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184章

宋时风韵-第184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易蹙眉垂首半响,深深吸了口气,决然道:“我就不信,以我两营兵力奔袭,还拿不下区区县城。”

    拱辰军归附后,明面上组建两个马军千户,战斗力相当强悍。此战,由呼延信率队奔袭,也是对这位大兄战术能力的考验,为了保住南霁云的性命,他必须要突袭拿下县城。

    “加快行军,时不我待。”

    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射阳县,要获取县城内大量的钱帛物资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需要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好赶赴成都华阳县。

    历史上,荒唐的占卜,决定上百万人的生死,他虽从战略上考虑,非常痛苦地做出先拿射阳的决断,却不代表尽人事听天命。无法亲身参与,无法自我把握,他终究放不下心。

    采取快速推进,水路并举,偷袭射阳的策略,希望在守军做出反应之前,一举拿下城池。

    当急脚子军报传来,李易脸色一变,狠狠地道:“千算万算,漏算一策。”

    叶知秋一怔,不解地道:“何事?”

    “四川转运司行辕迁至射阳,聚拢民兵竟达万余,大兄虽拿下关城却无法巷战。”李易摇了摇头,骑兵巷战,以短击长,傻子才会去做。

    “那就加快行军。”

    “嗯。”遽然间,李易似乎想起什么,脸色顿时一变。

    午后,李易率部抵达射阳县城,呼延信率部牢牢控制北门,却迫于城内民兵势力庞大,不敢过份深入。

    在叶知秋建议下,李易果断地出兵占领码头,并在东门外扎下营地,上千步军过来接替了马军。

    “南老学士,果真有谋略,退保射阳乃明智之举,却令我进退维谷。”面对城中一副拼命架势,李易不免苦笑。

    他在看到军报,已知南霁云竟舍弃无险可守的郪县,退守射阳县。想到了南玥,那漫不经心的回首,一个呼吸的定格,淡淡的寂落,让他心中升起淡淡地失落。

    (本章完)

第336章 凭本心,尽人事() 
南霁云选择了反抗,南玥岂不是在城中,战场厮杀难有两全,他真的很担忧其父女的安慰,有时候变化永远比计划变化的快,你永远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大战在即,他勉强压下心思,排兵布阵准备攻坚。能不打当然是好,但人家摆开阵势要跟你玩命,射阳又是他必得之地,不打上一仗是不行了。

    既然要打,那就认真部署,争取寻找弱点一蹶而就,决不能陷入消耗战,无论从兵力还是时间,他都耽搁不起,必须要速速结束这场攻城战。

    李易没有耽搁时间,夺取码头不到半个时辰,全军四个步军千户一次性投入战斗,神机营在城头给与支援,马军却在城外警戒,却放开南门和西门以瓦解人心。

    可以说,李易的战术是成功的,他没有分批次投入兵力,避免了陷入添加战术,而是主力部队分层次一次性投入战斗,先用死士打开突破口,各营一举突破。

    蒙古军的工匠千户,也发挥极大作用,这支部队有点像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战斗工兵,担负技术性比较高的任务。

    他们在士卒的掩护下,利用火药、铁炮,炸开一个个障碍,让士卒得以前进去争夺一处处房屋。

    射阳县城内打的惨烈无比,城中民兵虽缺乏战斗经验,但巷战并非野战。郊野大战或许一个冲锋,就能把敌人打垮,巷战却非一般,那些民兵坚守在一起,让成州万户各部不得不动用火器,弩箭消灭对方,尽可能避免近战。

    战斗持续了两天,李易投入兵力多达四千余人,动用大量火器,开始还有点缩手缩脚,生怕引发城内居民大规模死亡,士卒的心理依旧没有转变过来,认为对方并非是敌人。随着战斗不断激烈,死亡也逐步递增,最终被打出了真火,再不估计生民死活,拿铁炮不要钱地轰击对方据点。

