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562章

苏联英雄-第562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如果有了“幽灵”能够搭载的核弹,“幽灵”那难以探测和目前来看将无法拦截的高空高速特性,几样一加起来,在未来的某一一个时间段内,这一对组合将成为将来战略对手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击败德国那只是时间问题,林俊不会将核弹大规模投入到对德作战中。

    如果某一个战役可能会付出的代价太大,来枚两三千吨的小型核弹倒是有可能——外头那些bt…7就在测试核爆后装甲部队的冲击能力。

    但对于城市,那还是算了。

    东边的日本,历史上可是被美国长期单独占领的,给苏联造成的麻烦就不是一个晚上可以说清楚的!

    苏联就算不能完全占领日本本土,但至少驻军那是必须的!

    林俊可不希望像历史上一样,让美国人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老给自己添堵!

    所以对日本的问题上,决不能像历史上那样草草收尾:费了那么大的本钱、巨大的损失赢了西边的战争,到头来却发现两头都被北约国家给堵上了。

    二战一结束,美国很快就会在北美建立一个令对手头疼的防空圈,需要幽灵去突破它——理论上的也行,没有一个国家和领导人在可能爆发核战争的时代,敢于去挑战理论会不会成为实际!

    “幽灵”具有携带3吨核弹的情况下6000公里的航程,当这个重量级别的原子弹研制出来之后,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就会真正悬在美国人头上了!

    虽然彼8远程轰炸机也能担当那样的任务,不过在有“幽灵”的情况下,还是难以探测的“幽灵”的威慑力大。

    虽然那将会是单程自杀性的攻击。

    而且林俊估计和美国人的翻脸时间会比历史上要早一些:他还需要“幽灵”和核弹这个组合,为自己在欧洲和太平洋多占地盘争取时间和谈判的筹码。

    ……

    “古谢夫,如果我们现在有50枚这样的核弹,一股脑儿都扔到德国人头上。希特勒是完蛋了,德国也会投降,但是,大…麻烦就跟着来了!”

    在白图柯离开休息室,去外边的档口,林俊和自己的机要秘书说。

    “是政治?”

    古谢夫是自己的心腹,再过段时间也会放出去锻炼,如果没点政治头脑,那培养价值就会小得多。

    他当然不是政治白痴,不然也不会给副统帅当机要秘书。

    “不单单是政治原因,这几天你们要好好向外边这些研究人员请教请教。虽然造核弹的知识他们不会告诉你们,但它的危害和防护知识,按照你们这个保密级别也都该知道。”

    连古谢夫都不知道核武器的厉害,只看到了表面,这很危险!

    “它的破坏力不仅仅是你们刚才看到和感受到的,还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就算我们在掩体里,我估计我们都已经受到不好的损害,当然应该是极微量、几乎无害的。”

    为什么对参加过核试验的指战员都给伤残等级,真以为有防护有没有损害?

    选择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都还是权宜之计,等几年这里必将被放弃,换一个更加荒凉的地方,比如新地岛就不错。

    不过那个地方目前还实在是太荒凉、太艰苦,而且战争状态下保密、运输也难,只能委屈塞米巴拉金斯克了,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历史上1949年至1989年的40年间,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总共进行了500多次核试验,总能量相当于广岛核爆炸的2500倍!

    核试验造成的污染区域达30万平方公里,上百万人受到核辐射危害。

    核爆炸使许多试验场周边地区的居民罹患各种怪病和先天性畸形,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虽然紧靠核试验场,但在很长时间里,周围居民对核试验和核辐射的危害了解的并不多!

    甚至可以用差不多一无所知来形容!

    虽然每次核实验前,当地政府都会要求周围居民躲在家里不要出来,但还是有很多人仍会无视警告,好奇地爬到山坡上欣赏核爆炸后腾空而起的巨大蘑菇云,欣赏核爆炸时地动山摇的壮观景象!

    虽然核试验场被列为军事禁区,但一些人为了走捷径常常擅自进入军事禁区!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因为地下核武器实验,地面塌陷造成的“核湖泊”形成后,湖水里面大概是小溪流带来了鱼苗,几年后从湖里面打捞出来的鱼肥大而鲜美。

    当时人们排队购买,却没人告诉大家吃这些鱼会有什么后果!

    苏联没有罗布泊,也找不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将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地区当做核试验场显然又不合适:不仅仅是毁坏树林不好,那里实在是太地广人稀、太偏僻了,单单那该死的交通直到21世纪都还解决不了。

    通不了铁路、航运一年只有几个月,鬼才会选西伯利亚当核试验场。

    想来想去只有新地岛。

    当白图柯回来,林俊告诉他,“等到战争结束,必须告诉附近居民核武器的危害在哪里,就算把附近的人、城市搬空都在所不惜。”

    “元帅,那是你的事,我可管不了。”

    面对白图柯的苦笑,林俊也难得的苦笑:“是呀,科学家只管研究,哪有这个权利?”

    苏联直到八十年代,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不知道核污染的可怕,这是几十年间的政策决定的。

    林俊认为那是错误的:莫斯科人知道核污染的危害,塞米巴拉金斯克附近的农民也应该知道。

    至于如何告诉他们:科学家没那个权利,权利在自己这类人手里。

    过两天,自己将带着核试验的第一批一手资料返回莫斯科,展示给最高统帅的成员看。

    (抗不牢了,就3400多字了,睡觉睡觉。)(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一章 轰动世界() 
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的林俊这会还不知道,前些天他在基辅上空的那次疯狂行动,这会已经轰动了世界!

