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主席的这一连串话说的是冠冕堂皇,华毕成在他的口中已经变成了会随时令南京陷入万劫不复的罪人,让他以死谢罪都是政府的宽容了。
于右任的眉毛开始了剧烈的跳动!他终于明白汪主席今早为什么对他态度如此恶劣了,原来那时候汪兆铭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对华毕成下手!汪兆铭的这份材料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于右任觉得谁要是相信这玩意那谁就是白痴!
说华毕成保存实力?华毕成连自己身边的特战队都用上了,汤山一战,为了掩护友军撤退,100师的警卫营全体殉国,如果这样还算是保存实力,那胡宗南背着最高当局从第1军里面扣下了第1师算什么?拥兵自重要造反么?这罪名罗织的也太低端了吧?
硬要说华毕成有什么错,那恐怕也就是将几个师和教导总队一直放在了南京和芜湖之间的走廊地带,没有按照总参谋部的要求在南京周围死守,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日本人还没有打到南京城下,华毕成总不能主动的断掉自己的所有退路然后龟缩死守吧?没有了退路的军队虽然有可能会背水一战超常发挥,但是也有可能会瞬间崩溃!谁也不敢下这个决定要华毕成全军收缩防守不要退路,再说蒋委员长也没有让南京的二十万军队为南京城陪葬的打算,只要华毕成没有不战弃城而逃,就不能说他是贪生怕死!
敢在日军重围里面坚守孤城指挥军队作战的华毕成是贪生怕死的话,那这些退到武汉的将军们该怎么办?岂不是都该自裁?
汪主席终于结束了他“义愤填膺”、口水四溅的发言,瞧汪主席的态度大有不扳倒华毕成誓不罢休的架势,让于右任没想到的是,汪兆铭这些无耻的言论居然也引来了一帮帮他捧臭脚的人!看来汪主席还准备了不少“龙套演员”啊!见到有人来帮着自己料理华毕成,汪主席显得非常的高兴,这些人里面的确有几个是汪主席事先安排的,汪主席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担心他的发言没有人响应,现在看到很多和他没有什么瓜葛的军官也站起了倒华毕成,汪主席觉得日本人说的这些恐怕至少有一半是真的,要不然怎么会激起这么大的民愤呢?
汪主席哪里知道,这些站出来附和他的言论攻击华毕成的军官都是心怀鬼胎的,华毕成这半年多以来的确是打了不少的胜仗,但是他也得罪了不少人,这些在华毕成手底下吃过憋的人再加上一些犯红眼病的嫉妒狂,无时无刻不在盼着有给华毕成下绊子的机会,现在既然有汪精卫这个元老人物冲在前面开了第一炮,这些人自然是按捺不住了,纷纷跳出来给汪主席呐喊助威,不得不承认古话说的没错,众口铄金!
于右任忽然发现会场上的风向变了!他的小老乡华毕成居然已经落到了墙倒众人推的地步!于右任这个当局者犯了迷糊,李宗仁和“小诸葛”这两个局外人却看得很透彻,虽然汪主席跳出来看似将局面搅的一团乱,其实会议室里面的局势现在已经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参加军事会议的军官们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跟着汪主席起哄要扳倒华毕成的,一派是暂时选择了沉默的,再看看这两派里面都有些什么人物吧,汪主席的那帮人里面都是一些小角色,挑大梁的都是汪主席的几个老部下,小团体的痕迹很重,而沉默的人里面包括了蒋百里、陈诚、张治中等重量级人物,更主要是蒋委员长也在这些沉默的人里面,李宗仁和“小诸葛”都注意到蒋委员长似乎是在纵容汪主席肆意的诋毁华毕成,而蒋委员长和他的黄埔系到现在什么态度都没有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李宗仁和“小诸葛”当然不会认为黄埔系和蒋委员长的同时沉默是一个巧合,在汪主席卷起的乱流下面似乎还有着一股暗涌!这才是决定华毕成命运的力量!
看着心烦意乱的于右任,李长官和“小诸葛”都想提醒于右任一下,但是他们之间隔着宽大的会议桌,所以李宗仁和“小诸葛”一直找不到和于右任说话的机会!
李宗仁和“小诸葛”想对于右任说:“你的小老乡现在的位置稳当的很呢!你就放心吧!”
蒋委员长一面欣赏着汪精卫的表演一边观察着蒋百里和于右任的表情变化,在座的这些人里面,蒋百里、于右任和华毕成的关系最好,蒋委员长知道以蒋百里是聪明人,所以选择了沉默。但是以于右任的脾气一定会站出来给华毕成解围,他在等着于右任站出来!
“够了!汪主席!你说的这些罪名哪一条是抓到华毕成的真凭实据了?你我都不在南京!自然有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华毕成现在还在和小日本拼命!咱们还要在背后诋毁他!这是我辈该做的吗?”于右任终于发出了他的怒吼!一向慈祥的老人发起火来居然也是厉害的很呢!
“于院长!”汪主席将这三个字咬得很重,“我知道华毕成是你的老乡!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容不得徇私!我认为华毕成不适合再呆在南京卫戍司令的位置上!罗卓英不是在南京吗?应该马上让他接过军队的指挥权!”
汪精卫说完这些话蒋委员长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寒芒!
