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崇禧拿走其中一个茶杯,有意转移话题:“委员长知道你今天晚上到,明天要我陪你去见他。”
“具体时间呢?”华毕成举起剩下的那杯茶,会意地应声。
“下午两点半。上午委员长要和中共的代表团商谈红军改编的事情。”白崇禧解释着。
“哦。”华毕成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想着找机会和组织的人接触下。
侍者站在一旁,等他们说话告一段落,低声对白崇禧说:“白副总长,饭菜预备好了,在餐厅里。”
白崇禧点点头,对华毕成说:“今晚随便吃点,明天给你洗尘。”
“我带来的那些兄弟呢?”华毕成问。
“华师长放心,就住在这里,都有安排的。”白崇禧回答。
“那就客随主便了。”
两人边走边说,到餐厅里吃过饭,甩开服务人员,踏着如水的月光,向松树林走去。进入松林以后,华毕成四顾周边无人,忍不住低声的问道:“白副总长,你知道老蒋这次为什么非要我来南京吗?”
白崇禧站在一株大松树下面停了下来,华毕成看见月光透过松树的枝叶照到他的脸庞,看到他眉头皱起,望着紫金山轮廓模糊的峰峦,思索了一阵,才慢吞吞地说:“目前各个战场失利不断,只有你的100师在上海打了一个胜仗。可华北几十万大军一溃千里,丧师失地……”
华毕成打断了白崇禧问:“白副总长参加军事指挥,您认为,为什么华北会败得那么惨呢?”
“华北军队派系林立,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再加上中央军,各怀心思、难以形成合力,才会被日军各个击破。”白崇禧接着说,“再加上,蒋先生也是被迫抗战,不情愿的。张治中提出在淞沪先发制人,可临进攻前却命令张治中暂停进攻。要不是你违令出击,上海的战事也不会有现在辉煌的战果。”
“既然他犹犹豫豫,把我催到南京来,有什么用处呢?”
“从明面上看,你歼灭了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并且击毙了日军少将一名,这是****对日作战从未有过的胜利,鼓舞了人心士气,需要表彰一番;老蒋也需要你这样会打仗的将领和你战力不凡的100师,稳住阵地,抵御进攻,可能要借重于你。”白崇禧又望了望周围,声音压得更低的说:“另一方面嘛,他也可能有这样的心思:华师长你还兼着陕西省政府的主席,这次来上海的只有你的100师,让王以哲的67军和孙蔚如的38军长期留在陕西,他不放心。你到了南京,调动这些部队便顺理成章。”
华毕成知道这是白崇禧暗示蒋介石借增强抗日力量的理由,名正言顺的除掉非嫡系军事实力,真是一箭双雕,“白总长分析的很深刻。只要是杀鬼子,别说这两个军,就是让我在陕西再动员一部分兵力,我也没有意见。可是,部队的训练是需要时间的。都知道我100师能打,可谁知道这是从32年开始,全体官兵在训练场上,风雨无阻,摸爬滚打苦练了五年才有的成果。”
“哎!德邻公一心为了抗战,在广西抽调和动员了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可老蒋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白崇禧叹息道。
“在下敬佩李长官的高义。这是关乎民族存亡的反侵略战争,就是战死沙场也是光荣的。”华必成深深呼吸了一口带有松树清香气味的夜晚空气,感到浑身舒畅,站在白崇禧对面,低声问道:“委员长没有请李长官来南京吗?”
“当然不会忘记了。委员长不停地催促德邻前来南京,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山西的阎锡山现在都在南京,参加了前几日的最高国防会议。不过现在战事紧张,你的授勋仪式他们估计是参加不了了。”白崇禧回答。
“校长不会把我们这些各路藩王,都跟张学良一样,来个一锅烩吧?”华毕成只是开玩笑的说着。
白崇禧却被吓出一身冷汗:“不会吧,我们都还有军队还在地方。这样会激起内乱的。”
一阵阵带有松香气味的夜风吹来,他们觉得有些凉意了。华毕成旅途疲惫,大致也摸清了蒋介石的意图,指着松树林那边的别墅说:“白副总长,散步时间太长了,别引起那些耳目的疑心,我们还是回去吧。”
华毕成和白崇禧慢慢的走向别墅。
华毕成进了卧室冲了个热水澡,刚钻进被窝,就听到门外副官成忠玺报告:“师长!西安来电。”
穿着睡衣的华毕成只好起身,成忠玺进来敬了个军礼说:“师长,王军长和孙军长来电说,他们的部下获悉100师在上海的优异表现,纷纷请战,要求上前线杀鬼子。”
“给王军长和孙军长回电,就说不是我给他们泼冷水,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六十七军和三十八军现在的三个士兵都不一定打的过一个鬼子兵。要他们不要着急,好好跟着曼斯坦因参谋长好好训练,别让我每年那一万大洋都白花了。等他们什么时候练得和100师一样能和鬼子一对一不落下风了再请战。告诉他们,不要眼红100师的战功,以后有的是机会杀鬼子。中国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日本鬼子,有的是他们打。”华毕成躺在沙发上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吩咐成副官,“蒋介石巴不得把他们调出来当炮灰,他们还真配合。”
“是!”在外人看来,两个军长来电请示一个师长实在是匪夷所思。可成副官和100师的官兵都习以为常,西安的摊子就是师座建起来的。甚至他们觉得就是让自己师座作委员长也没什么,因为肯定比那个光头干的好。
“慢着,最后那句别写到电报里。”华毕成这话倒不是多余,他要是不说,最后那句真可能写进去。他现在的话,在100师是能不打折扣的执行的。
第58章 唇枪舌战()
华毕成到南京后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6日的上午。蒋介石为了让红军尽早开赴抗日前线,亲自和何应钦还有邵力子参加了与中共代表团的谈判。中共代表团的成员:(朱)(德)、(周)(恩)(来)、(叶)(剑)(英)。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谈判,进展不大。
这次周公首先提出中共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问题,希望越早发表越好。蒋介石已经从邵力子那知道,对这个宣言想要大动是不可能得到中共同意的,现在战火已经烧到上海来了,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只好同意,仅仅做细节修改。周公见蒋介石表示同意,他说:“红军改编的问题,请(剑)(英)同志谈谈,好不好?”
