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三国梦 >

第171章

乱世三国梦-第171章

小说: 乱世三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场考试完毕,天色已经黑了,等到这些士子们交卷,蔡邕就赶紧命人将这些试卷糊名,再抽调一些官员对这些试卷开始誊抄,目的也是怕科考当中舞弊,这是刘霖的主意,并且这些科考流程和改卷流程,刘霖都会将此随着成绩一起公布,这次考试报名者有八百余人,有二十人未参加考试,还有几人舞弊被查处,剩下的也有七百多人,而这些人当中只录取百人,而这百人当中刘霖又会分为三甲,一甲当然是状元、榜样、探花,二甲也就是除了这三人外的十名,剩下的全部都是三甲,而这次一甲,刘霖都会让他们进入州牧府中锻炼,参赞军机,二甲则下放为各郡县丞进行锻炼,三甲则是县尉,这些人三年一考,优异者则上调为县令,刘霖早已经让荀彧、陈群二人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官员考核方案。

    从考场出来,崔琰看了看天空,他叹了口气,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声音高喊道:“季珪兄,这里!”崔琰顺着声音看去,只见毛玠正提着挎篮手舞足蹈喊他,他旁边站着一个人,正是自己的弟弟崔林,这次崔林没有参加考试,则是进了燕京书院读书,等到明年参加考试,“大哥考的怎么样?”崔林看见大哥过来,高兴的问道,对于崔琰的学问,他一点都不担心,知道自己的大哥一定能够考上,崔琰看了一眼,叹了一口气道:“估计我这次无望了!”崔琰的话一出,崔林一下子愣住了,而毛玠正准备分享自己的考试,但是看情形也不敢说了,崔琰苦笑道:“我这次策论写的是反对《均田令》!想必他不会用我,说不定一会儿就会有军士来抓我等!”崔琰的话让毛玠茫然,而崔林一下子脸色变的惨白。

第329章 传胪(上)() 
崔林和大哥崔琰一直以来都会谈论幽州的政治,尤其是时政,不过两兄弟刘霖的看法不一,崔林认为刘霖锐意改革,是强国富兵之举,而崔琰却认为刘霖的改革有些偏颇,尤其是在打击豪门世家之举上,刘霖打击豪门世家不遗余力,这让崔琰看到了一丝的危险,尤其是如今天下大乱,朝廷蒙尘,这个时候天下有志之士何其多,但是刘霖的《均田令》却出现的不是时候,在他认为豪门大族对于土地的占有欲是很强的,豪门大族之所以千百年来不倒,不光他们重视子弟的教育,同时还有对土地的控制,而刘霖的《均田令》就是要打破这一控制,这样以来,刘霖就得不到豪门大族的支持,虽然幽州政治比较稳定,但是这是因为幽州处于边戎地区,豪门大族比较少的缘故,要是刘霖进入河北,甚至是中原的话,刘霖就会得不到豪门世家的支持,那么就不会有利于地方稳定。

    不过崔琰对刘霖还是比较佩服的,尽管崔琰看到了这一点,甚至是崔琰知道刘霖的手下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因为他们身份特殊,所以肯定不会提出来,毕竟他们就是出身于这两大阵营,寒门和豪门世家,尽管刘霖实行科举,崔琰也知道这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崔琰看来还是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眼看着中原乱世,诸侯割据,要是不彻底的储备一些人才的话,那么在将来的天下一统中肯定会失去很多分,这是崔琰认为刘霖的不足,但是崔琰身为寒门,又认为这幽州科举,又是自己的机会,所以心中尽管对刘霖不看好,但是还是来参加了科举,同时崔琰心中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在幽州等待时机,利用自己的才学,去积累政绩,名声,最后待价而沽。

