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131章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31章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苌得到消息,便从安定率军与姚硕德会师,并收降了大批前秦将领,然后任命姚硕德为使持节、陇右军区司令长官、秦州督导官,镇守上邽。

    苻登率军一路夺取南安,势如破竹,直逼姚硕德镇守的秦州,姚苌唯恐有失,亲自率军来救,与前秦军队在胡奴阜会战,结果遭遇惨败,死伤二万多人。

    姚苌自恃战场经验丰富,而又接连打败前秦将领,变得骄傲蛮横,目中无人,结果被名不见经传的苻登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被敌将啖青一箭射中,被迫到上邽疗养,暂由姚硕德接管了所有部众。

    此战一举奠定了持续多年的二秦争锋的局面,前秦也终于从衰弱中重新崛起,虽然并没能真正跻身大国之列,但最终延续了皇家祭庙近十年,仍旧功绩斐然。

    而且苻登肩负一项更为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为苻坚报仇,从其结局来看,仿佛他就是为了复仇而生的,一旦姚苌身死,他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苻登的前半生,少有人知,在姚苌称帝之后,才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而出场之后就执着于一件事,那就是消灭后秦,虽然最后并没有手刃仇人,但总是加速了姚苌的死亡。

    本年11月,苻丕的死讯传开,苻登改穿丧服,追谥苻丕为哀平皇帝,然后准备迎立从晋阳逃出来的苻懿,大家都劝说:“勃海王虽是先帝的儿子,可是年龄还太小,无力承担太多灾难,而今三个盗匪集团在旁虎视眈眈,应该拥护年长的君主,为了国家大计考虑,大王不应再谦让。”

    苻登于是就在陇东建立高坛,正式登极,改年号为太初,设置文武百官,然后下令在军营**奉苻坚的牌位,时刻提醒国人这一深仇大恨。

    牌位放在一辆四面都有帐幔的祭车上,车用青色车盖,车前竖立黄旗,由三百名虎贲武士保护,军中遇到大事决定,苻登一定先向苻坚报告,才去实施。

    此时前秦拥兵五万,将士们的头盔和铠甲上,都刻着“死”、“休”二字,意为报仇雪耻,到死方休,有此精神激励,士卒斗志昂扬,而每次作战时,苻登又会特别安排用短剑长矛,布成方圆大阵,然后根据每个战士的能力,分配战斗任务,所以前秦兵力或许并不雄厚,但所到之处,往往旗开得胜。

    姚苌几次挑衅都无功而返,也不再主动出击,甚至当苻登发动攻击时,他也避其锋芒,不予交战,以守为主,寻找良机。

    苻登暂时稳定下来,也不再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攻城掠地上,而是潜心发展自身实力,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长安陷落时,前秦中垒将军徐嵩和屯垦兵团指挥官胡空,各自聚集武装部队五千人,建立堡寨自守,后来迫于压力接受了后秦的任命,姚苌把苻坚的尸首秘密埋葬在两个堡寨之间。

    得知苻登大军抵达,徐嵩和胡空不约而同地率部归降,并把苻坚的尸首掘出,改用天子的礼仪加以安葬,苻登任命徐嵩为雍州督导官,胡空为陪都长安市长,以嘉奖他们对国家的贡献。

    从晋阳出奔的东海王苻纂,仍拥有不少兵力,苻登为了拉拢他,特别派使节前往任命苻纂为使持节、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太师、最高指挥官,封鲁王,任命苻纂的弟弟苻师奴为抚军大将军、并州州长、封朔方公爵。

    但苻纂却不大高兴,对使节说:“勃海王是先帝的儿子,南安王为什么不拥戴他,而自己登宝座?”

