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撼鼎 >

第164章

撼鼎-第164章

小说: 撼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孟珏还没说话,一官员便惊呼道:“简直是大言不惭!我问你,扬州守军有多少?不足五万吧?还尽是些老弱病残,你居然要十万精锐。你可知道十万精锐对于我楚国来说,是个什么概念?是尽出全国战兵。”

    白斋没有理会此人,向孟珏拱手道:“王上!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亦是当下局势所必须。如何决断,由王上定夺。”

    孟珏皱着眉头问道:“若是你领兵,能够保证必胜否?”

    白斋说道:“尚未开战,臣不敢轻言胜负。”

    “哼!我看你是自己心里都没底。”那官员又阴阳怪气的说道。

    孟珏问道:“那你能保证什么?”

    白斋说道:“臣唯一能保证的就是,一旦兵败臣可以带回大部分士卒,使我楚国不会伤及根本。”

    听到这话,那官员急忙说道:“未战先言败,可见自己都没有底气。王上,此人胸中并无韬略,还请王上另择良将。”

    “还请王上另择良将!”底下一群官员高呼道。

    “就他了!”孟珏突然开口,让百官顿时一愣。

    孟珏又说道:“就他了!此人领兵,寡人放心。白斋听令!”

    白斋:“臣在!”

    孟珏说道:“命你挂帅,领兵十万攻打扬州,务必将扬州纳入我楚国版图。”

    白斋大声答道:“臣,遵王令!”

第280章 庐江之战() 
庐江是扬州西境的门户,无论对于楚国还是对于孙兴,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一旦南下庐江,扬州西境门户大开,再加上楚国所占荆州相连,扬州只能被动防御,甚至逐步被蚕食殆尽。

    庐江的城门早已经关闭,城墙之上,守卫庐江城的一千名扬州军,一个个黑甲蓝袍,手持戈矛,杀气腾腾的注视着下方,漫山遍野的楚军。

    白斋望着城上的守军,对身后的士卒吩咐道:“来人,传话劝降。”

    对于这一次的招降,白斋还是抱有一些信心的,毕竟庐江的守军不到一千,而他则是率领着十万大军大军兵临城下,白斋不认为,有人会愚蠢的拒绝投降。

    可是,世界上并不全部都是聪明人,最起码驻守庐江的一千名士卒和庐江太守,这些人都是“愚蠢”的人。那名喊话的士卒还未说完,就被庐江太守下令射杀。

    夏侯玄策马来到白斋身边,低声说道:“将军!庐江乃是中原重镇,扬州之门户。孙兴必会派心腹镇守,劝降是没用的。末将以为,还是先攻城吧!免得孙兴得到消息回来,我们腹背受敌。”

    白斋点了点头说道:“传令攻城!”

    夏侯玄得到命令,大声喊道:“将军有令,全军攻城。”

    传令兵策马绕着全军,一边跑一边喊:“全军攻城!”

    随着命令的下达,楚军缓缓变阵。楚军的军阵后方出现了几架投石车,随着刀盾兵缓缓向城墙推进。

    庐江太守见此,大声喊道:“趴下!快,找墙角隐蔽起来!”

    话音还未落,一颗巨石从天而降,落在徐执面前,扑了他一脸的尘土,他不敢再多说,迅速的躲在女墙下!

    刚刚藏起来,便是一片山呼海啸,一颗颗巨石如同天灾,落在城头上砸死一人,石片爆裂开来又能死伤三五人,扬州军终于尝到了投石车的滋味!

    扬州军安逸太久,缺乏恶战经验。他们被第一颗巨石砸懵了,接下来就被呼啸而来的巨石群砸得死伤惨重,庐江太守看着他们一个个死去,却无法出去救他们,只能大喊着:“去角落藏起来,快,别趴在地上!”

    可是巨石落地的声音直接盖过了他,他的声音根本传不出去!

