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闲院宫载仁亲王早已猜到了天皇内心的忧虑,他觉得天皇缺乏捅破这最后一层纸的勇气。看来如果他不把这层纸捅破,这个遇事多虑的皇侄是不会定下这最后决心的。
于是闲院宫载仁亲王索性直截了当地说道:“陛下,战争发展到今天,帝国除了打下去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已经有近百万中国士兵死在皇军手里,这时想让武汉政权言和,到头来只怕是一场空。反会让中国人认为帝国的腰杆变软了。再说陆军刚刚在张鼓峰战事中受挫,现在从中国战场到东京军部,各级将佐都憋足了劲要洗刷前耻。此时退缩,极有可能在军方引起混乱,局面恐怕难以控制!”
“照你这么说,我们在中国就必须打下去了,无论这仗是能打还是不能打?”裕仁天皇打断了闲院宫载仁亲王的话,口气显得有些不悦。
“现在看来的确如此。如今上上下下都认为击溃中国军队才是解决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而且军部已经有了攻占武汉的计划。也许坚决打下去,结果可能会好些。”
见裕仁天皇仍然眉头紧皱,闲院宫载仁亲王决定重锤敲响鼓,他直言不讳的点出了天皇最担心的事情:“陛下,您是忧虑攻占武汉后仍不能结束战事吧?的确,攻占武汉,战线扩大上千里,帝国投入了极限兵力。有完全陷入中国战场的危险。”这时候闲院宫载仁亲王将话锋突然一转,换了一种怂恿的口吻:“可战争本来就是冒险,是一场赌博。既赌实力,又赌运气。中国值得帝国一赌。”
裕仁天皇被打动了,他实在抵御不了大陆对他的诱惑。不过他还是转向了藏相池田成彬,想听听新上任的财阀的意见。
“陛下,此战非帝国本意,可形势不待我。由于德国的日益强大,欧洲已失去和平的保护伞。研究会认为:世界大战早则40年,迟则45年必定爆发。帝国要在新形势下谋得优势,大战爆发前必须完成军备整训。中国战争的结束宜早不宜晚。此次如能攻占武汉、广州,不但在政治上给中国政府以致命打击,还能夺取湖南、湖北粮仓,实现对中国的海上封锁。种种压力,蒋政权无法承受,只能屈服;即使他死不悔悟,失去武汉的蒋政权充其量只算中国众多地方政权中的一股,再难撑住中国。这时帝国出面寻找愿与帝国合作的新政权岂不易如反掌。”
池田虽然新官上任,但此前显然已把日本的内外形势琢磨了个透。一番话条理清晰,不但令裕仁天皇折服,也说得闲院宫载仁亲王连连点头。
终于,天皇再次向他的臣子妥协了,陆、海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少壮军官们随即陷入了一片欢呼声中,接着开始了紧张地忙碌。走廊里匆匆而过的军官们,兴高彩烈地互相问候,说着祝福日军武汉再胜一类的吉祥话。
战争,使他们一夜间成了民族的精英、万民心中的英雄。构筑在无数中国人和日本士兵血肉之上的这种虚荣已使他们丧失了理智,抛弃了人伦道德。他们心中的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胜利。没有命令,没有指示,但疯狂的信念。已使他们象一架架不知疲倦的机器,隆隆运转着。
实际上日本的军人们从来就不相信进攻武汉的计划还会有什么变故。当天皇还在犹豫的时候,一份份军情报告、兵力统计,一份份协同方案、物资调配单,就已经像雪片般飞向作战室。东京对战争的狂热一直在不断的升温。从内阁、政党到民间社会,武汉又成了日本人口中最频繁出现的一个地名。
第512章 地产投资()
8月20日“武汉会战准备会议”结束之后,华毕成还没有来得及走出作战厅就被一堆上前来给他道贺的同僚们给围住了。
看着那些极度虚伪的面孔,听着极度露骨的奉承话,华毕成胃里面酸的差点连昨晚吃的饭都给吐了出来。但为了保持同僚间的“情谊”,华毕成只能尽量的保持风度,面带微笑频频拱手。
站在人群外面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的蒋百里是知道华毕成最不喜欢经历这种场面的,但是他却没有上前替华毕成解围。
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之后,华毕成想要继续在武汉政府的核心圈子外面转悠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像今天这样的场面华毕成必须习惯,而且最好赶快习惯。
等到华毕成杀出重围,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蒋百里都没有来得及调侃华毕成几句就被急不可耐的华司令拖出了军委会大楼。
钻进黑色的梅赛德斯轿车里面之后,华毕成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顺手摘下军帽丢到了前排的副驾驶座上,然后大声的抱怨起来:“这群溜须拍马之徒,把精力全都用在了这上面。难怪前边总是打败仗!”
蒋百里笑着安慰华毕成:“你的也得体谅一下这些人,不久之前他们可还在拼命的给你上眼药,如今见你飞黄腾达怕是连魂都丢了一半,自然得玩命的在你面前表现了。”
“他们为求心安,我可遭了罪。前辈,你是没有靠近,被五十多岁的人一口一个知世兄叫着,那可真是难以招架!”
“这算什么?当年有人为了巴结张宗昌,不仅将自己十四岁的妹子送给张的儿子当小老婆,还跟着他妹妹一起管张宗昌叫爹呢!你现在成了西北最高军政长官和一级陆军上将,有的是人上赶着巴结你。今天上午的场面还是小阵仗,等到了晚上,送礼的人非得把你住处的门槛给踏平了不可!”
