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虽然有“武士道“精神,但离开了飞机大炮就变得力不从心,四行仓库的守军居高临下一顿猛扫,杀得日军丢盔弃甲。
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女童子军杨惠敏白天的时候看到仓库大楼的三面是太阳旗,一面是英国米字旗,心里十分不快,便于夜晚将一面新制的国旗紧紧裹在自己的身上,外面再罩上制服,利用夜幕的掩护,跑一阵,爬一阵,终于摸进了大楼。
当满身灰尘的杨惠敏脱下外衣,把浸透汗水的国旗献给官兵时,谢晋元和他的部下都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谢晋元立即吩咐准备升旗。因为屋顶没有旗杆,便临时用两根竹竿连接扎成一根旗杆。
当曙色微露时,楼顶平台上站立着十几个官兵,面对升起的国旗,举手敬礼。没有音乐,没有排场,更增添了神圣肃穆的气氛。升旗仪式结束,谢晋元亲自送杨惠敏返回。当杨惠敏冒着枪弹冲过马路,跃入苏州河时,苏州河畔租界区站满了人,纷纷向着四行仓库屋顶迎风招展的国旗欢呼。向孤军守卫仓库的勇士们表达敬意。
10月29日,日军公开宣称已全部占领苏州河北岸地区,与此同时,鬼子以坦克和战车为先导,派出大批步兵再次扑向四行仓库。
当日,谢晋元给他的师长孙元良写信,新力面报告这几天的战况及他的决心:
“元良师长钓鉴:
窃职以牺牲的决心,谨遵钧座意旨,奋斗到底。
在未完全达成任务前,绝不轻率怠忽,成功成仁,计之熟矣。工事经三日夜加强,业已达到预定程度。任敌来攻,定不得逞。二十七日敌军再次来攻,结果,据瞻望哨兵报告,毙敌在八十人以上。二十八日晨六时许,职亲手狙敌。毙敌一名。河南岸同胞望见,咸拍掌欢呼。现职决心待任务完成,作壮烈牺牲!一切祈释钧念。
职谢晋元上
二十九日午前十时于四行仓库”
30日凌晨,日军又一次起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日军始终未能靠近四行仓库大楼。
在连续四天的血战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顽强抗击日军进攻,牺牲10余人,30余人受伤。毙敌百余名。四行仓库的战斗吸引了无数的目光,国内和国外的报纸都登出了“八百壮士”血战四行仓库的消息。
有人据此编了一首《八百壮士之歌》,广为传唱: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战场;
四面前是炮火,四面前是豹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
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挡,
我们行动有力,我们志气豪壮。
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
快快赶上那战场,
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每天,苏州河南岸给八百壮士呐喊助威的观战者就有好几万人。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得知消息,专程来到苏州河畔,向四行仓库的勇士们遥致敬来。
租界工部局的英军司令史摩莱特也翘起大拇指:“我参加过欧州战争,也没有见过这样英勇的军队。“
一些国际人士赞佩之余,连呼“奇迹“!上海各界群众以各种方式援助守军。
南岸租界的岸边,面包、糖果、水果、罐头等食品堆积如小山。市民们冒着流弹,隔河向仓库投掷食品。
日军拿谢晋元和中国勇士们没有了办法。于是开始使用一些卑鄙的手腕,在日本人的外交活动下,英国佬动摇了,他们借口租界内新垃圾桥南耸立着巨大的煤气筒,距四行仓库不过数十米,为租界数万居民安全计,请谢晋元部撤离,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进入租界。
10月31日午夜接到了南京的命令,谢晋元率部在英军配合下,冲过北西藏路,由新垃圾桥进入英租界。
“八百壮士”依依不舍带着遗憾离开了奋战四天四夜的四行仓库。他们讲入了租界的军营,他材佩收缴了武器。
日本人又一次用他们的小手段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蒋委员长打算让谢晋元坚持到九国公然会议召开的计划也泡了汤。
华毕成也想过利用青帮老爷子对租界里面的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实施援救,可是上海目前的局势乱得厉害,日本人二十万大军压境,以前老爷子很容易办到的事情现在也变得有了难度。
之前特战队长陈东一直嚷嚷着,要师座派自己率特战队去协助防守四行仓库。被华毕成断然否决,特战队不能浪费在这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战斗中。四行仓库的战斗虽然鼓舞人心,可如果全国同胞知道这蒋委员长只是打算让这些勇士们坚持到九国会议召开,引来国际调停,恐怕心情就大不一样了。
更别说现在谢晋元的知名度如此之高,日本人和外国人都牢牢的盯着谢团长,一刻也不放松。
接下来的几天,日军第3、第9师团的主力,同中国守军在梵王渡至南翔附近的苏州河上,展开了战斗。
苏州河是黄浦江的支流,从梵王渡到南翔附近,河幅最宽处约百公尺,到周家桥附近只有三四十公尺。河南端有沪杭铁路桥及中山公路桥,西端南翔地区有通汽车的木桥。由于沪西地区一片旷野,障碍度极低,中国守军从大场撤退后,只能凭借天然河道抗击日军。
淞沪的主战场现在已经转移到了苏州河沿岸,教导总队和税警总团也先后投入了战斗。
孙立人这个历史上的“美国将军”出现在了华毕成的视野当中。