    射阳虽是财税重镇,却并非屯兵之所,武库虽有火器却不甚多,民兵又缺乏训练,很难架住如狼似虎的成州万户。

    据点被攻破后,被迫与对方血战,却哪里是一路趟着血,百战余生士卒的对手。要说开始,拱辰军士卒还会手下留情,以招降俘获为主,既然打出了肝火,再下在不容情,凡是抵抗的一律格杀。

    也难怪,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容不得半分怜悯。

    城头上,李易也颇为感慨,在野战中潼川府驻泊宋军,几乎是一个回合就被打垮,他们抓获不少俘虏,却并未真正死战。射阳城内血流成河,他所属各部伤亡不小,军人的野性盖过愧疚,杀红眼是难免的。

    或许,蒙古人尽屠敢于抵抗城池,并非全无道理,他看到血性巷战场面,目睹一个个抬下来的伤兵,心中闪过此念,几乎是压抑不住的愤怒。

    “蒙古虽蛮夷,攻战之法,却有可取之处。”叶知秋若有所思,话语意味深长。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没有三五天,根本拿不下来。”

    李易想到昨日叶知秋蹙眉之论,虽有种种的不悦,却也无话可说,战争本就是血腥的,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既然身在蒙古军中,要达到最终目的,势必要历经血战,杀人与被杀不难选择。

    呼延信却脸色不忍,颓废地道:“一旦放开手脚,势必造成大量生民伤亡。”

    叶知秋脸色微变,很不满地瞥了眼呼延信,讥笑道:“不想铁血悍将,竟有妇人之仁。”

    呼延信一怔,脸色大变,转首盯着叶知秋,语气不善地道:“也先生,拱辰军并非鞑虏,先生还需慎言。”

    “为将者,不能通达全局,是为愚,不能奋勇向前,是为懦。”叶知秋毫不客气,盯着呼延信沉声道:“现在,你是成州万户的千户长,并非拱辰军的统领。”

    呼延信大怒,厉声道:“射阳乃大宋子民,岂能随意杀戮,如此,岂不成禽兽。”

    “禽兽?”叶知秋冷冷一笑,随意道:“国之将覆,一马换十人,岂非禽兽不如?”

    火药味十足,一个是幕中智者,一个是军中大将,左膀右臂,阵前斗嘴,实在太不像话。

    李易忍不住腹诽叶知秋,竟与呼延信一般见识,实在有失风度,但他还是挥了挥手道:“说有何用,还是想想办法。”

    “严令各部分区,明日日落前,必须拿下目标,不能者斩。”叶知秋语气冰冷,瞥了眼呼延信。

    “过份至极。”呼延信当即反对。

    李易沉吟不语,叶知秋的策略,可以说很有效,给你任务,完不成就别回来了,迫使各部将校死战。

    诚然,他的兄弟及各级将校,并不知其中隐情,战场上能尽力而为,但要放开杀戮,前方打红眼的士卒可以,营一级的指挥使却不太可能做到。

    时间紧急,他不能在射阳过于耽搁,十余万人与百余万人,数百万人想必,孰轻孰重,他明白。

    半响,他才目视前方,决然道:“大兄,传令,各部将校奋力向前,敢推诿不前者,杀。”

    呼延信一惊,不假思索地道:“老六,万万不可,将士无奈,只能滥杀生民。”

    李易冷冷地瞥了眼呼延信,萧杀地道:“为了蜀川,一个县又算什么。”话未说完,他感觉内心一阵冰寒,忍不住一阵战栗,何时,自己变的如此冷酷。

    呼延信瞪大眼睛,不敢相信李易竟说出此话,沉默半响方才转身而去。

    叶知秋轻轻一叹,正色道:“是持重将才,却太过迂腐,不加磨练恐日后难当大任。”

    李易猛然转首,双目冰冷地盯着叶知秋,艰涩地道:“先生,当年我三十九骑薄阵,劫后余生十三人义结金兰,却不想今日隔阂。”

    “学士拳拳之心,非常人所能理解,须知拿起容易,放下难。”叶知秋对义结金兰并不以为意。

    “可值得?”