    崔琰的想法崔林比较清楚,但是崔林有些不理解,他知道大哥有待价而沽的打算,那么这次科考就不应该抨击时政,他抬头向崔琰看去,只见崔琰向他点了点头,崔林便知道肯定是自己的大哥心中有了变化,他心中一下子感到轻松起来,甚至有些高兴,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大哥有着这样的目的,不过他又有些难过,大哥将平日里自己对时政的抨击写在策论当中,想必落榜是一定的了。

    崔琰好像知道自己的弟弟在想些什么,他伸手在崔林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说道:“二弟,我尽管愿意在幽州留下来,但是我还是不愿意唯心而言,既然自己对此有些看法,就必须要说出来,这才是为人,为臣之本分。”“说的好,季珪兄之言我毛玠赞成,尽管我不知道季珪兄的策论写的是什么,但是季珪兄能够胸怀坦荡,不趋炎附势,不做唯心之言,让我毛玠佩服之至,请受我一拜!”说完便躬身向崔琰鞠了一躬,崔琰赶紧伸手将毛玠扶起,大笑道:“孝先也不必如此,你我是好友,是知己,那在乎这些虚礼,走,我们去喝酒去,今日我等就醉酒到天明!”毛玠对崔琰的豪气也十分佩服,便也大笑一声:“好,季珪兄说的对,这样今日就我做东!醉酒到天明!”崔林在一旁看着这二人,露出一丝苦笑,看来他这个陪客晚上是别想睡了。

    考试结束便是漫长的阅卷时期,尽管只有三天的时间,但是在众多的考生而言,这时间是极为漫长也是极为难熬的,一大早身为主考官的蔡邕便拿着已经排好的考生成绩向刘霖汇报,在刘霖的书房中,刘霖看了一眼排在一甲头名的毛玠,脸上露出了一丝的微笑,这个毛玠他知道在历史上他是曹操的谋臣,有名的清正之士,廉洁自律,没有想到竟然会参加他的科举,他将名册一合,便对蔡邕说道:“岳父大人,就按着这个排名发榜吧!”蔡邕点头道:“这是荀大人的所排的名次,我这还有一人,你看了之后再做决断吧!”

    刘霖一愣,看了一眼蔡邕,心中便起了疑惑,但是他没有说什么,便接过蔡邕的另一份试卷,“清河崔琰”,对于这个名字刘霖并不陌生,以前看易中天品三国的时候,易中天对此人评价颇高,说此人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凌然于朝,曹操也被其人一身正气所慑服,对此刘霖一笑置之,他看了一眼崔琰的文章,心中收起了轻视之举,此人指出了他现在的不足,甚至是将来争霸天下的弱势,不过刘霖知道要是他知道自己手中还有一张王牌,那他就不会这么说了,他现在也终于明白了,为何荀爽把此人给罢黜了,他笑着对蔡邕说道:“此人是个人才,尽管很多言语不当,但是却是难得的正直之士,这样吧,此人定为第二名榜眼,原来的第二名梁习就往下降一个名次,以此类推吧!”

    蔡邕神色大喜,便赶紧问道:“那他这个文章还贴吗?”对于此次考试,刘霖为了彰显公平公正,所以就在发榜的那天,就会把一甲三名的文章贴在榜单之上,让人品评,这也是笼络人才的手段,但是这个崔琰之语很多都涉及到了刘霖,如果贴的话就有些不妥,但是不贴,肯定就于原来的计划有些相悖,刘霖沉思了一下,说道:“贴吧,既然我定他为第二名,那么就肯定赞成他的观点,我也想让世人看看我的胸襟!”蔡邕点头道:“你有此胸襟我就放心了!”