    就在投石车轰炸的过程中,楚军的云梯和冲车开始缓缓靠近,它们如同洪荒巨兽一般,要冲上来吞掉整个临淄城,而紧随其后的是密密麻麻如蚁群的攻城部队。

    此时的投石车停了,楚军的弓弩手开始压制城头,而扬州军这边的弓弩手也在压制攻城士兵,可惜收效甚微。不一会儿,楚军刀盾兵已经到达城墙下。

    楚军开始攀登云梯,底下的冲车也开始冲撞城门,城门内则是让为数不多的守军去堵住城门。

    城头上的军士们不断的用长矛将云梯挑开,云梯有不断靠近,他们又不断向云梯上扔下巨石,滚木,一个巨石或滚木下去总能带走一排人大约十几人,但是下面的敌军会立刻补上来,好似永无止境。

    而那些登上城头的敌军,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守军或用兵器,或者是石头打下,甚至有的守军直接带着两三个敌人跳下城墙,一起摔成肉酱。

    所谓久守必失,终于,有一个楚军士卒登上城头,并杀了面前的守军,接下来就是两个,三个,越来越多像潮水般涌上来,庐江太守看着防守战变成了城头混战,拔出剑加入了混战。

    城头上的守军没有退路,败就是死,所以他们没有退缩,无论身边有多少人倒下,他们依然向敌人进攻。

    一时间城头的战况比变得惨烈无比,残肢横飞,城头已经被染红,血水甚至顺着城墙淌了下来,有些被腰斩的士兵还没有死去,只能倒在地上哀嚎。

    有的士兵没有了武器就赤手空拳打,手被砍掉的就用牙咬,有的死去的士兵死死的抱住敌人,好让活着的同袍杀敌!

    白斋在城下冷冷的看着城头上这一切,过了良久,他开口说道:“传令,鸣金。”

    夏侯玄一愣,连忙说道:“将军,我军已经占据城头了,不能如此轻易撤军啊!”

    白斋说道:“放心,我会拿下庐江的。不必多言,你去传令便是。”

    夏侯玄无奈,只能抱拳道:“诺!”

    撤军之后,楚军便直接在城下扎营。

    “一座庐江城,守军不足一千人。将军非但没能一战而下,居然还收兵了。如此战法,末将定会禀报朝廷。”说话的叫秦亦,秦琪的堂弟。

    “放肆!”夏侯玄喝道:“白将军身为主将,自有谋略。未到最后,岂能随意揣度。”

    秦亦冷哼道:“什么谋略?一座一千守军的城池,他领十万大军攻打居然没能一战而下。你不必多言,我必会禀报朝廷。”

    白斋看了他一眼问道:“你说的朝廷是哪个朝廷?”

    秦亦一愣:“将军此话何意?”

    白斋说道:“你口中的朝廷,是王上,还是你堂兄秦琪?”

    秦亦脸色大变,他吼道:“你血口喷人。”

    白斋说道:“在离开襄阳之前,王上就说过了。他只看结果,无论我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拿下庐江,为楚国蚕食扬州打下基础,一切都好说。”

    秦亦点了点头,语气阴森的说道:“好!我这就上报朝廷,看看我王上知道此事后,会不会处置你。”

    白斋一脸无所谓道:“随你!”

    秦亦见白斋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心里顿时火冒三丈。他双手握拳,拳头上的青筋尽显,最终也只能拂袖而去。

    “夏侯玄!”秦亦走后,白斋吩咐道。

    夏侯玄:“在!”

    白斋拿出一封信说道:“这封书信,你派心腹送回襄阳。让他交给令兄,在请令兄转交给王上。只要这封信比秦亦弹劾我的奏疏先到王上手中,王上就不会换我。”

    夏侯玄小心点问道:“要是送不到呢?”