蒋介石点点头,他望着这位曾经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张发奎的参谋长,听他用广东梅县客家话说:“红军改编后的编制问题,无论就全面抗战来说,还是就红军现有兵力来说,三个师太少了,需要增加编制,希望早点定下来。”
“这个问题何总长已经全面研究过了。”
何应钦接过蒋介石的话说下去:“现在国难当头,许多城市沦陷了,我们军事装备十分短缺,无法扩编太多部队。红军现有兵力不足三万人,三个师可以扩编到四万五千多人,编制足够了。”
“军事装备虽然短缺,但据我们所知,中央军和各省军队都在扩编,为什么限制红军扩编呢?没有装备,可以在战斗中夺取敌人的装备,抗日武装越多越好,希望不要歧视红军。”叶帅寸步不让。
何应钦应付道:“叶将军,红军改编后就是国民革命军了,军政部会一视同仁,不必多虑。”
“只让中央军和各地方部队扩编,却单独限制红军,不是歧视是什么呢?”叶帅进一步质问。
“我知道,广西的部队不就扩编到三个集团军了吗?”朱老总插了一句,“三个师太少,希望多扩编一些,至少四个师,这样也可以增强抗战力量。”
何应钦暗暗吃惊,朱老总远在陕北,对全国军队的情况,竟然了如指掌,没法抵赖,但还是不松口:“军委会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红军目前改编为三个师,已经够了。”
“红军改编后要设立总指挥部,不然很难指挥。”周公看国民党坚持改编三个师,想增加编制是不大可能,便说:“这个问题,在之前的会谈中就提出来了,现在应该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不设立独立指挥部,改编后的红军就有可能不国民党分割使用,中共很可能丧失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
何应钦立即答道:“红军改编为三个师,由军委会直接指挥,没有成立指挥部的必要。”
“我从云南讲武堂出来,一直在部队里工作。军队的情形我清楚,军委会的情况我也知道。军委会没有直接指挥师一级的。其他部队都有指挥部,为什么红军改编后不设指挥部呢?军委会要直接指挥全国所有的师级单位吗?”朱老总反问道。
“各个部队情况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何应钦强词夺理地说,“对改编后的红军,军委可以直接指挥。”
朱老总盯着何应钦说:“红军改编和其他抗日部队一样,都是国民革命军,指挥系统也应该一致。军委会不直接指挥其他部队到师一级,为什么要直接指挥改编后的红军的师一级单位?不是说军委会不能指挥到师一级,而是为什么别的部队有指挥部红军没有?何总长刚才不是说,红军改编后会一视同仁吗?”朱老总把何应钦质问的目瞪口呆。
一旁蒋介石感到华北吃紧,上海方面,虽然华毕成攻占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可第一次吃这么大亏的日军肯定会有后续增援,抗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要全面爆发了,要调动各方力量,不好再坚持红军改编后不设总指挥部了。他按照预定的方案松了口:“设立总指挥部的事,可以考虑。给一个军的编制,列入抗战部队序列,这样总没有意见了吧?”
周公一听列入抗战部队序列,立即洞悉到蒋介石的阴谋,这样一来,即使成立总指挥部也是临时性的。周公抓住蒋介石的话,接上去说:“既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就应该同其他部队一样列入平时编制。”
蒋介石知道周公看得远,不满足列入战时序列。但抗战要打多久,他心中还没数,抗战不结束就不存在列入平时编制的问题;至于抗战胜利了,那时他是军事委员长,列入不列入平时编制还不是自己一句的事情,不如现在就满足中共的要求。就说:“也可以?”
“具体的番号是?”叶帅紧接着问。
何应钦想了一下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周公催促道:“请军事委员会早日下达命令,以便成立总指挥部,进行改编,同时设立政治部主任一职。这也是之前就谈好的。”
“三个师的政治部主任须直属军委会。”何应钦又弹起了老调。
“蒋先生已经同意成立总指挥部,三个师的政治部主任应该直属八路军总指挥部的政治部,不该直属军委会。这样才便于指挥。”朱老总提出异议。
何应钦望了蒋介石一眼,蒋介石没有反对,也没有吭声。觉得蒋介石同意了,才开口说:“政治主任不要军人担任,这一点在之前会谈时委员长已有训示,希望贵党遵守。”
“周先生和林先生是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最理想人选。”坐在何应钦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邵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