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涟漪 >

第89章

汉涟漪-第89章

小说: 汉涟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狗娃见状,不禁说道:“四头人虽然说的是事实,但咱们也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咱们也不是好欺负的,今晚便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的厉害。”

    邓二狗见刘狗娃气定神闲的样子,不知他要如何对付史卫义那些人,不禁和颜堆笑问道:“不知大头人有何好主意?”

第八十一章 再走三水乡() 
见总堂中的众人都如邓二狗般,疑惑的望着自己,刘狗娃不禁笑道:“他史卫义不是不肯爽快的给咱们粮食吗?那今晚咱们便自己到大运河上,帮他取了便是,免得他舟车劳顿,送来送去。”

    众人听说,刘狗娃让他们到通济渠去劫粮,不禁都是大出意外,不知刘狗娃为何会把主意打到了通济渠上,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刘狗娃让他们抢劫抢到了通济渠,总堂里的众人,又不禁都欢欣鼓舞,兴高采烈,纷纷意气风发的扬言,这次定要大抢特抢,气死山下围困虎头山的史卫义等人。

    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刘狗娃禁止山寨里的人,在这一天再随意上下山,并当众分派了山寨里下山抢劫、接应、留守的人员。

    黄三、张三、叶不群三人性格沉稳,遇事冷静,不急不躁,便被刘狗娃留守在了虎头山这个大本营大后方,严防官军攻山。

    杨顶天、林冲、孙悟空三人组织能力较强,也被刘狗娃安排他们,带领一群难民山匪,在虎头山下接应,其他人则跟随刘狗娃下山去通济渠抢劫。

    到了天将黑时,在一片蛙虫鸣叫声中,刘狗娃率领着一大帮山匪,避开了山下的巡查官军,浩浩荡荡的向五里外的三水乡走去。

    来到三水乡时,只见乡外的一个小山包处,吴三桂带着几个山匪,早已等候多时,看到刘狗娃等人到来,忙迎了上来,对刘狗娃低声说道:“他们押往州府的税粮船,今天傍晚便到了,此时正停泊在三水乡的水荡中。”

    众人到现在才明白,这吴三桂失踪了好几天,原来是被刘狗娃派到三水乡来,打探运河上的官船运输情况来了。

    三水乡,顾名思义,便是由两条小溪流和大运河交汇而得名,两条小溪与大运河交汇处便是一个小水荡,三水乡便处在水荡边上。因此,通济渠上走长途的货船官船,南来北往,一般都会停靠三水乡休息,进行生活必需品补给。

    为了维持运河上的安全,整条通济渠上,每隔不远都会有一个军驿驻守,驿中常驻几十个军人,保证运河上过往的商船官船的安全。三水乡也不例外,驻守着五十多名官军,比别处多了十几个人,以保证停留三水乡的船只安全。

    刘狗娃上次来到三水乡时,便已大致摸清楚了三水乡的日常状况,虽然最后发现三水乡过往的税粮车,是一个针对自己的陷阱,不得不无功而返,但三水乡所处的位置和运河上过往的船只景象,早已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才会有了这次抢劫大运河的谋划。

    听说运税粮的官船,此刻便停留在三水乡中,刘狗娃不禁对吴三桂问道:“那军驿里的几十个官军都在么?”

    “都在,他们分成五队,五人一队,每隔两个时辰,到乡中巡察一次,运河上很少出事,他们到了后半夜,便很少再到乡中巡察,只是在军驿站班放哨,不过他们也只是应应差而已。”吴三桂回道。

    “这也不能粗心大意,他们军驿间相隔不远,一旦警讯响起,他们便能很快集结起军队来,史卫义在虎头山的军队,也会截断咱们的后路,到时咱们想要全身而退便难了。等到了后半夜,要多派几个人去,盯住他们,咱们争取来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税粮劫了。”刘狗娃听吴三桂说的漫不经心,不禁告诫道。