说起孙立人。实在是中央军里面的一个,传奇人物。孙立人是安徽庐江人,20年代清华大学的学生、国际篮球赛场上的中国代表、美国弗吉尼亚军校的学员。
“七七“事变前,孙立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第2支队第4团上校团长。淞沪会战开始以后,孙立人率部参加了蕴藻滨和大场战斗,身先士卒,负伤数处。因战绩显着受到宋子文、孔祥熙的嘉奖,被提升为税警总团第2支队少将司令官兼第4团团长。
上海守军向苏州河南岸转移的时候,孙立人率部赶往周桥,组织防御。
10月27日晨,日军四五十人乘涨潮和晨雾迷漫之机,用事先连接好的小型橡皮舟作浮桥,偷渡到南岸,隐蔽在高约3米崖下的储煤洞中。孙立人现这一情况后,当即指挥两名班长,在岸边竖勉块厚钢板当护墙,连续投出四多枚手榴弹,将敌军橡皮舟浮桥炸断,然后将十几捆用汽油浸透的棉花包点燃,推进崖下的储煤洞里,大部分日本兵被烧死,残存者亦被打死。战斗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即将偷渡到南岸的日军被全部消灭。如果不计华毕成的100师,此次战斗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最讲智谋、伤亡最小而战果最漂亮的一场反击战。
孙立人的战术十分对华毕成的胃口,虽然在其他中央军的将军们眼里,这样的打法多少有些阴损。
税警总团是一支十分特殊的部队除了孙立人这个“美国将军”做事手法和华毕成十分相似之外,在其它许多地方税警总团也和100师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
税警总团是宋子文在1932年任财政部长期间建立的私人武装。顾名思义,税警总团应该是一支用于辑私征税的非正规部队。但是在宋子文的苦心经营下,税警总团变成了一支连当时甲级正规军都无法比拟的精锐部队。
税警总团是拿每年摊还八国银行团借款的盐税剩余款项做给养的。一切编制、装备、人事全凭宋子文意愿行事,别人无权过问。
100师是华毕成通过争取的希特勒的援助和各种歪门邪道弄来的款项,实质上100师也就是华毕成的私人武装。
除了资金的来源都不靠军政部以外,100师和税警总团的武器装备也和国内的其它部队大有区别。
100师的武器装备是华毕成一手选定的,通过地下渠道外购的武器装备则更多,现在更是靠秦岭兵工厂可以实现武器自给。
税警总团武器装备也不依赖军政部,的是由财政部自行组织采购,博采欧美军事强国之长。
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采购美式装备,装备了欧立根防空机炮、维克斯两栖战车,步枪主要是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系列枪,轻重机枪则是着名的捷克式和马克辛。甚至还配备有“卡登罗伊德”轻型坦克。
从两只部队装备的武器来看,基本上税警总团有的100师都有,轻武器除了mp40冲锋枪基本可以通用。税警总团的王牌是战车,而100师的王牌则是150毫米火炮,当然带到上海的火炮在和日本人的对射中已经损失殆尽了。
要是能把这两支部队揉在一起,那可就真的是中国军队的第一王牌部队了。
如此看来,100师和税警总团是在是太像了,从人员到装备。甚至是指挥官的作战思想,不受蒋委员长待见的情况也是一模一样。南京政府的军队里面。能让华毕成看上眼的也只有税警总团和中央教导总队这两支部队。
教导总队是蒋委员长的御林军,华师长想也不用想,税警总团却大不相同,虽然税警总团的战力不在中央教导总队之下,但是税警总团现在在南京有队系统里面的处境却有些尴尬。
这主要是由于税警总团不是苗根正红的“嫡系”,宋子文更是为了税警总团和蒋委员长闹了好几次。
先是宋子文一开始就没有对最高当局说实话,蒋委员长一直以为税警总团不过是一支无足轻重的小部队,宋子文一直使得是瞒天过海的手段。所以,税警总团的出身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其次是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时候,宋子文那时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日本的严重威胁。他几度飞往北平与张学良、汤玉麟会谈。为应付华北突事变,更与陇海铁路局局长钱宗泽秘密商妥,备足列车,集中于海州,把税警总团一下子全部运到郑州,准备开赴北平。
此事被河南省主席刘峙发觉,打电话告知蒋委员长。老头子大雷霆,说叫税警总团开回原防,否则缴械。担任总团长的温应星不敢违抗,率部返回。蒋委员长仍不解气,逼宋子文辞去了财政部长职务“出国考察”。
蒋委员长容不得非嫡系军队里面出现一个如此强大的存在,于是他命令驻防徐州的第二师师长黄杰接任税警总团总团长。宋子文苦心经营的军队,被蒋委员长轻而易举地吞并了。
可笑的是,黄杰不久迷恋于蓝衣社活动,疏于本职,再加上宋子文的旧势力在税警总团里面依然占据了相当的多的职务,税警总团的内讧不断。终于导致刮练松弛,战斗力有所下降。
税警总团在淞沪抗战中虽协有出彩的表现,但是和这支部队的实力还是显的有些不相称。尤其是部队的伤亡,大的有些离谱。至11月3日,伤亡人数已经过了五千,而旦还有扩大的趋势。
由于税警总团的“归属问题”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所以他们的后勤保障就一直不太顺利。中央军把他们当异类,地方部队又把税警总团当成了“嫡系”。税警总团一下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两头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