到底还是将你的心里话给说了出来!你要得就是让其他人取代华毕成的位置,这也就是日本人对你的要求吧?蒋委员长这时觉得跳梁小丑的表演到此也该结束了。
第216章 祸不单行()
汪精卫反驳于右任的时候。陈辞修偷偷的观察蒋委员长的面部表情,汪主席今天这一出来的太突然,会议开始之前蒋委员长也没有和“黄埔系”的军官们通气,陈辞修现在需要赶紧弄清楚老头子的态度,这样他才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这也是陈辞修这么多年在老头子面前如鱼得水的诀窍之一。
终于,蒋委员长的眉头非常轻微的皱了一下,对于陈辞修来说蒋委员长这个小动作里面透露出来的好恶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蒋委员长不喜欢汪主席说的话,华毕成现在在这场风波中看起来非常的危险,但是只要蒋委员长支持华毕成呆在南京卫戍司令的位置上,谁闹也没有用。国民政府,现在只有蒋委员长说的话才算数。
在了解到了蒋委员长的心思之后,陈辞修立刻站起来帮着于右任说话,于右任做过孙中山的秘书,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华毕成现在窜起的势头也很猛,只要蒋委员长坚持现在的态度不动摇,谁也动不了他。就是委员长真想动,恐怕现在的时机也不合适。
说几句话就能既讨好蒋委员长,又能和于右任还有华毕成结下善缘,这样的的事情陈辞修自然是非常乐意做的。
陈诚这个中央系统里面的“小派系”头目一开口,跟着附和的将军自然不再少数,“土木系’的几个重要将领本来就很不买汪精卫的帐。现在他们自然是站在了于右任这边对汪主席的话加以反驳,刚刚还是一边倒的局势就在片刻之间又变成了一个势均力敌,会议室里面的这些变化,李宗仁和白崇禧都尽收眼底,本来他们还打算站出来替华毕成说上几句话,不过现在看起来用不着他们出手了。
“土木系”的突然发难是汪主席预料之中的事情,日本人还是太心急,并没有抓住华毕成的什么把柄,还想直华毕成于死地,汪主席其实早就知道他今天是要做一场无用功的。在见到影佐祯昭的特使之前,汪精卫的确是对南京的战事已经绝望了,在他的眼中,华毕成的南京卫戍军已经被日本人围的铁桶一般,随时都会全军覆没!首都的即将沦陷让汪精卫对抗战的前景越发觉得悲观,汪精卫不知道南京丢掉之后中国还能坚持多久。他已经从侧面了解到了日本人还在开展针对蒋委员长的拉拢活动。这是汪主席最担心的事情!
一旦蒋委员长和日本人上了一条船,那他这个主席的政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为了将自己卖一个好价钱,汪主席急着要和日本人达成协议。可是昨晚和影佐祯昭的特使会面却让汪主席改变了他的想法,日本人急着让他帮忙除掉华毕成从一个侧面然说明了日军的军事力量远没有汪精卫想象的那么强大,华毕成在南京一定是给日本人带来了麻烦!所以日本人才会拼着暴露这段秘密来往的危险,让汪主席从华毕成背后捅刀子!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跟日本人走的最佳时机。
汪精卫早就打定了主意,他今天只是在演戏!演一场应付日本人的戏,汪主席现在既不想得罪板垣征四郎,也不想背上汉奸的骂名,他还要在观察一下。
日本人在南京政府里面有眼线这件事情,汪主席早就知道了,今天这样的场合,日本人的眼线一定会千方百计的混进来,或许,眼线就在参加会议的人之中。汪精卫还得演下去,演给日本人的眼线看。
“委座!我说的都是实情啊!华毕成的确在军事上有些过人之处,可是南京守卫战事关国家的荣誉!我认为还是让罗卓英接管比较好!要知道华毕成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就和中央搞对抗!而且!我这里还有华毕成的其他罪证!华毕成在南京遇到的那次刺杀,恐怕……”
蒋委员长听到汪精卫打算把华毕成遇刺的事情也翻出来说,他觉得汪精卫今天做得的确是有些过火了。蒋委员长早就知道“南京遇刺事件”是华毕成扳倒桂永清的一个小把戏,但他还是让“军统”做出了是日本人主谋的结论。这里面牵扯到国民的情绪。有些事情是不能摆上台面说的。
“够了!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又都是同僚!这么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这里不是菜市场!你们也不是市井小民!要注意你们的身份!”蒋委员长这一开口,所有的人都闭上了嘴巴,汪精卫的嘴巴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在蒋委员长的目光逼视下他落了座。现在,是蒋委员长一锤定音的时候了。
“我说过很多次!大敌当前,民族存亡之际!一定要精诚团结!换掉华毕成容易!你们谁愿意去南京坐镇?汪主席愿意吗?你们谁想去?”面对着明显火气很大的蒋委员长,谁也不会这么不开眼的站出来触霉头。
汪精卫当然也是不愿意去南京的,他支支吾吾的回答道:“我是个文人,不懂军事。”
听到汪主席的回答,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脸上乐开了花!他们是支持华毕成的,对于汪精卫这种只知道在后面扯后腿的软骨头文人,李宗仁和白崇禧可没有什么好脸色。
“汪主席不必在意,我是不会让你这个元老人物去南京的,你如果去了,将是国家的损失!我的意思是华毕成的位置现在不能动,材料里面的事情不管是真是假,日后再议!现在要紧的还是军事!我们不能随随便便的治一个有功之臣的罪!是会伤害民心士气的!”
蒋委员长的强势让汪精卫的“打手们”顿时都傻了眼,现在最高当局已经给华毕成的问题定了调子,“华毕成的位置现在不能动”!“日后再议!”天晓得这日后是什么时候。
汪精卫今天可是丢了大面子了!他们这些“打手”的面子自然也就更谈不上了!
这场风波过后,军事会议又回到了常规的路子上去了。汪精卫在会议的后半段始终没有说半个字,最终表决的时候,汪主席也选择了弃权,在旁观的人眼里汪主席这是在搞