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要代隋 >

第58章

天要代隋-第58章

小说: 天要代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

    “所以先帝驾崩,父帅心里堵,你别怪他。”三郎杨延庆打马过来,拍了拍杨延郎的肩膀道。

    “嗯。”杨延郎默默的卸甲,撕破自己的白汗衫,绑在自己的兵器和额头上。

    很快,行军中的朔州军开始了奇怪的一幕,上自总管杨义臣,下至普通小兵,纷纷从自己或者他人的衣服上扯下白条,或系在头上、或扎在腰间、或绑在兵器上,半响后,整支军队像是发丧队一样,充满了悲伤肃穆的气氛。有的军士甚至为先皇的逝世而默默流泪、恸哭不已。

    毕竟先皇在位二十四年,一直勤俭爱民、富国强兵,给底层的百姓带来了和平的曙光,让百姓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很多人心里都念着先皇的情分。

第100章 亚将王拔() 
杨延郎望见一旁隔着老远就传来一股膻味的五千草原骑兵也学着朔州军的样子,开始为先皇服丧礼,有的蛮子甚至比朔州军更夸张,直接跪倒在地,大拳拳锤自己胸口,冲着大兴的方向嚎啕大哭,嘴里叨叨不已,似是在为先皇哭丧。

    杨延郎望着杨思恩,小声道:“大哥,你看!这些草原蛮子还是蛮讲情义的嘛,我看他们都是真心在哭唉!看样子,比我们汉人还伤心!”

    杨思恩语塞,刘武周插嘴道:“七郎啊,草原上虽然是凭实力说话,但大多数草原人都是淳朴实在的牧民,他们重情重义、信守承诺,跟他们讲情分,远比同他们比划拳头有用啊!当年我大隋出兵打垮了东突厥,这些部落也就失去了保障,草原上的情势也越发混乱,于是他们就举部南下附塞,是先皇收容了他们,让他们在我们大隋的庇佑下生存,现在他们如此模样,正是因为想起了当年先皇收容之恩啊!”

    杨思恩不甘示弱地道:“那你说说为什么这些草原骑兵愿意跟随我们去代州平叛?”

    闻言,轮到刘武周语塞了,杨延郎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是为了报‘圣人可汗’的恩情嘛!?”

    杨思恩冷笑地回道:“我不排除有这个可能,但关键还是父帅给他们的部落酋长许诺,一旦功成,战利品将分他们一半!”

    “我艹!这么多?打劫啊!按人数分,顶多四分之一嘛!”杨頔惊呼道。

    杨思恩冷笑道:“不然你以为这些蛮子连阴山的帐都不怎么买,但为啥这么卖力的给咱们打仗,还不是因为有利可图嘛!草原上的人嘛,穷疯了!贪婪成性!”

    刘武周摇头离去,边走边道:“偏见!偏见!”

    此时,中军传来杨义臣的命令:“全军听令,整军出发!目标,雁门!杨延昭率本部为先锋!”

    “诺!”

    代州与朔州一样地处边境,一望无际的平原让杨延郎远远就依稀看见了雁门的轮廓,只见数缕青烟扶摇上天,高高耸立的城楼被石头砸的残破不堪,一杆隋字大旗孤零零的竖在城墙上,至于李子将旗,却是不见。

    杨延郎正皱眉间,忽然见前方有数十名并州军骑兵疾驰涌动,看样子是并州军的侦查骑兵。

    “六哥,前面好像是敌军,我们干不干!”杨延郎有些兴奋地问道。

    “我们离他们尚有一段距离,而且我们初来乍到不明敌情。。。”

    杨延昭正犹豫间,刘感也出言道:“六郎,现在我们大军未到,正需要我们去探明敌情,敌军不过数十哨骑,我们如果一起上,他们肯定回去报信,不如让我和七郎一起率本部试他一试,他们见我们人数和他们差不多,可能会接战试试我们的深浅,这样我们就能对并州军的战斗力略窥一二了!”