    使节便把当时的情况叙述一遍,苻纂仍感不爽,秘书长王旅劝他:“南安王既已即位,绝不可能中途改变,现在盗匪集团还没消灭,皇族之内,还是不要内斗了。”

    苻纂这才接受任命,宣布对苻登效忠,重树前秦大旗,于是附近的卢水胡人、屠各人、汉人等各族百姓,纷纷归附苻纂,苻纂的部众瞬间爆涨至十万。

    这对前秦来说,显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姚苌可就不怎么喜欢了,让征西将军姚硕德加快吞并前秦的步伐,以阻止前秦的迅速壮大。

    但姚硕德却觉有心无力,已在仇池自立的杨定,老岳父的大仇却并没有抛到脑后,仍旧对前秦效忠,联合鲁王苻纂,南北夹击姚硕德,在泾阳大败敌军。

    姚苌闻讯赶紧从阴密率主力大军救援,苻纂暂时退守敷陆,杨定则原路返回,以图再战。

    苻登则紧抓机会,率军进抵瓦亭,对后秦施加压力。

    不过姚苌一眼便洞穿了苻登的心思,知道对方无心决战,于是肆无忌惮地沿途攻击卢水、胡人建立的堡寨,攻克之后才返回阴密,让太子姚兴镇守首都长安。

    姚兴的军事才能远不如其父姚苌,前秦冯翊郡长兰椟,率军二万人,从频阳进驻和宁,准备与苻纂商讨如何攻取长安。

    两人会面,其乐融融,谈及近来的战果,都对未来表示期待,但至于如何夺取城池,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问题。

    趁着他们各自休息的间隙,苻纂的弟弟苻师奴劝苻纂称帝,苻纂都惊呆了,询问他为何会有这种离奇的念头,苻师奴倒是有想法,认为只要当了皇帝,振臂一呼,四方英雄会聚长安城下,夺取城池岂不易如反掌。

    苻纂呵呵一笑,也不多做解释,直接拒绝了,并劝他不要再胡想乱想,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现在的皇帝复兴大秦。

    苻师奴恼羞成怒,竟然披着夜色将哥哥谋杀,然后接管了苻纂的部众,并天真地想说服兰椟拥护自己称帝,兰椟当即与苻师奴断绝一切联系,班师回到频阳。

    但他们的决裂却让敌人发现了机会,西燕慕容永率军攻击兰椟,后秦姚苌则派人偷袭苻师奴,两人都遭受巨大危机。

    苻登的远水解不了近渴,兰椟无奈之下向后秦求救。

    姚苌并没有直接加入到兰椟与慕容永的争执中,而是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直接进攻慕容永占领的黄河西岸,慕容永被迫撤退,兰椟的危机也宣告解除。

    就是姚苌大摇大摆地准备招降兰椟的时候,兰椟却一改求援的卑微态度,亲自登城防守,将后秦军拒之城门。

    姚苌非常愤怒,对城池展开猛烈的攻击,很快攻陷,并生擒兰椟。

    另一处战场上,苻师奴率众迎战后秦,结果一败涂地,不得不投奔隔壁的鲜卑部落,残兵败将则全都被后秦接收,屠各部落也都投降。

    因为苻师奴的冲动,前秦的中兴大业遭遇冰霜。

    (本章完)

第223章 皇权败政() 
前秦分裂之后,北方各民族都紧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接连割据天下,成就一番事业,他们中有的为了复国,有的为了复仇,有的为了政治投机,有的为了胸中雄心,有的则单纯是迫不得已,但都落实到了行动,只有江南的东晋王朝,好像没事人一样,没有半点紧迫感。

    当然这种局面也并不难理解,此时的东晋王朝已几乎没有独当一面的能臣良将了,起码表面上来看是这样的,民间有无英雄豪杰,就不为人知了,也不会影响朝局。

    士族政治的弊端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这样,一旦当家大族中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就出现了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窘境,真正有屎的人只能望坑兴叹,而没屎的人则在坑边装模作样,最后两方人都不舒服。

    桓氏家族随着桓温的死,已经趋于平淡,王谢家族的光芒随着谢安的死,也逐渐暗了下来,但这些人就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旧占据超大的空间,阻隔了真正有能力报效国家的人才的上进之路。

