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风韵-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294章 太尉,错了()
“大哥过讲,小弟差点就没走出来。”李易相当的谦虚。
“相对于牛尾道还好说,那退了狼群的确侥幸,还是气运太甚。”王孝仁惊叹李易的强悍,牛尾道固然可怕,却并非生死存亡瞬间,狼群却是真正的现实威胁,只要被围困住几乎没有逃生希望,重重说法表明,李易能逃脱生天,除了对地形的运用更多是气运,狼群是不会轻易放弃猎物的。
“六哥能和狼群战上一夜,怎么说都是睿智悍勇。”成轩相当羡慕地道,目光充满了钦佩色彩。
“那是,走出牛尾道又脱了狼群,跟随徐太尉回归,能给说书的听了。”尹宗正呵呵地笑道。
梅殷看了眼李易,笑眯眯地道:“六哥真是豪杰。”
李易摆了摆手,有些受不了梅殷的目光,不在意地笑道:“所以,我对那些虏人还算了解,别看他们气势汹汹,其实内部欺压相当严酷,那些国破家亡者不得不从征,心里憋着怨恨很大,这股力量不容小窥。”
“老六说的不错,这几百人可都是精兵,不弱于咱们的御前兵马。”呼延信赞同李易的说法,能够把俘兵归化成自己人,拱辰军的战斗力必然大增。
“既然老六有熟识的人,你又是都监,只能劳累你了。”余千仞不怀好意地笑了。
王柏也是脸色端正,一本正经地道:“六哥是能者多劳。”随着众兄弟你一言我一句,气氛相当的活跃,李易很享受这种兄弟欢聚无猜的氛围,脸色为难地道:“你们倒是得了清闲,我却要忙里忙外。”
“呵呵,你是军主,你不忙谁忙。”呼延信笑呵呵地道。随着兄弟们尽释前嫌,大家同心协力让拱辰军实力大增,但时当可得阵亡,却对利州路诸军,带来一片暗淡惨境。
时当可属利州禁军中才俊之士,亦是颇有前途的将帅,他的阵亡对蜀帅的震动是很大的。
劫寨胜利的归途中,竟被蒙古军追杀,导致全军覆没。试问,蜀川御前诸军有多少马军?你能打败蒙古军,但能否全身而退尚不可知,不能不令人心悸。
针对时当可得死,曹友闻也很恼怒,李易也出兵了,竟未曾救援,不能不令他心生芥蒂。
为此,李易专程赴仙人关,面见曹友闻,他本不需要去,但却非去不可,因为制司有传闻,欲问李易为何不救时当可。
若真被赵彦呐借题发挥,李易的罪责可就大了,最少他会被剥夺兵权,失去抗衡的资本。如今,曹友闻的态度至关重要,他绝不能失去曹友闻的支持,只能前往解释。
曹友闻也是初到仙人关,营寨新立,本要把关口打造成狙击蒙古军的防线,才忙碌纷纷。
李易的到来,曹友闻不用琢磨,也明白何事,本就郁闷适当可阵亡,李易虽有理由不去相救,却仍让他很不自在。
要不相见,却不想李易直接闯入行辕,让他一阵无语,按律擅闯行辕者,杀无赦,他却无法决然。
脸色冰冷,端坐在中军大帐帅座上,道:“你可知擅闯之罪?”
“斩首。”李易非常冷静,背着手直面曹友闻,毫不在乎虎视眈眈的左右卫士。
一旁曹友凉脸色一变,急道:“大兄,直阁虽有冒失,却情有可原,还望大兄三思。”
李易对曹友凉投去感激的目光,却昂然道:“多谢三将军,太尉绝不会处置在下。”
曹友凉脸色一变,曹友闻却一怔,讥笑道:“前次在忠义军恻,不去救援,仓皇撤离,此大罪,今未经通禀,擅闯都统制司行辕,死罪,你还能有侥幸?”