    吴三桂闻言,忙应承了几声,便快步的安排人手去了。刘狗娃又轻声吩咐了身后众人,注意一些抢劫的事项,才让他们在三水乡外的小山岭处,隐藏休息,等候后半夜的行动。

    古代的夜,不像后世的世界,到处都有灯光照明,哪里都朦胧可见,这时代,一旦夜色来临,没有月色的照明,便全世界一片黑,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有人的地方,点起油灯才会有些光亮,但光亮也很有限,照不了多远。

    此时的三水乡,也有几盏油灯若明若灭,在晦暗的月色下,如远处的萤火虫一闪一暗。在半夜时分,刘狗娃很庆幸今晚还有些月色,虽然很晦暗,但还依稀能辨路,便让周伯通周猫眼在前面引路,悄无声息的向三水乡里摸去。

    周伯通因夜视能力较好,才得了个猫眼的称号,但并不是说,他便能在漆黑的夜里,能看得见所有的事物。

    这不,他在前面走了一会,没注意到一个小水坑,被摔了个大马趴,差点叫出声来,好在他还反应及时,咬牙忍住了。真应了那句阴沟里翻了船,不过他是小水坑里翻了人,看他狼狈爬起来的样子,让后面的人,情不自禁的捂嘴偷笑,幸灾乐祸。

    夜里不敢点火把,众山匪只好高一脚低一脚的,趔趄着摸进了三水乡。古代的人,夜里很少有各种娱乐的节目,乡民们忙碌劳累了一整天,早早便睡下了,乡里一片寂静,只有水荡里,时不时的传来些蛙鸣声。

    船上的护粮官军,也并不如后世所臆想的那样,粮船一靠岸,船上的官兵便一窝蜂下船,进到城乡里吃喝玩乐,通宵达旦不回船。

    既然是护粮官兵,便有军法约束,况且护粮人人有责任,一旦出事,性命难保,谁敢轻易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至少押粮军官便不敢,他的责任重大,敢让这些兵痞子下去嗨个够,却让自己担责么?

    因此,官船上的护粮官军,都是吃住在官船上的,刘狗娃等人一路无阻,神不知鬼不觉的,便轻易的摸到了三水乡的水荡边。

    只见一艘官船巨大的身影,静静的,矗立在夜里氤氲的水雾中,离水荡岸边有两丈多远,已抽去了上岸的梯板。船上依稀可见几名巡哨官兵,在船上走了一圈后,便又倚着船舱坐了下去,不知是睡是躺。

    刘狗娃在朦胧的夜色里,用手势点出了十几个水性很好的人,包括李四在内,又用手势示意他们攀船后,便让他们悄声下水,向那艘官船潜去。

    李四等十几个人在水中潜了不久,便到了那艘官船船舷下,他们没有后世电视剧中播映的,那些飞檐走壁用的飞爪或飞钩,只好采用一根长竹竿,在水中竖起来,斜靠在船舷上,然后一个人一个人的爬上去。

    不一会,十几个人接连爬上了官船,他们在船上,按照在山上军事训练的样子,在船舱等物的掩护下,快捷的向官船上的哨兵摸去。

第八十二章 登船抢劫() 
不一会,李四从船上转了出来,在船舷边向岸边的众人挥手,示意他们已经把官船上的哨兵,全部解决掉了。

    刘狗娃见了,便又让三十几个山匪继续下水,同时向那艘官船游去。等他们都上了官船后,李四便带着他们进了官军休息的船舱,控制了船上熟睡的押粮官兵和船夫,并把官船靠岸,放下了船梯。

    刘狗娃等人正要登船的时候,只听见噹噹的警锣声,突兀的从对面响了起来。百密终有一疏,只见对岸朦朦胧胧的停靠了两艘小商船,在运河岸边的树荫掩映下,让人很难发现他们的踪影。

    只因运粮官船的特殊身份,那两艘小商船,不敢靠近三水乡的一边,才离得官船远远的。当他们发现官船庞大的身影,在向河岸边移动时,便惊动了他们,他们看到官船上,人影绰绰,发现了不对劲,怕殃及池鱼,便用力敲响了报警的铜锣。