    现有家族没有真正的良臣,或许有良臣的家族又没有用武之地,东晋面临青黄不接的惨状,没有一个正经人来主持大局,所有人都只是安于现状而已,谁还敢冒头搞事情。

    若是皇帝给力也没关系,但长久以来权臣当道的情形,让皇权受到莫大的压制,根本无力掌控全局,即便权臣忽然消失踪迹,他也不能适应独掌大权的环境。

    如果淝水之战后,谢安的威望没有受到负面影响,谢氏家族必定还是无可争议的老大,以谢玄为首的后辈,仍能把国家经营得风生水起,可惜谢安在大战前原型毕露,将老谢家的所有资本全都挥霍干净,谢玄虽立下奇功,却也无力触碰权柄。

    目前的问题是,大家族对于扭转国家颓势渐感有心无力,孝武帝司马昌明也不是雄才大略的人,突然没了束缚,反而找不到前进的方面,更无力指挥大规模的北伐。

    所以东晋上下官民,只能看着北方各个异族斗来斗去,却无从插手,更无力清除所有敌人、恢复中原。

    首都卫戍司令官谢玄,如果能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时间一久,或许会有不小的成就,实际上已经把国土恢复到了黄河流域了,但司马昌明意不在此,不但没有魄力,更没有远见,只知盯着眼前的寸土寸金,以出征时间太长为由,居然下令谢玄班师。

    谢玄不是桓温一类的人,本身胸无大志,为人非常纯粹,只知踏实做事,并没有太多想法,好处是心无旁骛,做事更有效率,坏处在于影响力不够,即便能击退前秦百万雄师,仍旧太嫩,个人魅力和号召力都很匮乏。

    谢玄最初的计划是让豫州督导官朱序驻防梁国,自己进屯彭城,用以支援北方黄河沿岸的诸据点,并与西面的洛阳,遥遥呼应,可是朝廷诏书已经下达,只好留下少数警卫部队,然后迅速班师回京。

    碰巧翟辽和张愿接连叛乱,北方百姓恐惧不安,谢玄上疏请求处分,并解除所有官职,司马昌明下诏安慰挽留,让他仍回淮阴,改任会稽郡长。

    387年初,东晋朝廷下诏任命朱序为青兖二州督导官,代替谢玄镇守彭城,朱序请求向后稍作撤退,驻防淮阴,朝廷批准。

    经此之后,谢玄虽然没那么多想法,但渐渐也意识到自己家族已遭猜忌,什么出征时间太长,说白了只是不想让自己再领兵建功而已。

    当年能够得到朝廷重用,谢玄必定要感激叔叔谢安,而此时受到贬谪,也是拜谢安所赐,功过相抵,无所谓恩啊恨的,只能默然接受就是了。

    征战沙场大半生的谢玄,生活突然平静下来,倒很不适应,加上心情愤懑,昔日旧疾复发,没过多久便病逝了,享年46岁。

    于是朱序便成了东晋的顶梁大将。

    朱序出身当然也不是平头百姓,但与王谢这种大家族是完全没法比的,这也意味着大族控制朝政的时代终于渐行渐远了,司马昌明完完全全享受到天下至尊的感觉。

    可惜他没有珍惜这次机会,整个东晋的皇帝几乎全都是权臣的傀儡,现在终于没了那些枷锁,司马昌明却放纵起来,丝毫不把国事放在心上,终于让国家步入覆灭的边缘。

    谢玄刚死的时候,孝武帝当然还是励精图治了一段时间的,但没多久便露出狐狸尾巴,便沉迷于美酒和美女群中,不能自拔,而把国家大事全交给弟弟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岂是肯吃苦的人,也对酒色情有独钟,于是两兄弟经常日夜狂饮高歌,流连声色。

    司马昌明因为受皇后王法慧一家的影响,还有另一个爱好,就是信奉佛教。

    但他当然并没有因此拥有菩萨心肠,单纯就是赶时髦而已,因为道教盛行的时代,佛教只是新兴的教派,司马昌明觉得很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