    但呼卢古并未完全退去,又联合韦伐攻击西秦沙州督导官出连虔驻防的湟河。

    出连虔派后将军乞伏万年,把夏军击败,呼卢古不甘心,于是再攻西平,终于大获全胜,生擒西秦安西将军库洛干,活埋西秦将士五千多人,裹胁二万余家,这才志得意满地班师回国。

    而此时拓跋焘已进抵君子津,正巧黄河冰封,拓跋焘率轻骑兵二万人踏冰渡河,直接突袭胡夏首都统万。

    11月7日,正逢冬至,赫连昌在宫中设宴款待百官,庆祝佳节,哨兵也临时放了假,魏军如履平地般突然出现在胡夏国内,胡夏朝野上下一片震恐。

    拓跋焘对眼前的形势大为满意,下令全军在距离统万30里远的黑水扎营,先进行一番彻底的侦察,只待时机成熟,立刻一涌而上。

    赫连昌为了提升士气,不顾众朝臣的劝阻,带着酒劲出城迎战,结果落败,匆忙回军,而魏军则紧紧追击,统万城门关闭的刹那,北魏禁军卫士豆代田,悄无声息地潜入城中,乘机突入统万西宫,纵火焚烧西宫城门,然后跳出城墙从容撤退。

    拓跋焘闻讯大喜,为表彰豆代田的勇猛,特别擢升他为勇武将军。

    刺激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次日一早,魏军再次出动,在城外四处抢劫,斩杀、俘虏数万人,俘获牛马十余万头,但统万城墙异常坚固,拓跋焘试探着进攻了一波,对将领们说:“瞧这情况,统万并不容易得到,来年跟各位再来夺取!”裹胁居民一万余家,班师回国。

    国君虽然撤离,但其他大将仍在胡夏国土征伐。

    胡夏的弘农郡长,听说北魏宋兵将军周几的大军即将到达,也不敢迎战,直接放弃郡城逃走,周几乘胜追击,一路所向披靡,深入胡夏南部腹地三辅,声威浩大,胡夏举国的精神再度遭受沉痛打击。

    三辅也即以长安为中心,连同周边的京兆、冯翊、扶风三郡,是前后秦及汉朝的京畿所在。

    北魏顺风顺水,局面一片大好,不幸的是周几在途中去世,未能亲眼见证胡夏的覆灭。

    镇守蒲阪的胡夏东平公赫连乙斗,听说魏军将至,赶紧派使节向统万报告军情,而使节抵达统万城外时,魏军正在外面围着,他连忙折了回去,报告赫连乙斗说:“统万已经没救了。”

    赫连乙斗顿时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放弃城池向西逃向长安,奚斤于是顺利占领蒲阪。

    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负责镇守长安,赫连乙斗赶到后,把近来的军情添油加醋地介绍一遍,赫连助兴听得心胆俱裂,两人不约而同地决定放弃长安,继续向西逃向安定。

    于是奚斤又兵不血刃地进入长安,胡夏秦州、雍州所属的氐族、羌族等部落,纷纷向他投降,北凉沮渠蒙逊和仇池杨玄也都派使节向北魏俯首。

    赫连昌真的崩溃了,若是不做点什么,只怕国家覆灭就在眼前,于427正月25日,派平原公赫连定,率军二万人南下准备收复长安。

    奚斤此时已在长安站稳脚跟,二人开始对峙,且长期不能分出胜负,而胡夏军队也因此受到牵制,进不进,退不能退。

    拓跋焘得知这一机会,也不等来年了,立即下令大量砍伐阴山的林木,制造攻城器械,并在国内大量选拔勇士,由朝廷负责严格训练,将其分配给各将领担负作战任务。

    准备了几个月后,人员和物资都已就位,拓跋焘下令让宰相长孙翰,率精兵三万人作为先锋,常山王拓跋素,率步兵三万人作为后继,南阳王拓跋伏真,率步兵三万人,护送攻城工具,将军贺多罗,率三千精锐骑兵,担任斥侯,在前锋兵团之前搜索侦察。

    大军调派完毕,二次西征就此展开。

    5月,拓跋焘从平城出发,从君子津渡河西上,临行前特别让龙骧将军、代郡鲜卑人陆俟,统御北方各路兵马,镇守大碛,防范柔然的入侵。

    中旬,拓跋焘抵达拔邻山,就地兴筑城堡,派专人看守,然后把辎重留下,亲率轻装骑兵三万人,加速向统万进击。

    随行的官员一致劝阻,认为统万城池异常坚固,不是早晚之间就能攻克的,现在用轻装部队讨伐,如果不能迅速取胜,撤退又没有充足的粮食,势必相当凶险,不如配合步骑兵和攻城工具一起行动。

    拓跋焘不以为然地说:“军事行动最下策才是攻击城堡,非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