“大兄息怒,都监必有要事。。。”
曹友凉尚未说完,曹友闻的凌厉目光扫到,把他下面的话吓了回去,却听曹友闻道:“你们都下去。”
“大兄。。。。。。”
“下去。”曹友闻的脸本了下来。
曹友凉本就敬畏曹友闻,眼看兄长脸色不善,心下先自怕了,不由遗憾地看了眼李易摇了摇头,挥手引两名卫士下去。
李易自知曹友凉维护之心,当然报以微笑,这个朋友他是交定了,至于曹友闻,虽忠义之士,他却仅有保全之心。
曹友闻凝视李易,冷冷地道:“好,有胆识。”
“多谢太尉。”李易风淡云轻地一笑,知道曹友闻也不是迂腐之人,明白当时军情不容救援,颇有几分诙谐地道:“太尉,可否容我自便几句?”
曹友闻并未应允,反倒是冷笑道:“我知都监妙语,但今日你再巧舌如簧,也也无济于事,坐观适当可战死,怕我不拿你,制阃也不会放过你。”
李易一阵无语,撇了撇嘴,道:“太尉所言不错,在下是担忧制阃平生事端,才不迟劳苦来面见太尉。”
曹友闻一怔,洒笑道:“不吃劳苦,好说法。”却见李易背手傲然而立,再想时当可战死,心下一阵黯然,冷然道:“好了,我不追究你擅闯行辕之罪,你走吧!”
李易会心一笑,曹友闻语气微软,说明其还是深明大义的,适当可战死,责任并不在他,自己走对了一步,当下朗声道:“太尉高义,我却要求太尉,为我说句公道话,一旦失去拱辰军,我当成朝廷皇家宫观的经师。”
曹友闻不想李易竟如此直白,他虽知战场形势,不容李易救援,却深恨李易不顾袍泽之情。
站在大局上,他非常理解李易,也很赞同,但在感情上,却无法容忍,甚至有时认为,李易若火速增援,即便战死,也全了忠义名声,成为一段佳话。
李易平静地看着曹友闻,淡淡地道:“我想太尉必在想,拱辰军若能飞蛾投火,也全了一段佳话。”
曹友闻一惊,不想李易竟看穿他的心思,惊讶地瞪着李易,却不知如何去说。
“拱辰军出战两指挥,五百余人,战马五百余匹,回归后扩充两指挥马军,新编马军一指挥,现拥有战马三千余匹。”
“直阁且住,本帅并非再听直阁叙功。”曹友闻毫不客气打断李易,面色极为冰冷。
李易心下忽然生出失望情绪,曹友闻虽名满蜀川,为羌蕃敬服,却在大事上,仍拘于情感,绝非统帅全局之人。
盛名之下。。。他轻轻叹了口气,有几分失落地道:“太尉,错了!”
(本章完)
第295章 不让()
李易真的很失望,但他还是强忍,道:“在下与时知军约定出兵,并无有任何失约。战前,我曾向时知军示警,劫营成功后,立即分散入山,遣回白环堡,以防虏人马军追击。”
“后再次劫寨,吸引追击探马赤军回援,并设伏歼灭,仁至义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塔都万夫队的出现,实让人难有回天之力,以我数百人新练士卒,又有降卒、战马累赘,对抗数千久经沙场凶悍之徒,结果必是两军皆休。”
“太尉亦是知兵名将,想必深蕴其中道理,忠义军逃出士卒,亦是证明,拱辰军即便赶往战场,忠义军亦全军覆没,明知战场不可为,将帅要做的是壮士断腕,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曹友闻心下一叹,他何尝不知李易有理,换成他,或许也会选择保存实力。
但是,他还是道:“都监所言,你不仅无过,而且有功,是时当可不听劝谏,遭致全军覆没。”
李易摇头,平静地道:“谁也没错,命该如此,若非塔都率军杀到,时知军或可逃离生天。”
“都监,所担忧的不在战场吧!”曹友闻眯着眼,打量李易。
李易点了点头,沉声道:“正如先前所说,我欲报国,断不可失去拱辰军,这是在下心血所在。”
直白还是直白,坦诚的令人不敢相信,曹友闻曾经募兵,知一个有抱负之人,对亲自招募军队的关切。
“我已不追究旁事,都监请回吧!”曹友闻一阵无力,实在不想去问李易,他感到这个人过份理智,谋划是很正确,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却非他同道之人。
同一件事,或许人人都会有相同选择,区别在于,别人需要细细斟酌,做出艰难选择,李易会毫不犹豫。
“我想太尉搞错了,在下此番前来,并非全然为己,也是为太尉而来。”李易听出曹友闻逐客,却并不在意。
曹友闻一怔,却不想李易竟来说他,虽情节老套,却触动他内心深处忧虑,不免有几分犹豫。
李易趁热打铁,道:“太尉,在下有个请求,不知太尉可否应允?”