    刘狗娃听到了警锣声,知道行踪泄露,忙让众山匪都打起了火把,明目张胆的上船搬运粮食,赶在官军到来之前,尽量多的抢运船上的粮食。

    刘狗娃还让傻子带领了二十几个山匪,在运河岸边警戒,提防附近军驿的官军提前到来,侵扰众人搬粮。

    刘狗娃刚分派完众山匪的任务,只见李四从官船上匆匆下来,找到了刘狗娃,说道:“狗蛋哥哥,俺在船上发现了几口密封的箱子,死沉死沉的,不知装了些什么东西。”

    刘狗娃听说这些箱子是密封的,也感到很好奇,便和李四又上到官船,来到李四发现箱子的船舱,只见舱门上,古式的穿插铜锁,已被李四等人撬掉,舱门大开,有几个山匪在门口看着,见到刘狗娃和李四到来,忙让开了门口。

    刘狗娃进到船舱里边,见到舱里面空荡荡的,只在仓中间,并排摆放了三口用火漆密封的大箱子。

    刘狗娃仔细看了一下,火漆还完好无损,不禁叫人拿刀刮掉了箱子上面密封的火漆,打开箱子一看,只见箱子里银光闪闪,一排排的,堆满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大银锭,有两箱还有少量的金锭。

    刘狗娃和李四等人,看到那三箱的金银,不禁看得目瞪口呆了,想不到这艘运税粮的官船,里面还有如此之多的金银,真是让人大出意外了。刘狗娃愣了一会神,心下欢喜,忙让人到船外喊了几名山匪进来,把这些金银全部抬走。

    出到船舱外,船上还有许多山匪在搬取税粮,刘狗娃见到运河两边的不远处,已经火把高举,如两条火龙,正摇摇晃晃的,快速向三水乡赶来。

    刘狗娃见运河军驿的官军,已近在眼前,再不走的话,便要被他们拖在三水乡了,便对船上的众山匪大声喊道:“众位兄弟,不要再搬取粮食了,咱们得赶紧弃船登岸,离开三水乡了,官兵很快便要到了。”

    众山匪哄然应了声,纷纷弃了官船上的税粮,匆忙离船上岸,山寨四头人邓二狗临下船前,来到刘狗娃的面前,心有不甘的说道:“大头人,你看这一整条船的好粮食,咱们只来得及取了一点点,太可惜了,咱们不如放把火,把这些粮食都烧了吧,一点也不留给这些狗官,便是要气死他们。”

    刘狗娃心知这些官粮,是各地官府从贫民百姓手中盘剥得来,留下来也是养肥了那些贪官污吏,但这些粮食,是农人们一年幸幸苦苦种出来的血汗,如此一把火烧掉,有点暴殄天物了,刘狗娃不禁摇摇头说道:“不能放火,烧掉了这些粮食,他们还会变着法子,去盘剥那些幸苦耕种的农人。”

    刘狗娃放弃了烧毁官船,带着众山匪下了官船后,来到三水乡中,只见吴三桂早已带着监视三水乡军驿的山匪,在回山的路旁列队在等候。

    刘狗娃一直没有听到三水乡军驿有何动静,不知道他们怎么这么快,便摆脱了军驿里的官军,不禁对吴三桂问道:“三水乡的军驿里,不是还有五十多名官军吗?你们怎么会在这里了?”

    “哈哈,哥哥不知道吧,那些狗兵个个如猪,还没到后半夜,便都在军驿中呼呼大睡了,那几个看哨的,到了后半夜,偷喝了些酒,也是哈欠连天,没多久便倚着驿墙睡着了。俺觉得,要分出人手防范他们,太不值当,便带着山寨里的众位兄弟,摸进了军驿里,给了他们一人一刀。”吴三桂得意的哈哈笑道。

    “呃。”刘狗娃听说,吴三桂等人趁三水乡军驿里的官军睡着,把他们一个不剩的全杀了,如今还觉得欣欣然,心里一阵胆寒,觉得他们手段太残酷了,不禁对吴三桂劝说道:“兄弟,咱们下山,只是来抢些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