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之第三帝国-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柏林电台一宣布,立刻震惊了世界,在反法西斯阵营内部,苏、波、英三国的关系顿时蒙上一层阴影。
纳粹德国开始与苏联以及远在英国的波兰流亡政府交涉,招集专家鉴证,直到证据一个个出现,包括克格勃的证供。
两天后,波兰红十字会应德国占领当局的请求,派出一个由4名技术委员,1名总部代表。即波兰红十字会秘书长卡•斯台尔仁斯基组成的5人调查团,前往苏联的德占区斯摩棱斯克调查波兰军官坟墓。
当晚,德国当局提供了一份关于屠杀情况的报告,经过技术委员同当地居民进行几周的调查,证实了这份报告中如下情节属实:“当地铁路工人、农民说,从1940年3月初到4月下旬,每天有2-3辆装满被捕的波兰军官的车厢偷偷地运到格涅日多夫站来,他们被汽车运往铁丝网围绕的区域”
其中一位还证实说:“每天都能听到许多喊声和枪声。”8月16日上午9点钟,调查团到达卡廷,这里距离公路只有几米远。在坟墓之间林中的旷地上,放着被法医检验过的波兰军官的尸体。
斯卡尔仁斯基说,他仔细查看了所有的尸体,他们的伤口无例外地是用转轮手枪子弹打的,子弹打进后脑勺从前额出来。很显然,伤口是同一性质的,射击的是同—个方向,所有的射击都是用手枪。所有的军官都是近距离站着被打死的,部分尸体被紧紧地背绑着手,这可能是他们进行过自卫和反抗。
他们身着波军军服,佩戴着奖章、装饰品、校级的标志,裤子和鞋这些东西都尚完好。他还特别仔细地看了两位将军的尸体,他们被证实是斯莫拉文斯基将军和博哈罗维奇将军,这从他们的将军级镶条的标志上可以看出。
从大量的死者日记中,人们发现了大屠杀的受害者之一索尔斯基少校被杀之前的一份记录,记录就在索尔斯基少校的尸体旁边,这份记录的时间是1940年4月9日。
日记里写到:“那天凌晨3时30分,一小分队波兰军官被苏军从被关押的白俄罗斯的一个军营科泽尔斯克带到斯摩棱斯克,早晨5时前几分钟,我们被叫醒并被押上囚车,我们到了一个小树林,看来那里是一些别墅。在那里,除了腰带和铅笔刀外,他们取走了我们的戒指和手表,那时手表的指针指向6时30分,他们会将我们怎么样?。”大约几分钟之后,索尔斯基少校即遭枪杀。
从屠杀时起,在路两旁所植的松树生长的情况可以看出,屠杀是在1940年春天,植物学家也作出同样的判断。关于尸体的数目,斯卡尔仁斯基认为应为4000多人。
8月18日早晨,波兰红十字会秘书长卡•斯台尔仁斯基口头向红十字会总部报告了卡廷之行,并做出结论: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集体行刑;从尸体旁找到的纸张可以断定,屠杀的时间是在1940年3—4月间,迄今为止,只能确定少部分被害者的姓名。
元首估计的不错,柏林电台播出三天后,苏联塔斯社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德国人杀死了波兰战俘,然后转嫁给苏联人。苏联电台义愤填膺地说:“爱好和平的苏联人民,坚决反对德国法西斯匪徒在1941年秋犯下的屠杀波兰战俘的滔天罪行。”
苏联还把气撒在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身上,作为自封的正义化身,斯大林可没空听波兰流亡政府的声明。他本人早就有踢开这个政府,另立一个听话的波兰政府的打算。斯大林通知丘吉尔和罗斯福,他准备与西科尔斯基总理的波兰流亡政府绝交,因为这个政权听信法西斯的诽谤,居然质疑为了波兰解放事业而流血的苏联。
卡廷悲歌,对于人类来说,是警示的钟声。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早在1942年波兰军官的尸体被挖出来前,流亡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就大概猜到了波兰战俘的命运了。对于自己的高级军官,波兰流亡政府的态度自然是极度关心的,波兰流亡政府在伦敦刚刚坐稳,就不断派人去苏联打探他们被俘军官的消息。不过,沉醉于坐山观虎斗中的苏联才没空答理这些失败者。
苏德开战了,波兰成了苏联的同盟者,当问起波兰军官下落时,斯大林轻松地回答,他们逃到满洲了。波兰人感到大事不好:在斯大林的统治下,连一只麻雀都飞不出去,这些波兰军官难道有特异功能?除非——
其实,早在1941年,德国人也大概猜到了波兰战俘的命运和他们的葬身之地。可是,正在高歌猛进的德军也没空管波兰人这群失败者的命运,为德意志民族去抢夺生存空间才是王道啊。直到德国在李德的领导下改变政策,才祭出这张打击苏联的王牌。
弱国无外交。波兰一直夹在德苏两个大国之间走钢丝。国破了,人被杀了,人家还是不把他们当人看。
人类自相残杀,古已有之。但二十世纪的同类相残,无论范围、规模、数量还是惨烈程度,都堪称史无前例。除了热兵器较之冷兵器的杀伤力倍增这个工具性因素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人类社会急速发展带来的难题无法破解。
二十世纪人类自相残杀的“理由”空前之多:以国家利益之名、以意识形态之名、以宗教之名、以民族种族之名但是,较之数以亿计的生命,那些高尚的“理由”真的站得住脚么?
