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唐大魔王 >

第381章

隋唐大魔王-第381章

小说: 隋唐大魔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李世民上朝处理了一下积压的公务,就又来到杜如晦家探望。此时程知节和李靖、秦琼、魏征、岑文本、房玄龄等人早都到了;大家跟李世民见过礼,然后探视了杜如晦都道客厅落座。

    程知节道:“陛下,臣建议为了避免杜大人这种忧劳成疾,加重病情的事情再次发生;针对满朝文武每一年让孙神医检查一次身体,对于年事较高的可以半年一次,帮助大家提前发现病情,免得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李世民深以为然道:“程爱卿言之有理,,你回去写一份奏章来,把这件事好好地说一下。”

    程知节点头答应。众位大臣有询问了一下皇帝南巡的经过,李世民这才微微有了笑模样,将这次下江南的收获讲了一遍。

    慢慢的杜如晦的病情稳定下来,虽然仍然不能上朝,但是也没有生命之忧。

    长孙无垢回来之后,让太子李承乾待自己去看望过杜如晦,还依着弟子之礼在杜家侍奉了三天,然后才归到宫中。

    第二天众位大臣惊奇的发现,太子李承乾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封地,就连程知节也没有回去,反而开始到太极殿参政;虽然他只是旁听很少发言,但是大家也都能感觉到皇帝对与太子的重视。

    又过了一段时间马周被调回了长安,出任杜如晦的检校侍中之职兼任吏部尚书。李世民任命盛彦师为两道观察使,程知节他们依然没有回江南的意思。

    每天早朝每一次讨论完一件事,李世民都像考教一样问问李承乾的意见。太子殿下也很少提反对意见,只是说全凭父皇吩咐。

    就在大家以为这位太子殿下只带了耳朵而没有带嘴巴的时候,太子殿下突然一反常态,突然建议陛下对西北用兵,打开商路,再建丝绸之路。

    他的建议被很多大臣反对,就是萧禹、魏征等重臣也不赞同。李承乾不慌不忙,拿出了一封奏折,在上面罗列着岭南到海运所上交的赋税,以及每年增长的情况。

    最后他断言如果海关的税收一直这么增长下去,几十年之后,岭南,江南将可以取消农民的税收。

    而长安也有这样的条件,就是打开西北通道,重新开辟出丝绸之路。这条道路带来的财富一样不比海运少,到时候关中乃至天下农民赋税将大大降低,大唐也会千秋万代,永远昌盛。

    李世民听了儿子描绘的美妙画卷,激动地胡子一翘一翘的,当即一边命令大军开始准备西进打通丝绸之路,一边让阿史那杜尔等人也都出使西突厥、吐谷浑、高昌等国商量着共建丝绸之路。

    这时在大唐王朝的西南边陲,高高的青藏高原上,十二岁即位的第三十三代吐蕃赞普弃宗弄赞(后世尊称为松赞干布),在经过几年的努力稳定住局势之后,开始对杀害自己父亲的旧贵族举起了屠刀。

    他亲自渡过雅鲁藏布江到吉曲河谷地区进行巡视,受到逻些贵族和庶民的欢迎和拥戴。彭域地区人们向他进献贡品,并表示对他效忠,北方地区得到巩固。

    弃宗弄赞见到支持他的人很广泛,对重新统一吐蕃增强了信心。有些大贵族看到弃宗弄赞年幼,表现十分自负,弃宗弄赞为了招集和训练士卒,与他们曲意周旋。

    藏语“松赞”是端庄尊严的意思,“干布”是深邃沉宏之意。弃宗弄赞作为王子的骄贵任情,受到压抑,性格变成沉默寡言,少年老成,更符合“松赞干布”的尊号。

    弃宗弄赞在此结托中小贵族,深入民间,问民疾苦,厚赏士卒,,军队十分精锐,在十六岁的时候,开始出兵平定叛乱。

    在人心归服,将士用命的情况下,他很快平定了叛乱,攻占了叛乱者所占地方,旧贵族兵败投降。这样,弃宗弄赞把他们所占有的土地、民众和军队完全收归赞普统辖之下,吐蕃的统一又得到恢复。旧贵族受到严重打击,他们丧失了原有的特权。