    真正的轰动世界!

    单次出击击落敌机13架!绝对的世界纪录!

    而且这绝对不是吹牛,有电影胶片为证!

    林俊离开莫斯科之前,将那台手提式摄影机留在了克里姆林宫。 第二天胶片就被清洗了出现,里边的镜头另所有观看者目瞪口呆!

    包括最高统帅部的所有人:他们知道安德烈参加了空战,但没有想到元帅同志离开天空中的战斗那么久,还是如此生猛!

    “立刻通知宣传鼓动部,以这一批胶片为基础,最快速度弄一个宣传纪录片出来,让全苏联军民、全世界都再次看到我们伟大苏联军队、伟大卫国战争的真实情况!”

    斯大林的命令立刻得到执行,宣传部门高速运转起来!

    那些电影胶片虽然没有声音,而且林俊的其中7次击落敌机的镜头也根本没有拍到——因为摄影师在后座,无法拍摄前方的镜头。

    但那个一分钟干掉六架梅塞斯密特109的经典时刻,被摄影师全部拍了下来!

    这就足够了!

    同时,几段胶片中还拍下了不少这次空中大混战的真实镜头,经过剪辑,一部《基辅上空苏维埃雄鹰》的宣传短片就成了。

    虽然镜头不全,但副统帅一次出击就击落13架敌机的惊人战斗经过,还能从一师至少十多位王牌飞行员那得到证实!

    而且不单单是近卫歼击机一师的飞行员,连其它部队赶去参加这次空战的飞行员,也在作战中注意到了那架“普通的拉格5”担任谢尔盖的长机,并有3名飞行员亲眼看到它的三次击坠敌机过程。

    一架普通的战斗机成了“红魔鬼”的长机?!这种离奇的情况,就算在激烈的空战中,瞄上一眼就能发现。

    如今在苏德战场上,除了近卫一师,喊谢尔盖为“红魔鬼”的,可不单单只有德国人。

    纪录片一完工,几百个拷贝就被复制出来,最快速度送往全苏联各地。

    在前线简陋的露天电影幕布上,在莫斯科豪华的剧场内,甚至在遥远的远东地区,无数苏联军民都看到了这部宣传纪录片!

    安德烈之名再次响彻全苏联。

    几乎就在同时,在莫斯科的各国驻苏使节团成员,和那些极个别潜伏间谍,也在电影院里看到那些匪夷所思的空战镜头!

    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了:苏联最高统帅部副统帅,苏联元帅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普伦雅科夫,不仅仅疯狂的指挥战斗机机群参与一次大规模空战,还创造了一项几乎不可能被打破的世界纪录!

    宣传片是有配音的,包括当天一起出击的飞行员的现身说法,不得不让人信服!

    全世界都在惊呼:那个疯狂的安德烈回来了!

    当年一同参加过马德里保卫战和淞…沪会战的老战友们,更是在不断吹嘘“马德里保卫者”和淞…沪会战时元帅同志的那些丰功伟绩:

    双机保卫马德里、一次出击击落7架、参加白刃战、松沪…会战几乎全歼日军机群、打得从湾湾飞来的日军96式轰炸机机群全军覆没……

    这些一加起来,那13架的数字也似乎变得正常了。

    甚至有飞美国援助的p39飞蛇式战斗机的苏联飞行员分析:如果当时元帅同志驾驶的是p39战斗机,凭借那超大的载弹量和大航程,加上空战在飞蛇式最能发挥性能的高度爆发,他可能一次就干掉20架以上的敌机!

    反正这牛逼是越吹越大,有些老百姓都认为:安德烈同志只要在天上,大概就能顶一个战斗机航空团!

    还好,这样太乐观的人总是少数,这样的情绪也没有在前线蔓延:就是个神,单个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不过在莫斯科,当纪录片公开放映后,有两个女人在为林俊担心、后怕。

    武金斯卡娅是挺着大肚子,在医院里的礼堂里看的电影。

    虽然已经不上手术台操刀,但她还是会每天让驾驶员送她来医院,做一些指导工作。

    那天丈夫半夜才回的家,根本没和他她说参加空战的事,一切只捡好的说。武金斯卡娅知道这是怕她担心,但等从纪录片里得知这个情况后,她是后怕!

    就算在明斯克前线指挥那会,丈夫面临的危险一般也不会要命。但在空战中,那是万事皆有可能!

    当年他去西班牙,武金斯卡娅在家里其实就是度日如年!在中国,自己得知丈夫驾机升空,那每一次都是提心吊胆!

    另一个当然是乌兰诺娃,正处于热恋之中的她,作为一个平民,之前根本不会理解激烈、复杂的大规模空战有多危险!

    看到那些真实的空战镜头、心上人就在那架战斗机上,她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

    而在基辅附近的疗养院,正在帐篷里郁闷养伤的瓦西里…斯大林等人,是在露天幕布上看到的纪录片,一时惊为天人!

    他们都是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从那个一分钟的片段里,能够分析出元帅在空战中对时机把握的能力强到令人望尘莫及!

    那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进入攻击窗口的时机是稍闪即逝,但元帅抓住了!

    不仅仅是抓住了,进入攻击航线后,元帅做出的机动动作是人与飞机能达到的极限,加上超强的射击技术和应变能力,一次攻击就成就了个王牌!

    “瓦西里,当时我们在那里就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