    “凭本心,尽人事,成大业者,要耐得住寂寞。”

    “为蜀川,可弃射阳,为天下,可弃蜀川,以杀止杀。先生,我何尝不知!”李易心中很乱,回首再往,眼前一片血色,不禁长长一叹。

    “学士传令尚非断然,如瞻前顾后,恐难成大器。”

    “不知,我做的一切,是对,还是错。”

    (本章完)

第337章 殉国() 
成州万户传承拱辰军,那是军令如山、法度森严,各千户长大惊失色,王孝仁在接到军令后,当即失声道:“将士喋血,早就杀红了眼,老六火上浇油,分明要毁了射阳,几万生民顷刻间化为乌有。”

    但是,不情愿也得服从军令,因守军顽强抵抗,伤亡不断加重,士卒们个个红着眼,再也顾不得什么同族父老了,他们眼前出了敌人就是敌人,为了自己能生存下去,只能杀死敌人,总不能被对方杀了吧!

    出乎意料的是,王柏是执行军令最坚决之人,他的第七千户拥有八百余人,两日中战死四十三人,军中一片杀气和悲哀,人人都红着眼要报仇雪恨。

    接到军令后,他冷冷一笑,立即招各队队将,也就是如今的百户长,下达了死命令。

    第七千户放弃原先打法,集中箭矢,熬制油脂,采用火攻,焚烧守军据守的民宅,取得不俗的战绩。

    在进攻县衙的战斗中,第七千户所部在工匠的配合下,使用轻型抛石机,抛射浸透油脂的的火球,短短半个时辰,县衙火光冲天守军大溃,王柏不战而胜,俘获二百余人。

    其余各千户长虽态度不一,底层士卒却被第七千户刺激的嗷嗷叫,他们在士卒的攒使下,不得不打起精神。

    第三日,进攻态势为之一变,拱辰军各营纷纷采用残酷的战术,或直接用火攻,或驱使平民开路。

    整个射阳县城,陷入血与火的疯狂,当守军最后的堡垒被攻陷,这场杀戮尚未停止,到处是充满煞气的士卒。

    李易静静地望着南霁云,这位令他尊敬的老人,如今斜靠在转运司府库一睹破墙边,血染紫袍,身有三箭。

    这位老人就是曾与他畅谈,善意招纳于他,时过境迁,历历在目,却不想再见已是生死之敌。

    “南学士,贫道有礼了。”李易身穿轻便软甲,当即稽首,既然他初见南霁云是道,那最后也用了道门自称和礼数。

    南霁云死守射阳四日,已报了必死之心,身中三箭危在旦夕,但求速死之际,却见熟悉的声音传来,不禁张目看去。

    李易摇了摇头,继续轻声道:“南学士,还有何事?”

    “李易?”南霁云眉头微蹙,似乎不耐疼痛,脸色闪过一抹失望,闭目道:“道长大好前途,竟委身夷狄,攻伐同族,只怪老夫走眼,竟然给你委以重任。”

    没有南霁云的相助,他绝不会走到今天,李易知必是如此结果,心下一叹轻声道:“学士伤重,不如入我营寨,好生调养。”

    南霁云冷然一笑,淡淡地道:“为国殉难,死得其所,岂是尔等朝三暮四之辈能揣测,要杀便杀,不必多说。”

    李易一阵默然,在南霁云眼中,他真的是丧节小人,不值一谈。心下黯然,却又不忍南霁云殉节,有感之下道:“学士殉国不难,可曾想过你家小娘子?”

    岂料,南霁云仅眼睑一动,却不屑地闪过一抹讥笑,轻声道:“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学士高义。”李易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