    弃宗弄赞平定叛乱以后,便产生了迁都的想法。他北巡彭域时,曾到逻些地区,这里的险要地理形势,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达拉山,令他十分喜爱。在他平叛之前,曾在这里招集士卒,训练军队,与这里的部落首领及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得到他们的拥戴,他平定叛乱的武力,都是这里的部落成员,如果想控制着这支兵力,就不能远离这个地区

    逻些北有念青唐古拉山作屏障,东连娘波、工布等地,西邻羊同,南依雅隆河谷,位置适中。迁都逻些,更有利于防御北面的苏毗和西方的羊同。由于以上各种考虑,在平定叛乱后,弃宗弄赞和大相尚囊等人相度形势,决定迁都到逻些

    适应形势,弃宗弄赞把都城从山南琼结,迁到逻些。随着都城的迁徙,许多依山而居的部落也纷纷迁到平原中居住,更多的人从事农耕,过去的游牧也改变为定居放牧,促进生产的发展。

    迁都逻些,使吐蕃真正据有西藏高原心腹地区,可以居中控制四方,为吐蕃的发展与强盛提供了有利条件。迁都以后,平原出现了大片农田,牛羊遍野,马匹肥壮。

    吐蕃国力日益强盛,弃宗弄赞开始他统一西藏高原的计划。当时吐蕃北面的诸羌中,最大的是苏毗,平叛以后,虽然苏毗的进攻被遏止,但其威胁仍然存在。所以弃宗弄赞决定派具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宰相尚囊出征苏毗。

    尚囊在打败苏毗的抵抗后,采取招抚的办法,宣传弃宗弄赞接纳归附者的政策,对苏毗庶民与吐蕃本部民户一样对待,使之安居乐业;允许苏毗贵族保留自己领地,按规定缴纳贡赋,所以很快就招降了苏毗各部,从此吐蕃的国土扩展到青海南部

第五百零六章 五难婚使() 
平定内乱、征服诸羌、重新统一西藏之后,富于政治远见的弃宗弄赞一面积极主动地派遣使者赴邻国泥婆罗(今尼泊尔),互相进行贸易,推销手工艺品并聘请工匠及艺人传授建筑、绘画、雕刻技艺;一方面与唐王朝取得联系。缔结和发展了藏汉两族的亲密友好情谊。

    弃宗弄赞对于盛唐有着深远的仰慕之情;他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聘问好。李世民派使臣冯德遐持书信前往致意。

    弃宗弄赞见到冯德遐,非常高兴。他听说波斯与吐谷浑都娶了唐朝的公主,于是遣能言善辩的禄东赞跟随冯德遐入朝,送上金宝,奉表求婚。

    李世民一听要把女儿嫁到遥远的吐蕃苦寒之地,他就心中十分不舍。当然他的女儿年纪还不够,那些听到风声的适龄宗室女子全都通过各种关系向李世民表达自己不愿意去吐蕃的意愿。

    有人求到了长孙无垢的头上,长孙只好去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微微一笑道:“我大唐兵强马壮还用不着小小的女子去牺牲,我早就已经拒绝过,你告诉他们不用担心。”

    这时唐朝十分强盛,周围的国家都来向唐朝请求和亲;李世民和很多国家都保持着和亲关系。这一次吐谷浑、波斯和吐蕃都派来大臣前来和亲;李世民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

    不过程知节却对这支吐蕃的队伍很是重视;特别是吐蕃的正使噶尔。禄东赞,还有副使吐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都是不可小觑的人物。