曹友闻一时未能跟上李易思路,仓促道:“何事?”
“太尉调我拱辰军进入西路,抗击虏人南下。”李易说的很平淡,口气非常之决然。
曹友闻不觉愕然,不想李易竟请兵出战,如今西路早是一片糜烂,蒙古马队横行无忌,数千人过去无异于自寻死路。
不过,他转念一想,却明白李易用意,是在避祸啊!一旦进入战区,赵彦呐将鞭长莫及,不仅不能逼迫他,还要小心维护,避免把拱辰军给逼反了。
他颇有意味地看了眼李易,并未说话。
李易冷静地道:“还望太尉立即下发调令,在下等不及。”
曹友闻思量片刻,既然西路糜烂,时当可战死,沔州西部几乎沦丧,朝廷兵马应逐步收复。
拱辰军前去,虽有危险,却是反攻第一步,以李易的冷静理智,或许能出现奇迹。
“太尉还有疑虑?”李易不见曹友闻说话,心下不免有些不痛快,自己都请战了,对于曹友闻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曹友闻慢慢颔首,道:“西部过于危险,你这几千人,恐怕有去无回,此事再议。”
虽暂未应允,李易却知曹友闻意动,放下心来,笑道:“多谢太尉,在下前来,却有事要与太尉禀报。”
他用词颇为谨慎,刻意降下身段,以他制置使司干办身份,与曹友闻并无上下关系。严格地说,拱辰军属制置使司招募兵马,仅在战时受利州驻扎御前诸军调动,并不隶属都统制司。
曹友闻勉强一笑,道:“都监请讲。”
李易颔首,静静地道:“从各种迹象来判定,阔端正在积蓄力量,扫平入蜀障碍。我看,他们今年必会大举南下,时间应在七月之后。还请太尉,无论如何都要扼守仙人关,不惜代价保住沔州。”
曹友闻本与李易谈过沔州重要性,老生常谈却生出一份异样,李易话外有话似有所指。
“此话如何说?”
“若是制阃要太尉放弃沔州,退保蜀口大安,太尉当如何?”李易目视曹友闻,把话挑明白。
曹友闻一怔,他虽意识到沔州重要,但赵彦呐却无法理解,一旦让他放弃沔州,退守大安,将会在平原上与蒙古马队作战。
上次大安之战,蒙古军并非全力以赴,主要兵力还在关外扫荡,利州御前诸军算是雄厚,各处援军在外声援势头不弱,才能把对方生生地顶回去。
如今,蒙古军攻伐文、阶诸州,大安外围各据点,几乎被拔除一空,阔端完全可全力南下。
想想,一阵冷汗,举一反三,回想李易与他谈论过沔州重要,不禁多看对方两眼,看来那时李易便想到了,只是未说而已。
此人不禁冷静理智,杀伐果断,且具有战略眼光,他瞬间对李易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