    见杨延郎和刘感求战心切,杨延昭勉强同意,下令道:“如此,让杨頔率本部前去冲他一下试试,刘感,你率本部绕道侧击他们,我带人在后面为你们掠阵!”

    “不,让我从正面攻吧,七郎擅长偷袭,让他侧击!”刘感建议道。

    杨延郎知道刘感在保护自己,与其对视,会心一笑。

    见此,杨延昭道:“也罢,就听你的。你们俩,注意安全!”

    杨延郎与刘感点了点头,刘感径自率本部冲向并州军哨骑,而杨延郎则悄悄摸到阵后,借助尘埃的掩护,率军绕道,准备侧击。

    另一边,数十名并州骑兵簇拥着一个体态挺拔、满脸络腮胡子、一身将袍大铠、手持丈八蛇矛的大将。

    “哟,前方出现了一旅骑兵唉!杨字大旗?会是谁呢?”络腮胡子大将摸着自己的胡子,道。

    “将军,现在敌我不明,我们是在观察一下,还是回去向乔将军禀报?”络腮胡子大将的亲兵队正王小二问道。

    “看,敌人好像派了一队人冲过来了!看样子,应该是朔州军杨义臣的部下吧。这么说,杨义臣是不打算站在殿下这一边咯!”络腮胡子大将自言自语地道。

    “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王小二问道。

    “陪他们玩玩!”王拔舞着丈八蛇矛,直接就向着刘感冲去。

    “跟上将军!”王小二已经不是第一次陪自己的将军这么“玩”了,这位将军太喜欢来一队人马驰骋于战阵之中了,偏偏每次敌军都拿他毫无办法。

    两路骑兵的速度都已经加到最大,王拔高举长矛,喝道:“啊呔,我乃并州军亚将王拔,来将报上姓名!”

    刘感不应,挥舞着巨斧,朝着王拔就是一劈!

    “铿!”

    斧矛相交,王拔在挡住刘感一斧的同时扭转长矛,矛锋贴着斧杆急速向刘感刺去。

    刘感急忙将斧杆上扬,准备抵开矛锋。

    不料,王拔仿佛有先见之明一般,槊锋前刺是虚,实则力量全用在往下压的过程中,与刘感斧杆上传来的力道相抵,矛锋不动,直指向刘感胸口。

    刘感大惊,堪堪扭身,矛锋自右肩划过,将右肩铠甲上全部削飞,露出了里面血肉模糊的猩红。

    仅一个照面,刘感就已负伤,虽然不是什么大碍,但可见对方实力的强悍。

    如今刘感的战斗力比杨延郎略高一个层次,为85…90之间,杨延郎则不到85,而王拔的实力至少是90往上走,已经达到了“万人敌”的水平!

    而且看其招式,应该是极善骑战,就骑战而言,恐怕实力还在释守信之上!

    此时,双方的骑兵皆交错而过。

    第一波冲击,刘感这支二十五人的骑兵小队就折损了六人,还有三人受伤。而王拔带领的小队则仅阵亡三人,高下立见!

    刘感估摸着杨延郎绕道应该快来了,于是下令道:“对面的不是侦察骑兵,应该是条大鱼,继续冲击,切莫放走了敌将!”

    看到刘感再次冲来,王拔一边用战袍擦拭着矛锋上的血迹,一边残忍地笑道:“有点意思!随我冲!”

第101章 深夜议兵定战守() 
两邦骑兵再次开始加速冲击,而此时,杨延郎率领的一队骑兵正出现在王拔的右翼,正全速冲向王拔,企图将这队并州军拦腰斩断。

    见此,王拔脸色一狠,道:“给我冲过去!”

    于是乎,在前后夹击下,王拔的亲卫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

    杨延郎一槊洞穿一个试图往前冲地并州骑兵,转而以槊锋挑着其尸首,砸向了左边冲过来的并州骑兵。

    “啊!”