第18节 研制出自动步枪()
夕阳从西山上斜射过来,地面的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李德站在窗前,凝望着那朵毫无瑕疵的白云,在蓝天的衬托下吧,她显得出特有的纯洁与端庄,正如同淑女般漫步在天空中。忽然,她一下子涨红了脸,变得是那么的羞涩而又妩媚,正慢慢地、不可避免地往山的那一边堕落。
李德两个月以来第一次来到山庄,但没有时间享受诗情画意,从早上开始的政治局会议已经开了十个小时了,议题一个接着一个;争吵无休无止,恶话相加与反唇相讥成了便家常饭,捶胸顿足和咆哮如雷的镜头随时可见。本想监视自己老公的贵夫人们早就吓得落荒而逃。
会议内容像西瓜皮擦屁股——没完没了:卡廷事件的应对方案制订以后,施佩尔成了主角,他喋喋不休地汇报突击步枪,光是解释突击步枪的概念就花去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一战结束以后,随着工业科技的进步,各国的军事战略战术理论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战后的几次局部战斗中,双方步兵的作战距离比起一战时期大大缩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战斗都集中在400米的距离之内。
在这个距离内,各国装备的步枪射程超出了需要。无论是德国的毛瑟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还是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有效射程都超过600米,标尺射程都在1500米以上。传统步枪的威力过大,远远超出实战的要求。
同时,步枪的射速不高,士兵们手忙脚乱地扳一下枪机打一发子弹,一个老兵使出吃奶的力气,每分钟也不过发射10到12发子弹。
这样一来,出现了矛盾:一方面步枪的射程过剩,一方面步枪的射速太低,火力不足。为了加强火力,冲锋枪应运而生了。
在二战爆发前,除了崇尚武士道,舍不得子弹、退掉子弹拼刺刀的日本外,所有发达国家都装备了冲锋枪。冲锋枪射速高,每分钟可以发射上百发子弹,火力非常猛。例如苏联著名的波波莎冲锋枪使用7。62毫米手枪弹,战斗连发射速105发/分,还有71发子弹的弹匣。张鼓峰和诺门坎战斗中,当日军端着三八大盖蜂拥而来时,被苏军的冲锋枪像割麦子一样扫倒,战场上到处躺着被打死筛子的皇军尸体。
但是冲锋枪使用的是手枪子弹,有效射程均不超过150米,实战中还不到100米。也就是说,超过150米距离时冲锋枪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子弹也打不死人。
冲锋枪的射程是150米,步枪的500米,中间有一个150米到400米的火力的空档。各国步兵部队一般通过轻机枪来弥补。但是轻机枪在基层步兵中装备较少,而且射速问题解决了,射程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在战斗中,冲锋枪需要大量的手枪子弹,步枪、轻机枪也需要大量的步枪弹药,步兵同时装备冲锋枪、步枪和机枪,就是说后勤人员必须同时准备两种弹药。
如果把步兵武器弹药统一口径,对于各国的军工生产和后勤系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为此,从三十年代末,各国开始研制突击步枪。他们希望能够生产出一种把步枪和冲锋枪的特点合一,能够代替现有步枪、冲锋枪,甚至轻机枪的一种武器。
1938年,德国黑内尔公司受军方的要求,开始着手研制自动步枪的工作,开始研究必然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无法有效解决现有7。92毫米毛瑟步枪弹在连续射击中的稳定问题。但是,随着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自动步枪的研制受到了德国军方的重视,研制速度明显加快。由枪械设计师胡戈•施迈瑟担任方案设计师,提出用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代替原有7。92x57毫米毛瑟步枪弹,这是划时代的观念。
1941年经过反复实验后德国研制成功一种7。92x33毫米步枪短弹。这种子弹长度比原有毛瑟步枪弹缩短三分之一,使得枪的后坐力大大减小,解决了自动步枪无法连续准确射击的技术瓶颈。
在研制生产上,元首和施佩尔的作法是引入竞争机制。为了加快研制步伐,元首和施佩尔让卡尔…沃尔特公司也介入研制自动步枪。黑内尔公司坐不住了,连续加班一个月,于1942年6月,制造出了使用7。92x33毫米步枪短弹的50支样枪。稍后,卡尔…沃尔特公司也不甘落后,研制出50支样枪。经过德国军方枪械专家的严格测试,最终黑内尔公司的mkb42h步枪由于综合性能的优越而中标。
施佩尔洋洋得意地解释道:“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枪弹击发后的火药气体被导出枪管,进入导气管驱动活塞带动枪机动作,完成抛弹壳,子弹上膛,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延伸到枪口附近。可选择单发、连发射击模式,由容量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机匣等零件采用冲压工艺制造,易于生产成本较低。”
戈林打断了他的话:“亲爱的施佩尔工程师,这是政治局会议,不是董事会。时间这么紧,大家都饿着肚子呢。我们不想听具体的数据报表,你只须要说出射程和射速就行了。”
施佩尔解释:“射程有500米,射速定在200发。弹匣里能装30发子弹呢。”
希姆莱一脸的不以为然:“弹匣容量30发子弹就把你乐成这个样子了,人家苏联的波波莎弹匣能装71发子弹呢。”
“那是冲锋枪、手枪弹。再说,波波莎装弹超过65发就容易卡壳。”施佩尔耐心地解释。
凯特尔粗声粗气地叫喊:“真是吃饱了撑的。步兵当然要用步枪,还要拼刺刀。用这些花里胡捎的东西,浪费子弹不说,容易消磨士兵们的斗志。”
他的话引来了一片喝彩,只不过是倒着喝采。戈培尔挥舞着细胳膊奚落他:“亏你还是陆军元帅,说出的话简直像日本军阀。按照你的意见,我看连步枪都省了,直接让士兵们拿着长矛骑马冲锋就行了。”
李德说出自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