    说完正要退出去,刘霖见此便笑着说道:“岳父大人不去看看琰儿吗?”蔡邕摇头道:“今天前来是为公事,还是不见吧!以后有机会再说!”刘霖道:“岳母大人刚才也来了!”蔡邕神色一愣,“她来做什么?出了什么事情吗?”刘霖笑着说道:“是好事,我们一起去吧!”蔡邕听闻,一双眼睛瞪的老大,突然说道:“琰儿她?”刘霖笑着点了点头,蔡邕一听大喜,便将袍服一甩,就大步向后院而去,刘霖无奈的笑了笑,也跟着前去。

第330章 传胪(中)() 
三天后就是放榜的日子,相对于那些幽州的文武官员关心燕候刘霖有后得消息大喜,那些士子更关心的是第一次科举的榜首花落谁家。

    在州牧府衙旁边的一处政务公告处,早已经汇聚了今科的士子,当然也有不少前来为自己的主人打探消息的下人,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蓟县府衙派遣了衙役前来维持秩序,就连蓟县城外的军营也调拨了一千余人在此地驻守,由中郎将刘安率领,刘安原本是刘霖的书童,也是刘霖的亲卫,个人能力比较突出,又是刘霖的家生子,所以一直承担着蓟县的重要防卫。

    府衙外已经聚满了士子,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消息,他们神情中有些急切,这可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一次考试,三人刘霖许诺他们就算是考不上也可以从军,但是科举之路这是大汉的第一次,也是千百年来的第一次,他打破了世家子弟靠门荫为官之路,这些士子都知道,这次科举意义重大,他们的名字将留名青史。

    在这群士子当中,有一个清瘦的士子也赫然在列,他一双眼睛中不再是淡然,而跟众多士子一样,都是那样的急切,热烈,这几天来他也战战兢兢,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中已经慢慢的感受到了,他的策论说不定刘霖已经接受了,毕竟刘霖能够实行这次科举,就说明刘霖已经想到了他的政治上的弊端,在崔琰旁边的正是他的好友毛玠,相对于崔琰的急切,毛玠的心情到是平淡下来,他知道自己的文章尽管没有崔琰那样激烈,但是也含蓄的提出了刘霖改革的急切,因为世家大族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废除的,再说这些眼前的寒门子弟谁能保证百年以后,他们又不会是一个世家?所以毛玠认为不能因为世家就打击,要因人而异,要因时而异,最为主要的还是当政者的方针政策,实行《均田制》,严禁土地兼并,实行科举,唯才是举,这样一来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就会避免中平五年的黄巾之乱。

    毛玠认为他的这些观点跟崔琰的观点相似,但是手段要柔和一些,他没有崔琰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这与他的经历有关,崔琰本人因为出身原因思想上有些偏激,而自己却曾经在陈留郡做过小吏,没有崔琰的棱角,这也是他认为他与崔琰不能相比的原因,但是就因为这样毛玠知道,他上榜的可能性很大。

    “出来了!出来了!”随着州府大门打开,一些翘首盼望的士子们一阵激动,毛玠这才赶紧收拾了心神,只见州府大门处一队军士护卫着三个官员走了出来,为首的一个是年纪大约五十多岁的老者,他正是蔡邕,而他身边的一个是担任治中的陈群,还有一个是刚刚从代郡调回州府的功曹从事田畴,田畴在中平六年的时候就是功曹从事,但是因为当时因为牵涉到魏攸等人叛乱,刘霖便将此人调任代郡为太守,这几年来田畴在代郡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实行均田,调和鲜卑和汉民之间的矛盾,颇有政绩,刘霖便将此人调回州府,而改由陈宫去担任太守。

    尽管这三人陈群的官职要高一些,但是这次科举是大事,再说是典学从事蔡邕为主导,这次宣布当然是由蔡邕前来,这些士子都认识蔡邕,因为他是燕京书院的院长,这些士子不少前往幽州后都去听过他讲的课,见到蔡邕出来,这些士子都赶紧的躬身行礼,“见过伯喈先生!”蔡邕笑着点了点头,这几天他非常高兴,一个是因为自己一直担心的女儿蔡琰终于有了身孕,这让他的压力渐渐的消失了,毕竟刘霖是幽州之主,而蔡琰是他的女儿,成婚这几年一直都没有身孕,这让幽州不少官员隐隐对蔡琰有些不满,大家暗地里都在议论自己的女儿,说她是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