    禄东赞目前是吐蕃的小论,相当于副相;在大相尚囊被害之后,禄东赞成为大相,并且将吐蕃经营成西南的军事强国。

    副使吐弥?桑布扎也很了不得,他是吐蕃的御前大臣,曾经远去天竺,根据天竺文字创造出了藏族的文字,使得藏族文化得以传承。

    吐蕃和吐谷浑乡邻,李世民拒绝了他们的和亲要求之后,禄东赞就到处宣扬是吐谷浑破坏了吐蕃的这次和亲;他们做出一副对唐朝百般讨好的样子,将矛头完全指向了吐谷浑。

    大唐的人们乐得看笑话,谁都没有多说话。程知节却找到了李世民道:“陛下!吐蕃和吐谷浑虽然都是番邦,他们之间的战斗与我大唐无关,甚至是喜闻乐见。

    可是吐蕃和吐谷浑不一样,吐谷浑的慕容伏允已经老迈,国内天柱王把持朝政,犹如日暮;死气沉沉。而吐蕃却正好相反,弃宗弄赞雄才大略,手下更有大相尚囊,副相禄东赞都是一时人杰;还有七贤臣辅政。

    他们刚刚平灭了内乱,正在对苏毗、羊同两地用兵;据说苏毗已经被征服,弃宗弄赞取了苏毗的尺尊公主,完全把苏毗吞并;现在羊同也朝不保夕,随时可能覆灭。

    这位弃宗弄赞雄才大略,非同小可,吐蕃也犹如初生之朝阳,生机勃勃。他们平灭这两个国家之后,下一步就是挡在他们面前的吐谷浑。可是吞并吐谷浑之后呢?大唐的富饶是他们不可能割舍。

    臣观禄东赞的行为,求婚只是附带的,他们就是在麻痹我们的大唐,让我们掉以轻心,实则是准备进攻吐谷浑。”

    李世民然其言点头道:“程爱卿言之有理,那么依你之见咱们应该怎么做?”

    老程笑道:“这个吐蕃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一个番邦小国,还不足以和大唐硬碰硬;不过咱们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我们倒是要小心吐蕃在我们大唐出问题的时候,趁火打劫。

    所以臣认为还是彻底的征服他们,反正陛下推行夷荻一家;吐蕃还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陛下要解放广大受苦受难的百姓,帮助人家共同进步啊!”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道:“程爱卿言之有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不能看着世上还有人在受苦,正要去解救他们。不知道程爱卿有什么好主意?”

    程知节连忙上去进言几句,李世民听了大笑不止道:“好!好!就按程爱卿说的办。”

    就在吐谷浑和吐蕃为了和亲的事征召不休的时候,李世民突然一反常态,下旨同意和亲。不过他声明只有一位公主下嫁,但是不知道要许给哪一家,三天后他要对三家进行使者进行考核,谁通过了考核谁就能迎娶大唐的公主。

    这一下三家的使臣都紧张起来,他们各展奇能打听唐朝的考试内容,暗暗的做准备。

    三天后三家使臣都到了太极殿接受考核,大唐的文武百官也都前来观看。

    众人山呼万岁之后,李世民先带着他们去了御花园,然后让群臣落坐;接着对三位使者道:“三位使者同时来大唐求婚,朕甚是欣慰。只是公主只有一位,不知嫁于谁家?我决定设置五项考验,谁通过了,公主就嫁给谁家。”

    几位使臣连忙躬身领命道:“请大唐皇帝陛下出题。”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一挥手有人端上来三个描金朱漆的托盘,上面放着一块方玉和一团丝线。

    李世民道:“咱们第一道考题名叫绫缎穿九曲汉玉,即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在不破坏汉玉的情况下,将一根柔软的绫缎穿过汉玉的九曲孔眼。完成者就算是胜利。下面比赛开始。”

    三位使臣拿着汉玉将丝线或轻或重的往里面穿,结果汉玉是九曲孔洞,他们急了一头汗却谁也没有完成。

    “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无论是三位使臣还是文武百官都觉着这个考核有些强人所难。

    李世民一言不发就在那安静的看着,波斯和吐谷浑的使者试着用水湿,用尖锐的东西引,却都不能完成。禄东赞冷眼旁观,暗暗的观察,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