    白斋看了他一眼说道:“轻一点,我就会被召回襄阳,王上另派人领兵。重一点,我可能会被革职降罪。”

    一听事情如此严重,夏侯玄一脸严肃道:“将军放心,末将亲自送信,保证在秦亦之前送达。”

    白斋摇了摇头说道:“你不能走,你必须在前线,否则这封信就会失去作用。”

    夏侯卯疑惑道:“为何啊?”

    白斋说道:“你派人送信便是,不必多问。”

    夏侯卯:“诺!”

第281章 寡人信他() 
襄阳,楚王寝宫

    “王上!丞相说前线有书信送来,请王上过目。”一内侍禀报道。

    孟珏一愣,连忙说道:“快请!”

    内侍说道:“丞相说他负责送信,具体情况请王上了解后定夺即可。”

    孟珏:“书信呢?”

    内侍将书信递给了孟珏,孟珏打开书信,开始读了起来。

    “臣奋威将军白斋,沥血陈奏。

    古人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臣率大军在外,大权在握。纵使王上圣明,难保小人谗言。初始王上可信臣,然久而久之,王上自问能信臣乎?

    臣自问不能胜任领军大将,亦不愿背负不忠之名,请王上免臣之职,另择贤能。臣只求良田十亩,耕读余生,望王上成全。”

    孟珏看完书信后,顿时笑了笑说道:“这个白斋,寡人还真是小看他了。居然和寡人来这一手。”

    内侍问道:“那王上如何定夺?”

    孟珏看了看内侍说道:“等着吧!会有人来找寡人的。”

    这话刚说完,门外又进来一内侍说道:“启禀我王!大司农郑惠求见!”

    孟珏顿时笑了笑说道:“宣!”

    郑惠走上大殿,面上就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见到孟珏便跪下道:“王上!臣为王上感到难过啊!”

    孟珏心中发笑,面上却一副疑惑的样子问道:“大司农这是何故?快快起来说话。”

    郑惠起身后,孟珏便让人赐坐。郑惠道谢坐下后说道:“王上当日命白斋领兵,是何等信任。可是如今呢?白斋到庐江已经好几天了,还拿不下守军不足千人的庐江城。

    秦亦前线来信说,孟珏消极怠战,根本不想打仗。王上,如此辜负圣恩之人,王上当速速罢免啊!”

    孟珏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问道:“有多少人是何必一样的意思?”

    秦亦说道:“不少,朝堂诸公都觉得,白斋不可用。”

    孟珏说道:“那好!你先回去,此事明日早朝公议。”

    秦亦心中一喜,说道:“王上圣明,臣告退。”

    。。。。。。

    次日早朝

    孟珏没等百官上奏,率先说道:“诸位!白斋到达庐江已经数日了,有人劝寡人罢免白斋。寡人慎重的考虑过,决定今日与诸位商议。诸位爱卿还请畅所欲言,无论如何寡人皆不以言论罪。”

    “王上!”郑惠率先站出来说道:“白斋本是一无名小卒,得王上恩遇方能统率三军。

    如今白斋不仅不念我王之恩遇,奋勇杀敌勇建战功。反而畏首畏尾消极怠战,如此贪生怕死之人,臣以为没有资格领兵。请王上罢免白斋,另择良将。”

    “请王上罢免白斋,另择良将!”顿时又是十几名官员站了出来,口中高呼道。

    看着下面跪了一地的官员,夏侯卯连忙说道:“诸位懂兵否?诸位可知道,若是白斋强攻庐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庐江乃是中原重镇,若是强行拿下,只会变得更千疮百孔。一个残破的庐江,就是再多兵力也守不住。

    王上!臣以为这正是白将军用心良苦之处。白将军看出了庐江形势,他是要给王上拿下一个完整的庐江。请王上明察!”

    “请王上明察!”这次是夏侯卯一派的官员跪下。眼看这大殿之上,没有跪下的官员也只有数人,这些人大多都是中立派,或者说划水派。

    孟珏站了起来,走下御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