    这名并州骑兵抱着战友的尸体,飞速倒退着给砸落马下,然后被赶来的杨延郎部骑兵用马蹄将其脑袋踏成恶劣一团肉酱。

    “七郎,同我去追那个使矛的,是条大鱼!”刘感在阵中呼道。

    闻言,杨延郎甩开对手,径直随刘感向王拔追去。

    很快,杨延郎和刘感带着七八名骑兵脱离战场,朝着王拔追去。

    “小心些,这条鱼很扎手!”刘感边打马,边提醒道。

    “嗯。”杨延郎望着刘感的右肩,重重地点了点头。

    王拔见杨延郎和刘感追来,环顾左右,仅王小二等四骑紧跟着他,于是,装作惊慌的样子逃跑,暗地里,偷偷取下马鞍上的弓箭。

    突然,王拔猛地转身,对着杨延郎就是一箭!

    杨延郎大惊,好在反应迅速,在其回身的那一刻就知道危险,在利箭指向自己的那一刻,杨延郎猛地低头,弓箭一下射飞了杨延郎的头盔,箭矢贴着杨延郎的头皮而过。

    好险!

    小黑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危险,慢慢降低了马速停了下来。

    刘感见此,知道王拔武艺高强,自己等人怕是留他不住,还会反被暗算,于是皆退了下来。

    王拔见追骑都停下了脚步,哈哈大笑道:“啊哈哈哈哈哈!朔州军,不过如此嘛!”

    闻言,刘感与杨延郎皆面色铁青的望着王拔离去的背影,一言不发。

    恰好杨延昭也率部冲了过来,关心地问道:“怎么样,你俩还好吧!”

    杨延郎摇了摇头,道:“我们都无大碍,就是让敌将跑了!”

    杨延昭也不在意,道:“算了,打扫下战场,清点下损失,准备向父帅禀报吧!”

    不久,杨义臣的“杨”字帅旗缓缓出现在众人眼前,刘感与杨延郎对视一眼,打马过去,禀报道:“报!禀父帅,我等与敌骑猝然遭遇,刘队正率一队人从正面进攻,我率一队从侧翼突袭。怎奈敌军骁勇异常,其亚将王拔武艺高强,作战经验丰富,我等困他不住,让其脱身跑了!“

    说着,杨延郎示意刘感抬起已被鲜血浸透的右肩,同时拿出自己被射了一箭的头盔,继续道:“此役,我军阵亡十一人,负伤六人,斩敌十六人,未捉到俘虏。”

    杨义臣罢了罢手,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看看了天色后,道:“今日天色已晚,敌军已然知道我军动向,先扎营!”

    “诺!”众将应声道。

    朔州军军营,灯火通明,一队队持戟的军士在军营中来回巡视着,步兵们团坐在营帐内,正不断擦拭着自己锃亮的兵器,骑兵们躬身在马廊里,正亲自给坐骑喂食着最好的草料,以期待明日战场上能为自己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杨义臣帅帐诸将齐聚。

    杨义臣淡淡地道:“乔钟葵所部与李总管交战多日,士卒疲惫,不足为虑。唯患者乃其亚将王拔,此人乃并州军中著名的猛将,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善用矛,射之者不能中,常以数骑陷阵,所向披靡!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连七郎和刘感都着了他的道,可见此人。。。”

    不待杨义臣说完,大郎杨思恩嚯得站起来傲然道:“父帅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明日交战,我当自率亲卫,专盯着那王拔,誓取此人头颅,献于父帅,如若不然,甘当军法!”

    “好!大郎有如此志气,又何惧那王拔。明日本帅亲自在阵前为你酌酒,祝你温酒斩王拔!”杨义臣也是嚯得站起来,拍着杨思恩的肩膀大声鼓励道。

    “父帅,我今天立营前曾出去仔细查看过雁门城防,发现雁门城仍然坚挺,城墙上守军众多,城内李总管老成持重,冯孝慈、吕玉骁勇善战,侯莫陈乂多谋画、工拒守之术,乔钟葵短时间内绝对拿不下来。我军远道而来,不如暂观其变,只以小队骑兵骚扰敌军,大队人马立营据守形成威慑,以此来消磨敌军锐气。这样,乔钟葵进退不得,要么急于求战,要么退出代州,无论哪种情况,对我们都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