华毕成知道蒋百里说的不是玩笑话,看来今晚他又得扮上一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了。还好有礼可收,虽然辛苦也算值得……
当天晚上两批日本人的陆航攻击机帮了华毕成的大忙,由于整个晚上武昌的上空都有空战,宪兵司令部下令全城戒严外加灯火管制。凄厉的防空警报和满街的军警不但挡住了武汉市民外出纳凉的脚步,也挡住了那些打算前来给华毕成送礼的官员。
好在虽然人不能亲自前来,礼单却依旧可以送到。而且为了弥补不能拜访华毕成的俄遗憾,那些官员和将领们纷纷在他们原先准备好的礼单上又增加了一些礼品。
于是第二天天刚放亮,从地下防空洞里面伸着懒腰走出来的华毕成发现他又一次发了大财!
“司令,咱们要不要摆酒席招待一下这些送礼的人?”
“不用!这时候开席面不等于是告诉‘军统’我收了这些人的礼吗?咱们就是真的要摆,只怕也没有人敢来。如今日本人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时间紧迫。陈队长!咱们要赶紧准备,明天就走,我们回西安!”
陈东的问题刚提出来就被华毕成“无情”的回绝了,好不容易借了一回日本人的光躲过了昨晚的“劫难”,哪里还有上赶着去给自己找麻烦的道理。反正现在军委会的委任状已经下了,自己想要的都已经拿到了,还是早早离开武汉这个大漩涡吧!
听到华毕成说要离开武汉,陈旭娟和陈东的情绪也立即便的愉悦了起来。在陈旭娟和陈东的眼中,武汉毕竟不是自家的地面,哪里有在第30集团军里面待的自在。所以在华毕成开口之后,陈东就再也没有提武汉的事情,而是立即命令特战队队整理行装。
“你的红颜和未婚妻,是不是让人将他们送回西安?”
陈旭娟到底还是心细一些,她却第一时间想起了华毕成在武汉的另外两个女人。
“杨小姐的伤还没有好!就继续留在这里吧,东湖的医疗技术还是很不错的,就把你那几个女特工留下来照顾吧。至于冬丽那边,你去问问她的意思,若是打算离开就派人护送,如果想留在武汉就派人暗中保护着,至少最近这两个月,武汉还是安全的!”
这次和陈冬丽分离,华毕成的举动更像是逃跑。枪击事件之后,华毕成已经将“夫人”的赐婚写信汇报给了自家老爷子,陈旭娟也知道。但自己尝试了几次想要向陈冬丽、杨娟坦白他那桩被“夫人”强行定下婚事,可每每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也许是时机未到吧?这是华毕成唯一能拿来安慰他自己的借口了!陈旭娟已经和华毕成有了夫妻之实,她似乎也不太在乎名分这东西。所以华毕成现在对陈冬丽和杨娟更有愧疚之情。
由于心中对陈冬丽存有愧疚,所以华毕成此次在陈冬丽何时离开武汉返回西安的问题上给陈冬丽留足了自主权,这是他给陈冬丽的一种“补偿”。
“冬丽姑娘说她要留下来照顾杨小姐!”陈旭娟显然已经找过陈冬丽了。
“这样也好,不过杨小姐伤势一旦痊愈,一定要让你的人把她们送回西安!”华毕成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武汉会不会沦陷。
“明白!司令!”陈旭娟看着已经被国事家事操劳的有些憔悴的华毕成有些心疼,自己也只能尽量多替这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分担一些……
从武汉到重庆,直线距离是756公里。由于四川省内的道路极差,所以坐汽车通常要走上十多天,此时的华老爷子还有杨娟的父亲杨老爷子和华毕成之间,便隔着这样的一段距离。
在华毕成的推动下,华家之前将家产大把的花在购置重庆的土地和房产上面,结果当1937年11月20日,南京政府明令宣布移驻重庆办公并于12月1日在重庆正式办公之后,重庆便开始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日渐提高,地产的价格也是一日千里。
又是在华毕成的指点之下,华家开始将在重庆市区的产业分批高价出手,挂出的要价基本上是当时重庆市面同类地产价格的五倍还有余。而且不收法币,只要黄金大洋或者是美元。
起初的时候华家老爷子还担心华毕成要的价码太高,会很难找到买家,可是在仅仅几个月之后,华家老爷子忽然发现自己家出售的房产价格开始和市场价已经显得有些优惠,购买的人更是排成了长龙。
虽然中国当时的抗战指挥中心尚在武汉,但随着南京政府的迁都重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矿、机关、学校、群团组织、社会团体、新闻单位等纷纷迁抵重庆,大批全国的知名人士、社会名流也频繁地往来于重庆及全国各地。这些知名人士、社会名流迅速推高了重庆市内的地产价格,特别是那些比较高档的独栋住宅,更是受到了家产丰厚的知名人士、社会名流们的追逐,基本上是一天一个价。
华毕成得知之后,告诉家人要随行就市的改动价格,除了不要法币的要求不变之外,卖的价格越高越好!可即便是这样,在38年春节快要来领之前,华家出售的房产也只能宣告售罄,在这场地产价格暴涨的盛宴中,华家投资的一百余万大洋变成了八百万余元,而且手中还依然掌握着大量重庆郊区和周围县城的房产。
38年春节之后,华毕成又让华老爷子开始高价出售位于重庆郊区和周围县城的房产,依旧是不收法币,只要黄金大洋或者是美元。只是这一次的价格仅仅比收购时涨了一倍,而且以后不会再往上增加。
华老爷子再次表示了他的不解,结果华毕成发电报告诉华老爷子,在重庆市内购置的房产是准备给有钱人的,所以价钱卖的再高也不怕,反正那些所谓的知名人士、社会名流来钱容易。
而在重庆郊区和周围县城买下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